李 元 黃仕明 張智群 何 英 雷 敏 孫全林
563003 遵義市 貴州省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血液科
?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認知與需求調查及策略研究
李元黃仕明張智群何英雷敏孫全林
563003遵義市貴州省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血液科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住院患者對健康教育的認知和需求狀況,探索改進策略。方法:將自行編制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調查問卷》隨機調查了我院2015年5月37個普通科室收治的住院患者172例。結果:僅少數患者對健康教育概念完全了解,對宣教內容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最想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排名前三位依次是疾病原因與危險因素、飲食知識、治療方法,最想了解途徑是與醫(yī)護人員一對一交流;出院后愿意接受隨訪方式前三位依次是電話、短信、家訪。結論:醫(yī)院應大力普及健康教育力度和深化健康教育內涵,依據專科特色和患者病情制定標準化、個性化健康教育流程,不斷豐富健康教育內容和形式,建立持續(xù)有效的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機制,培訓并提高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執(zhí)行能力。
關鍵詞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健康認知;健康需求;護理策略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6.055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列為預防和控制疾病的三大措施之一。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幫助患者和家屬確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為。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賦予了健康教育新的內容和目標,醫(yī)院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的一項重心任務,是適應現代護理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對住院患者實施系統(tǒng)健康教育可以使其對自身疾病有全面客觀的了解,有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并使患者和家屬能夠從疾病的三級預防做到一級預防[1]。因此如何提高住院患者的健康認知水平和適應潛在增長的健康需求,更好地改善健康教育現狀和提升品質,已成為護理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F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5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72例為研究對象,男87例,女85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31.6±4.3)歲。漢族148例,少數民族24例。小學31例,中學79例,大專及以上62例。納入標準:(1)住院患者。(2)年齡≥18歲。(3)住院天數≥3 d。(4)意識清楚,愿意配合,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涉及內、外、婦產、腫瘤、急診等共計37個普通病房,每病房隨機選取5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共計發(fā)放問卷185份,全部收回,收回有效問卷172份,有效回收率92.97%。
1.2方法由護理部層面成立的健康教育專項質量控制檢查小組,采用統(tǒng)一編制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調查問卷”在季度質控過程中,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和半結構式訪談,該問卷是在參考文獻、咨詢專家的基礎上 ,經院內外相關領域護理專家審核修訂而成。調查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一般資料共9條,第二部分為對健康教育的認知與需求共18個條目(15個單選題,2個復選題,1個開放式問答題),問卷調查后輔以訪談,作為問卷的補充。2015年5月16~23日,由醫(yī)院健康教育小組專家對質控組四名成員進行統(tǒng)一培訓,小組成員分為兩組到普通病房,用同樣的指導語對患者進行問卷發(fā)放、回收和訪談。
2結果
2.1健康教育認知狀況
2.1.1住院患者對健康教育概念認知狀況(表1)
表1 住院患者對健康教育概念認知狀況(n=172)
表1顯示,認為健康重要(非常重要+重要)的患者169例(98.26%),愿意接受醫(yī)護人員指導(非常重要+重要)的患者170例(98.84%),僅7.56%患者完全了解健康教育的概念。由此可見絕大多數住院患者認可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愿意尋求和得到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指導,但對健康教育的概念了解不夠,提示醫(yī)院的健康教育存在“供需”不平衡,醫(yī)護人員對健康教育的概念、宣傳普及廣度欠缺,患者對健康教育的認知存在一定盲點或盲區(qū)。
2.1.2住院患者對對健康教育理解和掌握情況(表2)
表2 住院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理解和掌握情況(n=172)
表2顯示,對健康宣教的內容感興趣(非常感興趣+感興趣)的患者169例(98.26%),僅16.86%患者對健康宣教的內容能完全理解,13.95%患者對健康宣教的內容能完全掌握。說明護理人員在實施健康教育時未充分評估患者文化層次、理解能力及掌握情況,宣教流于形式,教而無果,患者“一知半解”或“不知所云”。
2.2健康教育需求狀況
2.2.1想了解所患疾病相關知識的住院患者有171例(99.42%),最想了解所患疾病知識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疾病原因與危險因素、飲食知識、治療方法。
2.2.2最想了解疾病相關知識的途徑(表3)
表3 住院期間最想了解疾病相關知識的途徑(n=172)
表3顯示,與醫(yī)護人員一對一交流是患者最想了解疾病相關知識的途徑,其次是看與疾病相關的健康教育手冊和看病房內張貼的健康知識宣傳欄;說明面對面交流仍是住院患者最需求的方式,也是目前大醫(yī)療背景下的直接和必要方式,同時其他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也逐漸引起患者關注。
2.2.3出院后愿意醫(yī)護人員對其進行隨訪的住院患者有163例(94.77%),隨訪方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電話、短信、家訪。
2.2.4患者出院后希望通過不同途徑繼續(xù)了解疾病相關健康知識(表4)
表4 患者出院后了解疾病健康知識的方式(n=172)
表4顯示,患者出院后希望通過不同途徑繼續(xù)了解疾病相關健康知識,其中愿意(非常愿意+愿意)通過電話咨詢醫(yī)護人員或期望醫(yī)護人員到所在社區(qū)進行宣教的患者170例(98.84%),說明出院后的電話隨訪或上門隨訪是重要健康教育途徑,提示我們需積極延續(xù)和跟進出院后護理服務。
3策略
3.1普及健康教育廣度和深化健康教育內涵,重視對患者家屬的宣教醫(yī)護人員尤其是責任護理人員,應向每一位住院患者充分講解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取得患者的理解、支持與配合,做到反復宣教、重要信息重點宣教,住院過程中循序漸進式宣教健康教育知識,經常以詢問或觀察的形式測評患者對宣教內容的認知和掌握程度,逐步拓展健康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另外在患者住院期間,作為患者心理支持者和生活照顧者的家屬也渴望了解疾病相關知識,以便更好地安慰和照護患者,因此不應忽視家屬的角色和作用,可對患者和家屬一并宣教,做到雙管齊下。
3.2制定具有專科屬性的、標準化、個性化健康教育流程,確保住院宣教無縫隙健康教育不僅是點式宣教,應是多個點式宣教連貫的線性教育流程。同時應利用一切與患者接觸的機會開展健康教育[2]。在患者住院期間,會有階段性的問題伴隨,因此健康教育因分階段、有目標地進行。為了確保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實施及時、準確、有效,避免不同宣教人員可能存在的隨機性、隨意性甚至遺漏,因此各臨床科室應根據??铺厣突颊呔唧w病情,制定具有專科屬性的、標準化、個性化健康教育流程,做到在實施專科特色宣教的基礎上,有標準可依、因材施教,總之宣教流程需貫穿入院→住院→出院,確保健康宣教無縫隙。
3.3豐富健康教育內容和形式,與時俱進一對一的口頭講解是目前醫(yī)院最直接和常用的方式,但在如今多元化的信息時代,也不足以滿足廣大患者日益豐富的健康教育需求,因此健康教育的方式應多元化、信息化、生動化[3],與時俱進。醫(yī)院或各科室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職業(yè)、文化程度、經濟條件、性格特點等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教育方式。如對文化程度較高者或年輕的患者,以提供一些文字資料自行閱讀或觀看網絡信息作為主要補充方式;個別患者對自己疾病想進一步了解最新動態(tài),可提供醫(yī)學雜志學習[4];而對文化程度偏低者或老年的患者,應著重于說、教、示范指導、舉辦專題講座或看錄像等,以取得配合。
3.3.1編制病員手冊通過多次召開公休座談會,廣泛收集患者意見,針對患者需求編制詳盡的病員手冊,主要涵蓋內容:(1)入/出院事宜。(2)醫(yī)療報銷政策。(3)??瞥R娂膊『喗?。(4)??瞥R姲Y狀及體征護理。(5)??瞥R姴僮骷夹g。(6)??铺厣?7)??铺厥庥盟幗榻B。(8)慢性病預防保健知識。(9)醫(yī)院常見飲食宣教。(10)各類檢查注意事項等。
3.3.2編寫健康教育處方擬定??瞥R娂膊?,根據患者的閱讀和接受能力,著力從疾病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治療用藥、護理五方面簡介描述,同時針對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傳染病如流感、乙肝等也可依據上述模塊進行編寫,印刷成單張紙片可供患者取走閱讀。
3.3.3自制床頭健康教育卡針對患者在某些治療護理環(huán)節(jié)上遵從性較差的問題,制作書面的提示小卡片粘貼或懸掛于床旁,最大限度地做到口頭與書面雙重告知。在提醒患者遵從指導的同時,也間接提示責任護理人員需加強該環(huán)節(jié)的關注與監(jiān)測,做好質量控制。
3.3.4制作健康教育櫥窗科室應有專用的健康教育櫥窗,有計劃地制作健康專欄,定期更換主題,內容涉及??瞥R娂膊。蚬娏餍胁?、傳染病或醫(yī)保新政策等,建議1~2月更新一次主題。
3.3.5建立回訪登記本有專人負責動態(tài)地對出院患者進行隨訪并登記,詢問出院后的恢復情況及遵醫(yī)行為,針對問題進行答疑,深入落實優(yōu)質護理,積極有效開展延伸服務。
3.3.6嘗試應用媒體工具多媒體教育形式因其圖、文、聲并茂,更適合不同層次的患者,如錄制健康教育語音或拍攝視頻,通過病房擴音系統(tǒng)或電視機定時播放[5],供廣大病友和家屬聆聽和觀看,也可將同一類疾病的患者集中在一起觀看。
3.3.7利用最新管理工具和信息平臺利用最新質量管理工具如在科內開展品管圈活動[6],分析科內健康教育現狀、查找存在問題,探討改進措施,進行效果評價,循序漸進式提升;或者建立??莆⑿湃Γ埢颊呒凹覍偌尤?,通過在微信圈分享??萍膊”=≈R,是當前成本低、耗時少、投入小的健康時尚方式。
3.3.8拓展健康教育渠道如在護理大查房時和公休座談會上有計劃地加入健康教育知識,實施拉網式宣教,做到點面有機結合。
3.4建立有效可行的健康教育評價機制建立有效可行的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機制,持續(xù)改進為保證健康教育的完整性、動態(tài)性和延續(xù)性,保障并督導各科室的實施質量,醫(yī)院應建立健康教育三級質控體系,護理部-片區(qū)-科室,借鑒或制定科學有效、可操作性強的評價工具。我院在總結2015年第二季度健康教育質控的基礎上,初步形成《健康教育評價標準》,擬在第三、第四季度質控中試用,對照條目通過查看資料、專欄、報架,詢問質控護理人員、責任護理人員和患者等方式逐條考察,評價方式科學可行,有利于指導臨床進行具體整改和持續(xù)改進。并對標準和質控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全院護理骨干會議上進行解讀和培訓。
3.5加強培訓和繼教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平】到逃阶o理人員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影響健康教育的深度、廣度和效率,若缺乏知識或專業(yè)知識的掌握趕不上臨床醫(yī)學發(fā)展的需要,就會導致健康教育質量下降。作為健康教育的主力軍,醫(yī)院及護理部應組織護理人員系統(tǒng)地學習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和技能,重視繼教培訓,持續(xù)深化優(yōu)質護理內涵;護理人員自身應積極學習本專業(yè)和??魄把刂R,掌握最新動態(tài),還應具備人文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7],加強溝通技巧的學習和實踐,從知識和技巧兩個層面上不斷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從而不斷提升??平】到逃?,也從本質上取得患者及家屬的認可及好評。
4小結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醫(yī)學科學已從單純的技術服務發(fā)展為技術服務與知識服務并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護理健康教育是醫(yī)院健康教育的核心,已然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患者對健康教育概念的認知尚不充分,對健康知識的接收渠道相對有限、吸收過程相對緩慢,因此作為健康衛(wèi)士的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去積極實踐健康教育新理念、探索健康教育新方法,為患者提供全程、優(yōu)質、個性化、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務,以滿足患者不同層面的需求,為患者的健康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白茹.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研究進展[J].農墾醫(yī)學,2013,35(2):155-158.
[2]段然,董敏,張蒨.腫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2):146-147.
[3]張中華.梅尼埃病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及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廣東醫(yī)學,2014,35(18):2965-2967.
[4]楊麗英,張連新.體檢人群中膽石癥病人對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3):111-112.
[5]黃曉青.健康教育對內科住院患者疾病認知狀況的影響[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3,27(3):269-270.
[6]于水,顧巖,趙曉甦,等.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33(18):4589-4591.
[7]李曉莉,任敏,尹紅英.不同文化程度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21):44-45.
(本文編輯馮曉倩)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rategic research on the inpatients' cognition and demand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LI Yuan,HUANG Shi-ming,ZHANG Zhi-qun,et 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Zunyi563003)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inpatients' cognition and demand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Methods: Randomly surveyed 172 cases of inpatients treated in 37 regular departments in our hospital in May 2015 by the self-compiled “Inpatient health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Results: Only a minority of inpatients acquired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bout the health education concept and can fully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propaganda content; the three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that inpatients wanted to acquire the most were in sequence the disease causes and risk factors, the diet knowledge and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the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that inpatients wanted to have the most was the one-to-on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medical staff; the three interview modes that inpatients were willing to accept the most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in sequence were telephone calls, texting message and the home visit.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should pay great efforts to promote the health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deepen the health education connotation, project the standardized and individual health education procedures depending on different specialties features and inpatients' illness conditions, continuously enrich the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s and forms, establish sustained and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cultivate and enhance medical staff's health education executive abilities.
Key wordsHospitalized patients; Health education; Healthy cognitive;Health needs;Nursing strategy
(收稿日期:2015-06-18)
通信作者:黃仕明
李元:女,碩士研究生,主管護師,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