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代小說經典的民間重構
      ——清代車王府鼓詞《西游記》論略*

      2016-05-23 06:27:42紀德君
      學術研究 2016年4期
      關鍵詞:改編西游記

      紀德君

      ?

      古代小說經典的民間重構
      ——清代車王府鼓詞《西游記》論略*

      紀德君

      [摘要]清代蒙古車王府所藏曲本《西游記》,是以小說名著《西游記》為藍本進行編創(chuàng)而形成的一部長篇鼓詞。它基本上是按小說提供的故事情節(jié)與敘事脈絡進行演說的,但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改編與創(chuàng)新。其改編與創(chuàng)新的基本原則是世俗化、生活化、趣味化,即盡量貼近老百姓的生活世界,編創(chuàng)一些老百姓感興趣的世俗生活故事,并將主要人物塑造成關心民生疾苦、為民排憂解難、鏟除人間不平的平民英雄,以寄托老百姓對英雄人物的心理期待;與此同時,為了使所講的故事符合老百姓的審美口味,鼓詞還設法增強情節(jié)沖突的戲劇性,增加一些笑料,刻意渲染打斗場面,講說令人驚悚的鬼怪故事,以取得驚奇、刺激、有趣的接受效果。對此,只有從鼓詞說唱與接受的角度,才能較確切地認識鼓詞《西游記》的編創(chuàng)特點,對之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關鍵詞]車王府曲本鼓詞《西游記》改編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guī)劃項目“中國古代小說進出書場研究”(11YJA751026)的階段性成果。

      一、引言

      古代小說名著《西游記》是在民間說唱基礎上產生的,它問世后不久又進入民間說唱領域,成為民間藝人爭相改編、演說的對象。明萬歷時人李詡在《戒庵老人漫筆》卷五《禪玄二門唱》中即說:“道家所唱有道情,僧家所唱有拋頌,詞說如《西游記》、《藍關記》,實匹休耳?!盵1]明末,柳敬亭之師莫后光即擅長說《西游記》。[2]清康熙時,揚州評話藝人也有專說《西游記》者。清費軒《揚州夢香詞》云:“評話每于午后登場,設高座,列茶具,先打引子,說雜家小說一段,開場者為之斂錢。然后敷說如《列國志》、《封神榜》……《西游記》、《金瓶梅》種種,各有專家,名曰正書。煞尾每云:‘未知去后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盵3]不過,《西游記》因為體現了宗教旨趣,或被人視為“證道書”,似乎更受寶卷、道情藝人的青睞。如明代的《天仙圣母源留泰山寶卷》,清代的《翠蓮寶卷》、《唐僧寶卷》、《西天圣母諸仙慶賀蟠桃寶卷》、《先天原始土地寶卷》、《善才龍女寶卷》、《家常寶卷》、《長生寶卷》等,“其內容或為《西游記》中所有,或為《西游記》中某些人物的傳說,或為《西游記》人物在民間的發(fā)展、衍變”,[4]都或多或少地得益于《西游記》的哺育。道情,自然也不例外。清徐珂《清稗類鈔》卷七十七說:“乾隆末葉,江寧每有無業(yè)游民,略熟《西游記》,即挾漁鼓,詣諸妓家,探其睡罷浴余,演說一二回,藉消清倦,所冀者,不過杖頭微資而已。”[5]清嘉慶時人諸明齋《生涯百詠》卷三《說書》吟詠道情藝人說《西游記》云:“習熟稗官記,檐前說唱忙。通途頻跮踱,滿口述荒唐。拍得筠筒響,妖精又出場?!盵6]可見,當時的道情藝人多喜歡以說唱《西游記》作為謀生的手段。清代中后期流行的子弟書,也不乏取材于《西游記》者,如《子母河》、《火云洞》、《火焰山》、《芭蕉扇》、《高老莊》、《撞天婚》、《盤絲洞》等。[7]至于以“鼓詞”這種藝術形式演說《西游記》的,也不在少數。如收藏在清代北京蒙古“車王府曲本”①關于“車王府曲本”的考述,可以參看劉烈茂、郭精銳等撰寫的《車王府曲本選·前言》。劉烈茂、郭精銳等:《車王府曲本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年。中的《西游記》,就是以小說《西游記》為藍本進行改編而形成的一部長篇鼓詞。

      車王府所藏的《西游記》鼓詞產生的具體年代已不得而知。該曲本第四十節(jié),說書人有一段插話:“眾公,古今一理,你等可睄見過京城里頭東西牌樓北新橋北邊雍和宮、皇城內嵩祝寺、占旃寺,還有德勝門外黑寺、黃寺這幾座廟內打鬼呀?”雍和宮是清世宗的藩邸,嵩祝寺建于雍正十一年,黑寺、黃寺建于清順治年間。清代雍和宮、嵩祝寺、黑寺、黃寺等皆以“打鬼”聞名。據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異,即古者九門觀儺之遺風,亦所以禳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諸天神將以驅逐邪魔,都人觀者甚眾,有萬家空巷之風。朝廷重佛法,特遣一散秩大臣以臨之,亦圣人朝服阼階之命意。打鬼日期,黃寺在十五日,黑寺在二十三日,雍和宮在三十日?!盵8]由此可見,說書人對京城寺廟及其打鬼活動耳熟能詳,鼓詞應當是在京城演說的,大約流行于清中后期。據專家鑒定,車王府曲本多半產生于清道光至光緒年間,[9]鼓詞《西游記》恐怕也不例外。它也許還在街頭說唱過,如曲本第四十一節(jié)中說書人就這樣自嘲:“受用慣了的人,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萬沒了法子咧,自(只)好是在當街上擺檔子說書?!?/p>

      鼓詞《西游記》有46節(jié),近百萬字,比小說多了30萬字。1955年,羅楊、沈彭年參照小說原著,對該鼓詞進行了整理、修訂。他們把鼓詞中稍微生僻、語句欠通與運用方言處均改為通俗易懂的現代白話文,同時加工潤色了幾乎所有唱詞,特別是刪除了說書人添加的所有情節(jié),并根據其內容分成157回,標出回目,取名《說唱西游記》。[10]經此修訂,鼓詞《西游記》便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本來的面目。筆者現以中山大學圖書館館藏的車王府曲本《西游記》為據,對鼓詞改編小說原著的情況略作考察,看看它究竟對小說做了什么樣的藝術重構,由此體現了哪些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

      二、鼓詞《西游記》與小說原著的關系

      鼓詞《西游記》應該是藝人說唱故事的記錄本。曲本中頻繁出現“時才話表”或“昨朝話表”等現場說書套語?!皶r才話表”,是說書人稍事休息后再接前言時的口頭禪。如第二十二節(jié),說書人道:“時才話表陶員外夫妻二人把小姐攙將出來,艷方才要拜謝,不由得一陣發(fā)怔。列公,你到(道)這是為何?”而“昨朝話表”,是翌日說書開場時承前啟后的慣用語。如第二十二節(jié),說書人又道:“昨朝話表唐長老師徒四眾行至一座古廟名叫圣賢庵,師徒就在此廟借宿,孫行者大展神通救活了馮登榮、陶艷方、小丫環(huán)玉桂,把陶員外勸化改惡向善,公子與陶小姐成就了百年之好?!边@些現場說書套語在曲本中反復出現,說明它很可能是隨聽隨記的聽錄本。從筆跡上看,聽錄者至少有三四人,大概是臨場聽書,你記一節(jié),我記一段,分工不同。不過,聽錄之人的文字水平都很有限,簡直是別字連篇,如曲本中寫美猴王跟隨菩提祖師學藝,“不覺舊是十數于年了”,把“就”寫成“舊”、“余”寫成“于”;又如把“紅妝”寫成“紅莊”,“嘮叨”寫成“勞刀”,“怠慢”寫成“代曼”,甚至把“識文斷字”寫成“十文斷子”……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這大概是現場速記時對筆畫多的字就用筆畫少的代替、對不會寫的字則用別字來代替的結果。

      鼓詞《西游記》雖是藝人說唱的記錄本,但它又基本上是藝人以小說《西游記》為底本改編而成的。如曲本中多次出現這樣的提示語:“抄錄《通俗西游記全傳》,請調墨書”(西游記二);“抄錄通俗多剪斷,墨出不比古兒詞”(西游記三);“抄錄通俗,原為的是清目爽袖,諸凡節(jié)目總要剪絕為妙,勞刀(嘮叨)了不成,今日反倒令人絮耳”(西游記十五)。其所謂的“抄錄”,是指照搬小說原著進行演說,因為曲本中并不存在直接抄錄小說文字的情況。其所謂的“墨書”,又叫“墨刻兒”。評書表演藝術家連闊如曾解釋說:“書局里的書,都是筆墨寫出原稿刻板印行的,故叫那些書為墨刻兒。”[11]“古兒詞”,大概是指那些口耳相傳的故事,因為沒有文本依據,往往隨意變化,東拉西扯沒有定準,正如第四十四節(jié)指出的“若在古人詞上面,許多□(瑣)碎在其中”。故而,“按著官板《西游記》”來演說的鼓詞藝人,才聲稱“墨書不比古兒詞”,因為“墨書”是有文字依據的,并非信口編造。說書人多次強調:“這一回書按著官板《西游記》上的原文題目,下的是‘四圣顯化試禪心’”(西游記十二);“這些個大離話全事(是)《西游記》書中的原文,并不是愚下有影無形的編的”(西游記三十九);“這一回書按著官板《西游記》上的元(原)文,提(題)目下的是‘心猿妬木母,庅(魔)王計吞禪’”(西游記三十九)。

      而究其實際,鼓詞《西游記》也的確是根據小說原著來改編、說唱的。曲本中除了調換“黑水河小黿龍”故事與“紅孩兒”故事的情節(jié)次序外,其他故事情節(jié)框架與敘事次序均與小說《西游記》一致,兩者的故事情節(jié)內容也基本相同。茲舉一例,以見一斑。

      鼓詞《西游記》與原著對比(示例)

      兩相比照,鼓詞《西游記》對小說原著的依傍一目了然。不過,一個鼓詞藝人如果只知道照本宣科,聽眾恐怕也不會買賬。連闊如曾說:“他們說的書和本兒上要是一樣,聽書的主兒如若心急,就不用天天到書館去聽,花幾角錢在書局里買一本書,幾天能夠看完,又解氣又不用著急,誰還去天天聽書,聽兩個月呀?”[12]這說的雖是評書,鼓詞創(chuàng)作又何嘗不是如此?鼓詞《西游記》雖然從小說中獲取了敘事框架與主要情節(jié)內容,但還是在原著的基礎上做了不少推陳出新的藝術改編。

      三、鼓詞《西游記》對小說的改編

      鼓詞藝人對小說《西游記》的改編,基本上是本著世俗化、生活化的原則進行的。本來,小說重在演述神魔之間的斗爭,與凡夫俗子關系不大,即便有時涉及凡俗世界、蕓蕓眾生,那也是以之作為神魔斗爭的背景而一筆帶過的。而這正好給鼓詞藝人改編小說提供了較大的發(fā)揮余地,藝人只需在講故事時,有意貼近世俗人生,迎合聽眾的接受心理與審美口味,便不難引起聽眾的共鳴與回應。鼓詞對小說的改編,即體現了一種世俗化的創(chuàng)作精神。

      首先,鼓詞最擅長的就是抓住小說原著粗筆勾勒的世俗生活故事進行大量的增衍與描繪。例如,“劉全進瓜”,本來只是唐太宗入冥故事的小插曲,與唐僧取經關系不大,所以小說只是寥寥幾筆,意到即止??墒?,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戲曲、寶卷等均常搬演,民眾喜聞樂道,鼓詞藝人為投俗眾之所好,就滔滔不絕地講了兩萬余字,對小說原著中語焉不詳的人物性格、矛盾沖突、情緒反應、場景氛圍等皆做了繪聲繪色的演繹,進一步突出了敬神禮佛、勸善懲惡的主旨。曲本中說李翠蓮一向“吃齋把素,尚好布道齋僧”,而劉全則“不信神佛,極惱僧道”。一天,李氏碰見唐僧避雨,便熱誠獻齋,因手頭無錢,就從頭上拔下金釵相贈。唐僧西行,遇見一位落難女子,又將金釵轉贈。該女子乃觀音所變,她把金釵賣到劉全當鋪。劉全詢知金釵來歷,怒不可遏,于是耍起酒瘋,辱罵其妻:

      劉員外一團惡氣發(fā)訕語:咱倆那個太糊涂?

      我好吃酒是醉鬼,為什你——你愛和尚嫌丈夫?

      自古貞節(jié)合烈女,門前不走賈三姑。

      相(像)那些,尼僧媒婆穿花婦,常引閨門丑事出。

      僧道兩途比禽獸,色中餓鬼是賊禿!

      你把金釵給和尚,其名施舍美名污。

      你本是青春婦女見僧道,難免人言有所圖。

      此事令人難猜料,若叫我說明出來話太俗!

      李翠蓮受此羞辱,欲一死以證清白,于是吊死鬼立即現身引誘,致使其“香魂出竅赴幽冥”。鼓詞藝人乘機對吊死鬼、無常鬼的形影進行夸張、渲染,刻意營造一種陰森、恐怖的氛圍,以求聳人聽聞。劉全在妻子死后悔恨交加,大做法事追薦亡妻,卻不小心引發(fā)火災,招來強盜趁火打劫,導致家破人亡。劉全萬念俱灰,揭皇榜到陰司進瓜。在陰司,他發(fā)現許多鬼魂“哀告叫苦不絕聲”,“代鎖扳棒身受刑”,得知他們都是生前不學好,“死后幽冥法不容”。閻王還向劉全描述了“十八層地獄千般苦”,告訴他“你若進瓜回陽世,勸人行善敬神佛,趁早各自行正果,別等的墮落輪回悔不得”。經過如此這般的增衍,劉全進瓜的故事便顯得枝繁葉茂,貼近了百姓的生活與情感,聽起來津津有味了。

      其次,鼓詞也很喜歡在老故事中加入新成分,以此增強故事情節(jié)的戲劇性沖突,造成扣人心弦的藝術效果。例如,唐僧出世故事,在小說中只是附錄,敘事粗枝大葉,主要講的是陳光蕊中狀元,娶妻滿堂嬌,赴任途中遭水賊謀害,其妻有孕在身不得已從賊,生下孩兒后忍痛將他放在木板上,投入江中,被金山寺長老救起,取名江流兒,長大后復仇報本。鼓詞則在此故事中增入了忠奸斗爭的內容,說奸王李建榮求親,殷開山不肯與之聯姻,但又不想結怨,于是讓女兒滿堂嬌拋繡球擇婿。李建榮因搶奪彩球之計落空,遷怒于陳光蕊,欲找機會加害之。適逢殷開山隨太宗親征高麗,因擔心女婿安危,遂將女婿派往九江任職。赴任前,滿堂嬌路遇白蓮圣母,贈其如意寶冊,囑咐她“遇急難之時,方許開看”。奸王李建榮買通水賊劉洪,謀害陳氏夫婦。陳光蕊遇難,丫鬟翠蓮為全夫人貞節(jié),委身劉洪。劉仍淫心不死,滿堂嬌打開如意寶冊念咒,變?yōu)槌蟀斯?。后來,劉洪又欲害滿堂嬌之子,丫環(huán)秋月見義勇為將孩子藏進木梳匣內投到江流中。由于增加了這個忠奸斗爭的故事,就使原來的故事情節(jié)變得更加緊張曲折、跌宕起伏,戲劇性大為增強,從而也就容易收到“說國賊懷奸從佞,遣愚夫等輩生嗔;說忠臣負屈啣冤,鐵心腸也須下淚”[13]的藝術效果。

      再次,鼓詞還善于把一些風俗民情融入到故事情節(jié)的描寫中,以增強其生活氣息與地域文化色彩。例如,按小說所寫,鳳仙郡求雨本來與番僧無關,可是鼓詞藝人卻有意插入了蛤蟆精變成番僧,率領眾喇嘛,前來“打鬼”,企圖布散瘟疫的故事。曲本如此演說“打鬼”的場景:“忽聽一陣羅(鑼)鼓齊鳴,鐃鈸亂響,喇嘛號筒哵咧,只吹的嗼嗼的山叫……那些喇嘛代(戴)上套頭,穿上彩衣,扮作了諸天總圣,跳步蹅挪……一個個跳跳躥躥往前走,斜行卻步躍身形。莊(裝)作南斗與北斗,東斗西斗中斗星。太陽太陰分左右,緊跟白馬與青龍。齊在那臺前臺后臺左右,跳躥三遭一邊存。隨后就是二十八宿,盡都是喇嘛假扮的眾神圣。”本文開頭指出,“打鬼”本來是清朝京城內幾座喇嘛寺中非常流行的驅邪活動,熱鬧非凡,家喻戶曉。因此,當鼓詞藝人惟妙惟肖地演說“打鬼”的場景時,當地聽眾一定會忍俊不禁,拍手叫好。又如拋繡球擇婿、比武招親等也是百姓喜聞樂見的民俗活動,鼓詞藝人為了迎合聽眾的口味,或在小說原著粗陳梗概的基礎上詳加敷衍,如第三節(jié)所說的滿堂紅拋彩球;或別出心裁、增衍編創(chuàng)出新的故事情節(jié),如第四十二節(jié)講完唐僧師徒在玉華州降伏九頭獅子怪后,又增衍了一大段陳員外女兒陳玉華與結義姐妹鄭萃華、聞月華設擂臺比武招親的故事。饒有意味的是,鼓詞藝人在演說比武招親時,還故意使用了這樣一些江湖市語:“內中有江湖之中吊(掉)市語,這人眼望那人云。叫聲盆子你看看,包管(袍果)長的似昭君。若得與他捏個伴,舊(就)便是愧了飄爾也愿情。”這是什么意思?一般人聽了可能莫名其妙。說書人于是便不無得意地解釋道:“眾公,說話不明,如磨昏鏡;道字不真,似鈍劍殺人肉中。懂得市語的君子一笑爾爽神,若要不知道的豈不令人發(fā)悶?盆子是朋友,袍果是小女孩,捏伴是成親,愧子飄爾是要了腦代(袋)?!比绱嗽谠鶎懝适碌目瞻滋幋┎?、演說風俗民情、江湖市語,無疑能使故事充滿世俗生活情趣。

      不僅如此,鼓詞藝人還經常在故事情節(jié)、人物對話、細節(jié)描寫中加入一些笑料,以增添其俚俗趣味。如鼓詞第六節(jié),說到袁天罡卦術靈驗,就補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樵夫李定得袁指點,賣柴時獲得“制幣一百五十文,兩個點心一壺酒”,另一個樵夫趙二也想趁機撈油水,不料卻摔了個狗啃屎,不僅被狗咬傷,柴薪也被頑童一搶而光??梢娨伙嬕蛔?,皆由天定。又如第十三節(jié),說鎮(zhèn)元大仙捉住唐僧師徒后,讓弟子拿二十匹布來。八戒就問:“仙長,要大布二十匹作什么?”大仙說:“過端午,包棕子!”八戒說:“挑幾擔江米,我?guī)椭惆T。”大仙說:“將你師徒拿來,也不用棗兒,用布纏裹起來,擗了蔴,用生漆漆上,好下油鍋。”行者就說,大仙你不要生氣,我“備個小菜,請你一請,把我們放了罷”。八戒忙說:“師兄你請老道,我作陪客。你要置辦個什么菜兒呢?總要受吃才好?!毙姓哒f:“全是你隨身之物,叫他們將鍋燒熱,代(待)我執(zhí)廚掌灶!”于是唱道:

      這東道,又得實惠又高強。

      鍋燒胖蹄鍋燒肉,心肺肝花燒大腸。

      爬(扒)豬頭拱嘴雙皮全在內,代(帶)膘的脾骨要炸黃。

      南煎丸子黃牙肉,于(余)者的競把肚兒莊(裝)。

      起名叫做“豬八樣”,作料齊全口味香。

      若要是愁著人多怕不夠,外加水筍白菜幫。

      要圖省油是白煮,包管肥豬出好湯。

      如此調侃逗樂,既能調劑書場氣氛,又可以生動地刻畫人物性格,可謂一舉兩得。另外,鼓詞藝人在用口語方言說唱《西游記》時,還喜歡使用一些俚語俗話,以增添說書的趣味性。如“小刀子哄孩子,不是玩的”;“大夫搖頭,沒了脈咧”;“奇(騎)著駱它(駝)吃肉包爾(兒),樂顛了餡兒咧”;“燒窯的歇工,沒那個泥了”;“燈市里扛牌走著瞧”……諸如此類,讓人聽來自然會感到興味盎然。

      四、鼓詞《西游記》的藝術創(chuàng)新

      不過,鼓詞《西游記》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說書人自出機杼編創(chuàng)的一些新故事,諸如第十六至十八節(jié)說唱的梅氏與人通奸、謀財害命案,第十九節(jié)說唱的刺猬精迷惑艾二妞案,第二十、二十一節(jié)說唱的孟洪謀財害命遭到報復案,第二十一、二十二節(jié)說唱的陶員外嫌貧愛富、悔婚害命案,第二十三至二十六節(jié)說唱的惡霸張雄橫行鄉(xiāng)里、欺男霸女案,第三十一節(jié)說唱的白蛇精迷惑漁夫案,等等。這些公案故事與唐僧師徒在取經途中遭受的磨難與考驗沒有任何關系,純屬脫離原著、節(jié)外生枝的部分。所以,當年羅揚、沈彭年在整理鼓詞《西游記》時,將這些故事刪得一干二凈??墒?,從民間受眾的角度來看,恰恰就是這些故事,才真正貼近了他們的生活,反映了他們的生活疾苦與喜怒哀樂,寄托了他們的美好愿望,符合了他們的審美口味。這里且以惡霸張雄的故事為例,略作分析。

      該故事說的是,汪國祥做生意折本,因租賃惡人張雄房子,交不起租金,被張雄差狠仆時常打上門來,不得已搬入張雄荒棄的空宅廢園之中。其妻郭氏游園,撞見五六個女鬼,訴說被張雄所害的怨苦。郭氏飽受驚嚇,又被冤魂附體,中邪變瘋。丈夫酒醉歸來,見妻子瘋癲,拿刀殺妻,不料妻子邪氣纏身,竟將他手中刀踢飛,騎在他身上一頓痛打。鄰居王忠信見狀就勸汪國祥去拜求唐僧師徒。被鬼魂附體的郭氏于是向孫悟空控訴張雄如何放債坑人、勾結官府、欺男霸女、打殺民女等罪狀。悟空決心懲辦張雄,除暴安良。后來,他又從一書童口中得知張雄強搶秀才劉玉龍之妻王秀貞,并以謀財害命之賊嫁禍于劉,使其身陷囹圄。于是,孫悟空巧設計謀,裝神驅鬼,審斷冤案,致使善人得救,惡霸受懲。

      這個故事集中地反映了世俗社會常見的官商勾結、欺行霸市、巧取豪奪、魚肉鄉(xiāng)民、無法無天等罪惡現象,表達了老百姓有冤難訴、有恨難伸的滿腔義憤。如鼓詞中這樣唱道:

      本鎮(zhèn)住著一惡霸,祖遺家內廣金艮(銀)。

      姓張名雄稱員外,仗勢力欺壓方近眾黎民。

      他與那土司官員常來往,誰敢將他哼一聲。

      加七加八放大債,你若是一月不還本利亭(停)。

      倘若無能還不起,張員外豈肯輕饒就放松。

      折算婦女為奴婢,如不然配與豪奴眾家丁。

      受害之人心不忿,土司衙內把冤伸。

      狗官并不來審問,反說是妄告平人禮不通。

      輕見當堂板打放,不然就是入監(jiān)中。

      禁子牢頭貪賄賂,大不過三日之中遞病呈。

      夜至三更一張紙,可憐那人赴幽冥。

      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自然熱切盼望有孫悟空這樣本領高強的游俠出面為他們抱打不平,申冤吐氣。如鼓詞中就反復唱道:“孫悟空惦記女鬼冤枉事,要打人間抱不平”;“也是這惡人張三循環(huán)到,遇著了齊天大圣抱不平”;“惡張雄因為聒噪貞節(jié)婦,遇見猴王抱不平”……于是乎,孫悟空不再僅僅是唐僧取經的保護神,同時也是為老百姓伸冤理枉、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的大法官。他一路上為百姓排憂解難,或化解父子仇怨、夫妻矛盾,或解決婚姻危機與財產糾紛,或降妖捉怪、治病救人,或勸化世人改惡向善,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人間游俠與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救世神僧。他的身上集中寄托了平民百姓關于清官、俠客與救世主的夢想。因此,這樣的孫悟空,無疑會更受平民百姓的喜愛與崇拜。

      耐人尋味的是,鼓詞藝人編創(chuàng)的艾二妞故事、孟洪故事,還是以回回教中人作為主角的。如第十九節(jié),說到師徒四人來到達師蠻國,這是回回的地面,自天子以至庶民,全是回回一教。城內關外有四座禮拜寺,獨有一個老回回掌管,按一、四、七、十講經修好。這個老回回乃是國王的宗親,名叫沙陀里番,雖然截教,卻是最信神佛,尊敬三寶。后來,悟空打死迷害艾二妞的刺猬精后,老回回與唐僧聊天時還曾為其指點迷津。孟洪故事,說的是回民孟洪見財起意,謀害了另一個販牛的回民哈德力,哈德力陰魂在森羅殿鳴冤告狀,閻王便讓他托生為孟洪之子,借機報仇雪恨。后來,孟回回因為拾金不昧,救人一命,積下陰德,最終在悟空幫助下逃過一劫,父子盡釋前嫌。

      鼓詞《西游記》之所以講唱發(fā)生在回民身上的故事,描繪其生活、習俗,并有意將回教與佛教結緣,表示對回教長老的尊敬,這大概是因為當初聽鼓詞的有不少是回民,為了貼近回民的生活,引起回民聽眾的共鳴,鼓詞藝人才刻意講唱回民的故事。歷史上,特別是清朝,京城確有大量的回民,他們聚居在牛街、回回營、馬甸、畏吾村、三里河等地,清統(tǒng)治者還專門為回民興建了馬甸清真寺、回回營清真寺等,回民們在京城多以經營牛羊為業(yè)。①參閱佟洵《伊斯蘭教與北京清真寺文化》第二部分中的有關論述。佟洵:《伊斯蘭教與北京清真寺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梢姡脑~藝人說唱回民故事,當是使鼓詞藝術更“接地氣”的自覺追求。

      另外,鼓詞藝人在說唱回民故事時,還著意渲染一些打斗場面。如回民夏忠醉酒毆打妻子艾二妞,二妞表兄徐三混出面拉架,結果兩人打了起來:“三混先拉四平架,夏忠忙將架子支。這一個竄蹦跳越龍取水,拗步斜形虎奔食。那一個彩鳳朝陽雙展翅,單腿拳回獨立雞。這一個龍馬跳澗連三腳,怪蟒呼風兩腿急。那一個偷天換日拳飛快,行在東來又在西。這一個金童獻寶來的緊,玉女穿梭門路奇。那一個哪吒擒怪拳撲頂,大圣降妖用腳踢。這一個烏龍入洞施展勇,撥草尋蛇倒退(蛻)皮。那一個獅子搖頭大張口,側身邁步撲狻猊。三混連使追風腳,腳起雙飛人怎敵。夏忠兜當(襠)著了重,哎喲一聲咕咚栽倒地埃墀?!匣鼗匾灰娕龅乖诘?,急得兩眼似鑾鈴。大叫賢侄別動手,且叫他起來有話說分明。三混聞聽佯不采(睬),聽之猶如耳傍(旁)風,挺身形左手掐住嗓膈眼,掄開右手下絕情。只聽吧吧連聲響,鼻眼歪斜一抹平?!币话銇碚f,文化程度低的人聽說書的興趣點會更多地集中在打斗、兇殺等暴力場景的描繪與渲染方面,這樣可以從中獲得驚險、刺激的滿足感。鼓詞藝人對此當深有體會,因此在講唱故事時才會刻意渲染打斗場面,以求聳人聽聞。也正因此,打斗描寫便成了鼓詞中不可缺少的藝術要素。其他如講鬼故事以嚇唬人,講通奸、迷情故事以吸引人,都不外乎是為了迎合民間俗眾尋求感官刺激的心理,以期招徠更多的聽眾。

      五、鼓詞《西游記》的編創(chuàng)特點及其評價

      以上,我們對鼓詞《西游記》如何改編小說原著、進行藝術創(chuàng)新的基本情況做了初步的闡析,從中不難看出鼓詞創(chuàng)作的一些重要特點。鼓詞基本上是按照小說提供的故事情節(jié)與敘事脈絡進行演說的,但它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改編與創(chuàng)新;其改編與創(chuàng)新的基本原則是世俗化、生活化,也就是盡量貼近老百姓的生活世界,編創(chuàng)一些老百姓感興趣的世俗生活故事,并將主要人物塑造成關心民生疾苦、為民排憂解難、鏟除人間不平的平民英雄,以寄托老百姓對英雄人物的心理期待;與此同時,為了使所講的故事娓娓動聽,鼓詞還設法增強情節(jié)沖突的戲劇性,增加一些笑料,刻意渲染打斗場面,講說令人驚悚的鬼怪故事,以取得驚奇、刺激、有趣的接受效果。

      對此,我們該如何去理解、評價呢?如果單從閱讀、欣賞文學作品的角度看,鼓詞對小說的改編,顯然存在主次不分、詳略失當的毛病。試想,一個與取經關系不大的“劉全進瓜”,它就說唱了兩萬多字,而作為小說附錄的“唐僧出世”故事,又沒完沒了地說唱了三萬六千多字,相比之下,小說中寫得最精彩的大鬧天宮,它卻只說唱了一萬六千多字,這不是典型的主次不分、詳略失當嗎?至于鼓詞虛構、創(chuàng)作的那些故事,又多是無關取經痛癢的、旁逸斜出的內容。一個惡霸張雄欺男霸女、謀財害命的故事,它居然絮絮叨叨地說唱了四萬多字,而作為故事主干的八十一難卻多半浮光掠影,就連“三調芭蕉扇”,也才說唱了一萬兩千多字。這不是輕重失度、不得要領嗎?從審美風格上講,鼓詞編創(chuàng)的那些世情故事,也與降妖捉怪的神魔斗爭故事存在風格不諧的問題,前者以寫實見長,后者則以奇幻怪誕取勝,而《西游記》本質上是一部超現實的神魔小說,因此鼓詞的編創(chuàng)不是有違小說的創(chuàng)作風格嗎?另外,鼓詞在寫人、敘事和描繪場景時也多流于程式化、套路化、雷同化。因此,如果把鼓詞《西游記》當作文學作品來閱讀,其藝術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這樣理解、評價鼓詞《西游記》,是否存在錯位、不當之嫌呢?倘若我們把鼓詞《西游記》定位為說唱記錄本,那么從現場演說、聽眾接受的角度,就會對它作出不同的認識與恰當的評價。本來,鼓詞是一種面向聽眾的說唱藝術,以講故事娛眾為本位。因此,藝人在說唱《西游記》這樣一部為人熟知的小說時,必須首先考慮如何推陳出新、扣人心弦,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其所說的故事“接地氣”,對小說所寫進行因時、因地與因人制宜的改造,并能創(chuàng)作出令聽眾耳目一新的新故事。這就是為什么鼓詞《西游記》要抓住小說簡述的世俗生活故事大做文章,費心編創(chuàng)一些貼近民眾生活的新故事(包括很有特色的回民故事),以及在故事中融入風俗民情的主要原因。至于強化故事情節(jié)的戲劇性沖突,有意制造一些笑點等,那也主要是出于娛眾的考慮。張次溪曾指出:“從前說評書,只照書中原義說之,后因聽者沉悶,乃加入許多引人笑樂之動作?!盵14]說鼓詞自然也是如此。另外,鼓詞《西游記》中存在的程式化、套路化現象,這也是由口頭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點決定的。一個說書藝人通常必須掌握足夠的敘事程式與故事套路,才能上場說書,適應書場即興創(chuàng)作與演說的需要。[15]這樣做固然會流于俗套,讀起來雷同乏味,不過在實際的說書場中,由于藝人說學逗唱兼施,聲情姿容并茂,聽眾便不會有雷同乏味的厭煩感。何況對聽眾來說,聽書難免遲到早退,也不大可能每場必聽,因此為了讓聽眾及時了解故事進展,說書人也需要不時重述前面所說的內容。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即鼓詞說唱的劉全進瓜、唐僧出世等故事,也常見于清代的一些戲曲、寶卷、道情等作品,并且它們在內容上都大同小異。這說明在俗文學生態(tài)場域中,各種說唱文藝之間,說唱與小說、戲曲之間,既各守門庭,各擅勝場,又互動交流,取長補短,彼此促進,從而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現象,并體現出一些帶有共性的編創(chuàng)經驗,即追求故事的世俗化、傳奇化與趣味化等。

      總而言之,從說唱文藝演出的視角去觀照、評價鼓詞《西游記》,這樣才能較確切地理解、評價鼓詞創(chuàng)作的一些藝術特點。而從接受與傳播的角度看,由于鼓詞藝人能自覺地根據聽眾的接受心理與欣賞口味來重構小說原著,有意地在當地聽眾的視域、經驗、欲求、趣味的基礎上來塑造人物、創(chuàng)編故事、展開敘事,并積極地與聽眾進行對話、交流與互動,因而就更易于聳動聽聞,引人入勝,產生激蕩人心的接受效果??梢哉f,《西游記》等名著之所以家喻戶曉,這與說書藝人善于從民間受眾的視角重構、說唱小說是密不可分的。誠如曲藝名家侯寶林等所指出的:“小說問世以后,說唱藝術宣傳推廣、充實加工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實際上,劉備、關羽、諸葛亮、武松、李逵、魯智深、唐僧、豬八戒、孫悟空,這些個性鮮明的典型形象所以能夠家喻戶曉,說唱藝人顯然立下了不朽功績。在勞動人民還不掌握文化的舊時代,是曲藝和戲曲藝人使這些英雄形象變成群眾的親密朋友?!盵16]

      當然,鼓詞《西游記》中存在的內容主次不分、敘事詳略失當、情節(jié)疏于照應、說話拖泥帶水、語詞質木無文等問題,這與說書人的藝術素養(yǎng)有限、演說水平不高也有密切的關系。整體上看,鼓詞《西游記》對小說原著的改編與創(chuàng)新所體現的思想藝術水準是不高的,與車王府所藏的另一鼓詞《封神榜》相比,是稍遜一籌的。①筆者在《北京鼓詞〈封神榜〉對〈封神演義〉的因革》(《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一文中對車王府鼓詞《封神榜》的創(chuàng)作特色有較詳細的論述,可以參看。

      [參考文獻]

      [1]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173頁。

      [2][6]周良編著:《蘇州評彈舊聞鈔》,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82、192頁。

      [3]中國曲藝志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志(江蘇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6年,第81頁。

      [4]劉蔭柏編:《西游記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36頁。

      [5]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4953頁。

      [7]傅惜華:《子弟書總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8]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9頁。

      [9]中山大學車王府曲本整理組:《“車王府曲本”整理筆談》,《中山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10]羅楊、沈彭年整理:《說唱西游記》,北京:通俗文藝出版社,1956年。

      [11][12]連闊如:《江湖叢談》,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年,第267、267頁。

      [13] [宋]羅燁:《醉翁談錄》,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頁。

      [14]張次溪:《天橋叢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11頁。

      [15] [美]阿爾伯特·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6]侯寶林、汪景壽、薛寶琨:《曲藝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0年,第116頁。責任編輯:王法敏

      作者簡介紀德君,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廣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廣東廣州,510006)。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326(2016)04-0165-08

      猜你喜歡
      改編西游記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9期)2018-01-25 20:12:14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10期)2018-01-25 18:42:55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4期)2017-06-30 08:39:17
      宋元南戲“明改本”研究之回顧和檢視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1:44:15
      農村題材電視劇改編設想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編策略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37:13
      中韓兩國對真實事件的電影改編理念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34:42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由《萬物理論》看英國傳記文學的改編
      電影文學(2016年9期)2016-05-17 12:38:24
      莫言文學作品電影改編
      電影文學(2016年9期)2016-05-17 12:34:58
      靖边县| 新宁县| 化德县| 平陆县| 杨浦区| 鄄城县| 邯郸县| 凌源市| 泰和县| 平邑县| 江达县| 札达县| 咸阳市| 英吉沙县| 金平| 威信县| 盐源县| 廊坊市| 涞水县| 迁西县| 离岛区| 巴塘县| 蒙阴县| 元氏县| 平利县| 太谷县| 长阳| 徐闻县| 长沙市| 河南省| 梁河县| 定远县| 景宁| 平遥县| 松江区| 汝州市| 儋州市| 玉林市| 淮北市| 宁蒗|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