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汝平
摘 要:學校是德育的主陣地,班級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以實踐性為指導,從學生、學校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科教學開展實踐活動,在自我體驗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使學生在實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趨于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進一步增強德育工作的實踐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
關鍵詞: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1-0260-3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146
小學德育工作的難點是實效性不強,因此,班級德育工作應以實踐性為指導,以“行”為切入點,以學生主體參與為基礎,以學校、家庭和社會互補銜接為網絡,以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為突破口,探索班級德育工作新的途徑和方法。
一、結合學科教學開展實踐活動
教學是德育的主渠道,以思想品德課為主,結合學科教學挖掘德育因素,開展實踐活動,是一種增強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益嘗試。
1.結合教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需要、家庭、社會、學校的環(huán)境狀況出發(fā),以思品學科教學為主,多個學科互相滲透,設計并發(fā)掘德育內容,將學生所見所聞均融入教學,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道德判斷與道德選擇能力。
2.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培養(yǎng)班級學生良好品質。在實踐中綜合運用各門學科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將班級各個學科交叉融合中產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做好,如高年級“一滴水的測量”綜合實踐活動課,將數學、語文、環(huán)保、人文教育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學生非常喜歡這種人文性的綜合課程,收效好,作用大。
二、在自我體驗活動中培養(yǎng)良好品質
道德教育需要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身實踐得以體驗、形成、鞏固。
1.班級開展以小隊、小組參與的養(yǎng)成道德好習慣,儲蓄文明活動。 要求學生從升旗儀式的排隊、行禮做起,每天成一隊走進校園,進樓禮讓右行等,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各組學生進行常規(guī)訓練,并每月開展校級班級文明學生評選活動,即每月在每組產生2名,上報班主任審批,班主任再擇優(yōu)報到學校,產生校級文明學生。這一活動使班風逐漸形成,文明、和諧、守紀成為每個學生的追求。
2.在班級創(chuàng)設各種“文明崗”,學生在崗位體驗中增強自身的責任感。班主任根據班級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許多崗位,還定期實施班干部崗位輪換制,讓每個學生承擔一定的責任,感受參與的真實、快樂、辛苦,從而獲得真情實感,形成各種良好的習慣。班級還會向學校推薦小播音員、小記者、小編輯,升旗手、值周員等優(yōu)秀學生。一個個崗位,一次次體驗,使學生們學會了本領、學會了生活,學會了學習,學會了交往。
三、結合學校重點工作開展實踐活動
學校的重點工作遍布在各月,結合節(jié)日、各種紀念日會組織一些活動,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學校活動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1.“我愛媽媽”等節(jié)日、紀念日的實踐活動。結合“三八”婦女節(jié)、教師節(jié),開展“給媽媽一個驚喜”“老師,請讓我來做”的實踐活動?;顒又袑W生們體驗到了“獻出愛收獲快樂”的滿足,學會了關心他人,家長們也和孩子們共同成長,同時體驗到了孩子的進步與成長。
2.利用小長假開展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班主任、學校與家長溝通,共同設計組織了“巧花10元錢”“我做咱家會計師”“秦皇島的變化”“一日當家”等活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他們認識到了節(jié)約的意義,了解了家鄉(xiāng)的歷史、變遷、巨大發(fā)展,體驗了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美好情感,將國、家、自己融為一體,受到多方面的教育。結合“我的發(fā)現”這一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還提倡學生利用長假,在家長的帶領下,遍游市內外旅游景點,發(fā)現家鄉(xiāng)美景,以繪畫、圖片、攝影、手抄報等形式,表達對祖國、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3.開展具有班級特色的活動。如“綠色班級”種植養(yǎng)殖實踐活動。每年春季班級均開展“我種我養(yǎng)共同收獲綠色”的種植養(yǎng)植活動,學生紛紛從家里拿來花盆,找來種子,并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植物的生活習性,并細心為它澆水、施肥。通過親身實踐,他們體驗了種植的樂趣,收獲了成功的快樂?;顒又袑W生高興極了,一本本觀察日記記錄著他們的喜怒哀樂,記錄著各種植物的生長變化;他們品嘗了勞動的快樂,體驗了農民的艱辛,也提高了觀察、表達等寫作能力。
總之,學校是德育的主陣地,班級是德育教育的最小細胞、也是最主要場所。一定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家庭,走向社會,使學生在實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趨于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經過幾年的實踐活動,班級整體工作得到良性的發(fā)展。在家長支持配合下,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班級的德育工作得到長足發(fā)展。不僅形成了良好的德育理念,優(yōu)化了德育模式,還使學生品德得到養(yǎng)成和發(fā)展,社會、家庭、學校三方面教育也形成良性互動,進一步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踐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