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元代地震災害發(fā)生史述論

    2016-05-15 13:27:13張國旺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 2016年0期
    關鍵詞:行省中國

    張國旺

    元代地震災害發(fā)生史述論

    張國旺

    地震災害(簡稱“震災”) 是元代自然災害中比較突出的一種。元朝存在的100餘年間,是中國歷史上地震的活躍期。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元代有感地震次數(shù)約160餘次,其中構成地震災害的破壞性地震近50次,尤以大德七年的平陽、太原大地震破壞最爲嚴重*綜合性研究有和付強《中國災害通史·元代卷》(鄭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162—169頁),聞黎明《元代地震後更改地名一事淺議》(《地震》1983年第5期)。區(qū)域性地震的研究以大德七年趙城地震的成果最爲豐富,其他區(qū)域地震的研究有胡廷榮《關於1290年武平路地震震級討論》(《華北地震科學》1984年第1期);谷炳麟《1318年懿州5級地震質疑》(《東北地震研究》1997年第2期)。對歷代地震資料整理也有很多種。本文寫作時主要參考了謝毓壽、蔡美彪主編《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彙編(第一卷)》(科學出版社,1983年,159—215頁),在此謹致謝意。。目前學界全面論述元代地震災害的成果殊少,且過於簡略,大多限於地域性地震災害的研究*和付強《中國災害通史·元代卷》,162頁。。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有元一代地震災害的發(fā)生史進行考察。

    一、 地震災害概述

    蒙古國時期因文獻記載闕如,轄境內有感地震發(fā)生情況不得其詳。據(jù)史料記載,元代最早的地震發(fā)生於至元十六年(1279)的薩斯迦。據(jù)鄧雲(yún)特統(tǒng)計,元代有感地震爲56次*鄧雲(yún)特《中國救荒史》,商務印書館,1937年,26頁。。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編《中國強地震簡目》列有元代震級≥6級的地震9次*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編《中國強地震簡目》,地圖出版社,1976年,4頁。。顧功敍主編《中國地震目録(公元前1831—公元1969年)》記録了元代震級≥4.75級的強震24次,震級≥6級的地震9次*顧功敍主編《中國地震目録(公元前1831—公元1969年)》,科學出版社,1983年,16—23頁。。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編《中國歷史地震圖集(遠古至元時期)》列有感地震(即M<4.75)102次,破壞性地震30次*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編《中國歷史地震圖集(遠古至元時期)》(中國地圖出版社,1990年,147—174頁)描繪出32次地震的示意圖。其中兩次爲4.5級,震級高於或等於4.75級的地震爲30次。。國家地震局震災防禦司編《中國歷史強震目録》列有元代≥4.75級以上的地震35次,其中震級≥6級的地震9次*國家地震局震災防禦司編《中國歷史強震目録》,地震出版社,1995年,30—44頁。。刁守中、晁洪太主編《中國歷史有感地震目録》列有元代在3級和4.75級之間的地震118次*刁守中、晁洪太主編《中國歷史有感地震目録》,地震出版社,2008年,34—40頁。。和付強則認爲元代發(fā)生地震145次*和付強《中國災害通史·元代卷》,162頁。。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至元十六年至至正二十八年(1279—1368)的90餘年間,見於記載的有感地震有160餘次,其餘震次數(shù)更是不勝枚舉。其中順帝在位的30餘年間,地震發(fā)生次數(shù)基本相當於此前60餘年的總和。京師、河東、陝西、東南沿海等地是地震的高發(fā)地帶。其中地震災害約近50次。強地震(震級≥6級)有9次,尤以大德七年(1303)的平陽、太原大地震破壞力最爲巨大?,F(xiàn)代地震學者將其定爲8級地震。震級爲7級的地震則有至元二十七年(1280)八月二十三日遼陽行省武平路地震和至正十二年(1352)閏三月初四日陝西行省會州地震。地震頻仍,造成人口、財産和建築物的極大破壞,給人民生産生活造成了深重的災難。

    1. 世祖時期的地震災害

    忽必烈在位的30多年中,發(fā)生有感地震12次,其中破壞性地震爲6次。雖然地震次數(shù)不是很多,但地震強度較大,破壞力不小。這一時段地震主要分佈在宣政院轄地、北京路(後改武平路)、杭州路、京師、平陽路和泉州路等地,而破壞性地震主要發(fā)生在宣政院轄地、北京路和平陽路。至元十六年(1279)五月初五的薩斯迦地震爲史籍所載有元一代最早的地震*蔡巴·貢噶多吉《紅史》,東嘎·洛桑赤列校注,陳慶英、周潤年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92頁。。除此之外,宣政院所屬的楚布寺(今西藏堆龍德慶西)至元二十年(1283)三月“大地不?!?。這次地震持續(xù)21天,反復出現(xiàn)發(fā)聲、發(fā)光、地震、下花雨等現(xiàn)象*蔡巴·貢噶多吉《紅史》,83頁。。北京路發(fā)生地震2次。北京路即遼金時的中京大定府,元初爲北京路總管府,領興中府及義、瑞、興、高、錦、利、惠、川、建、和十州。至元七年(1270)改北京路爲大寧路,二十五年(1288)改爲武平路,後復爲大寧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北京路發(fā)生地震,但沒有詳細記載*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二《推誠保德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太傅上柱國追封薊國公謚忠哲梁公行狀》,《四部叢刊》初編本,上海書店,1989年,7頁。。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武平路(今內蒙古寧城)地震史料記載比較詳贍。地震發(fā)生前,“大霧四起”*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二《翰林學士嘉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趙公行狀》,3頁。?!对贰の逍兄尽芬惶岬桨l(fā)生地震的時間爲八月癸未(十三日),《元史·世祖紀》十三則言爲八月癸巳(二十三日),袁桷和劉敏中均提到這次地震發(fā)生在癸巳日*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二《翰林學士嘉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趙公行狀》,3頁;劉敏中《中庵集》卷七《奉使宣撫回奏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11頁。。故《元史·五行志》一的記載似不正確。這次“地大震,武平尤甚,壓死按察司官及總管府官王連等及民七千二百二十人,壞倉庫局四百八十間,民居不可勝計”*《元史》卷一六《世祖紀》十三,中華書局,1976年,339頁。,傷亡人數(shù)總計達到“數(shù)十萬”,同時發(fā)生了“地陷,黑沙水湧出”等現(xiàn)象*《元史》卷一七二《趙孟頫傳》,4030頁。。同時位於武平路義州(今遼寧義縣)的大奉國寺因這次地震而“欹斜騫崩,殆不可支”*盧懋《義州重修大奉國寺碑》,羅福頤校録《滿洲金石志》卷四,藝文印書館,1976年,4頁?!,F(xiàn)代地震學者將這次地震的震級定爲7級。九月戊申,武平路再次發(fā)生地震,當爲八月癸巳地震的餘震。杭州路發(fā)生地震2次。其中以至元二十五年(1288)十月二十四日丙子夜正中時發(fā)生的地震震感較爲強烈,並伴有海潮。周密記載了當時的情況:“地大震。始如暴風駕海潮之聲自西南來,雞犬皆鳴,窗戶磔磔有聲。繼而屋瓦皆搖,勢如掀箕。余初聞是聲大驚,以爲大寇至,懼甚,噤不敢出息。繼而覺臥榻撼如乘舟迎海潮,始悟爲地震也?!边@次地震“凡兩茶頃甫定”*周密《癸辛雜識》續(xù)集上《戊子地震》,吳企明點校,中華書局,1988年,123頁。。十一月,杭州路、湖州路發(fā)生地震,當爲十月地震的餘震。至元二十八年(1290)八月初一日的平陽地震破壞性較大,“壞民廬舍萬八百二十六區(qū),壓死者百五十人”*《元史》卷一六《世祖紀》十三,349頁;卷五〇《五行志》一作“壞廬舍萬八百區(qū)”(1082頁),與本紀有出入,今從本紀。?,F(xiàn)代地震學者將這次地震定爲6.5級。此外,京師大都於至元二十一年(1284)九月戊子、甲申和至元二十六年(1289)正月丙戌發(fā)生地震,黃梅縣於至元二十六年發(fā)生地震,泉州於至元二十七年(1290)二月癸未、丙戌接連發(fā)生地震,文獻中記載僅有“地震”字樣,可見這些地震強度不大。

    2. 成宗到寧宗時的地震災害

    成宗在位的10餘年間是元代地震較爲活躍的階段,發(fā)生有感地震17次,年均1.3次,其中破壞性地震爲9次。這一時期地震的分佈主要集中在河東地區(qū),尤以大德七年(1303)的平陽路、太原路地震破壞最爲嚴重。事實上,大德六年(1302)平陽路即發(fā)生了地震,造成平陽堯廟和洪洞縣儒學坍塌。這次地震還波及萬泉縣。次年八月初一至初二,平陽澤州和高平縣均發(fā)生地震,“八月朔日,夜將半,忽大風起西北,官民皆驚起,須臾地震,如搖櫓蕩槳之狀。官舍民廬壞者無算”*范繩祖《高平縣誌》卷九,順治十五年刊本;朱樟《澤州府志》卷五〇《祥異》,雍正十三年刊本,4頁。。震感比較強烈?,F(xiàn)代地震學者將此次地震震級定爲5.5級。八月初六發(fā)生的辛卯地震,破壞力最爲強烈。現(xiàn)代地震學者將此次地震震級定爲8級,烈度爲Ⅺ度*國家地震局震災防禦司編《中國歷史強震目録》,31頁。。地震發(fā)生在夜間。震中當在霍州(今山西霍縣,屬平陽路)附近。此次地震“平陽、太原尤甚”,多處出現(xiàn)村堡移徙、地裂地陷、山崩滑坡、牆倒屋塌的狀況?!捌疥栚w城縣范宣義郇堡徙十餘里,太原徐溝、祁縣及汾州平遙、介休、西河、孝義等縣地震成渠,泉湧黑沙。汾州北城陷,長一里,東城陷七十餘步”*《元史》卷二一《成宗紀》四,454頁;卷五〇《五行志》一,1082頁。。這次地震造成巨大的人身傷亡和財産損失。據(jù)相關資料記載,這次地震傷亡人數(shù)達到40萬人。民宅廟宇倒塌者不計其數(shù)。同時這次地震西向波及陝西行省的延安、慶陽、安西等路,東向波及大都、衛(wèi)輝、上都、隆興和曹州,甚至遼陽行省的大寧路,涉及今天山西、陝西、甘肅、河北、北京、山東、內蒙古的廣大地區(qū)。這次地震似與至元二十七年(1289)武平地震有明顯聯(lián)繫。地震發(fā)生後,餘震不斷,還誘發(fā)了大同、宣德地震*聞黎明《大德七年平陽太原的地震》,《元史論叢》第四輯,中華書局,1992年,160—172頁。。

    大德八年(1304),京師地震。次年二月,十年閏正月和十一年(1307)八月,平陽路、太原路多次發(fā)生地震。大德九年(1305)四月乙酉發(fā)生了大同路地震。地震發(fā)生時,“有聲如雷”,地震“壞官民廬舍五千餘間,壓死二千餘人”*《元史》卷二一《成宗紀》四,463頁。。其中懷仁縣出現(xiàn)兩處地裂,“湧水盡黑,其一廣十八步,深五丈,其一廣六十六步,深一丈”。同年十一月、十二月以及十一年發(fā)生的地震均爲辛卯地震所誘發(fā)。此外,大德六年(1302)十二月辛酉、戊辰,雲(yún)南行省發(fā)生地震。此次地震接連發(fā)生,“地大震,三日及於尋甸”*李月枝《尋甸州志》卷一《災祥》,康熙五十九年刊本,6頁。。大德十年(1303)八月,陝西行省開成路地震,“王宮及官民廬舍皆壞,壓死故秦王妃也里完等五千餘人”*《元史》卷二一《成宗紀》四,471頁。。次年三月,再次發(fā)生地震,當爲前次地震的餘震。

    武宗時期是元代地震發(fā)生頻度最大的時段。武宗在位4年中,見於記載的地震共計11次,平均每年2.75次,未見有關地震災害的記載。地震範圍涉及陝西行省的鞏昌府隴昌、寧遠縣,甘肅行省的甘州路、寧夏路,雲(yún)南行省的烏撒、烏蒙,腹裏地區(qū)的京師和冀寧路、晉寧路陽曲縣、靈石縣*《元史》卷二二《武宗紀》一作“陵縣”(503頁),卷五〇《五行志》一作“靈縣” (1083頁),王會安、聞黎明等先生認爲此處當作靈石縣,今從。參見《中國歷史地震資料彙編》,188頁。。至大元年(1308)、二年(1309),晉寧路地震。至大三年(1310),京師地震。晉寧路地震當爲大德七年(1303)山西地震的延續(xù)。此11次地震震級均相對較小,史籍記載中多爲“地震”二字,其損失狀況不得而知。唯有至大元年(1308)六月雲(yún)南行省烏撒、烏蒙地區(qū)地震震級較高,且持續(xù)時間較長,“三日之中地大震者六”*《元史》卷二二《武宗紀》一,499頁。。至大四年(1311)七月癸未,甘州地震時,伴有“大風,有聲如雷”*《元史》卷二四《武宗紀》三,544頁。。

    仁宗在位的9年中,共發(fā)生地震15次,年均1.67次,頻度有所降低。其中破壞性地震有2次。地震發(fā)生時間主要集中在皇慶二年至延祐五年之間(1313—1318)。其發(fā)生範圍涉及腹裏地區(qū)的京師、冀寧路、晉寧路、真定路,河南行省的汴梁路、河南府路,遼陽行省的大寧路、遼陽路懿州,嶺北行省的和寧路,江西行省的德慶路,而以腹裏地區(qū)和遼陽行省的大寧路最爲集中。其中延祐元年(1314)八月冀寧、汴梁以及武安、涉縣的地震最爲強烈?!皦墓倜駨]舍,武安死者十四人,涉縣三百二十六人”*《元史》卷二五《仁宗紀》一,566頁。。延祐三年(1316)九月的冀寧路、晉寧路地震、延祐三年(1316)十月的河南路地震以及延祐四年(1317)正月和七月冀寧路地震,仍似爲大德七年(1303)山西大地震的延續(xù)。延祐三年(1316)晉寧路蒲縣地震造成“棟宇再摧”*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三九《重修東岳廟碑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39頁。。除腹裏地區(qū)之外,這次地震還波及河南行省的北緣。范德機曾親歷皇慶二年(1313)六月己未朔的京師地震。他記述道:“二年六月己未朔,京城五更大地作。臥者顛衣起若吹,起者環(huán)庭眩相愕。屋宇無波上下?lián)u,乾坤有位東西卻。自我南來睹再震,初震依微不今若。昨朝展席坐堂上,耽玩圖書坐無覺。堂下群兒又驚報,方饌饔人喪杯勺。櫛者倉皇下牀榻,門屋鏗鏘振鈴鐸?!?范梈《范德機詩集》卷五《歌行曲類·己未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頁。這次地震未見受災記載。京師在這次地震後先後於六月丙寅、七月壬寅接連發(fā)生地震,但均未造成太大損失。大寧路自延祐元年(1314)二月始,至十一月戊辰終,發(fā)生地震見於記載者有三,均爲有感地震,特別是十一月戊辰地震,伴有“有聲如雷”的自然現(xiàn)象。遼陽懿州地震應爲大寧路地震的餘震。延祐四年(1317)九月始,嶺北行省“地震三日”,而次年二月癸巳和寧路地震,當爲嶺北地震的餘震。延祐五年(1318)己卯,江西行省的德慶路也有發(fā)生地震。

    英宗至治二年(1322),京師發(fā)生地震兩次。其一在九月癸亥,其一在十一月癸卯。前一次強度應該不是很大。第二次地震波及範圍較廣,“宣德府宣德縣地屢震”*《元史》卷二八《英宗紀》二,625頁。,似説明京師地震與宣德府地震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繫?!吨袊卣饸v史資料彙編》中列有至治二年(1322)十一月癸卯和乙卯兩次地震。其依據(jù)爲《元史·英宗紀》所載:“乙卯,遣西僧高主瓦迎帝師。宣德府宣德縣地屢震,賑被災者糧、鈔?!钡靶赂驴h地屢震”應爲“賑被災者糧、鈔”的原因,即地震造成人民受災。乙卯日當爲宣德府地震之事傳到大都,政府給賑被災者糧、鈔,而非宣德縣地屢震之日。聞黎明認爲這是大德七年(1303)山西大地震誘發(fā)大德九年(1305)大同地震,而大德九年(1305)大同地震又誘發(fā)了至治二年(1322)宣德府的第一次地震*聞黎明《元大德七年平陽太原的地震》,《元史論叢》第四輯,年,166—168頁。,是有道理的。

    泰定帝至寧宗的9年間,見於記載的地震共計27次,年均3次之多。其中破壞性地震僅3次。地震發(fā)生的範圍除京師、冀寧路、真定路,遼陽行省的大寧路,河南行省的蘄州路、廬州路外,還有江浙行省的永嘉縣,甘肅行省的寧夏路,陝西行省的奉元路、鳳翔路、興元路、鞏昌府,四川行省的成都路、江陵路,嶺北行省的和寧路和宣政院所轄烏思藏等地。其中京師、大寧路、寧夏路發(fā)生地震次數(shù)較多。京師地震4次,分別發(fā)生在泰定元年(1324)四月、至順三年(1332)五月、九月和至順四年(1333)五月戊寅日。冀寧路陽曲縣地震發(fā)生在泰定四年(1327)十一月辛卯。大寧路地震5次,分別發(fā)生在致和元年(1328)七月己卯、十月壬寅、天曆二年(1329)十月、至順元年(1330)九月庚辰和四年(1333)四月戊申。陝西行省隴西縣地震發(fā)生在至順三年(1332)、四年(1333)。寧夏路地震3次,分別發(fā)生在泰定三年(1326)十二月丁亥、四年(1327)九月壬寅、致和元年(1328)七月辛酉朔。嶺北和寧路地震發(fā)生在泰定四年(1327)三月癸卯,均未見災情記載。宣政院所屬今西藏地區(qū)分別於楚布寺、烏思藏和雜日寧馬發(fā)生3次地震,而前兩次地震震級較大。這一階段破壞性以及涉及範圍最廣的地震發(fā)生在泰定四年(1327)八月的川陝交界的碉門、鳳翔、興元、成都、峽州和江陵等地。地震同時伴有山崩等現(xiàn)象,史稱:“碉門地震,有聲如雷,盡晦”,“鳳翔、興元、成都、峽州、江陵同日地震”*《元史》卷三〇《泰定帝紀》二,681頁。。同時這次地震還導致了鞏昌府通渭縣山崩。真定路涉縣的地震持續(xù)時間最長,“地一日或五震、或三震”*《元史》卷五〇《五行志》一,1084頁。,“逾月不止”*《元史》卷三五《文宗紀》四,782頁。。河南行省的廬州路合肥縣和蘄州路黃梅縣也有地震發(fā)生,其中黃梅地震後,“越三日,大雪雨雹,壞民居數(shù)百區(qū),暴風揚沙石”。災後重建工作進行得十分艱難。泰定元年(1324)八月二十七日夜間,永嘉樂清地震發(fā)生前,天空出現(xiàn)彩虹,“虹見九頭,其色如血”*張孚敬《溫州府志》卷六,嘉靖十六年刊本,5頁。,且“颶風大作”,“海溢入城,至八字橋、陳天雷巷口街,四邑沿江鄉(xiāng)村民居飄蕩,樂清尤甚”*王瓚、蔡芳《溫州府志》卷一七《祥瑞》,弘治十六年刊本,5頁。。實際上,地震給人民帶來的並非僅有災難。天曆元年(1328)九月,四川行省邛州發(fā)生地震,造成“鹽水湧溢”,省卻了灶戶鑽井取鹵之勞?!爸菝窈罾ゎ娮魇财髦篼}而輸課於官,詔四川轉運鹽司主之”*《元史》卷三六《文宗紀》五,801頁。。

    3. 順帝時的地震災害

    順帝在位時間達36年,其間發(fā)生有感地震達70餘次,幾乎占有元一代發(fā)生地震次數(shù)的45%。年頻次約2次。其中破壞性地震約14次。地震範圍涉及腹裏地區(qū)的大都路、上都路、大同路、冀寧路、晉寧路、益都路、東平路,河南行省的安慶路、河南府路、汴梁路、淮安路和中興路,江浙行省的饒州路、信州路、溫州路、臺州路、鎮(zhèn)江路、寧國路、慶元路以及邵武路、延平路、興化路和福州路,湖廣行省的興國路、漢陽府、雷州路和南雄路,陝西行省的莊浪、定西、靜寧和會州四州,以及江西行省的瑞州路和宣政院所屬蕃地。

    順帝時腹裏地區(qū)仍然是地震多發(fā)地域。其中京師在元統(tǒng)二年至至正二年之間(1334—1342)發(fā)生地震7次。元統(tǒng)二年(1334)八月辛未日,京師地震造成上都路雞鳴山山崩“陷爲池,方百里,人死者衆(zhòng)”*《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二,1112頁。。後至元三年(1337)八月辛巳夜,京師發(fā)生了地震,大都路所屬的順州、龍慶州、懷來縣、宣德府“壞官民廬舍及畜牧”*《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二,1112頁。,宣德府也因此改名順寧。壬午夜地又震,損失最爲慘重。史籍載: 地“大震,太廟樑柱裂,各室牆壁皆壞,壓損儀物,文宗神主及御牀盡碎;西湖寺神御殿壁僕,壓損祭器。自是累震,至丁亥方止,所損人民甚衆(zhòng)”。宋褧也提及“京師地震,自夜達旦,連日不定,太廟前殿一室牆圮,神靈震驚,其餘官廨民居間有毀塌”*宋褧《燕石集》卷一三《雜著·災異封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1頁。。由上可以看出,其一,這次地震持續(xù)時間很長,由後至元三年(1337)八月辛巳(十四日)一直持續(xù)到丁亥日(二十日)。其二,對元統(tǒng)治者震撼最大,太廟和西湖寺神御殿皆受損,文宗神主及御牀皆碎。其三,這次地震發(fā)生範圍還波及周邊地區(qū),除大都路所屬的順州(今北京順義)、龍慶州(今北京延慶)及懷來縣(今河北懷來),上都路的宣德府(今河北張家口宣化)也受到影響。次年八月丙子,京師地震,“日二三次,至乙酉乃止”*《元史》卷三九《順帝紀》二,845頁。。此外,大都路薊州於至正五年(1345)正月和至正十六年(1356)正月兩次地震。上都路除宣德府後至元三年(1337)發(fā)生地震外,次年八月辛未,再次“地大震”。至元四年(1338)二月乙酉、七月己酉,奉聖州地震兩次,第二次“地大震,損壞人民廬舍”*《元史》卷三九《順帝紀》二,845頁。。

    河東地區(qū)的冀寧路、晉寧路和大同路等地地震活動仍較爲頻繁。在度過約15年的平靜期之後,至正二年(1342)四月辛丑朔,冀寧路平晉縣發(fā)生地震。這次地震發(fā)生時“聲鳴如雷,裂地尺餘,民居皆傾”*《元史》卷四〇《順帝紀》三,863頁。。之後至至正十年(1350)的8年中,未見這一地區(qū)發(fā)生地震的記載。至正十年(1350),冀寧路徐溝縣發(fā)生地震,之後的十八年中,冀寧路、晉寧路及大同路共計發(fā)生地震約10次,多限一州一縣範圍。其中波及範圍較大的地震主要有三次: (1) 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壬午日,冀寧路汾、忻二州,文水、平晉、榆次、壽陽四縣,晉寧路遼州之榆社,懷慶路河內、修武二縣及孟州等地發(fā)生地震,地震“半月乃止”*《元史》卷四二《順帝紀》五,891頁。,造成“圮房屋,壓死者甚衆(zhòng)”*《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二,1114頁。。(2) 至正二十六年(1366),冀寧路徐溝縣、石、忻、臨三州,汾之孝義、平遙二縣同日地震,“有壓死者”。這次地震範圍和損失顯然較至正十一年(1351)地震小。(3) 至正二十八年(1368)六月,冀寧文水、徐溝二縣,汾州孝義、介休二縣,臨州、保德州,隰之石樓縣及陝西地震。這次最初是庚子朔徐溝縣地震,壬戌日,臨州、保德州等地地震接連發(fā)生,“五日不止”。這次地震波及範圍除冀寧路外,還有與之相鄰的陝西部分地區(qū),且持續(xù)時間較之前兩次地震長。震級最大的當屬至正二十七年(1367)的丁未太原大地震。史籍載這次地震“凡四十餘日。後又大震裂,居民屋宇皆倒壞,火從裂地中出,燒死者數(shù)萬人”*葉子奇《草木子》卷三上《克謹篇》,中華書局,1951年,46頁。。大同路僅有應州發(fā)生地震。

    腹裏地區(qū)的益都路和東平路也多次發(fā)生地震,但震級不大,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和財産損失。益都路地震主要集中發(fā)生在至正三年至至正七年的5年間(1343—1347)。至正三年(1343)十二月,益都路膠州及其屬邑高密縣地震。次年八月,益都路莒州蒙陰縣地震。同年東平路東阿、陽谷、平陰三縣地震。至正六年(1346),益都路益都縣、昌樂縣、壽光縣,濰州北??h,膠州即墨縣地震,“七日乃止”*《元史》卷四一《順帝紀》四,874頁。。三月,益都路高苑縣地震,壞民居。次年二月己卯,益都路臨淄、臨朐,濰州之昌邑,膠州之高密,濟南之棣州地震,“壞城郭,棣州有聲如雷”*《元史》卷四一《順帝紀》四,877頁。。而三月,東平路東阿、陽谷、平陰三縣地震,“河水動搖”*《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二,1113頁。。五月,臨淄地又震,七日乃止。至正十八年(1358)五月和二十七年(1367)五月,山東兩次地震,都伴有“天雨白毛”的自然現(xiàn)象*《元史》卷四五《順帝紀》七,943頁,卷四七《順帝紀》十,978頁。。

    河南行省的北部地區(qū)和南部地區(qū)是這一時期地震高發(fā)地帶。元末河南行省北部的河南府路和汴梁路發(fā)生地震次數(shù)較多。後至元三年(1337)八月癸未,河南府路地震。次年八月,汴梁路密州安丘縣地震。至正元年(1341)二三月間,汴梁路接連地震。三年(1343)二月,鈞州新鄭、密縣等地再次地震。至正二十六年(1366)七月,河南府路鞏縣地震,同時伴有大霖雨和山崩*《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二,1114頁。。安慶路位於河南行省與江浙行省的交界之處。元順帝時的第一次地震於元統(tǒng)元年(1333)十一月癸卯發(fā)生在所屬灊山縣。後至元元年(1335),河南行省安慶路再次地震,所屬宿松、太湖、灊山三縣俱震,並波及廬州、蘄州和黃州等路。次年正月乙丑,宿松再次發(fā)生地震。受地震影響,出現(xiàn)了山裂現(xiàn)象*《元史》卷三九《順帝紀》二,833頁。。廬州路與江浙行省毗鄰,蘄州路、黃州路則與江西行省、湖廣行省接壤。此外,與湖廣行省接壤的中興路、峽州路以及荊門州於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丁丑朔發(fā)生地震*《元史》卷四二《順帝紀》五,892;卷五一《五行志》二,1114頁。。處於黃海之濱的淮安路海州至正十三年(1276)、二十六年(1366)兩次地震。後一次地震發(fā)生時,有聲“如雷”。受地震影響,贛榆縣吳山崩*《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二,1114頁。。

    江浙行省元末地震頻次較高,元順帝在位的36年中共發(fā)生地震16次。地震主要發(fā)生在東南沿海地震帶上。楊維楨曾有《地震謡》,是根據(jù)“至正壬午七月朔,地震如雷,民屋杌隉,土出毛如白絲”而作。其中有云:“四月一日南省火,七月一日南地震。地積大塊作方載,豈有壞崩如杞人。如何一震白毛茁,泰山動搖海水泄?!?楊維楨《鐵崖古樂府》卷五《地震謡》,《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1頁。此處南省當指杭州*《中國歷史地震資料彙編》,205頁。。故此處地震當指至正二年(1342)七月朔杭州地震。至正四年(1344)七月戊子朔,溫州颶風大作,海水溢,地震。至正九年(1349)六月,臺州路地震。十四年(1354)十二月己酉,紹興路地震。十九年正月甲午,慶元地震。至正二十三年(1363)十二月丁巳,臺州路地震。二十五年(1365)閏十月,興化路地震。二十七年(1367)十月丙辰和十二月庚午,福州路地震??梢?,元末江浙行省地震涉及杭州路、紹興路、慶元路、臺州路、溫州路、福州路、興化路等。加之此前的泉州路,幾乎涉及所有沿海路分。江浙行省與江西行省交界的地區(qū)也是地震高發(fā)地帶。元統(tǒng)元年(1333)十二月,饒州路德興縣,餘干、樂平二州地震。次年五月,信州路地震。後至元元年(1335)十二月,饒州地震。值得説明的是,《元史·五行志》二載“饒州亦地震”,似説明後至元元年(1336)十二月的地震與同時發(fā)生的安慶、蘄州、黃州、廬州等路地震有關。至正六年(1345)九月戊子,邵武路地震,翌日,“地中有聲如鼓,夜復如之”*《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一,1113頁。。次年二月,延平路順昌縣地震。至正十四年(1354),寧國路所領寧國、旌德二縣地震。至正五年(1345)十二月乙丑,鎮(zhèn)江路地震。七年(1347)十一月,鎮(zhèn)江路丹陽地震。

    後至元元年(1225)十一月壬寅,興國路地震。興國路屬湖廣行省,與河南行省蘄州路相鄰。十二月丙子,安慶、蘄州、黃州等地發(fā)生地震。似可推知,兩次地震之間有著某種必然的聯(lián)繫。至正四年(1338),與河南行省接壤的漢陽府地震*《元史》卷四一《順帝紀》四,871頁。。此外,至正十六年(1356)六月,湖廣行省南部的雷州路“地大震”*《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二,1114頁。,震級較高。江西行省境內的瑞州路新昌州於至元四年(1338)春地震。至正二十二年(1362)三月,南雄路地震。受災情況,史無記載。其周圍地區(qū)有元一代似無地震記録。

    順帝時,陝西僅發(fā)生地震4次,分別發(fā)生在至正十二年(1352)閏三月丁丑,次年三月、至正二十八年(1368)六月和十月辛巳,地震發(fā)生帶主要集中在莊浪、定西、靜寧、會州等地。雖然頻次不高,但受災情況比較嚴重,尤以至正十二年(1352)閏三月丁丑年地震爲最。現(xiàn)代地震學者將這次地震震級定爲7級。這次地震發(fā)生於隴西,地震百餘日,“城郭頹夷,陵谷遷變,會州、定西、靜寧、莊浪尤甚。會州公宇中牆崩”*《元史》卷四二《順帝紀》五,897頁?!叭隆保砦逡弧段逍兄尽范鳌伴c三月”。。地震損失之大前所未有。遂有後來統(tǒng)治者改定西爲安定州,會州爲會寧州。至正二十八年(1368)六月陝西地震顯然與同年冀寧地震有關*《元史》卷四七《順帝紀》十,985頁。,同年十月辛巳地震當爲六月地震的餘震。還需説明的是,至正十三年(1353)宣政院所屬蕃地發(fā)生大地震。

    綜上所述,元世祖時(1260—1294),地震頻次不高,但地震震級較大。至元二十五年杭州路地震、二十七年武平路地震、二十八年平陽路地震,震級都較大,受災程度比較嚴重。成宗大德時(1297—1307)地震震級較大,受災嚴重。受大德七年(1303)山西特大地震的影響,各地地震不斷。這一時期的地震災害多發(fā)生於大德六年至十一年之間。武宗和仁宗時期(1308—1320),除皇慶元年(1312)、延祐二年(1315)、延祐六年至七年(1319—1320)未發(fā)生地震外,幾乎年年有地震發(fā)生,地震頻次最多的年份達4次。這一時期的地震震級較低,未見受災比較嚴重的記載。英宗、泰定帝時(1321—1328),地震僅有15次,但集中在至治二年和泰定元年至四年的五年間,年均3次。但這一時期地震震級不大,地震發(fā)生時多伴有餘震,“有聲如雷”,持續(xù)時間較長。文宗、寧宗在位的五年間(1328—1332)地震15次,幾乎年年地震,年均約3次,是元代地震高發(fā)時段。但大地震僅3次,未見受災情況記載。而順帝最初的六年間,年年地震,地震達17次,年均約2.83次。這一時期較大的地震爲後至元三年發(fā)生的京師地震。之後,地震次數(shù)逐漸減少,但年均地震頻次仍高達1.77次。

    二、 地震災害時空分佈

    蒙古國時期因史料記載及其轄境有限,未見地震發(fā)生的記載。元代最早的地震是發(fā)生在至元十六年(1279)五月初五日的薩斯迦地震。有元一代,共發(fā)生有感地震160餘次,地震發(fā)生年份爲64年,年均發(fā)生2.5次。其中破壞性地震約50次。根據(jù)災情的不同,地震災害可以分爲一般震災、嚴重震災、重大震災和特大震災。其中一般性震災有33次,嚴重震災5次,重大震災6次,特大震災1次。地震災害不僅使地貌發(fā)生了改變,同時也造成了建築物的損壞、人口的巨大傷亡和財産的嚴重損失。因此探討有元一代地震災害的時空分佈特點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元代見於記載的最早的地震發(fā)生在至元十六年(1279)。之後的90年間發(fā)生有感地震160餘次,其中破壞性地震近50次。我們以20年爲間隔單位,將所統(tǒng)計元代地震及地震災害頻次製成下表(見圖表1):

    圖表1 元代歷史地震及震災間隔20年頻次表

    至元十六年前,元代未見地震的記載。由圖表1可以看出,元代地震頻次前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到1319年至1338年的20年間達到頂峰,而後逐漸減少。其中從1299年至1358年的60年間,地震頻次最高。元代地震災害與地震活動雖然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1299年至1358年的60年間是兩者集中發(fā)生的時段,但兩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別。1299年至1318年的20年間,破壞性地震的發(fā)生次數(shù)最多,之後略有減少。1339年至1358年的20年間,破壞性地震發(fā)生頻次又有所上升,之後逐漸減少。

    若以十年爲間隔單位,將所統(tǒng)計的地震發(fā)生次數(shù)、震災次數(shù)以及強震災(震級(M)≥6)次數(shù),製成表2: 元代歷史地震及震災間隔10年頻次表,我們將能更清晰地了解元代地震的時間分佈。

    圖表2 元代歷史地震及震災間隔10年頻次表

    由圖表2可以看出,至元十六年(1279)後的頭20年,地震頻次僅爲13次,尚不及後來地震最少的10年。元代前期地震發(fā)生頻次逐漸增加,至1319年至1328年的10年間稍有緩衝,爾後的10年地震頻次達到最高,達到31次。之後,地震頻次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梢钥闯?,有元一代有兩個地震頻發(fā)期,即自1299年至1318年的20年和自1329年至1358年的30年,共50年。值得注意的是,地震災害的發(fā)生次數(shù)與地震頻次的關係並不密切。1299年至1308年的10年間是元代地震災害最爲強烈的時期,1303年的平陽太原8級地震就發(fā)生在這一時期。之後地震災害逐漸減少。但1329年至1338年的10年間,地震災害頻次增加爲8次,之後雖略有減少,但仍高達5次之多。

    元代震級大於6級以上的地震災害共計有12次。至元二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發(fā)生的遼陽行省武平路地震爲元代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次6級以上地震。次年發(fā)生的平陽路地震被現(xiàn)代地震學者定爲6.5級*國家地震局震災防禦司編《中國歷史強震目録》,31頁。。1299年至1308年的十年間是強烈地震的高發(fā)期,共發(fā)生6級以上的強烈地震5次,而以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平陽太原大地震破壞性最大。之後強烈性地震的發(fā)生頻次逐漸減少,並呈現(xiàn)階段性發(fā)生。1329年至1338年的10年間發(fā)生兩次,之後10年沒有強烈地震發(fā)生,1349年至1358年的十年間又發(fā)生兩次強烈地震,之後10年未見有強烈地震災害發(fā)生。

    地區(qū)不同,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分佈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筆者以10年爲單位,對至元十六年後的地震頻次進行了統(tǒng)計,如圖表3: 元代各省/行省地震頻次表。

    圖表3 元代各省∕行省地震頻次表

    由表3可知,作爲發(fā)生地震頻度最高的腹裏地區(qū),幾乎每個單位時間內均有地震發(fā)生,但主要集中在1299年至1318年和1329年至1358年的兩個時段的50年間。其中京師地區(qū)地震在文宗和順帝在位的1332年至1338年間比較集中,而河東地區(qū)地震主要發(fā)生在成宗在位的1302年至1310年的9年間,山東地區(qū)地震主要發(fā)生在順帝時1343至1347年的5年間。與腹裏地區(qū)毗鄰的河南行省,地震發(fā)生時間主要集中在1329年至1338年的10年間。江浙行省地震主要集中在元代的最後30年。而遼陽行省地震主要發(fā)生在至大二年(1309)至後至元四年的30年間,而四川行省、嶺北行省、甘肅行省主要發(fā)生在至大二年(1309)至天曆元年(1328)的20年間。宣政院轄地地震於天曆二年(1329)至後至元四年(1338)的十年間比較集中。陝西省除第1、2、4、7個10年沒有地震外,其餘時間地震頻度基本相當。

    廖:陰陽互根、福禍相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道家哲學思想,在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沒有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系統(tǒng)學習,使得我能夠較為容易地理解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理論;不如意的現(xiàn)實生活狀況,逼迫一個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的人,在公布“恢復高考”后的一個月時間中,拿下了“跳龍門”所必須掌握的知識;正規(guī)的醫(yī)學院校教育,使得兩種截然不同的醫(yī)學知識體系在我頭腦中沖突、碰撞,歸于理解;畢業(yè)后沒有去作醫(yī)生,而是改治自己原本最不喜歡的歷史,又為理解傳統(tǒng)醫(yī)學增添了新的視角.

    地震的發(fā)生並不一定能夠給人類造成災害。只有破壞性地震纔會造成災害的發(fā)生。因此地震災害的發(fā)生頻次與表3略有不同。如圖表4: 元代各省/行省地震災害頻次表。

    由圖表4可知,自1279—1368年的9個10年間,均有強烈地震發(fā)生。腹裏地區(qū)所發(fā)生的地震災害次數(shù)最多,自第2個10年至元朝滅亡,共發(fā)生地震災害24次。其中1299年至1308年的十年間發(fā)生地震災害6次,爾後逐漸減少,至1339年至1348年的10年間,地震災害又上升爲6次。爾後有所減少。這與華北地區(qū)當時處於地震活躍期有關。河南行省所發(fā)生的地震災害多集中在元朝末期(1329—1368)。陝西行省所發(fā)生的地震災害多集中在1299—1308年間和1349—1358年間。宣政院轄地除至元十六年地震外,強烈地震多集中在1319—1338年間,1353年蕃地有強烈地震發(fā)生。遼陽行省在1289—1298年間、1309—1318年間發(fā)生強烈地震各1次。甘肅行省寧夏路地震災害發(fā)生在至大四年。江浙行省、四川行省、湖廣行省、嶺北行省則未見有強烈破壞性地震發(fā)生的記載。

    值得注意的是,元代地震活動也表現(xiàn)出月際變化的特徵。爲研究方便,筆者根據(jù)相關記載對元代地震活動以及地震災害的發(fā)生月份(農曆)進行了統(tǒng)計。如圖表5: 元代地震活動月際變化表。

    圖表5 元代地震活動月際變化表

    由圖表5可以看出,元代地震自1月到2月活動頻率較高,之後有所減弱,7月到9月的第三季度再度頻繁,並在8月份達到最高值。地震災害的發(fā)生和中強地震有關。由上表可知,除9月、11月外,其他月份均有地震災害發(fā)生。1月到4月份地震災害頻繁,之後略有下降,自6月始,地震災害逐漸增多,以8月份最爲嚴重,達到11次之多,8月份後鮮見地震災害的發(fā)生。

    2. 地震災害的空間分佈

    元代地震與地震災害呈現(xiàn)出鮮明的地域特點。我們對有元一代160餘次的有感地震的發(fā)生省份作了統(tǒng)計,見圖表6: 元代地震空間分佈比例表。

    圖表6 元代地震空間分佈比例表

    由圖表6可以看出,腹裏地區(qū)、河南行省、江浙行省、遼陽行省和陝西行省是元代地震的多發(fā)省份。元代各行省地震災害發(fā)生比例可見圖表7。

    圖表7 元代各行省地震災害比例表

    由圖表7可知,腹裏地區(qū)、河南行省、陝西行省和宣政院轄地是地震災害的多發(fā)省份。腹裏地區(qū)所在的華北地震帶是元代地震活動最爲頻繁的區(qū)域,也是地震災害最爲嚴重的地區(qū)。

    有元一代,腹裏地區(qū)轄境發(fā)生地震72次,約占全國範圍內地震發(fā)生次數(shù)的45%。破壞性地震次數(shù)占全國地震災害次數(shù)的53%。其中位於臨汾盆地的平陽路和太原路地震次數(shù)最多,達到33次,占腹裏地區(qū)地震次數(shù)的45.8%,全國地震次數(shù)的20%強。該地發(fā)生的破壞性地震次數(shù)最多,達到18次,占全國破壞性地震次數(shù)的40%。元代破壞性最大的大德七年平陽太原地震就發(fā)生在這一區(qū)域。這是因爲平陽路、太原路處於汾渭地震帶上。由1209年至1368年長達160年的時間內,山西正處於第五個地震活躍期*山西自然災害編輯委員會編《山西自然災害》,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1989年,255頁。。真定路涉縣的地震多與河東地震相關聯(lián)。其次是位於華北平原地震帶的京師地區(qū),包括大都所在的大都路和上都所在的上都路。地震次數(shù)達27次,占腹裏地區(qū)地震的36%。兩地地震之和達60次,占元代腹裏地區(qū)地震的80%。相關研究表明,由1209年至1368年的華北地區(qū)處在地震第一活躍期*宋正?!吨袊糯匀粸漠悇討B(tài)分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44頁。。此外,中書省轄境內位於“郯城—營口”地震帶上的益都路和東平路在元末也有破壞性地震發(fā)生?,F(xiàn)代地震學者在編繪地震圖集時將山東半島發(fā)生的兩次5級地震的震中定爲渤海*《中國歷史地震圖集》,167—168頁。。遼陽行省地震災害則主要發(fā)生在大寧路(武平路)。

    河南行省和宣政院轄地是腹裏地區(qū)外地震災害最嚴重的省份,均發(fā)生強烈破壞性地震6次。河南行省地震災害主要發(fā)生在兩個地區(qū)。一是與腹裏地區(qū)毗鄰的汴梁路和河南府路的北部邊緣,因其正處於汾渭地震帶的南向延長綫上,故汴梁路和河南府路地震災害或與山西地震有關。一是包括中興路、安慶路、廬州路、黃州路、蘄州路、峽州路在內的南部地區(qū)。宣政院轄地破壞性地震分佈較廣,除烏思藏、楚布寺等地外,與四川行省相鄰的碉門地震應與成都地震有關。泰定四年八月的碉門、鳳翔、興元、成都、峽州、江陵等處同時地震,似可説明這幾個地點位於同一條地震帶上。

    陝西行省地震災害主要發(fā)生在與甘肅行省臨近的開成、莊浪、會寧、靜寧、定西等地以及與四川行省相鄰的鞏昌路、鳳翔府、興元路、奉元路等地。該行省境內所發(fā)生的破壞性地震分別在開成路和莊浪、會寧、靜寧、定西等地。甘肅行省的地震災害發(fā)生於寧夏路,即與陝西省毗鄰的東部地區(qū)。這樣陝甘兩行省交界之處是元代破壞性地震的又一多發(fā)區(qū)域。四川行省地震主要集中在成都路和嘉定路,即與宣政院轄地、陝西行省接壤的地區(qū)。雲(yún)南行省地震則集中在其與四川行省交界的烏撒、烏蒙地區(qū)。這些破壞性地震的發(fā)生區(qū)域正處在“祁連山—六盤山”地震帶上。

    江浙行省地震災害多發(fā)於包括杭州路、湖州路、紹興路、慶元路、溫州路、臺州路、興化路、福州路、泉州路等地所處的東南沿海地震帶,而與河南行省、江西行省相鄰的饒州路、信州路、邵武路、延平路和寧國路發(fā)生的地震次數(shù)也不少,但記載所見破壞性地震只有一次,即元統(tǒng)元年十二月饒州路德興縣、餘幹州、樂平州地震。江西行省、湖廣行省發(fā)生地震次數(shù)較少,地點也比較零散,但雷州路地震當與東南沿海地震有關,而漢陽府地震似因其位於湖廣行省與河南行省交界的地震帶上。嶺北行省地震限於和寧路。有元一代,以上三個行省均未見有破壞性地震發(fā)生。

    綜上所述,蒙元時期是震災的多發(fā)期,其中見於記載的有感地震160餘次,破壞性地震近50次。元世祖時期地震頻次不高,但地震震級較大。至元二十五年杭州路地震、二十七年武平路地震和二十八年的平陽路地震受災程度較嚴重。1299年至1318年的20年間地震最爲活躍,震災也最爲嚴重。震級爲8級的山西大地震就發(fā)生在這一時期。英宗、泰定帝以及文宗、寧宗時期的地震頻次爲3次。順帝時地震頻次有所下降,受災情況並不是很嚴重。就震災發(fā)生的月際變化特點來看,地震災害主要發(fā)生在正月到八月間,而以八月份最爲嚴重。地震災害主要發(fā)生在腹裏地區(qū)、河南行省、陝西行省等地。汾渭地震帶、太行山斷裂帶以及渤海地震帶、東南沿海地震帶是主要的震災發(fā)生區(qū)域,其中以腹裏地區(qū)所在的太行山斷裂帶最爲頻繁和嚴重,河南行省北部、南部,陝西行省、甘肅行省、四川行省、宣政院交界處震災時有發(fā)生。

    猜你喜歡
    行省中國
    知識拓展:元朝的行省制度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a Pictorial(2022年5期)2022-06-28 14:07:05
    China-Bangladesh Cultural Exchange A“Belt and Road”Success Story
    China Pictorial(2019年4期)2019-05-06 16:48:08
    西夏遺民也兒吉尼與元末廣西行省的設置與維持
    西夏學(2018年1期)2018-04-29 09:07:30
    加油!中國兵
    公元1—2世紀羅馬帝國的巡察機制
    安徽史學(2017年5期)2017-11-07 06:26:12
    中國哪里最AI
    Thoughts on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and China’s Frontier Governance
    民族學刊(2014年3期)2014-04-29 05:44:19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videossex|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91麻豆av在线|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一本久久精品|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免费看不卡的av|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 丝袜脚勾引网站|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国产xxxxx性猛交|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诱惑二区|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高清av免费在线|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精品人妻1区二区|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美女大奶头黄色视频| 两性夫妻黄色片|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999|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丝袜脚勾引网站|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乱人伦中国视频|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999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又大又爽又粗| 天天添夜夜摸|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免费观看人在逋| 国产精品.久久久| 大香蕉久久网|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搡老乐熟女国产|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欧美|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美国免费a级毛片|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丝袜脚勾引网站|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av在线播放精品|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午夜免费鲁丝| 超碰成人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精品少妇内射三级| 精品福利观看|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深夜精品福利|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满18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9色porny在线观看|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久久人妻熟女aⅴ|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欧美大码av| 高清av免费在线|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亚洲天堂av无毛|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麻豆69|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赤兔流量卡办理|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老司机影院成人|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男男h啪啪无遮挡|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91sexporn|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av福利片在线| av福利片在线| 国产av精品麻豆| av福利片在线| 老司机影院成人| 午夜福利,免费看|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欧美97在线视频|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午夜激情av网站|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18禁观看日本|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av不卡在线播放| av在线老鸭窝|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日本a在线网址|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国产看品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区|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乱码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日韩伦理黄色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91视频免费播放| 午夜av观看不卡| 一本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蜜桃在线观看..|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亚洲成色77777|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人妻 亚洲 视频| 国产成人91sexporn| 亚洲熟女毛片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999|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 最黄视频免费看|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免费看十八禁软件|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videosex国产| 美女福利国产在线| 五月开心婷婷网|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免费看不卡的av|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国产麻豆69|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18在线观看网站|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精品高清国产在线一区|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一本久久精品|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99热全是精品| 中文欧美无线码|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看免费av毛片|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国产精品九九99|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999|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久久热在线av|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制服诱惑二区| 18禁观看日本|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av在线app专区|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咕卡用的链子|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免费少妇av软件|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亚洲图色成人|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18禁观看日本|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乱人伦中国视频|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videossex|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精品少妇内射三级|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丝袜喷水一区|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国产麻豆69|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国产高清videossex|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videos熟女内射|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国产片内射在线|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赤兔流量卡办理|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蜜桃国产av成人99|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自线自在国产av|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xxxhd国产人妻xxx|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黄片免|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欧美xxⅹ黑人|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一本久久精品|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亚洲中文av在线|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久久青草综合色|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中文字幕制服av|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视频区图区小说|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又大又爽又粗|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搡老乐熟女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av麻豆av|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91麻豆av在线|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看免费av毛片|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xxxhd国产人妻xxx| 国产在线免费精品| av电影中文网址|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中国美女看黄片|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制服|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看免费av毛片|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