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三七又名白子菜、富貴菜,為宿根性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白背三七全草可入藥,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控制糖尿病等功效。目前,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將白背三七作為功能保健蔬菜栽培已實現(xiàn)周年生產供應,每畝產量達500公斤以上。
一、品種特性
白背三七喜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耐熱,如栽培環(huán)境蔭蔽則植株生長不良。在10~25℃范圍內生長良好,越冬溫度不低于5℃。選擇在地勢高燥、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質土壤上種植,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不易染病。白背三七發(fā)苗迅速,成形較快,連續(xù)栽種不宜超過2年,否則長勢會逐漸衰弱。
二、栽培技術
1.育苗
以南京地區(qū)為例,白背三七宜采用扦插繁殖。大棚扦插育苗宜在3—9月進行,1~2周即可發(fā)根;溫室內扦插育苗可周年進行。在生長健壯的母株上剪取成熟枝條作插穗,插穗長7~10厘米、有3~5節(jié),摘去基部1~2片葉。(1)苗床育苗:選擇有機質含量高的壤土、沙壤土田塊育苗。凍垡或曬垡后深翻15厘米以上,做寬1.3~1.5米的育苗床,扦插行距20厘米、株距6~10厘米。將插穗斜插入苗床,入土深為插穗長度的1/2~2/3。(2)穴盤育苗:基質采用粉碎的泥炭土、蛭石、珍珠巖、腐熟有機肥,配比為4∶1∶1∶2,充分拌勻。采用50孔穴盤育苗,扦插前7天基質灌盤,擺放在苗床上。扦插前2~3天,用50%多菌靈800倍液對苗床、基質消毒,然后將插穗直接扦插在穴盤內,深3~4厘米,澆透水。春季,扦插后10~15天保持氣溫20~30℃,生根后白天20~25℃、夜間12~15℃,保持基質濕潤,含水量為80%~90%;夏秋季節(jié),捍插后7~10天覆蓋遮陽網(wǎng),生根后基質含水量保持在60%~70%。成活后每天噴霧1次。當株高15~24厘米,莖粗0.3~0.5厘米,苗齡30~45天時即可移栽。
2.定植
定植前10天,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公斤、三元復合肥50公斤,翻耙均勻,做高18~20厘米、寬60~80厘米的畦,兩畦間距50~60厘米。春季,宜選晴天定植,定植前7天扣棚覆膜;夏、秋季,宜選陰天或晴天傍晚定植。定植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帶土移栽,膜下滴灌,澆透定根水。
3.田間管理
溫度:春季,定植后1周內溫度應保持在20~30℃;植株成活后,保持晝溫20~28℃、夜溫12~15℃。夏、秋季栽培,定植初期應覆蓋遮陽網(wǎng)降溫。冬季,可搭建塑料拱棚保持植株成長適宜溫度,白天21~25℃、夜間12~15℃。
肥水管理:定植后3~5天澆緩苗水,保持土壤濕潤。春季,土壤濕度保持在60%~70%,夏、秋季70%~80%。定植后10~15天追施提苗肥,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采收期間,每采收兩次追肥1次,每次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
植株調整:白背三七在生長旺季容易莖葉交疊,如果植株調整不及時就會影響植株生長。因此,應剪除地面15厘米以上枝條。在多次采收后,要及時剪去植株基部老枝、枯葉,以保證新莖葉的生長。
三、采收
當白背三七植株嫩梢長10~15厘米、有4~5片葉時即可采收。第一次采收時,在莖基部留2~3節(jié),以后長出新梢時留基部1~2片葉采收,每隔7~10天采收一次。采收前7天禁止用藥。
(江蘇省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 劉慶葉 張艷雙 柏廣利 郵編:2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