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朝明
摘要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下,“師生互動”已成為研究課堂教學過程的熱點話題。而要真正實現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每位老師必須深刻地理解其內涵和意義,準確地把握其所具有的一些特點,體會到它的重要性。然后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設一些教學情境,從各個方面著手,使其在運行中收到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 教學過程 師生互動 教學情景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0058-02
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要求老師與學生雙方都能夠接受對方對自己的影響,然后適當地調整教學過程,把教和學的活動有機的統(tǒng)一起來,使雙方在愉悅和諧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為此,老師應在充分認識意義、準確把握特點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良好的教學情景是一種精神的、文化的、心理的和諧氛圍,它是影響師生互動的重要外部因素。而良好的教學情景是以和諧的人際關系為基礎。課堂氣氛的好壞和師生之間是否相互肯定和關注有一定關系。
首先,老師要切實尊重互動對象——學生,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指揮學生自己的學習行為;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不做出挫傷學生自尊心的行為;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其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和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老師要自覺放棄由自己控制教學行為的欲望,以共同討論的民主態(tài)度進行教學,營造出緊張熱烈、寬松和諧、互教互學的課堂氛圍。
其次,要積極采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以直觀生動的形象展現給學生,讓他們更好的掌握原有的知識?,F代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形象化、案例化,增強了教學過程的豐富性、生動性,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建立了更為寬廣、方便的橋梁。在教學中,如果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課件的制作,就能把教和學的最優(yōu)點融合在一起,從而取得良好的師生互動效果。
再次,老師可巧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互動,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教材,容易突破難點和疑點,提高教學效率。下面來看一個案例:
在“除法的驗算”的新授課上,老師根據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有一位學生拿著8元錢去文具店買文具,文具盒3元一個,可以買幾個?還剩幾元?對于這樣實際又有趣的問題,學生馬上活躍起來,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圍繞這樣做對不對的問題進行討論,整節(jié)課氣氛熱烈,學生思維活躍,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最后得出驗算除法的方法:(1)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被除數。(2)驗算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二、科學設計教學過程
老師要在認真地分析全體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心理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上課內容進行重組和優(yōu)化。立足于所有學生能夠進入學習過程,要將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內化到學生的知識結構中,尤其要注重學習方法方面的知識。在優(yōu)化整合教學內容后,對教學活動安排、何時使用多媒體、運用教學策略等進行科學設計。導入新課時要富有新意、情趣,讓學生一開始就充滿好奇和興致,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自如具有“戲劇性”。教學過程切忌“單向、線性”進行,師生要全程、全面雙向交流;教學結尾要富有啟發(fā),為學生留下更多的想象和思考余地。同時,要保護學生作為主體的課堂氛圍,老師要淡化原先準備的上課流程,注重互動過程的多元性,要珍惜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絕不要以既定的結論鎖定互動過程。
三、嫻熟運用評價藝術
老師對學生如何評價,將直接影響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因此,要注意從關注“人”的發(fā)展著眼,重視學生評價的激勵功能,就是通過實施激勵性評價,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與交往的主動性。為此,評價時要注意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要承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老師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確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優(yōu)生,要激起他們的成就感和進取心;對學困生,要激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有自卑感的,要亮化起閃光點??傊?,課堂上的激勵,要真誠、熱情、恰到好處,使每一個人都能“抬起頭來走路”,都能與教師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互動、交流。
四、積極主動參與互動
老師作為師生互動的一方,既負有當好伙伴的責任,還負有激發(fā)對方積極參與互動的責任;同時,師生“互動”更深層次地體現為一種思維的互動,它應當是一種心靈火花的碰撞。因此,老師首先要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真正熱愛自己從事的教書育人的工作,做到獻身教育,甘為人梯。其次,老師要精通所授課程的專業(yè)知識,而且還應當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及社會學方面的知識,這些是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如果老師本身對所教授的內容都含糊不清,或者神情呆板、態(tài)度粗暴,必然難以獲得學生的青睞,不能引起共鳴,甚至可能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無法取得良好的師生互動了。老師還要有富于激情的語言藝術,可以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他們思維的跳動,讓學生在和老師的互動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功的自豪,從而由衷地產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的強烈沖動。三是要有能吸引學生的人格魅力——有愛心、能包容、善交往,能與學生真情溝通、坦城交流、和諧相處。如此,學生在和老師的互動中就有了更多的親切感和安全感,師生互動的質量就會提高,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更高。與學生成為好朋友,營造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來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互動。
努力做好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的關系,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雖然“互動”一詞已經到了耳詳能熟的地步,但要真正做起來絕非易事。因此,我們必須學好所有的理論知識,勇于實踐,不斷總結反思,掌握好師生互動的特點與規(guī)律,將有效的師生互動途徑帶入課堂,促進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 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