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輝 明新偉 高萍 劉冰 孫秀春
【摘 要】:本文介紹了黃山欒樹的播種繁殖、扦插繁殖、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論述,以給廣大園林育苗戶、栽培和工程養(yǎng)護者提供借鑒。
【關(guān)鍵詞】:黃山欒樹;苗木培育;栽培管理;技術(shù)研究
欒樹在園林綠化中應(yīng)用廣泛,在栽培中根據(jù)其地理分布,通常分為南欒和北欒。南欒和北欒的叫法,只是從地理分布上為了栽培的方便,其實欒樹屬的有幾十種,我們經(jīng)常見到的有以下欒樹品種,如黃山欒樹、北方欒樹、南方欒樹、臺灣欒樹、秋花欒樹等。但黃山欒樹并不屬于南欒的范疇,而很多人將黃山欒稱之為南欒是不科學(xué)的,黃山欒原產(chǎn)于江蘇北部、安徽、河南、山東南部等地,具有相當?shù)哪秃?,同時具有生長速度快,樹桿挺拔筆直。因此黃山欒樹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山東、江蘇北部培育的黃山欒樹可移植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成活率良好。北欒在黃河以南地區(qū)有育苗,但在園林綠化中應(yīng)用較少,尤其是在中原經(jīng)濟區(qū),常因北欒的其生長速度慢,苗木價格高,而通常采用黃山欒樹較多。現(xiàn)將黃山欒樹苗木培育技術(shù)進行整理,作如下介紹,與大家分享。
1、.播種繁殖
1.1采種。于9~10月進行黃山欒樹種子采集,要選生長良好,樹冠開闊,干形通直,果實飽滿,且處于壯齡期地優(yōu)良單株作為采種母樹,選蒴果尚未開裂的,顏色呈紅褐色或橘黃色的進行采集,否則易自行脫落。種子采集不易過早也不易過晚,過早采集成熟度不佳,采集過晚種子易脫落采不到種子。
1.2種子處理。采種后應(yīng)及時晾曬或攤開陰干,待蒴果開裂后,敲打脫粒,用篩選法凈種。種子黑色,圓球形,發(fā)芽率可達60~80%。干藏的種子播種前40天左右,用80℃的溫水浸種后混濕沙催芽,當裂嘴種子數(shù)達35%以上時即可條播。
1.3播種。播種期在河南等地一般于春季3月播種,可采用闊幅條播。播種后,覆一層1~2cm厚的疏松細碎土,防止種子干燥失水或受鳥獸危害。隨即用小水澆一次,然后用草、秸稈等材料覆蓋,約20天后苗出齊,撤去稻草。
2、扦插育苗
由于扦插育苗在生產(chǎn)中應(yīng)有較少,在此只做簡單說明,不作過多敘述,可于翌年春季扦插,株行距30×50cm,先用木棍打孔,直插,插穗外露1~2個芽。插后管理保持土壤水分,適當搭建蔭棚,施氮肥、磷肥,苗木硬化期時,控水控肥,加使提高木質(zhì)化程度。
3.、苗期管理
3.1間苗與補苗。當幼苗長到5~10cm高時要進行間苗,以株距10~15cm為宜。間苗間小留大,去劣留優(yōu),間密留稀,間苗后結(jié)合澆水施追肥。結(jié)合間苗,對稀缺植株,缺苗斷垅的要進行補苗,使幼苗分布均勻。
3.2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發(fā)達,1年生苗高50~70厘米。欒樹屬深根性樹種,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種苗于當年秋季落葉后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由于種子繁殖的欒樹幼苗樹干不易長直,第一次移植時要平茬截干,并加強肥水管理。春季從基部萌蘗出枝條,選留通直、健壯者培養(yǎng)成主干,則主干生長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干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干處理。以后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時要適當剪短主根和粗側(cè)根,以促發(fā)新根。欒樹幼樹生長緩慢,前兩次移植宜適當密植,利于培養(yǎng)通直的主干,節(jié)省土地。此后應(yīng)適當稀疏,培養(yǎng)完好的樹冠。
3.3苗期管理。生長期應(yīng)經(jīng)常松土、鋤草、澆水、追肥,至秋季就可養(yǎng)成通直的樹干。施肥生長旺期,應(yīng)施以氮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進植株營養(yǎng)生長。入秋后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木質(zhì)化程度和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nóng)家有機肥料,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yǎng)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
4、.大苗培育
當樹干高度達到分枝點高度時,留主枝,3~4年可出圃。一年生苗干不直或達不到定干標準的,翌年平茬后重新培養(yǎng)。一般經(jīng)兩次移植后,培養(yǎng)3~6年,就可達到胸徑6~12cm。
定植密度:胸徑4~5厘米畝栽600棵左右,胸徑6~8厘米的畝栽200~300棵,選留3~5個主枝,短截至40厘米,每個主枝留2~3個側(cè)枝,冠高比1∶3。
培育干徑8~12厘米的全冠苗,畝栽160~170株,即株行距2×2米;培育干徑12厘米以上大苗,畝栽130株,即株行距2×2.5米。結(jié)合撫育管理,剪去干高1.5米以下的萌芽枝,以促進主干通直生長。
5、.苗木整形與修剪
欒樹樹冠近圓球形,樹形端正,一般采用自然式樹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異。行道樹用苗要求主干通直,第一分枝高度為3~3.5米,樹冠完整豐滿,枝條分布均勻、開展。庭蔭樹要求樹冠龐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樹低。圍繞上述要求采取相應(yīng)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時進行。
7、病蟲害防治
欒樹的病蟲害相比其他樹種較少,但也不可忽視其防治工作。病害主要有裂皮病,移栽后立地條件差,水肥條件跟不上,夏季溫度過高,冬季溫度過低,生長不良的易發(fā)生此病。此外流膠病也有發(fā)生,該病主要發(fā)生在樹干和主枝上,發(fā)病初期病部出現(xiàn)腫脹,表皮呈現(xiàn)暗褐色,會有液體滲出,爾后逐漸凹陷開裂,溢出淡黃色透明柔質(zhì)膠狀物,最后凝結(jié)成硬膠塊。流膠病可分為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兩類。生理性流膠主要由凍害、日灼或機械損傷造成的傷口;侵染性流膠由真菌或細菌侵染而引起,以真菌侵染居多。
危害欒樹常見的害蟲有蚜蟲、蚧殼蟲、朱砂葉螨、桑褶翅天蛾等。
對于蚜蟲、蚧殼蟲、朱砂葉螨、桑褶翅天蛾等,可在初春欒樹萌發(fā)幼葉時噴施1.2%苦煙乳油1000倍液、3%高滲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顆粒2000倍液或1.2%煙參堿800倍液進行防治;對于朱砂葉螨,可在早春發(fā)芽前噴3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 消滅越冬螨體, 為害期噴施1.8%愛福丁乳油3000倍液進行防治。如有桑褶翅天蛾發(fā)生,可噴灑Bt乳劑500倍液或20%除蟲脲懸浮劑7000倍液防治幼蟲。也可在發(fā)生期用20%殺撲磷·噻800-1000倍液進行綜合防治,達到一噴多防的目的。
作者簡介:
郭曉輝,男,漢族,生于1981年,河南省靈寶市人,現(xiàn)任河南省洛陽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中心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資源培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