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佳麗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生素質(zhì)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而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充分挖掘和利用音樂的有利因素,并在教學中為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如何抓住這個契機,對小學生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5-0264-01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可以通過分析不同年齡段小學生的心理認知水平,為學生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從而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健康的成長。
一、創(chuàng)設情景,凈化學生心理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而情景教學正可以體現(xiàn)出這樣的教學觀。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歌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教學情景,讓學生融入音樂學習中,用音樂凈化學生的心理。
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國歌》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同學們都看過父母喜歡看的戰(zhàn)爭片吧,在觀看這些電視或電影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國家曾經(jīng)歷過怎樣的災難吧。在戰(zhàn)爭的歲月中,人們流離失所,甚至被無盡的屠殺,而我們今天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中,同學們有沒有想過,這些是那些英勇奮戰(zhàn)的革命先烈,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我們拼搏來的?!蓖瑫r,教師可以為學會播放一小段戰(zhàn)爭年代的資料視頻和中國開國大典的視頻,為學生營造出一種昂揚、雄壯的氛圍,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國歌》,讓學生在凝練的歌詞、鮮明的形象、昂揚的旋律以及鏗鏘的節(jié)奏中,將學生的情感在音樂中升華,豐富學生的情緒。另外,教師在講到《春天音樂會》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一些春天的“聲音”,如:悅耳的鳥叫聲;風拂楊柳聲;泉水叮咚聲、孩子們嬉戲的聲音等,讓學生猜測這是什么季節(jié),在學生猜出是春天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出:“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參加一場春天的音樂會。”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閉上眼睛,用心感受聽一聽這首歌,想像一下“音樂會”的場面,讓學生在歌曲流暢的旋律、柔美的音色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將學生帶入到音樂的世界。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用音樂凈化學生的心理的目的。
二、利用歌詞,激發(fā)內(nèi)心情感
在音樂中,歌詞是一首歌的重要部分,從歌詞中可以了解歌曲的感情基調(diào)。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生唱一首歌時,首先應讓學生了解歌詞的所表達的含義。然后可以利用歌詞的震撼力,激發(fā)學生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
例如,教師在讓學生欣賞《可愛的家》這首歌曲時,首先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從歌曲的作者、時代背景、歌詞等方面進行分析。然后教師可以和學生聊天導入話題:“在前些年的春季連環(huán)晚會上,有個小女孩的唱了一首《讓愛住我家》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同學們聽過這首歌嗎?”教師可以適當?shù)臑閷W生播放幾句,然后接著引導學生:“同學們可以告訴老師,讓愛住我家是什么意思嗎?”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接著為學生引出問題:“你能說一說自己與家人間的幸福故事嗎?”在學生講解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出:“你的家真可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可愛的家》這首歌?!痹趯W習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一起朗讀歌詞,然后在進行音樂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想像到自己可愛的家,從而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健康的成長。
三、不同音樂,加強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年紀尚小、心理發(fā)育還不成熟,同時,多數(shù)小學生的心靈純凈且可塑性強。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不同類型的音樂為元素,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為利用不同音樂元素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內(nèi)容、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音樂,豐富學生的多元活力元素。
例如,教師可以將歡快活潑的《小螺號》與優(yōu)雅抒情的《茉莉花》,以及氣勢磅礴的《黃河大合唱》放在一起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歌曲《小螺號》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歌曲《茉莉花》中,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民歌的特點。而在歌曲《黃河大合唱》中,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教師可以課前為學生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將音樂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給予學生以聽覺和視覺上的沖擊,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活力與生機。同時,可以增加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注意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階段的認知水平的不同,為學生提供適合該年齡階段小學生學習的曲目,有利于在音樂教學中,有效滲透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音樂作品蘊含的情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融入教學中,然后可以用歌曲的歌詞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 情感,同時,可以用不同的音樂陶冶學生的感情,并不失時機的在教學中為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將音樂教學與情感教學緊密練習,引導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健康的茁壯的成長,為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筠瀅.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雪蓮,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