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沒有哪一個縣城像湯陰一樣讓人們在心里充滿著敬意了。從字面看,湯陰這個名字水多陰柔,多了些女兒長發(fā)般的情愫??墒乔∏∠喾?,這個地方卻誕生了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岳飛。是岳飛讓湯陰一下子陽剛萬分,成為華北平原上的一位錚錚“硬漢”。湯陰養(yǎng)育了岳飛,岳飛讓湯陰的聲譽傳響了一千多年。
小的時候小兒書《岳飛傳》幾乎被我翻爛了,岳母、周同、岳云、牛皋這些和岳飛最親近的人物,被牢牢記在腦子里。岳飛被十二道“催命”金牌宣回到杭州,旋即被投入大獄。臨行刑時,畫中的岳飛身戴鐐銬,發(fā)容枯槁,一手扶案,一手提筆憤書: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看到此刻,我恨不得馬上用雙手把岳飛從畫里拉出來,英雄不能死呀,這樣的死實在是太冤了……岳飛是被昏庸的皇帝和奸臣害死的,岳飛的冤屈像大海一樣深。《岳飛傳》的閱讀讓人從明亮、酣暢痛快漸漸地進入壓抑、悲憤,直至跌入無邊無際的黑暗。英雄的倒下,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南宋徹底不想去抗爭,以割讓大片北方疆域為代價,在南方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茍活著。
歷史上,喪權辱國的事情歷來是飲鴆止渴,只會加速滅亡的步伐。饕餮的欲望怎么會憐憫你懦弱的容忍和退讓,一百三十年后,另一只更加大的兇猛的蒙古“饕餮”接連吃掉金朝這只“饕餮”和奄奄一息的南宋小兒,使中國進入由蒙古族統(tǒng)治的天空。從那時起人們把岳飛視死如生,比活著的時候多得多的敬仰著、愛戴著。
湯陰縣的岳飛廟時代久遠,人們竟無法考證出始建的時間。家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對岳飛的感情仿佛湯河一樣綿長深沉,從來沒有忘記。
這個夏天,岳飛廟開滿了紅的白的月季花,花朵如碗口一樣大,艷艷地在地上開放著。坐在西側的“覲光”亭里,看著三三兩兩流動的游人,他們在尋找著“岳飛”,要從岳帥身上提汲浩然正氣與英雄氣概。久遠的時光,并沒有給建筑烙刻上舊的工匠氣息,反倒是感覺廟的里坊、門、亭、廊、祠、殿煥發(fā)出新光,廟里條石鋪地,一片紙屑也看不到。無論你走在它的哪個角落,沒有寂消的感覺,心能沉下來,就想多停一會。岳飛剛正英勇,做事有板有眼,后人紀念他的廟堂也同樣是肅穆莊嚴,有帥將之風。在廟里,最不能放過的是秦檜、王氏、萬俟卨、張俊、王俊,“五賊”鐵鑄而成,袒胸露腹,雙手縛綁,跪倒在岳飛廟山門口,時時刻刻在懺悔。只是伏罪還不夠,身后施全小將昂然站立,怒目圓睜、手持利劍,那利刃呼之欲出就要劈在賊的項上。歷史是不能回轉的,“五賊”永遠在為自己的奸妄和兇殘付出不可饒恕的代價。全國多處的岳廟都有“五賊”像,造型基本都是一個模樣。舉世公認這幾個人是大奸賊,誰也無話可說。
一棵柏樹,在大殿前屹立了500多歲了。樹皮堅硬如甲,樹冠直沖天穹,它無語無聲,靜默存世。我在想,這棵柏樹守護在殿前,真像是由岳飛心愛的長劍插土化成的一樣。一棵樹卻有兩面的風姿,向北的一面樹形平緩舒展,南的一面樹形威武茂盛,意為岳飛魂系國家,壯志不已。
岳飛遇害后,一本奇書在世間秘密流傳。“得《武穆遺書》者得天下”。金庸在多部武俠小說中,杜撰了這部兵法奇書。
綿延鄂豫皖的大別山,成為南宋王朝長江以北抵抗金兵的最后防線。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岳飛留下第四子岳震鎮(zhèn)守湖北黃梅五郎關。民國二十二年修訂的《岳氏宗譜》記載,“四震侯(岳震)先年隨父王征討李成、張用等,婁師駐兵黃梅縣,詔進屯洪州(今南昌)后,人心懼,留震彈壓黃梅。”
岳飛先后四次到過黃梅縣。第三次來到黃梅的岳飛自感兇多吉少。心細的岳飛,將戎馬一生總結出來的拳術、槍法等十八般武藝進行了梳理,并將這些手稿交給了岳震。
岳飛蒙難之后,岳震、岳霆藏匿于黃梅龍虎山,并輾轉大別山一帶,改鄂姓21年。在此期間,岳震、岳霆等人對父親岳飛的遺稿進行了整理。這就是后人尊稱的《武穆遺書》。
再后來,岳飛遺稿被整理成了文武兩部著作。很多人只見岳飛的《滿江紅》等慷慨激昂的詩詞歌賦和散文,卻不見那威猛無比的岳家拳譜,即《岳武穆王武藝要論》。
八百年來,黃梅縣練武成風,且習武者均會打岳家拳。1984年黃梅縣岳家拳繼承人、岳飛第31代孫岳進,將古抄本《岳武穆王武藝要論》捐獻給國家。
其實,《岳武穆王武藝要論》是一本匯聚冷兵器武術及岳家拳法的武學書。岳家拳共有15套,現(xiàn)存的只有10套,如梅花拳、五虎拳、黑虎拳、猛虎下西川拳、吞吐拳等。
現(xiàn)在黃梅縣的岳飛后裔還有許多獨特的習俗。岳飛遇害的日子,正是除夕的前一天,所以每逢岳飛的忌日,他的黃梅后裔都要吃素,以示紀念。吃油條時,不把油條叫“油條”,而叫做“油炸檜”,以此來表達對秦檜的痛恨。
山西平順縣石城鎮(zhèn)岳家寨建于絕壁之上的山坳里,村民辟土為田,壘石為居。因其獨特危險之地勢,遂得以繁衍生息,形成了階梯分布的以石頭房子為特色的古老村落。所有的房屋均“鑲嵌”在山體斷層平臺之上,呈南北向布列,東臨懸崖絕壁。這里交通不便,與外界物流不暢,歷代村民就地取材,用本地特產的石板蓋房、鋪路等,形成了石墻、石街、石板房,石磨、石碾、石水缸,呈現(xiàn)出一片石頭的世界。
村民們均是岳姓,尊岳飛為先祖。村里的岳家家譜有記,岳飛死后,其后人為躲避追殺和蓄勢待發(fā),被迫從河南湯陰逃難于此。時光荏苒,天地玄變,岳飛后人再不用擔憂受到迫害和追殺,“固若金湯”的岳家寨已經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旅游勝地了。
紀念的廟堂、后裔生活的村落、戰(zhàn)斗的場地,縱橫半個中國的岳飛,身后的遺跡星星點點,人們用無盡的赤誠之心永遠緬懷著“忠君報國”人倫精神標尺的岳飛。英雄遠遠地走在歷史的云煙之中,他的滿腔熱血已化作西湖的一潭碧水,冷峻的目光久久審視著屈殺忠臣南宋的命運,岳飛看著后世為他蓋起的廟堂、祠堂,猶發(fā)出一聲千古之嘆。
或許唯有來自湯陰家鄉(xiāng)母親一樣的召喚,能夠安妥那一顆悲憤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