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娟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閱讀是其中的難點,但也是重點。一部分學生因為英語閱讀在理解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障礙,從而產生了放棄的想法,這對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是極為不利的。因此,針對英語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我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雖然新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學生是教育的主體”這一指導思想,各個階段的學校也在教學中逐漸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仍然是傳統(tǒng)的、以教師作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所以,要想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必須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強調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由傳統(tǒng)教學中單一的“知識的灌輸者”轉變?yōu)橹v授者、示范者、啟發(fā)者、管理者、指導者、合作者、咨詢者、商談者、鼓勵者,他們對閱讀教學的設計和改進負更多的責任,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關鍵作用。在初中的英語閱讀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的“學”是閱讀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作為閱讀的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動腦、動手、動口,獲得知識,提高技能,形成自己的思想。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
1.改善英語閱讀教學氣氛
在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通常采用的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記憶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就導致課堂上呈現(xiàn)出一種呆板枯燥的教學氛圍,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很難集中精神學習,因此,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氛圍改善活動勢在必行。例如:初中英語閱讀中,同樣存在一些英語文章的閱讀中的記敘文、抒情文等體裁,教師需要充分抓住這些體裁文章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如,在記敘文中,教師可以以故事中的一個點為線索,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引導學生一步步的去發(fā)現(xiàn)整個故事的脈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由淺入深、由簡到難的對學生進行一些知識點的滲透,使學生在英語閱讀的學習中逐漸培養(yǎng)起自信,從而建立英語閱讀學習的信心。這樣的學習過程還有助于課堂氛圍的改善,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2.拓展教學內容
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在教學內容的選取方面,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這樣會使教學的結果事半功倍。在英語閱讀的教學內容選取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當下時髦的元素,例如:《泰坦尼克號》男主角萊昂納多在“陪跑”20年之后終于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閱讀的內容可以是萊昂納多的獲獎感言,也可以是萊昂納多的演藝事業(yè)經歷等,這樣的內容學生在理解上不會有太大的障礙,而且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創(chuàng)新英語閱讀教學策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有效的閱讀活動,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創(chuàng)新情感閱讀,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這也是教學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體現(xiàn),不僅能夠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素質、個性品德素質及審美素質,這些都是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而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設計情感教學閱讀活動時,一方面,要考慮活動的真實性、趣味性和新穎性,并認真考慮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水平以及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一些具有啟發(fā)性、趣味性和現(xiàn)實意義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欲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言的樂趣和作用。另一方面,開展形式多樣的讀后活動,如演講、小組討論等,這樣的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活動,既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又能夠在合作探究中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能的基礎上使情感和價值觀得到發(fā)展。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通過新課程改革,傳統(tǒng)的以老師為中心的閱讀教學模式逐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得到日益凸顯。在初中英語閱讀的教育中,更是需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從而建立適合學生學習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比起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字面理解能力,將以往的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又提高了教學質量。因此,在今后的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教師需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并積極探索出更多提高英語閱讀有效性的教學方式。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西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