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敏
在教學中如何能靈活、巧妙地運用可課文插圖,把知識的學習與插圖的理解結合起來,不僅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而且還能更好地聯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們教師可以利用插圖開展教學活動。
一、利用插圖,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課堂的導入非常重要,如何才能在課堂的導入部分就引起學生的興趣呢?在課堂上,學生對文字往往不感興趣,而對彩圖卻興致勃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利用課文插圖來引導學生學習新知。
例如:在譯林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Wheres the bird?這一課中,想要教Story time,而課文是圍繞where和bird這兩個單詞展開的。所以在導入時我先出示課文第一幅圖,圖片中一只鳥飛到了教室里,利用以前學過的句型進行提問:Whats this ?并自己回答:Its a bird.然后學生可以順利進入今天新課文的學習。然后利用上個單元學習的Where這個句型進行提問:Wheres the bird? 由于學生都有好奇心強的心理,可以較好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課文內容上來,這有利于學生掌握新知。
二、利用插圖,解決要點
新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的能力,巧妙地運用插圖,往往可以使教學內容化難為易,使學生學得輕松且愉快。
比如:在譯林英語5A Unit3中,在講動物特征時,我讓學生觀察掛圖回答問題:“What colour is the...?”“What does... have?”“What can...do?”讓學生看著插圖來回答這幾個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容易進入本課動物特征的學習中去。再比如:在譯林英語5A Unit4中,在學習每個學生的愛好時,先指導學生速讀課文,畫出文本中人物愛好的動詞。當然,在講解時,要特別強調like后面使用動名詞,這樣才能使學生慢慢進入課文的學習。同時,出示課文中單詞卡片,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觀察后,把人物愛好與插圖連線。這樣,課文插圖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就能夠使學生輕松地理解了這些事情的含義。
作為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揣測教材中插圖的教學意圖,根據課堂實際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巧用插圖,突破重點和難點,為最終達成教學目標而服務。
三、利用插圖,練習口語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說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讓學生培養(yǎng)說的技能就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而在農村小學,學生并沒有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去練習口語。要想學好英語,就要讓每個學生都有練習口語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材是學生練習說話的一塊原始材料。現行的譯林版英語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和課文內容密切相關。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巧妙地運用課文中插圖,引導學生的無意識活動,當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時,再有意識地進行教學,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比如:譯林英語6A Unit3 Fun time 中,利用文中的插圖,讓學生談論假期。重點練習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特殊疑問句“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等等。先利用插圖進行口語練習,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問答,這樣才能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四、利用插圖,進行復述
復述課文是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重要方法,所以復述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必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它是指學生在理解課文和記憶的基礎上,把課文內容再整理,并能夠用自己的話,有條理地講述出來,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復述并不是簡單、機械地重復與背誦,而是經過自己大腦言語中樞對文本再加工。但對于農村的小學生來說,語言知識不夠豐富,教師在讓學生復述前,一定要給他們足夠的關鍵詞。
比如:譯林英語6A Unit2 這一課是以一篇日記呈現的,教師可以在課上給學生提供本課的掛圖,并給學生一些提示語,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片,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本課的內容。特別是本課中出現的一些表示天氣狀況的詞語,可以通過插圖準確地說出來,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再比如:譯林英語4B Seasons 這一課中,我們可以利用課文插圖了解每個季節(jié)的運動。以此達到復述課文的目的。這樣,經過多次的復述,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將課文插圖印入腦海中,根本不需要看插圖就能用自己的話把課文內容復述出來。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作為教師,我們應認真研究課文插圖,將插圖作為備課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拉近學生與插圖的距離,把插圖的功效發(fā)揮到極致,最終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小紀鎮(zhèn)宗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