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飛
摘要:目前關于高校人文學科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教學模式研究是熱點,研究的視野也比較開闊,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的這些研究大多處于零散狀態(tài),缺乏系統(tǒng)的對高校人文學科精品視頻公開課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本研究通過構建精品視頻公開課與大學教學活動的整合模式,提出二者有效整合的對策,旨在為精品視頻公開課整合到大學教學活動提供一種方法論層面和理論層面的框架,為精品視頻公開課在高校中更好的發(fā)揮作用提供借鑒,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參考。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about the teaching model of humanities quality video public class is a hot spot. The research field of vision is broad, and a lot of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made. But most of these researches are in a scattered state, and lack of systematical study on university humanities quality video public class teaching model. By building integration mode of quality video public class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activ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two, aiming to provide a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quality video public class integrated into university teaching activities, provide reference for quality video classes to play a good ro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關鍵詞:精品視頻;公開課;教學模式
Key words: quality video;public class;teaching mode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6-0151-03
0 引言
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核心,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和知識的傳授者,通常采取課堂講授和課下作業(yè)的形式開展教學。而學習者就是一味地接受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沒有自主可言,長此以往,降低了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即使能在短時間內(nèi)傳遞給學習者大量的知識,但不能滿足學習者全面發(fā)展的需求,精品視頻公開課整合到教學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習者的學習需求。
精品視頻公開課是集視頻、聲音、文字等諸多形式為一體的學習資源,可以方便學習者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進而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學習者學習過程的指導者和幫助者。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可以通過自主選擇視頻,在任意時間,就某一問題進行探究,同時輔以交流反思和協(xié)作討論等形式,不僅有助于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另外,即使是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入一些相關知識點的視頻供學習者觀看,也是對傳統(tǒng)板書教學形式的一大突破,學習者本身就對這些有關視頻、聲音和文字類的學習資源存在好奇心,因此學習者參與到學習過程的積極性也就大大提高。
1 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內(nèi)涵
建設精品視頻公開課,前提是明確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內(nèi)涵。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服務主體是高校學生,但同時也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它是指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wǎng)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是“國家精品開放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知,同過去相比這類課程的受眾和傳媒途徑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且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的課程建設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在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過程中要做到“四個明確”,即明確服務主體、內(nèi)容主體、目標定位和建設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完成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社會責任。
開放課程建設是高校展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同時作為國內(nèi)外名校傳播自身的教學、科研成果的平臺,其十分有利于國內(nèi)外名校打造自身品牌,例如哈佛、劍橋、MIT等。我國高校也在國外網(wǎng)絡公開課的推動下有條不紊的進行,推動優(yōu)質課程資源共享是我國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目的,且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開放,我國的文化將傳播更廣,甚至走向世界,進而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2 精品視頻公開課特點
精品視頻公開課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教育性
教育性是精品視頻公開課最基本也是最為核心的性質,精品視頻公開課是從目前高校教學的需求出發(fā),為了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和教育目的而特地設計制作的課程。同時,精品視頻公開課為了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就要依據(jù)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原則,進而組織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來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的。因此,教育性是精品視頻公開課最為本質的特性。
2.2 精品視頻公開課的交互性
精品視頻公開課與傳統(tǒng)網(wǎng)絡課程最大的一個區(qū)別就是交互性,即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可以隨時自由發(fā)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或就某一知識點進行評論,這樣就大大方便了學習者與教師或其它學習者的交流和討論,以便于問題的解決。另外,學習者在利用精品視頻公開課進行學習時,可以隨意控制課程學習的進度,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2.3 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共享性
精品視頻公開課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的特性,無論學習者身處何地,都可以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在任意時間觀看網(wǎng)絡視頻課程,大大滿足了學習者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客戶端都可以支持觀看精品視頻公開課程的功能,比如手機、等等并且也可以根據(jù)學習者的需求隨時下載,大大方便了學習者的學習。
2.4 精品視頻公開課的自主性
精品視頻公開課具有方便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功能,學習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求,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采取適當?shù)膶W習策略,展開自主學習活動,并且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就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主學習評價,以便根據(jù)評價結果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因此,精品視頻公開課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滿足了學習者自主學習的需求。
3 精品視頻公開課與大學教學活動整合模式
精品視頻公開課與大學教學活動進行整合要充分發(fā)揮兩者的優(yōu)勢來培養(yǎng)學習者有目標的進行學習的能力。根據(jù)以上各方面的定義,精品視頻公開課與大學教學活動整合的模式可定義為:精品視頻公開課與大學教學活動整合的模式是以網(wǎng)絡學習平臺為基礎,將精品視頻公開課和大學教學活動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對教學目標、學習環(huán)境、教學策略、教學結構和教學評價等要素重新做系統(tǒng)的安排和操作,已達到提高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
與傳統(tǒng)教學過程相比,精品視頻公開課與大學教學活動進行整合可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優(yōu)勢:首先,該模式既充分體現(xiàn)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又沒有忽視教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作用,這樣充分調動了教和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學媒介成為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和情感激勵的工具;再次,除了教科書以外,學習者獲得知識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大量的知識,另外,通過教學媒體(精品視頻公開課)提供的虛擬實驗環(huán)境,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最后,該方式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本文在對整合模式總體分析的基礎上,依據(jù)同一平面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平行、重合、相交,根據(jù)精品視頻公開課和大學教學活動兩個方面,將學習者課下獨自利用精品視頻公開課學習的方式稱為平行模式;將學習者課下自己觀看視頻,同時伴隨課上進行討論的學習方式稱為重合模式;將課上教師講授為主,在學習過程中嵌入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學習方式稱為相交模式。本文主要研究重合模式,模型圖如圖1所示。
重合模式是指把精品視頻公開課整合到現(xiàn)有的課程體系中,使之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即使用精品視頻公開課進行教學,重合模式并不是把精品視頻公開課完全交給學生獨自學習,與課上學習活動沒有任何聯(lián)系,而是利用精品視頻公開課這種優(yōu)秀資源,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角色,實現(xiàn)了課上與課下學習時間的再分配,進而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在重合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分為課下學習和課上學習兩個部分,但是這兩個部分不是分裂開來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我們也可以把該種整合模式理解為現(xiàn)階段比較盛行的顛倒課堂模式。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重合模式是利用精品視頻公開課影響學生的課下和課上學習活動,么筆者認為重合模式實質上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和學習活動從根本上影響學習者的學習環(huán)境,改變現(xiàn)有傳統(tǒng)教學過程的課上、課下學習順序,即課下利用相關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而利用課上時間來提出課下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大大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4 典型個案分析——以南京大學重合模式調查為例
通過調查和訪談,南京大學在其教學活動中利用精品視頻公開課開始于2010年,在國內(nèi)開設時間比較早,開設課程涵蓋國內(nèi)外的優(yōu)秀視頻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演講集賞析、網(wǎng)頁編程入門實訓、編程入門、見習會計實訓及英美文化選讀等等,受到學習者的普遍歡迎。截至到目前,每一學期選課人數(shù)都異常的火爆,這充分顯示了網(wǎng)絡視頻公開課的魅力所在。不僅如此,學習者在學習完之后也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認為網(wǎng)絡視頻課程等一些相關的優(yōu)秀資源應該引入到教學實踐過程中來,改變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真正體現(xiàn)學習者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通過調查,贊成利用網(wǎng)絡學習平臺自主學習視頻課程以代替部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學習者達到171人,占總人數(shù)的83%,具體如圖2所示,說明學習者認為利用網(wǎng)絡學習平臺進行課程學習,不必拘泥于課堂規(guī)定的時間,因此利用重合模式,不僅增大了其學習的自由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符合大部分學習者的意愿。重合模式要求學習者課下自主安排時間利用網(wǎng)絡學習平臺進行學習,而課上時間留給學習者與教師就某些問題進行探討,該種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習者要主動進行知識建構,符合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理念。
通過圖3可以看出,65.5%的學習者認為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有非常顯著的提高;有56.8%的學習者認為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的比較明顯,認為對自己的學習非常有用;有38.8%的學習者認為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22.8%的學習者認為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提升不是太明顯并有28.6%的學習者認為需要改建功能并需要教師來推薦相關資源來輔助學習,包括參考資料、相關書籍和鏈接等等。通過上述調查基本可以確定重合模式的精品視頻公開課對提高學習者學習成績效果顯著,同時也應該提高系統(tǒng)的各種功能以適應不同情況的學習者。
5 建議及思考
5.1 秉承“開放共享”的傳播理念
精品視頻公開課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將課程的受眾范圍大大擴大了,過去大學課堂的服務對象是高校學生,現(xiàn)在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向全社會免費開放,不僅創(chuàng)新了知識的傳播途徑和方式,也使得更多的人擁有了受教育的機會,對于社會而言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因此,精品視頻公開課應展現(xiàn)高等教育先進的教學模式、一流的教學水平、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及豐碩的教學成果,應秉承“開放共享”的傳播理念,在“開放共享”的教育理念指導下進行課程的建設、應用和評估,為實現(xiàn)優(yōu)質資源共享,促進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作貢獻。
5.2 傳播渠道應多樣化
目前,教師獲知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傳播渠道主要是教育部門、學校公告及網(wǎng)絡,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移動媒體等獲知的極少。這一方面源于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剛剛起步,且初期上線的僅為985高校,普通院校由于沒有課程建設任務,領導、師生了解較少;另一方面在于課程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大學生,缺少社會上的一般大眾,宣傳渠道單一,知曉的人不多。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應充分調動各級教育部門的積極性,借助移動設備等線上和線下的社會資源和媒體擴大宣傳推廣,充分發(fā)揮視、聽、嗅、味、觸等媒體通道的優(yōu)勢,建立和形成政府、市場等多方面結合的長效機制,提升社會滿意度,樹立高校品牌。
5.3 發(fā)揮傳播者的“意見領袖”效應
如何擴大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影響力,使得課程覆蓋面更廣,這需要“意見領袖”?!耙庖婎I袖”指在大眾傳播媒介環(huán)境中,個人的意見容易受群體中威望較高的人影響,符合個人“眾望所歸”的心理期待。目前,已上線的課程以“985高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學術名家的為主。985高校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科研水平等方面在國內(nèi)高校屬于領先水平,教學名師的專業(yè)知識深厚、學術影響大,這無形中都起到了“意見領袖”的作用。這無疑對精品視頻公開課教師提出了比傳統(tǒng)課堂教學更高的要求,精品視頻公開課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個人魅力都很高,才能真正擴大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影響力。
5.4 傳播內(nèi)容“以學習者為中心”
精品視頻公開課要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來設計、開發(fā)、管理課程。目前我國的精品視頻公開課主要涉及文學藝術、哲學歷史、經(jīng)管法學、基礎科學、工程技術及農(nóng)林醫(yī)藥等領域,以人文社科類課程居多。“十二五”期間,教育部計劃建設1000門視頻公開課,這些課程應從學習者需求出發(fā)統(tǒng)籌規(guī)劃,考慮學科、專業(yè)、課程的均衡,使之更加合理,輻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5.5 提高受眾的“信息素養(yǎng)”
受眾對精品視頻公開課了解不多,優(yōu)質資源獲取有障礙,如何培養(yǎng)受眾選取、整合、處理和傳播信息的能力?信息時代,信息量、信息傳播、信息處理的速度及應用信息的程度都在增長,越來越要求“去中心化”,即從“以教師為中心”向“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轉變。信息時代的學習者,不單純是信息內(nèi)容的接收者,更是信息傳播的反饋者和傳播者。因此,學習者應該具備信息敏感性,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精品視頻公開課的信息,能夠有效地收集、篩選各種學習資料和相關信息,并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夠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鑒別、篩選、歸納、分類、記憶、分析、評價、綜合和提煉,同時能夠利用網(wǎng)絡媒體對這些信息進行創(chuàng)造和傳播。
6 結束語
本研究是從理論和實踐層次上對高校人文學科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教學模式進行的系統(tǒng)研究,通過對使用對象的調查入手,以調查數(shù)據(jù)作為支撐,了解和分析目前精品視頻公開課教學模式的發(fā)展現(xiàn)狀,找出目前存在的關鍵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豐富和完善該內(nèi)容的研究成果,彌補目前相關研究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文繼奎,杜杉杉,韓建華,陳三剛.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思考——基于中外網(wǎng)絡公開課的比較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10).
[2]陳耀華,陳琳.中外視頻公開課對比分析與優(yōu)化發(fā)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07).
[3]王朋嬌,金鑫,林琳.我國網(wǎng)絡視頻公開課選題和內(nèi)容設計的策略研究[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2(06).
[4]沈麗燕,趙愛軍,董榕.從精品課程到精品視頻公開課的發(fā)展看中國開放教育新階段[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2(11).
[5]王朋嬌,田金玲,姜強.高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11).
[6]柯家海.關于大學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2(05).
[7]劉廣,鄭重.中國大學精品視頻公開課的現(xiàn)狀、特點與發(fā)展策略[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