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課堂的錯誤現(xiàn)象層出不窮,有效糾錯很有必要。本文對英語課堂上出現(xiàn)的高頻率錯誤進行分析,并對這些錯誤進行分類總結(jié),針對不同的錯誤也提出了相應的糾錯策略以及糾錯的相關(guān)因素。
【關(guān)鍵詞】英語課堂;高頻率錯誤;糾錯策略;相關(guān)因素
引言
無論中小學、高中、還是大學,英語已經(jīng)成為學生的一門必修課。英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英語課堂出現(xiàn)錯誤不可避免,有效糾錯十分必要。
一、課堂常見錯誤現(xiàn)象
1.母語的影響。在語音方面,學生很容易把“thank”讀成“sank”;詞匯方面,學生在表達“看報紙”的時候,很容易說成“see newspapers”,而不是“read newspapers”;在語法方面,學生在表達“明天我要去學校”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Tomorrow I will go to school.”,而不是英語中常用的語序“I will go to school tomorrow.”;學生用漢語說“王老師”,很容易英語也說成“Wang Teacher”,而不是“Teacher Wang”。
2.規(guī)則過度概括化。比如,學生已經(jīng)習得單數(shù)第三人稱的變化規(guī)律是在單詞后面加上后綴“s”,動詞過去式加后綴“ed”。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忽略掉了個別特殊的變形規(guī)則,比如說“go”的過去式“went”,單數(shù)第三人稱“goes”,從而出現(xiàn)“goed”、“gos”這樣的錯誤;此外,課堂上出現(xiàn)的比較明顯的錯誤還有前后綴過度概括的問題。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形容詞否定前綴加“un”,于是學生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所有形容詞的否定詞,都加前綴“un”,這樣必然造成以偏概全忽略了其他表示否定的前綴“dis”、“in”等;英語中,在打招呼的時候,學生通常表達“早上好”、“下午好”,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因此,學生在用英語表達“你好”、“老師好”的時候就會說成“good you”、“good teacher”。
3.對語法規(guī)則的注意不夠全面。一個英語句子不只包含一個語法點,學生容易只注意到其中的一個語法點忽略了其他。比如,在句子“He goes to school yesterday.”中,很顯然學生意識到當主語是“He”的時候,謂語動詞應該用單數(shù)第三人稱,但是學生卻忽略了句尾的“yesterday”,忘記使用過去時態(tài)。
二、糾錯需要考慮的因素
1.錯誤類型。教師在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時候,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錯誤類型,才能決定什么時候糾正錯誤,采用什么樣的方法糾正。比如說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偶爾的口誤,教師可以不予糾正。但當出現(xiàn)關(guān)于語法,語音,詞匯等方面的錯誤的時候,教師是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方法予以糾正。此外,當學生同時出現(xiàn)了多個錯誤的時候,老師需要考慮應該先糾正哪一個錯誤。
2.學習者自身因素。教師在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時候還要考慮學生自身的因素。比如,學習者的自尊程度。有的學生是比較外向積極的,自尊程度不太高,不會特別在意其他同學的看法,也不會因為自己出現(xiàn)學習的錯誤而感到十分羞愧、緊張。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直接指出該學生的錯誤;相反,有的學生自尊程度很高,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對于這種性格類型的學習者,教師盡量避免在課堂上直接指出學生的錯誤。
3.糾錯時間。教師糾正錯誤的時間與認知效果和情感效果有相關(guān)關(guān)系。當學生犯錯誤的時間與教師糾正錯誤的時間相隔越短,糾錯的認知效果越好,但情感效果越差;當學生犯錯誤的時間與教師糾正錯誤的時間相隔越長,教師糾錯的情感效果越好,認知效果則越差。
三、糾錯方法
1.學生自己糾錯。學生通過查閱相關(guān)材料、參考資料等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并給予糾正。這類策略多用于自尊程度比較高的學生,可以避免老師糾錯帶來的尷尬。
2.學生同伴相互糾錯。每個學生都可能會在英語課堂上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相互指出對方的錯誤,并幫對方改正。但是要盡量避免讓學生相互競爭,容易引起學生尷尬。
3.教師糾錯。在課堂上,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可以反復重復這句話,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這句話中有錯誤,予以糾正;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奶崾?,提示過程應遵循由難而易的原則,先簡單提示,如果學生還是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教師再進行詳細提示;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進行糾正。對于自尊程度比較低的學生,當他們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其暫停。由此一來,學生會意識到自己是不是哪些地方出錯誤了,主動去尋找錯誤,自行糾正。
結(jié)論
學生學習第二語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肯定還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我們沒有研究到的錯誤。我們的研究也是比較有限的,希望在未來會有更加詳盡切實可行的研究理論指導我們在學習二語的道路上走得更輕松。
【參考文獻】
[1]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2]張國揚,朱亞夫.外語教育語言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3]陳素燕.錯誤分析理論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基礎(chǔ)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3,(5)
作者簡介:梁婷(1990-08-13),女,漢族,河南南陽人,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