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走進英語課堂,以師為中心、忽略學生學情、麻木選材等所謂的“唯師、唯知、唯從”傾向普遍存在,要克服“三唯”傾向,教師應該要倡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關注學情、公示目標、合理選材。
【關鍵詞】“三唯”;傾向;對策
新一輪課標改革及中學英語教材的頻繁更換,對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及業(yè)務水平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從事英語教學十余年來,目睹了教材的刷新,聆聽了專家的指導,及名師課堂教學的示范,聽課節(jié)數更是無以計數。走進英語課堂,以師為中心、忽略學生學情、麻木選材等所謂的“唯師、唯知、唯從”傾向現(xiàn)象普遍存在,英語教學中的“三唯”傾向現(xiàn)象總是揮之不去。何為英語教學中的“三唯”傾向?
一、角色錯位——唯師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卑呀處煹慕巧ㄎ辉趥鞑ニ枷氲赖?、教授功課學業(yè)、解答疑難困惑上。然而,很多老師理解為“我的課堂我作主”。因此,英語課堂上,老師說,學生聽;老師講,學生說;老師寫,學生抄;老師做,學生看;老師領,學生跟;老師問,學生答;老師點,學生讀;老師擬,學生練。聽、記、抄、看、跟、答、讀、練,從表面上看是學生的學習行為,但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都是滿堂灌,滿堂問,滿堂練的行為,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局面改變甚少,教學效率低。
二、目標定向——唯知
制定教學目標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目標的制定明確與否、合理與否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備課前,英語老師應該首先制定下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知識目標、語言目標、能力目標等所謂知識層面上的目標,翻閱教師備課本條條框框寫得淋漓盡致,可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卻往往忽略了學生學情的分析。
三、選材麻木——唯從
現(xiàn)如今,網絡時代為教學資源共享開拓了良好的渠道。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們喜歡用課件授課,聲圖并茂,師生為之稱贊。同時,教學資源共享也助長了一些教師的惰性,有些教師來不及備課,或不會做課件,便從網上麻木下載十幾個課件,麻木地選、拼課件,他們甚至連教材一眼都沒看,不知教學的目標。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選擇一些搞笑、娛樂的圖片,當圖片一呈現(xiàn),學生們的歡笑聲讓老師們自我感覺良好,不知情者更是拍掌叫好,認為這個老師的課上得真好,課常氛圍很輕松、很融洽,其實不然。面對教材,老師們認為教材就是圣旨,惟命是從。依葫蘆畫瓢般地逐一完成教材任務。英語課堂中的“唯師”、“唯知”、“唯從”傾向現(xiàn)象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老師們務必要克服英語課堂中的“三唯”傾向,下面是本人認為頗為有效的改進對策:
(1)倡導自主、合作學習。新課程強調轉變學生的學生方式,改變以往單一的、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倡導構建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特征的學習方式,《基礎教育章程改革綱要》也提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盡快轉換角色,改變沉悶呆板的教學模式,更科學地更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提高教學質量。詞匯教學和當堂練習不要逐一地呈現(xiàn),讓學生們自主學習,自主排查,操練句型時不要機械地領、跟,可以讓學生參與pairwork、groupwork合作學習,在活動中學生體驗到參與合作學習的快樂,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2)關注學情?!叭擞惺福L短不一”。的確,每個班級的學生情況及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備課時更要關注學生學情,從而有針對性的設計預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興趣愛好,他們所關注的話題和他們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同時還要充分考慮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可操作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能有不同層面的收獲。關注學情既要“兼顧兩頭”又要“照顧中間”,如在上課提問時應根據學情來提問,不要只會就近提問或只提問優(yōu)生,而忽視 了坐在角落的后進生,所以老師在提問時更應關注問題的層次性和梯度性。
(3)公示目標。教學目標向來只是教師心中有數,學生卻不知“葫蘆里賣什么藥”;學生學習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教師與學生也難以形成合力。特級教師魏書生一反傳統(tǒng)做法,每次上課,總是在黑板一角簡練地寫出一節(jié)課要做的事,要達到的目標。不枝不蔓,效果實在。
四、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合理取舍教材
教材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材加以適當的取舍和調整。根據所在地區(qū)的教學實際需要,學生現(xiàn)有水平,可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補充和刪減,也可以根據學生周圍的現(xiàn)實生活對教材編排順序作適當的調整。比如,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了某一重要事件,該事件與教材中某個單元的話題相關但進度不同步,在不影響教材的延續(xù)性和漸進性的前提下,可以提前學習這個單元,使學習內容與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同步。如何有效地教學是一門學問,探討有效性教學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當然,這些只是我個人膚淺的見解,功夫不負有心人,希望每位英語老師都能做一位有心人!
參考文獻:
[1]趙春生.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出版社,2011
[2]蔣成瑀 .特級教師論文薈萃.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金櫻桃.淺談新課標下的合作學習和自學學習
作者簡介:
鄭美娥(1976.12)女,浙江溫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