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當代書法觀念審理與

    2016-05-14 02:13:19時勝勛劉巍
    文藝爭鳴 2016年6期
    關鍵詞:漢字人文書法

    時勝勛 劉巍

    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當中最具民族魅力的一種,今天依然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但是,近年來,當代書法卻問題重重,在遭遇當代藝術、商業(yè)資本、市場邏輯之后,書法是什么,書法的本體是什么,書法是人文藝術嗎,書法將來該走向何方,就成為迫切的問題了。今天當我們面對漢字書法藝術的時候,肯定會脫口而出,書法具有人文價值,是人文藝術,因為它本于中國文化。但是,你能說“書法主義”或者某些低俗丑陋不堪的所謂書法蘊含著人文價值嗎?顯然,書法具有不具有人文價值至少要回答三個問題,才能弄明白這一問題本身。

    一、古今書法的精神嬗變

    第一個問題,何謂書法?這個問題似乎太簡單了,人人都可以回答,不就是用毛筆寫漢字嗎。可是,書法就是用毛筆寫漢字嗎?如果書法可以泛化為寫漢字,那是對書法藝術精神高度的讓渡。

    從遠古的結繩記事到文字的產生,記錄典籍,文字和書法就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曾有一度文字就是書法。但是,文字與書法有著本質的差別。文字的根本在于其意義本身?!芭!?,無論何種字體,總是對所有牛的概括,而書法的根本在于形式背后的文化意義和生命意義。平常說的寫漢字其實都是從文字角度而言的,如寫信、答題、簽名等等,是認識、交流功能,還未上升到藝術功能(如展示、闡明價值等)。不過,很快就有人反對,像魏晉二王的信札、唐楷難道也只是認識功能,而沒有上升到藝術的功能嗎?當然不能這樣說。古人所處的是非印刷的手寫時代,書寫占據核心地位。在非印刷時代,幾乎任何涉及文字的行為都是手寫(刻),由于彌漫性的文化語境與高強度的、長時間的訓練及與生俱來的書寫模式,使得書寫抵達存在的高妙境界,因而也給人以美的享受,如《多寶塔碑》、《寒食帖》等,而這正是藝術的本來面目:這就是為什么古人的信札、碑帖是書法作品,因為那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情感、生命、文化的藝術化表達。在此意義上,書法是文化的。

    書法的最大優(yōu)勢是漢字,而其最大的劣勢也是漢字。然而,書法建基于漢字并非意味著書法只能是附庸,書法書寫漢字絕非被動,而是一種超越。這得益于長時間的書寫訓練和人文素養(yǎng)(文史哲),是對漢字美與漢字文明(宗教、哲學等)的深度領悟。在古代,由于處于書寫文明時代,所以漢字的詩意書寫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到了印刷文明時代,漢字書寫大面積萎縮,書法的人文素養(yǎng)逐漸消散。雖然作為藝術的書法還保留部分人文素養(yǎng),但也在日益形式化、專業(yè)化的道路上漸行漸遠。中國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都是古人識字階層必備的基本功,是“成人”的標準。而如今,隨著現(xiàn)代社會分工的發(fā)展,藝術也日益分化和專業(yè)化。藝術自律觀念的出現(xiàn)是西方近代以后的事情,藝術具有審美超越的意義,如康德等人所倡導的?,F(xiàn)代藝術始終秉有反抗束縛與精神救贖的功能。這種定義與傳統(tǒng)的作為生活方式的藝術是有巨大差別的。

    由此可以說,書法有兩個定義:一是作為手寫文明時代的生活方式的書法,是生命的外化形式,是存在性、本己性、非自覺性的,體現(xiàn)著無目的的目的性。二是作為印刷文明時代(信息文明時代)的藝術方式的書法,隨著社會分化,與生活拉開距離,更注重技法性、形式性,其自覺性也更強。于是,那種存在性的生命情感意向和文化價值氛圍被藝術的自覺性、目的性所取代,這也預示著其人文素養(yǎng)的消散。

    二、當代書法的“西”與“俗”

    第二個問題,什么是當代書法?如果說當代和唐代是一類概念的話,無可厚非。但是,當代有兩個致命的問題,—個是唐代等朝代都是封閉的,而當代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時間的和空間的),對這樣一個還處于變化期的時代,如何來限定書法?另一個致命問題是,當代有沒有—個一以貫之的時代精神。因為我們知道,書法史有一個重大的理論命題是,一代有一代之精神,如魏晉尚“韻”、唐代尚“法”、宋代尚“意”等,那么當代將呈現(xiàn)何種藝術精神?有兩個概念可作備選。

    一是“西”,或“新”,這里的西主要體現(xiàn)為現(xiàn)代化,或者說反傳統(tǒng)。當代尚“西”在日本現(xiàn)代書法體現(xiàn)最為明顯,開啟了少字數派。尚“西”就是崇尚西方,崇尚現(xiàn)代化,將西方的一套美學觀念引入中國,如現(xiàn)實主義、形式主義、個性解放,從而斬斷了中國書法“技近乎道”、形而上、人文氣息等悠久傳統(tǒng)。在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中,書法面臨兩重危機,一是民族資產階級對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全面引進,和對封建主義文化的全方位的反叛,體現(xiàn)在吸收西方美術精神,廢除漢字,全面引入拼音文字,漢字在現(xiàn)代史上背負了不應該背負的沉重的歷史枷鎖。二是對封建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全面否定,視書法為有閑階級(地主階級)的游戲,無關大眾,對表現(xiàn)個人情調、個人主義的資產階級藝術觀念也予以否認,從而提倡通俗易懂、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如簡化字,如“文革”大字報等。在兩重危機之下,書法都首當其沖,婉約柔美的帖學被拋棄了,內心的呢喃與傾訴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雄強大氣的碑學和激揚躁厲的現(xiàn)代性書法。書法所承載的存在感、人文情懷、哲學意蘊等已經被剝離,而成為時代發(fā)展的晴雨表和傳聲筒,書法走向了現(xiàn)實主義、工具主義和集體主義。

    然而,當代尚“西”的時代精神也有其缺憾。歷數中國現(xiàn)代書法史的大家如康有為、于右任、沈尹默等,在革命啟蒙救亡的時代任務中,雖也積極拓展現(xiàn)代變革,但從社會效應而言,不如文學那樣深入人心,如魯迅的《阿Q正傳》等,也不如美術那樣激動人心,如徐悲鴻的《愚公移山》,不如音樂那樣扣人心弦,如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等。在現(xiàn)代中國歷史上,我們幾乎找不到那種深刻表現(xiàn)時代、影響時代的書法作品。這提醒我們—個尖銳的問題:書法在現(xiàn)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里究竟占據何種位置?

    另一個概念是“俗”。書法本來是很高妙的藝術,在古代是識字階層的生活方式,“達其性情、形其哀樂”而已。當代尚“俗”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刷文明時代的來臨。在印刷文明時代,手寫書法的出路是藝術化,但不期然卻遭遇大眾化、通俗化乃至商業(yè)化的挑戰(zhàn),各行各業(yè)都參與到書法之中,這使得書法藝術化被稀釋掉了。

    書法藝術化被稀釋掉帶來了兩大問題,一是俗的泛濫。這里的俗有三意:追逐利益(金錢、權力、聲名)之俗,缺乏相關訓練,技法平庸,但由于利益驅動,有人對此樂此不疲;無創(chuàng)新之俗,研習書法的初級階段是臨帖,但是很多人止于此,在創(chuàng)作上缺乏新意,落于窠臼;精神之俗,就是缺乏藝術家必備的精神狀態(tài),糾纏于俗務,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沒有灌注自己的生命氣息,對生命、文化、精神、世界、人類等缺乏敏感性和深度的關注。二是藝術化的極端化表現(xiàn),甚囂塵上的現(xiàn)代主義書法就是例子。關于現(xiàn)代主義書法前文也有所觸及?,F(xiàn)代主義書法傳統(tǒng)書法的挑戰(zhàn),主要有三類,一是挑戰(zhàn)漢字規(guī)范,可以不寫漢字,這種行為有的是提醒人們思考何謂書法,如白謙慎的一些書法試驗,有的是獲取西方人的青睞,如徐冰的新英文書法,不一而足。二是挑戰(zhàn)書寫,不用毛筆,不用手,不用紙,不用墨,借用了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的一些手法,各種各樣的方式都有,如拼貼、裝置、行為等層出不窮。三是挑戰(zhàn)精神,就是將書法視為挑戰(zhàn)權威、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方式,其中夾雜了很多意識形態(tài)的因素。當然,也不否認有些書家吸收了現(xiàn)代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的精神,強調對社會的反思和批判。這一點在于西方制度現(xiàn)代性與文化現(xiàn)代性兩分的結果,當文化現(xiàn)代性再也無法忍受冷冰冰的制度現(xiàn)代性的時候,其叛遞性就凸顯出來,西方藝術從審美到審丑一路狂奔,完成了自己的蛻變。這也是西方藝術自律觀念的最后崩解。

    “西”、“俗”只是兩個比較突出的方面,并不排除還有‘‘古”等其他內容。無論怎樣,在當代尚“西”、尚“俗”的沖擊中,書法如何突圍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三、人文價值是書法藝術的本體依據

    第三個問題,何謂人文價值?西方人文價值傳統(tǒng)在古希臘時期體現(xiàn)為對人的重視,一是對人自身的贊美,比如《斷臂維納斯》《擲鐵餅者》,這是藝術領域。二是對人的理性的重視和高度自信,那時西人認為哲學就是“愛智慧”,就是“練習死亡”,從而形成了深邃的自我意識。

    這兩點到了中世紀都被否定掉了,對人的贊美蛻變?yōu)閷ι竦馁澝?,對理性的自覺蛻變?yōu)樯裥缘淖杂X。直到文藝復興以后,人的價值才重新得以彰顯。此后,啟蒙主義、浪漫主義等不斷涌現(xiàn),人的地位越來越高,以至于出現(xiàn)了理性中心主義和科學中心主義,其結果只是看到局部的人,而沒有看到整體的人,這就是“單面人”,或者看到西方的人,沒有看到東方的人,這就是西方中心主義、東方主義。這是人的提升所付出的沉重的代價。

    那么在現(xiàn)代西方,人文價值究竟體現(xiàn)在哪呢?就是對人有限性的警惕,這是一切哲學家、詩人的最高理想。人是有限的,面對無限的世界,人不應該自居為中心。這凸顯了反思性、批判性的立場。在資本主義日益發(fā)達的時代,人文價值尤其顯示了其重要性。然而,西方的人文價值有著深刻的內在矛盾,就是它只是有限的、局部的,而非全面的、整體的,是資本主義內部產生的,并不針對廣大底層和廣大非西方。如果說這樣的人文價值值得推廣的話,也必須普遍化,就是說人文價值必須是針對每—個活生生的個體生命,是個體性的精神修為。用馬克思的話說,“個體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先決條件”。因此,人文價值最重要的是要回歸到個體性,經由個體的精神性上升到人類的精神性——存在、超越與自由。

    在中國,人文價值又體現(xiàn)在何處呢?錢穆在臨終前認為,“天人合一”這一觀念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貢獻。中國哲學強調“陰陽和合”,強調“天人合一”,強調“中庸”(《禮記·中庸》),這些是中國書法最為深厚的思想資源。中國古人說,“文明以止,化成天下”,重視自然與人文的統(tǒng)一??鬃诱f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注重對人之德性的關注。孟子說“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強調內在精神的重要性。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莊子·知北游》),表現(xiàn)自然精神的高度。在書法領域,蔡邕說“書者散也”(《書論》),強調書法的心靈澄明。劉熙載說“藝者道之形也”(《藝概》),視書法為道的體現(xiàn)。中國文化中這樣的對人、對文化、對自然(道)的關注俯拾皆是,這就是中國的人文傳統(tǒng)。

    魏晉信札、三大行書、狂草等,多是個體精神、情感的流露。篆書、隸書、魏碑、唐楷,這是時代精神的文化表征。在中國文藝史上,對個體(情感、生命、精神)的強調,如《古詩十九首》,如《蘭亭序》,如《紅樓夢》等;對文化(政教、天下、蒼生)的強調,如“詩言志”,如儒家之《大學》,如曹丕之《典論·論文》,如張載之“橫渠四句”等;對自然之強調,如莊子的“逍遙游”,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如山水畫之“氣韻生動”,如李白的天然之美等等,個體境界、文化境界、自然境界構成了中國藝術的人文價值的三重維度。

    四、當代書法的人文實踐的三重維度:現(xiàn)代化、全球化與精神化

    思考了什么是書法、什么是當代書法、什么是人文價值三個問題,現(xiàn)在我們來看當代書法的人文價值這一問題。

    當代書法的出現(xiàn)是全球化的結果,人文價值是面對全球化的時代命題。就文化資源而言,我們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吸納了新穎獨特的西方現(xiàn)代文化資源。無論是傳統(tǒng)文化資源還是西方現(xiàn)代文化資源,它們只有立足并適應當代中國實際才能發(fā)揮其巨大的人文功能。這就是當代大國文化創(chuàng)新實踐。那么當代文化實踐體現(xiàn)在哪里呢?

    其一,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化。文化的現(xiàn)代化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命題,就是從傳統(tǒng)中蛻變,適應日新月異的當代社會,為這個社會提供精神食糧和智慧支持。其二,中國文化的全球化,這是一個列國競爭的時代,搶占文化的高地既是文化的尊嚴,也是文化安全問題,更是文化創(chuàng)造力、影響力、競爭力的表現(xiàn)。其三,中國文化的精神化,這是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任務,也是終極任務。在這三大實踐中,書法有著不可或缺的人文意義,即只有面對這些問題,才能使當代書法的人文價值實踐更具自覺性。

    從現(xiàn)代化角度而言,時代的巨變給人們帶來了難以預料的精神困境,人們迫切需要在藝術中得到啟示、得到安頓。中國書法是否為這個時代提供精神食糧?我們的漢字書寫能否表情達意,看著一幅一幅的作品,能否引起我們靈魂的震顫,給我們提供精神的動力?大家看啟功先生、歐陽中石先生的書法,溫柔娟秀,賞心悅目,給我們以無盡的精神享受。然而在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書法并沒有跟進。在各類古典園林中,對聯(lián)、匾額比比皆是,然而在都市家居、公共場所中,書法缺席了,我們看不到書法的蹤影。書法攝人心魄的精神關懷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

    從全球角度而言,中國漢字西方語音中心主義面前抬不起頭,始終作為次等符號而存在。英語(拉丁文字)至上主義陰影籠罩全球。其實,漢字是充滿魅力的文字,有它獨立的價值。書法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線條的把握力度。李澤厚先生說書法是線的藝術,進一步而言,書法是漢字線條的藝術。由于是線的藝術,漢字書法擁有了建筑美和音樂美。這是西方拼音文字書法所難以比擬的。在全球化時代,中國書法藝術本來可以有更大的作為,然而在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史上,日本的現(xiàn)代書法以其對線條的試驗獲得了西方抽象主義繪畫的青睞。中國現(xiàn)代主義書法所做的種種努力已經落人之后。中國書法走向全球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個問題是書寫內容的障礙,西方人欣賞線條沒問題,他們也止于線條,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深意必須學習漢字、漢文化、漢字藝術。書法是漢字美的集中體現(xiàn),它書寫著漢字的美麗精神。在大國崛起的時代語境中,書法家對此須有充分的意識。

    從精神化而言,中國書法有著極廣大的群眾基礎,這本是好事,但是卻在大眾化中無法迎來提高。這歸根到底沒有放對書法的位置?;蛘叱蔀樯龑W之特長,或者成為盈利之工具,總之,無關個體精神超越。個體精神超越不是脫離文化、脫離歷史的。在中國文化語境中,研習漢字就是親近文化,就是對古老漢字文明的重溫,走進篆隸楷行草的意義世界。書法是人文修養(yǎng)的重要部分。因此,書法最初不是去創(chuàng)新,而是去傳承,是“溫故”,去遍臨諸家。在此意義上,書法是歷史的、形式的,彰顯藝術經典價值。第二階段是“成一家之法”,遍臨諸家的結果不是成為諸家的復制品,而是有自己的面目。在此意義上,書法是技法的、創(chuàng)新的,彰顯漢字審美價值。第三階段是“技近乎道”,書寫文化,經史子集無一不可入書法,在此意義上,書法是文化的、傳承的,彰顯漢字文化價值。第四階段,“達其性情”,道法自然,真正實現(xiàn)自我的精神,彰顯漢字生命價值,用漢字的線條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志向、精神。這一階段很難達到,因為需要創(chuàng)生書法家特有的內容和特有的形式。

    用書法來表現(xiàn)感情,首先須有相應的感情,這是有其“情”。其次需有特定的承載內容,比如詩歌、散文、小說等,這是有其“文”。最后是需有專屬性的文本形式,像王羲之的《蘭亭序》。這是有其“神”。拿《蘭亭序》而言,有其情者,這是對生命無常的感嘆,有其文者,這是一篇自創(chuàng)作的富有高度和內涵的哲學散文,有其神者,這是一篇獨屬于永和九年彼時彼地王羲之之“心跡”。

    五、當代書法人文價值的四重關系

    從上面的討論可知,當代書法只有面對全球化時代處境,才能彰顯其重要的人文意義。但這只是一個方向,就具體實踐而言,當代書法如何具有人文價值,我認為有以下四重關系需要注意。

    其一,處理好文化與藝術的關系問題。在當代書法界有這樣的爭議,究竟書法是文化的還是藝術的。從歷史角度而言,書法首先是文化的,它是生活方式,身心一體,而從當代角度而言,書法首先是藝術的,它是專業(yè)分工的結果。藝術的本質是精神超越,是精神的提升、靈魂的凈化。藝術是人類掌握世界的方式,提升人們對生命的感悟。書法是文化的,它傳承文明,彰顯倫理,感化人心。深邃的經典,優(yōu)美的名人名言與詩詞佳句,都是書法表現(xiàn)的對象。作為藝術的書法偏重個性,是情、文、神的統(tǒng)一,作為文化的書法偏重歷史性,書寫經典,深入文化。這兩種道路,我認為“合則雙美,離則兩傷”,如能妥善處理,書法既能彰顯文化,又凸顯心靈,真是善莫大焉。

    其二,處理好技法與精神的關系問題。中國美學歷來強調“技近乎道”,不假人為,“熟后生”(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得意忘言”(《莊子.外物》),顯示了對有形世界的超越。藝術直抵本心,出神入化,這才是最高境界。這一境界是靠他的學識、修為、感悟來體現(xiàn)的,如《多寶塔碑》,如果不是散發(fā)著顏真卿對大唐文化精神的深度認同,如何成為經典?好的書法家應該是有詩人的情懷,有知識分子的理性意識,有宗教家的救贖精神,不僅是飽讀詩書,而且是閱盡人情冷暖并深愛這個世界,是不忍離去的流連,是徘徊無盡的愛戀。是從技法的“崇山峻嶺”沖擊到精神的“高原”,而不是使精神成為“荒原”,就如同八大山人的繪畫,技法雖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創(chuàng)造了一幅一幅暢飲凄側、傾瀉心靈的作品,感動無數心靈。就像啟功先生的書法一樣,其技法并非不可超越,但是啟功的書法體現(xiàn)了他做人的純凈、平和、溫潤,是字如其人。

    其三,處理好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關系問題。波德萊爾說,藝術分為兩部分,一半是瞬息萬變的,這是現(xiàn)代性,還有一半是永恒不變的,這是傳統(tǒng)。傳統(tǒng)之所以永恒不變,乃是對現(xiàn)代性加以篩選之結果。在歷史上。有層出不窮的現(xiàn)代性,如楚王愛細腰,李煜愛小腳,但這一切都煙消云散,人們喜歡的還是生命美。生命就是傳統(tǒng),而美容、時尚就是現(xiàn)代。傳統(tǒng)乃是歷史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對人的重視和關切。傳統(tǒng)是人類的精神底蘊。這些亙古不變的精神價值就是傳統(tǒng)。傳統(tǒng)就是大地,是蒼穹,而現(xiàn)代就是變量價值,是草木榮枯,是天地變幻。追求傳統(tǒng)本身就是價值,它可以不必成為現(xiàn)代的一部分。中國書法追求的傳統(tǒng)并非僅指二王、唐楷等傳統(tǒng),更是二王、唐楷之下的華夏人文精神。法國藝術理論家讓·克萊爾引用埃貢·席勒的話說,“藝術不可能現(xiàn)代,藝術永恒地回歸起源”,以決絕的方式提示了藝術對人類內在精神的堅守,對書法也是如此。

    其四,處理好中國與全球的關系問題。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文化語境問題。就是西方人在不理解漢字的情況下,很難理解書法藝術。于是一些好事者專注于形式線條的可讀性,從而增加書法的認同感,這種做法短期效應足,而潛力不足,并且有很大的副作用。問題更大的在于,這種方式很可能抽空了漢字書法藝術的精神,使其破碎化。美國藝術不是全球藝術,而是美國藝術,是服從于其全球霸權的國家戰(zhàn)略,因而將美國藝術打扮成全球性的藝術,奧斯卡成為全球電影的標準。美國奉行文化霸權主義,他們沒有王羲之,就要用彼洛克、克萊因的抽象表現(xiàn)主義來打敗你三千年的書法傳統(tǒng),用拼音文字的花體書寫打敗你徒手線的漢字書寫。文化的競爭絕非好壞之競爭,而是生死存亡絕續(xù)之競爭。中國與全球的關系絕非文化產業(yè)的高度,而是文化軟實力、文化安全的高度。中國書法不進則敗。因此,中國當代書法回歸中國本身,立足中國,“彰顯中國價值,發(fā)揚中國智慧,傳遞中國精神”,才能在21世紀的文化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六、當代書法人文價值實踐的困境及其出路

    當代書法的人文價值不是—個空話,而是一個需要積極實踐的命題。然而,如今的書法實踐等,恐很難承擔這一任務。因為真正的具有人文價值的書法恰恰是指向內心的,指向靈魂的,是生命的“分泌”,而非量產。即便如現(xiàn)在的各種書法展覽、教學、培訓等,它能不能產生真正的具有人文主義的書法家,也令人擔憂,因為當代書法處于重重困境之中。

    第一,書法藝術生命體驗不足。人文價值絕不僅僅是停留在話語這一層面,而必須落實為深層的體驗層面?!獋€偉大的藝術家不是教出來的,也不是評比出來的??v觀人類歷史,偉大的藝術家哪個不是嘗盡人間冷暖,涵詠百味人生?如屈原、王羲之。今天,書法作為藝術,如何實現(xiàn)它的人文功能?它的精神超越性何在?無可置疑,我們幾乎不可能再寫出像《蘭亭序》《顏勤禮碑》這樣的書法作品了。它們是情到深處乃佳,是生命的勃發(fā)。而有些書法家都是有意為之,是帶著強烈的目的性乃至功利性、商業(yè)性,經過了千百次的試驗之后,寫成了這一幅作品。要讓他在作品里投射某種深刻的感情,體現(xiàn)無目的性的生命存在感,顯然很難。

    第二,書法的價值闡釋不足。當代書法的最大的功能不是展示、闡釋、闡明價值,而是交流等實用功能。書法要實現(xiàn)它的藝術精神飛升就必須疏離交流功能,突出闡釋價值,強調深入文化、歷史、精神,有感而發(fā),強調無意為之,強調一氣呵成。由于書法尚缺乏較純粹的藝術環(huán)境,這使得書法走向更深刻的人文價值較為困難。一些特立獨行的現(xiàn)代書法家倒是有這樣的純粹的藝術環(huán)境,其交流等實用功能被降到最低,然而他們的書法幾乎沒人讀懂,這就走向了藝術的反面。真正的好的藝術,要有突出的闡明價值的功能,如書法之篆隸楷行草,一筆一畫,一字一文,彰顯漢字的美、文化的厚度。尤其像《蘭亭序》這樣的偉大作品,飽含深情,生命的遷逝感突兀于眼前,令人心動。因此,書法是價值的闡明,體現(xiàn)了生命的真實性、文化的真實性、價值的真實性。

    第三,書法體制的不健全和利益板結。一方面書法誰都可以進去,進來之后就有利益的交換,這是資本的內在矛盾。另一方面,藝術的純粹性日益消散。藝術本來是反利益的,是超越利益的,因為它是精神自由的天使。凡·高、高更生前都不是腰纏萬貫的人。他們所專注的其實不是利益,而是一種自由性、批判性的思考。而如今的書法很少有這樣的作品,應試、應景、應邀之作成為主流。由于當代書法體制的存在,使得利益板結化,已經很難真正推出真正的藝術家了。因為藝術家從來是自由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天下》),但是如今的書法家為加入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這一體制而樂此不疲,只要加入,就是國字號的書法家,名利雙收是可以預見的。這是一個標準嚴重扭曲的時代,從根本上說這是有悖于藝術的初衷和規(guī)律的。

    最后,書寫者所需的是內在精神召喚。真正的書法家不為任何外在呼喚而來,他只是依靠自己的本心來思考天與地,靈與肉。放眼中華大地,書寫者們正在忙著訓練,忙著展覽,忙著宣傳,忙著做與藝術無關、與人文無關的事情。我們的呼喚,他們也不會傾聽,而真正的書法家也不因無呼喚就不出來。藝術家總是生活在清貧中,甚至赤貧中,但卻是精神富有者。像孔子、顏回這樣的哲人正是“憂道不憂貧”(《淪語·衛(wèi)靈公》),對藝術家也是如此,“憂藝不憂貧”。藝術家都是資本鏈條中被剝削最嚴重的一環(huán),但他是精神富有者、精神貴族,在這種清貧中,他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像巴爾扎克一樣,拼命寫作掙稿費還債,但從來不粗制濫造。他說:他要用筆完成拿破侖用劍所未能完成的事業(yè)??梢哉f,藝術是生命的爆發(fā),是精神的躍升,是對世界的把握。是這些精神的富有者壘起了人類燦爛輝煌的精神大廈。

    當代書法的人文價值是—個誘人的字眼,也是—個稀缺的元素,然而要實現(xiàn)這一點顯然有上面提到的重重困境。如果說當代書法的人文價值是一個現(xiàn)實性的問題,它更像是永久的精神性的問題。書法的人文價值太過深邃、太過超拔、太過艱難了,在這樣—個消費化、平面化的世界里,談論人文價值似乎恍若隔世。但是,人文是一切偉大藝術的底蘊。對那些富有人文情結的書法家而言,人文不是一種工作,也不是一種事業(yè),而是一種夢想,“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猜你喜歡
    漢字人文書法
    人文
    北京紀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書法
    娘子關(2021年3期)2021-06-16 10:56:32
    人文紹興
    中國三峽(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人文社科
    全國新書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根河市| 黑水县| 那坡县| 海原县| 政和县| 海盐县| 阿勒泰市| 偃师市| 关岭| 麟游县| 同仁县| 从化市| 昌江| 安新县| 北辰区| 保靖县| 松江区| 巴青县| 余江县| 顺平县| 凉山| 吉安县| 石河子市| 浠水县| 德令哈市| 稻城县| 诸暨市| 高安市| 团风县| 江津市| 尼勒克县| 谢通门县| 平舆县| 安徽省| 达州市| 渭源县| 彭阳县| 建湖县| 江永县| 长沙县|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