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英??
[摘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用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深情關(guān)懷的語言、溫柔期待的目光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多給予學生關(guān)懷,多進行雙向情感交流,多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這種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向往與追求,從而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愛心教育嘗試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800116
在從教十多年來,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目標不明,究其原因是對學習沒有興趣而缺乏激情。如何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下面結(jié)合多年的教師生涯,談幾點體會。
一、了解學生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不了解學生,就談不上教育。 只有了解好每個學生,才能引導他們主動學習、樂于學習。筆者教過一個姓覃的學生,初一下學期開始遲到曠課,而且屢教不改,為此常常成為教師批評的典范,而他根本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本來學習還算認真的成績漸漸下滑,越來越厭學。根據(jù)對他的了解,筆者覺得他并不是一個特別壞的孩子,為什么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呢?在家訪的過程中筆者了解到這個學生是因為幫父親做家務以至遲到,還了解到他與父親相依為命,母親不知去向,父親平時都在外面忙,疏于管教,這就是他成績下降的主要原因吧。于是在班上筆者不再為他的遲到而責罵,反而極力表揚他的懂事勤勞;不再為他不交作業(yè)就把他留下,而是誠懇地說你很聰明,相信你不會令老師失望的。漸漸的,很少見他遲到,語文也成了他最喜歡的科目。
二、公平對待學生
每位教師都喜歡成績好、聽話的學生,對那些行差生往往持一種厭煩甚至厭惡的心理,這種情緒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在教學當中,對學生造成很大影響。根據(jù)筆者的觀察,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往往聰明但又厭學,如果教師對他們惡言惡語,他們就越在班里故意搗蛋惹教師生氣。我班的韋同學就是這樣的學生。針對他的特點,在教學中筆者盡量多表揚多找機會讓他表現(xiàn)。在班里筆者一直強調(diào)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好的就表揚,做得不好的就批評指正,不會厚此薄彼,并堅持這樣做。韋同學本來對筆者有很大的敵意,語文成績總是不及格,在一個學期后成績就上升到70多分。據(jù)他母親透露,他一開始很討厭筆者這個語文老師,后來覺得筆者不歧視差生,就不那么討厭了,對語文也漸漸產(chǎn)生了興趣。可見,只要讓每一個學生信賴你,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三、尊重學生的人格
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人格,就不可能得到學生的尊重。正如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指出的,我們要盡可能多地尊重學生,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就是保護他們前進的潛在力量。筆者曾經(jīng)教過一個姓段的學生,聰明好動,課堂上經(jīng)常無視教師的存在,任意發(fā)表自己的演說,擾亂課堂,給班級造成極惡劣的影響,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成為所有任課教師重點教育的對象。筆者希望通過勸告說理能讓他明白道理,行為有所收斂。雖然他口頭上答應改過,但最多堅持兩天,又故伎重演。有時候忍無可忍筆者偶爾采取了一些強制措施,結(jié)果是他在課堂上表現(xiàn)更加惡劣。在家訪中筆者了解到,這個學生本來成績出色,自從父母離異后,由于父親疏于管教,表現(xiàn)越來越差,成為教師最頭痛的行差生。想要轉(zhuǎn)變他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這個孩子急需關(guān)懷和尊重,但他的自尊心又很強,不愿在人前表現(xiàn)自己的軟弱。為了使他消除敵意,筆者尋找一切機會與他接近,經(jīng)常讓他幫忙做些事,比如發(fā)作業(yè)、去辦公室拿書等;上課時經(jīng)常提問他,不讓他有機會開小差;鼓勵他參與一些活動并適時進行表揚;在他犯錯誤時不再生氣批評,而是站在他的立場上幫他分析這樣做的利與弊。筆者還有意無意地告訴他,老師喜歡心胸寬廣、體貼他人的有男子漢氣概的人。漸漸的,提問時偶爾會看到他高舉的手,不及格的名單上也看不到他的名字了。
四、用真情澆灌真心
愛學生,就必須努力做到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自己的真情去換他們的真心。今年筆者帶的八(2)班凝聚力不強,對于集體活動熱情參加的人很少,很多學生都躲到一邊不愿參加??吹竭@種情況,筆者實在著急,班級凝聚力不強,對整個班級的管理甚至學習成績的提高都是不利的。經(jīng)過多方尋找原因,筆者針對近期德育工作的重點,在班里開展了“誠信伴我行”的主題班會活動,在班會準備的過程中,編排了一些節(jié)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與他們一起排練。在排練的過程中,有些學生遇到不順打退堂鼓筆者就鼓勵他們,學生一旦有了進步,就和他們一起歡呼。在班會上,全部學生都認真表演,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成功的喜悅,師生感情也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了。班會取得了成功,班級凝聚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強,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也高漲了很多。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 胡玲輝.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DB/OL].http://study.pianshen.com/128526.
[3]李祖超.教育激勵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