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嗣
蘋果媽問心理咨詢師:“您說這孩子,一點都不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才三歲,刷個牙能刷半小時,洗個臉能洗二十分鐘,有那時間,你干點什么不好?”
蘆筍媽恨鐵不成鋼地留言:“淘小子不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讓他聽聽英語練練琴,他能磨蹭倆鐘頭!您說,怎么能惡治這壞毛病?!?/p>
小牛媽咬牙切齒地留言:“我家這孩子,無論吃飯穿衣還是出門玩,都慢吞吞地讓我抓狂,您說我這一天到晚,簡直在跟蝸牛打交道……”
心理咨詢師這么一梳理,發(fā)現(xiàn)磨蹭的寶寶真多呀!孩子如果在幼年時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習(xí)慣,長久以往磨蹭成病,長大以后何談進行時間管理?反而會成為時間的奴隸,對每日時間資源的嚴重不足而感到焦頭爛額。
問題很嚴峻,心理咨詢師提供妙招一二三,供寶爸寶媽們選一選!
給寶寶一個時間偶像
蘋果是個特別喜歡小公主蘇菲亞的小姑娘,按照心理咨詢師的提議,蘋果媽看到蘋果刷牙洗臉又開始磨蹭玩水時,便耐著性子對她說:“蘇菲亞剛剛跟我說了,像她一樣早睡早起的孩子才能跟她一樣長得可愛長得高,她要我別催你,說你是個守時的孩子,總能一到九點自己上床。”
“真的?。俊碧O果兩眼放光,開始認真地刷牙洗臉,香噴噴地上床躺好,才用了五分鐘!
心理咨詢師:偶像的力量是立體的、無窮的,在孩子們的眼中,正面的榜樣會給予正能量,讓他們充滿干勁!父母要在孩子慢吞吞的時候首先耐下心來,避免催促和驅(qū)趕,因為孩子年齡小,還沒有時間觀念,他不明白為什么這些事情不能慢慢地干,也很容易在做事過程中被一些讓父母哭笑不得的事情吸引注意力,所以父母要有陪蝸牛散步的覺悟,然后通過正面的引導(dǎo),讓孩子加快速度。
讓他做時間的主人
蘆筍一提練琴、聽英語就慢吞吞,左拖右拖不愿動。按照心理咨詢師的提議,蘆筍媽沒有采取催促的方式,而是耐心地問:“寶貝,你準備什么時候練琴?你說了算,反正今天練了就行。”蘆筍瞪大眼睛,似乎不太相信。蘆筍媽果真不管她了,蘆筍磨蹭來磨蹭去,最后反而猶疑地去練琴了,而且練琴的態(tài)度很認真!
心理咨詢師:當(dāng)父母看著孩子磨蹭而抓狂時,其實已經(jīng)冒出了想要代替孩子主宰他的時間的苗頭。如果孩子沒法掌握自己的時間,那么他就處于完全被指使的狀態(tài)。試想想看,你一天到晚被人指使做這做那,會有興趣和積極性嗎?所以要尊重孩子的主宰權(quán),將權(quán)柄交回,但是要告訴孩子——這件事情你必須做,但早做晚做你說了算,做好了可以予以獎勵,做不好也要受到懲罰。點到為止,你會發(fā)現(xiàn),你將“小磨蹭”點石成金了!
給孩子“幫忙”的機會
小牛干什么都慢,小牛媽按照心理咨詢師的提議,提出了要小牛幫忙:“兒子,咱們?nèi)游飯@玩,東西我都收拾不過來了,你能穿好衣服穿好鞋后來幫我嗎?”小牛一愣,飛速穿衣服穿鞋,來幫媽媽收拾了。午飯時,媽媽又竊笑:“吃飯前要洗手,我覺得你比我洗得干凈,你能洗凈你的手,然后幫幫我嗎?”果然小牛自己洗干凈后認認真真幫媽媽洗,倆人洗手才花了3分鐘!
心理咨詢師:一聽幫助兩個字,孩子會立刻變身為無敵小能手。其實在孩子出手相助的過程中,一方面他會扮演“老師”的角色,立刻有了當(dāng)家做主的感覺,一方面他會進入“榜樣”的角色,對要做的事情產(chǎn)生正面積極的心態(tài)。所以父母要放低姿態(tài),以弱勢來吸引孩子成為強者?;蛟S我們不能讓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一定要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肩膀上!
寶貝,來比賽吧!
豆丁媽是心理咨詢師最推崇的治磨蹭媽媽,她與豆丁總在比賽:“豆丁,媽媽先起床了哦,先起床的人才能在去幼兒園的路上聽故事!”“豆丁,媽媽先洗手哦,先到飯桌的人能吃到最好吃的番茄泥腸!”“豆丁,你收拾玩具,我收拾房間,看咱倆誰先完成,勝利者可以得到一個大親親!”
心理咨詢師: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不但可以解決磨蹭,還能在未來孩子投入到真正的競爭中時增強他的應(yīng)激能力。孩子天生喜歡比比看,而且喜歡贏,父母要在引導(dǎo)下放慢自己的腳步,讓孩子贏多輸少,他會更開心地去做很多事情,而且你會發(fā)現(xiàn),他也可以有效率!
其實年幼的寶寶不懂得時間是什么,做什么事情都隨著性子來,這樣便會造成磨蹭的表象,逼得父母抓狂。實際上只要正確引導(dǎo),讓孩子體味到節(jié)約時間的方法是有趣的,節(jié)約下來的時間能干很多他感興趣的事情,錯過了很多事情都不能重來,才能根治磨蹭。絕不要對孩子“噴”道理,否則你就等著塑造一塊越來越韌的牛皮糖吧!那時候水油不進,才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