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喧嘩與騷動》為數(shù)不多的人物中杰生無疑是人物塑造最成功的一個。本文前半部分主要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通過他對不同人的行為態(tài)度、及別人對他的看法、評價來表現(xiàn)他的實利主義價值取向,后面主要運用對比和環(huán)境分析法通過杰生童年和成年后的行為思想的對比從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兩方面原因對其實利主義價值觀進行解釋。
關鍵詞:實利主義;表現(xiàn);成因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00-01
可以說杰生在整個故事中是唯一的一個“健全人”。他對一切都不屑一顧,除了對“錢”。也許他對大姆娣非常在乎,可是大姆娣卻不會永遠陪著他。除此之外,他對所有人都沒什么感情,他討厭他們,認為全世界的人都是康普生,都是“瘋子”。
一、杰生實利主義價值觀表現(xiàn)
在他眼中,只有“錢”是可靠的,只有實在的利益和好處是可以追求的,持著這樣的想法他的實利主義價值觀表現(xiàn)在以下不同人身上:
(一)杰生對班吉的厭惡。
別人眼中的班吉就是杰生眼中的班吉——“一個十足的傻子”。——沒有想法,不會思考,生活不能自食其力,動輒需要人照顧,拖累整個家還只會一天到晚哇哇嚎叫的傻子。所以他一點都不喜歡班吉,所以一開始他就主張把班吉送到杰克遜的精神病院去。后來母親一死他便采取行動將這位“大神”永遠轟去了瘋人院,從此甩掉了這個包袱。
(二)杰生對昆丁的嫉妒。
杰生對昆丁的看法主要是嫉妒。因為從小到大昆丁有比較好的人緣。另外,昆丁是家中的長子,父親自然對昆丁更加注意,他經常與昆丁談話和親近,父親甚至為了昆丁上學賣掉了班吉心愛的牧場。昆丁還有高學歷,他在哈佛念書享受著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自己卻一無所獲,沒人注意也沒人為之付出,所以他嫉妒昆丁,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到哈佛上學該多好。而父親賣掉的牧場畢竟是家產的一部分而且不是為他變賣的,他將此事一直記掛于心。
(三)杰生對凱蒂的憎恨。
杰生對凱蒂憎恨由于兩方面。一是父親賣掉牧場的錢還有一部分是為凱蒂置辦了嫁妝;二是凱蒂沒能使他丈夫履行當初當初對杰生許下的諾言讓他成為一名銀行職員,他對這件事情耿耿于懷。
(四)杰生對小昆丁的自私與殘忍。
出于對凱蒂的憎恨他把怨恨都發(fā)作在小昆丁身上,通過對小昆丁的刻薄來達到他報復凱蒂的目的。他說她是野種,常常罵她是賤人、騷貨,他將她比作大街上的野狗和別人亂來還對她使用暴力。
(五)對父母的不滿。
在他眼中父親是偏心的,他將愛都給了昆丁和凱蒂。父親喝酒,整天糊里糊涂,最后把家產敗光,輪到他掌家時家里一窮二白什么都不剩;而母親無疑也是個沉重的包袱,康普生太太規(guī)矩有多還總是啰嗦,說些什么“命苦”或是“如果我走了你的日子就會好很多”的話,同時又多??;杰生整天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心情壓抑,想著若是母親真的如他所說早點歸西就好了。
(六)杰生對黑人的蔑視及盤剝。
在他看來黑人是不必要的東西。他將他們叫做“黑鬼”。杰生面對苦苦哀求的勒斯特那兩張自己并不需要的票券跟他索價“兩毛五,現(xiàn)錢”,勒斯特出不起錢,于是杰生就當真把兩張票投進了火爐也沒有給他。對于迪爾西他還是有些敬畏的,可是黑人就是黑人,不必對他們客氣,所以當小昆丁出走、康普生太太去世后他就把這個為康普生家服務了大半輩子的人掃地出門,從此不再往來。
二、杰生實利主義價值觀成因
1.社會環(huán)境原因。
南方資本主義的迅速發(fā)展加快了整個社會前進的腳步。在這個機器的時代,窮苦人為了生存拼命勞動、賣力,而資本家為了聚斂財富殘酷壓榨窮人。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社會圍著“利益”打轉,人們的思想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親情的紐帶變得不再清晰,想要在這個社會立足就必須靠自己,杰生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家道敗落,家產幾乎被父親敗光,既無資本有無才干的杰生以自己為中心,舍棄了那些不必要的、會帶來麻煩的人(班吉、母親、黑人等),因為對他而言“拖家?guī)Э凇边M行資本積累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將情人只作為需要時才能出現(xiàn)的對象,這種感情也是一種交易。親情只會帶來負擔,世界上沒有“正經女人”當然不會存在愛情,他的世界只有“利益與交易”。所以他只相信實在的、看得見的利益(因為非實利就是騙局——正如他失掉到手的差事一樣)。
2.家庭環(huán)境原因。
其實,杰生的實利主義價值觀在他童年的時候就來時有些苗頭了。別人都是在一起玩,只有他一個獨自一人在一邊玩,他喜歡把雙手插在兜里不拿出來即使摔跤了還是一區(qū)既往的固執(zhí),他喜歡告狀,當昆丁和凱蒂玩水把衣服弄濕問杰生會不會告狀時他說之前昆丁給他做的彈弓已經壞掉了(意味著他會告狀);后來凱蒂爬上墻偷看時被迪爾西發(fā)現(xiàn)又是他大的小報告,還說自己沒得到什么好處。對于其他方面,他一直處在這個“吵鬧”“不正?!钡募抑?。他沒有從父母那里得到關心和愛護??灯丈运阶岳?、嘮叨抱怨,總以為自己吃了虧,其實是她拖累了這個家;而父親沉湎于喝酒,其他時間則是他關心昆丁和凱蒂,很少關注杰生并對他寄予希望。而他的同胞也沒一個正?!钡摹@ザ『蛣P蒂得到父親的關注,這兩個用光賣掉牧場錢的人一個陷入思想的虛無自殺了,另一個則被丈夫拋棄,一如既往地不檢點,看來那些錢都打了水漂了。剩下那個弟弟又是個十足的傻子。整個家庭的環(huán)境與氣氛都讓人狂躁不安,長期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杰生的價值觀被扭曲了。
總的來說,本文通過了解杰生對不同人物的行為態(tài)度解讀出他實利主義價值觀的具體表現(xiàn)并就其原因從社會和家庭兩方面進行了了闡釋,這些都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杰生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當然,杰生身上的實干和堅持等品質也是值得研究的內容,這些還有待于接下來的進一步解讀。
參考文獻:
[1]《喧嘩與騷動》,美 福克納 著,李俊文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淺析《喧嘩與騷動》中杰生的形象,劉鑫,青年文學家 2011年08期。
[3]說說威廉·福克納《喧嘩與騷動》里的杰生,孤獨老憤青的博客。
作者簡介:
1.李閃閃,女,漢族,陜西省清澗縣人,本科在讀,單位:浙江省嘉興市嘉興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
指導教師:熊芬蘭(1981-),女,湖北漢川,漢,嘉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