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和補充,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小學英語作業(yè)多一點趣味性,多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可以讓英語作業(yè)成為學生和教師之間心與心的對話渠道,讓學生學有所成。
[關鍵詞]英語作業(yè);激發(fā)興趣;實踐活動;注重差異
《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要想讓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還要把課堂教學進行延伸。作業(yè)就是對課堂教學延續(xù)和補充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科學有效地布置英語作業(yè),如何讓學生樂于接受作業(yè)并認真完成呢?文章將對此進行探討。
一、立足“趣”字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應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們負擔?!毙抡n標倡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玩,喜歡唱,喜歡游戲,喜歡……因而,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只有當教師喚醒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學習,才會積極地走進廣闊的知識天地。因此,作業(yè)的設計首先得強調一個“趣”字。
1.玩一玩
德國大教育家福祿貝爾就曾說過: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戲。因而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游戲類作業(yè),這既能使學生覺得好玩,又能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強化知識記憶。如在教完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9 At a snack bar時,為了復習鞏固新學的食物類和飲料類單詞以及新的句型時,筆者就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Happy wheel的游戲作業(yè)。作業(yè)的具體做法就是將一張圓的紙分成八份,每份上寫好今天所學的食物類或飲料類單詞或圖片,再粘上一個指針,然后轉動指針,當指針停下時,一個學生用新句型提問“What would you like?”另一個學生就用Id like…(說出指針指向的食物或飲料),由于這個作業(yè)帶有游戲性質,學生既可以和同桌完成,又可以找好朋友完成,甚至可以與父母一起完成,學生參與的熱情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被調動了,因而學習效果也好了。
2.唱一唱
無論是牛津版小學英語還是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都為學生們提供了大量的歌曲、詩歌、韻律詩等。作為教師,除了要讓學生學會書上原有的歌曲、詩歌外,還可以布置學生改編歌曲或詩詞的作業(yè),如在教完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時,書后有一首歌,歌詞是“What can you see in the tree?I can see a monkey.”筆者就讓學生對“in the tree”和“a monkey”用新學的單詞進行替換,編一曲新歌,學生感到很新穎,很好奇。通過改一改,唱一唱,將本單元學的新單詞和句型都學會了。
二、開創(chuàng)“活”字
小學生總是能從各種活動中找到樂趣和自信。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經常開展一些英語實踐活動。
1.查一查
在學完了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Story time板塊后,筆者給學生呈現了一組圖片,通過圖片給學生介紹了一些春節(jié)不同地方的風俗,然后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學生去問一問父母春節(jié)還有什么風俗,去網上查一查全國各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有哪些不同。這類作業(yè)可以幫助學生由課本延伸到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英語,用生活中的英語來豐富自己的詞匯,既鞏固了課內知識,又增加了信息的輸入。
2.畫一畫
如在教學完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時,為了鞏固所學的形容詞tall,short,long,big,small,fat,thin等時,筆者布置了讓學生畫一個動物園的作業(yè),要求里面有學生自己喜歡的動物,然后再配上一段文字介紹,因為作業(yè)涉及畫畫,所以學生很喜歡,自然而然拿起畫筆畫了起來。畫完后,立刻配上了一段文字介紹。第二天當學生來介紹自己的動物時,學生個個都講得十分精彩。
3.寫一寫
在學習了六年級上冊英語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后,結合現在環(huán)境問題,筆者布置了一個名為“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arth?”的作業(yè),作業(yè)要求學生用所學的句型提出保護地球的建議,并同時讓學生設計一張保護地球的公益海報。將作業(yè)延伸至現實生活中,給同學提供豐富多彩的語言情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發(fā)揮自我的空間,讓學生有話要說,學生才能真正地“動”起來,真正地去運用英語,把英語學活學好。
4.演一演
英語是一門語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學習語言最根本目的在于能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新版的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這些板塊通過一個個對話、短文和有趣的故事,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和強化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如果教師一味地布置學生課后聽錄音磁帶去背誦的話,學生一定會覺得這是一種負擔,但如果教師讓學生分角色演一演這些小故事,或者將這些故事改編成情景劇、課本劇的話,學生一定會覺得這很有趣,很有挑戰(zhàn)性,從而樂于接受。如在教授小學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 1 Thekings new clothes時,學完后,筆者讓學生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然后四人一組上臺演出。學生在精彩的表演中,在快樂的笑聲中記住了新的單詞和句型,也學會了如何運用這些單詞和句型。
三、關注“異”字
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生之間存在著個別差異。不同學生對語言的記憶、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是有差異的。因而教師要針對這種差異進行因材施教,讓每一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教師布置作業(yè)時,必須設計出有層次的英語作業(yè),讓每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靈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yè),從而讓學得好的同學有繼續(xù)學習的勁頭,而相對較差的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自信。
如在教完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Story time后,筆者利用春節(jié)時給紅包這一風俗,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了三個層次的作業(yè)。
(1)Read Annas email and tell your family about Chinese New Year in Hong Kong.
(2)Make your plan for Chinese New Year with your family.
(3)Surfthe Internet,to know some NewYear cus-toms of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world.
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任選一題或若干題完成。完成第一項作業(yè)可以得到一個紅包,完成第二項作業(yè)可以得到兩個紅包,完成第三項作業(yè)可以得到三個紅包。學生為了多得紅包,會竭盡全力完成作業(yè)。這類作業(yè)設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本領的空間,也能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當然樂于接受。
四、落在“實”字
不管是英語口頭作業(yè),還是書面作業(yè),不管是游戲類作業(yè),還是創(chuàng)新類作業(yè),不管是背誦抄寫,還是改編續(xù)寫作業(yè),最終我們都是要讓學生扎扎實實學好英語。那么如何讓這些作業(yè)落到實處呢?書面作業(yè)比較容易檢查,那口頭作業(yè)呢,如何讓學生自覺自愿地完成呢?
1.評一評
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筆者常常會布置學生回家聽錄音模仿跟讀這個作業(yè)。但由于這是個口頭作業(yè),不自覺的孩子可能會偷工減料,老師檢查又很費時,因而筆者常常會讓學生在聽錄音后進行模仿,然后每周再錄一段自己認為最好的課文朗讀錄音。第二周四人一組聽聽自己聲音,評出最佳朗讀員。然后每小組最佳朗讀員再進行PK,以此類推,每月評選出最佳誦讀之星。通過這類作業(yè),學生互相鑒賞,互相交流,互相進步。學生一方面養(yǎng)成了在家里自覺朗讀的習慣,另一方面也使自己的朗讀水平在相互評比中得到了提高。
2.比一比
小學生天真活潑,他們喜歡競賽,在競賽中努力,在競賽中進步,在競賽中樹立自信。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筆者都會讓學生找一個競爭的對手,每一次的作業(yè)都要進行比一比,贏的人可以得到一顆“★”,一周一總結,看誰得的“★”多。有了比賽的小刺激,孩子們就會樂意完成作業(yè),也會為了榮譽認真地完成作業(yè)。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布置英語作業(yè)。只有讓作業(yè)成為學生和教師之間心與心的對話渠道,才能讓學生學有所成。
責任編輯 肖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