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而(白領,孩子2歲多)
我家小朋友現(xiàn)在已經(jīng)2歲多了。之前一直讓他使用勺子,大概滿2歲過后,孩子就自己主動想拿我們的筷子吃飯。我就讓他拿,但我也會擔心他受傷,姿勢不正確。所以在這階段我就買了市面上的學習筷,但兜了一圈,我家小朋友不拿學習筷!他拿我們大人在用的筷子……我家的3雙學習筷就這樣被打入冷宮。
陳艾琳(教師,孩子4歲)
最好等到孩子3歲以后再學習用筷子,3歲正是兒童智力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學習使用筷子,既可練習手指的各種動作,又可促進大腦發(fā)育,從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操作技巧。
壽蓉蓉(全職媽媽,孩子6歲)
應盡早讓2~3歲的孩子開始學會用筷子吃飯,我家孩子2歲多開始用的。不過在學習用筷子吃飯時,父母必須注意孩子的安全,防止發(fā)生意外。還有不要給孩子使用油漆筷子,可以選用未涂油漆的木筷和竹筷。
陳雁(公司職員,孩子3歲)
我覺得孩子至少3歲以后再開始用筷子吧,小孩子用筷子真的是太危險了,用筷子時家長最好在跟前陪著。
王大川(編輯,孩子5歲多)
我家孩子是上幼兒園以后,大概三四歲的時候用的吧,現(xiàn)在用得也不太好,大部分時候還是喜歡用勺子,有一些飲食用勺子會更方便一些。我們覺得這個根據(jù)孩子自己的情況來吧,勺子用好了,手指也會跟著靈活起來,到那個時候再用筷子也不遲。但我們也訓練孩子用筷子,先讓孩子練習用筷子夾比較大的食物,比如爆米花、花生之類的,先輕后重,先大個后小個,熟練后再夾細小的食物,慢慢就能用好了。
宋斌(職員,孩子5歲)
孩子應該4歲后開始學用筷子的,太小的時候學,會容易受傷,因此還是等孩子懂事后,能夠保護好自己了就可以開始學了。
育兒專家
使用筷子好處多
強化手的精細協(xié)調動作 使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jié)也要同時參與。日本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筷子是一種復雜、精細的運動,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jié)50多條肌肉,一日三餐使用筷子,對兒童來說,是鍛煉手部功能的好機會。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使用筷子越早的孩子,動手能力就越強。
促進視覺發(fā)育 在使用筷子夾食物之前,離不開眼睛的視覺定位,即兩眼注視同一目標,再將它們分別所得的物像融合成一個單一具三維空間完整的像。這一過程看似簡單,但需要兩眼外肌的平衡協(xié)調,視網(wǎng)膜黃斑中心凹有共同的視覺方向,以及大腦皮層中樞對成像的完善的融合機制,絕非一日之功。因此,經(jīng)常使用筷子能促進視覺的發(fā)育,對于預防斜視和弱視都是大有幫助的。
健腦益智 使用筷子需要依賴手部的精細動作和眼睛的視覺定位,但更離不開腦部通過神經(jīng)反射,對它們的調節(jié)和修正,此即手腦和眼腦反射。從大腦皮層各區(qū)分工情況來看,控制手和眼部肌肉活動的區(qū)域要比其他肌肉運動區(qū)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于大腦的發(fā)育,從而起到健腦益智的作用。
孩子幾歲學用筷子
現(xiàn)在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應從小養(yǎng)成使用筷子的習慣,而且越早越好,有助于孩子的智力發(fā)育。而有些父母發(fā)出這樣的疑問:孩子2歲了還不會用筷子,是不是太笨了?但是事實上,太小的孩子大腦發(fā)育不完善,不適合用筷子,而且過早過激的教育會挫傷孩子吃飯的積極性。
一般說來,孩子使用筷子從3歲左右開始,循序漸進。從3歲之后,在每次進餐時,父母就要留意讓孩子以正確的方法拿餐具。如果吃到一半而換手或變成抓筷子的情形,無須特意提醒他,只要每天反復不斷地教導他正確的拿法,慢慢地等他記清楚以后,就可以拿得很好了。
過早使用筷子的不良后果
太小的孩子大腦發(fā)育不完善,不適合用筷子 用筷子夾菜這一動作,需要牽動多個關節(jié),有多塊肌肉參加。它不僅是5個手指的簡單屈伸動作,腕、肩及肘關節(jié)也要同時參加,完成這一動作是相當復雜的。如果孩子的年齡偏小,如2周歲左右,此時才剛剛開始學用勺子吃飯,未必能很好地完成用筷子吃飯的動作。手動作的訓練雖然可以促進大腦發(fā)育,但也要以大腦發(fā)育至一定水平為前提,所以“越早越好”的“早”也應有一定的限度。而其他對孩子的智能訓練也一樣,要遵循兒童大腦發(fā)育的客觀規(guī)律。
過早過激的教育會挫傷孩子吃飯的積極性 如果過早逼孩子用筷子,由于手的動作還未發(fā)育完好,不但學習起來困難,還可能會因為動作不協(xié)調把飯碗弄翻、飯菜弄撒。如果此時父母不夠耐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責罵孩子,甚至大打出手,反而弄巧成拙,挫傷孩子自己進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對他們進行教育,切不可操之過急,適得其反。
(丁靜超 浙江省紹興市人民醫(yī)院兒科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