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良國
童話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民間文學體現(xiàn)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民俗風俗和語言特點,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知識、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美德。民間童話、童謠、神話、寓言、戲劇等民間文學融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于一體,是小學生樂于閱讀的書籍,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最佳精神食糧。細細品味何夏壽老師執(zhí)教的《草橋結(jié)拜》一課,為我們呈現(xiàn)了四大亮點。
一、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課程資源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重要因素,更是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關鍵因素。教學之于學生的發(fā)展,非一時一課,也非一文一本,即便對教材的認識,我們也要以“無非是個例子”的態(tài)度視之,而絕不能認為是不可逾越的《圣經(jīng)》。何夏壽老師的這一堂課,引進學生喜聞樂見的民間戲劇,充分利用自己能唱善唱戲劇的特長,利用民間文學資源和自身資源,豐富小學生的習作素材,學生在自主吸取民間文學營養(yǎng)的課堂學習活動中,有說、有笑、有讀、有想、有演、有寫,打開了學生的嘴、腦、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給學生以樂于創(chuàng)作的氛圍,讓學生置于魚躍鳥飛的樂園。
二、注重彰顯文體特點
“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辈茇г凇兜湔摗ふ撐摹分?,道出了文章的體式特點與風格。文體不同,教法各異。何夏壽老師在執(zhí)教《草橋結(jié)拜》時,充分彰顯文體特點,以一種兼容性的課程文化取向,將文體、課文兩者統(tǒng)一于語文手段,讓學生自然浸潤在文化氛圍之中,觸及文體的含蘊,取向語言的本體,凸顯語文教學濃濃的“語文味”。
﹙一﹚講讀析特點
師:我們曾經(jīng)學過一個劇本,叫《半截蠟燭》,知道了劇本和我們熟悉的記敘文,在講故事的形式上是很不一樣的。還記得嗎?(生答:記得)比如說(點擊《草橋結(jié)拜》片段。梁山伯:不妨撮土為香。請問祝仁兄今年…… )這種角色與角色之間你叫一句,我講一句的講述方法叫什么?
生:對話。
師:對話是小名,大名應該叫對白。(點擊:旅途之中未帶香燭,這便如何是好?)這又叫什么?(生無語)這叫獨白,是角色在自言自語,簡寫白。
師點擊——(祝英臺學梁山伯的動作而拜)
師:這種加括號的叫什么?
生:這是表演提示。
師:是的,提示演員如何表演(點擊——燈漸暗 幕落)這又是什么呢?
生:舞臺說明。
師:好偉大,連這個也知道。
(點擊唱詞)
這叫什么?(生:唱詞)是的,唱詞是戲曲的身份證,是戲曲劇本區(qū)別于話劇劇本的主要特征。
小結(jié):戲曲劇本就是由對白、唱詞、表演提示和舞臺說明四個方面組成的。
師:會讀劇本嗎?(生:會)讀劇本不像讀記敘文,看到什么都要大聲地讀什么。讀劇本要做到該讀的,要讀得聲情并茂;不該讀的就不要讀出聲來。根據(jù)你們的經(jīng)驗,誰來說說,哪些是該讀的,哪些是不該讀的。
生:對白和唱詞要讀的,提示和說明不用讀的。
師:好有經(jīng)驗。下面我們請兩個同學分別扮作祝英臺、梁山伯,來讀一讀這部分劇本。(師走向一學生)你的笑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把話筒交給你。我問一下,你愿意讀誰?(生:梁山伯)你大概是“梁粉”,梁山伯的粉絲。那么請你選個祝英臺吧?。▽W生自己選了一個)好,梁山伯和祝英臺都到位了,可以開始讀了嗎?(生:可以)
(學生讀片段)
(二)賞析悟特點
師:你們倆不但會讀,而且讀得自然流暢、繪聲繪色,點贊!不知大家注意到?jīng)]有,讀戲曲劇本,其實就是讀對白和唱詞。不過,唱詞真正的作用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唱的。戲曲里,最主要的話,最重要的內(nèi)容,往往是寫成唱詞唱出來的。今天我們學的這個劇本里頭,有一段非常有名的唱詞,是用來表現(xiàn)祝英臺的聰明伶俐、機智敏感的。你說說是哪一段唱詞。
生:我家有個小九妹。(師幻燈片出示)
祝英臺:哦,仁兄有所不知。
(唱)我家有個小九妹,聰明伶俐人欽佩。
描龍繡鳳稱能手,琴棋書畫件件會。
此番求學到杭城,九妹一心想同來,
我以為男兒固須經(jīng)書讀,女孩讀書也應該,
只怪爹爹太固執(zhí),終于留下小九妹。
師:這是戲曲名段。我估計你爺爺唱過、奶奶演過,你爸爸聽過,媽媽學過,現(xiàn)在,就請你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學生讀)
師:這段唱詞在講誰?(生:小九妹)其實小九妹就是祝英臺。這是祝英臺在梁山伯面前,為了掩飾自己的女兒身份,隨機編出來的一個小故事。有點玩笑性質(zhì)的,我們要讀得輕快,活潑,好玩點。這樣吧,我們一起來讀讀。我讀一句,你們讀一句,這樣反復,一直到讀完。準備好了嗎?
師:剛才我們是怎么來斷句的?(前四后三,整段唱詞基本上是這樣一種規(guī)律,像唱歌一樣,一句話里有幾個拍子)你覺得讀起來有一種什么感覺?(生:有節(jié)奏)除了節(jié)奏,你還聽出唱詞有什么特點?(生:尾字押韻,朗朗上口)
師:沒錯。唱詞是歌謠的一種,非常講究句子的押韻,有時候為了押韻,要打破常規(guī),對詞句作前后調(diào)整。比如說這個句子里——(師幻燈片出示)
梁山伯:妙哉高論,妙哉高論!
(唱)仁兄宏論令人敬,志同道合稱我心。
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讀書也該應!
師:習慣上我們使用的“應該”,而這里調(diào)換了位置,變成“該應”。為什么要調(diào)換?(是的,為了押韻)
師:下面我們請全體女生做小九妹,來讀讀這段唱詞;男生也不閑著,我們來做小九哥,用手打拍子,為小九妹們伴奏。一起再來感受一下唱詞有板有眼的節(jié)奏感和朗朗上口的音樂感。
何老師從戲劇的特點入手,在講、讀、唱、演、悟中,讓學生自然觸及文體特點,進而了解、認識、感悟戲劇的“對白、獨白、韻律、節(jié)奏”等相關文體知識。讓人嘆服的是,學生在逐漸地發(fā)現(xiàn)中既增加了對這種文體的興趣,又豐富了語文知識,提高了朗讀能力和語感。
三、注重高效讀寫融通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庇纱丝梢?,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兩個重要的內(nèi)容,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下筆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在“讀書破萬卷”的基礎上的。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戲曲劇本的主要表達特點,而且明白了唱詞在戲曲中的“大哥大”地位。學了《梁山伯和祝英臺》,可能大家會想到,在我的家鄉(xiāng),美麗的杭州,也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點擊:《白蛇傳》海報)我相信大家非常熟悉這個故事。
師出示點擊《白蛇傳》故事片段。
許仙嚇得全身發(fā)抖,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娘子!娘子,莫非你真是……”白蛇見事到如今,再也不便隱瞞,歉意地說:“是我隱瞞你了?!痹S仙說:“那你為什么早不與我講明?”白蛇說:“非是我不把真情吐,只怕你膽小要受驚?!痹S仙想起白蛇平時對自己的千般好,而自己竟不辨恩怨,聽信法海,不覺悔恨相加,大喊:“娘子——”
法海用雷峰寶塔將白蛇鎮(zhèn)了起來。生離死別之際,白蛇痛苦萬分,將真相告訴了許仙:“為妻是,千年白蛇在峨眉山修行;因為羨慕紅塵,所以遠離洞府來到了杭州。那一天,我們初次相見,風雨同舟,感情深厚;我請人托媒,西湖邊點起花燭,我們結(jié)為鸞儔(luán chóu)。我以為,從此后我們夫唱婦隨定能共度百年;但萬萬沒有料到,這滿天的孽海風波令我情難以酬?!?/p>
師:這部分故事說的是法海用雷峰塔將白蛇鎮(zhèn)了起來。生離死別之際,白蛇將自己為何從峨眉山上下來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如實告訴了她的丈夫許仙。(生瀏覽故事)
師:現(xiàn)在,我請咱們班上的全體同學,學做一回編劇,將故事改寫成戲曲劇本。這部分故事共兩個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我已經(jīng)改成了對白,咱們的任務是將第二小節(jié)的內(nèi)容改寫成唱詞。這段話里一共有6句唱詞,我已寫好了第一句,大家一起讀讀。
生(讀):為妻是,千年白蛇峨眉修。
師:這句唱詞是幾個字的?(生:10個字)沒錯,戲曲中非常有名的10字句。請大家按照“前三后七”的句式,根據(jù)唱詞的特點,寫出其他5句唱詞。寫一句得一星,最高是五星,當然這是自評分。5分鐘后,我們進行評比。評出本年度咱們班的最佳編劇。(學生寫作)
師:下面我請三位同學上臺宣讀他們創(chuàng)作的唱詞,掌聲鼓勵一下。(三位學生上臺交流,分別是寫三句的,四句的,五句的。先請寫三句的同學)
師:別不好意思,寫三句已經(jīng)了不起了,人家大詩人說兩句三年得,你是三句5分鐘,超詩人了。
生:因羨慕,遠離洞府來杭州。
初次見,風雨同舟感情深。
請托媒,點起燭結(jié)為鸞儔。
師:好的,謝謝你,我把你的大作放到投影展示臺上。(將學生的唱詞放到展示臺上)下面我們掌聲有請這位寫四句的同學,聽聽他為我們帶來的精彩。
生:慕紅塵,遠離洞府來杭州。
那一天,初次相見感情深。
我托媒,西湖點燭結(jié)鸞儔。
我以為,夫唱婦隨度百年。
師:謝謝你。同樣,我們把你的大作也放到投影展示臺上。下面請寫五句的這位男生了,看看他為我們帶來的精彩。
生:慕紅塵,遠離洞府來杭州。
初相見,風雨同舟感情深。
請托媒,西湖花燭結(jié)鸞儔。
我以為,夫唱婦隨度百年。
沒想到,滿天風波情難酬。
師:好的。(將學生習作放到展示臺上)三位劇作家的作品都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了,下面我請各位同學擔任評委,我們一句一句來欣賞,來評析。第一句,大家認為哪個同學寫得最好?
生:差不多。
師:我覺得也差不多,但這位同學的字寫得漂亮,這句最好就是你(寫三句的同學),請你用紅筆將自己的唱詞圈出來,表示這一句你是冠軍。
師:我們再來看第二句。怎么樣,誰的好?
生:第三個好一點,因為他比較書面化。
師:好,就照你評的。請寫五句的這位同學將自己的佳句圈出來。
師:第三句呢?
生:“我托媒,西湖點燭結(jié)鸞儔”這句好點。因為他講清楚了是她托的媒,其他兩位沒說清是誰托的媒。
師:說得頭頭是道。有道理,請寫四句的這位同學將這句圈出來。
師:現(xiàn)在只剩下兩位同學比較,大家說哪位的好點。
生:第四句大家一樣,第五句只他一個人了,當然是寫五句的同學好一點。
師:是的,是的。下面我宣布,寫三句和寫四句的同學獲得優(yōu)秀創(chuàng)作獎。這位寫五句的獲最佳編劇獎。我們用掌聲歡送他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拉住寫完五句的男生)你等等。
師:你好了不起啊,你的唱詞字數(shù)相等,勻稱美;抑揚頓挫,節(jié)奏美;韻味十足,音樂美。祝賀你成為5星級編劇!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運用孕伏創(chuàng)造。何夏壽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根據(jù)文本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jié)合點,通過讀中悟?qū)懀宰x帶寫,使讀寫之間高效融通,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注重延伸閱讀興趣
教小學生戲劇文學,難度是相當大的,既不能無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也不能不顧及學生認知的實際,文學教學本身不是要求學生學會文學創(chuàng)作,但可以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種下一粒種子,留下一份熱情,放飛一線希望。
師:今天我們閱讀了戲曲劇本,也創(chuàng)作了戲曲劇本,你覺得有意思嗎?(生:有意思)民間戲曲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非常非常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有多少呢?我們一起去問問百度。
(師出示:黃梅戲《牛郎織女》,越劇《柳毅傳書》,昆曲《牡丹亭》《貍貓換太子》《程嬰救孤》《荊軻刺秦》等海報)
師:民間戲曲是一本好大好大的書,值得我們好好地去閱讀,去傳唱。
結(jié)課一般有總結(jié)的內(nèi)涵,尤其是學習新文體。問題是,是對新文體進行知識性梳理,還是對當下的學習氛圍作延伸,這是執(zhí)教者執(zhí)教理念的一種區(qū)別。畢竟,文體只是一種語言本體的話語方式。既然是話語方式,學生通過語言學習是可以領會文體特征的。因此,何夏壽老師的結(jié)課點放在延伸閱讀興趣上,通過出示黃梅戲《牛郎織女》、越劇《柳毅傳書》、昆曲《牡丹亭》《貍貓換太子》《程嬰救孤》《荊軻刺秦》等海報的形式,推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對民間戲劇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延伸,簡潔而不失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