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 要:指導學生積累語言不應該局限于語文課上,還應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他們樹立時時、事事積累語言的意識。博覽群書,積累語言;熟讀成誦,積累語言;作文練筆,積累語言;因材施量,積累語言,使學生不斷積累并運用語言,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博覽群書;熟讀成誦;語言積累;練筆作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比绾翁岣邔W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認為首當其沖的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要靠語言的不斷積累作為基礎。下面就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博覽群書,積累語言
毛澤東同志是酷愛讀書的典范,他讀的書之多,之廣。因此,除了在課堂上上好閱讀課之外,還要注重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展。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我在組織學生閱讀課外書時發(fā)現,有部分孩子對課外閱讀沒有興趣,手中有書看不進去,更談不上積累。針對這一現象,我定期在語文早自習上選擇一本書中的某個精彩片段或情節(jié)講給學生聽,在學生興趣盎然時學習。
2.指導學生認真選擇課外書
農村小學資源有限,書籍匱乏,為了有效地利用圖書,讓學生用最少的錢買到最有價值的書,我給學生建議:在縣圖書館辦一張借書卡就可以借閱那里所有的書籍,也可以常到新華書店去看書,做到最大限度上的閱讀。同時,班級開展“快樂閱讀”活動,組織學生在班級內建立“圖書角”,組織學生交流,借閱,做到班內學生人手一本書。
3.讓學生多動筆記一記,抄一抄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睂W生看似讀得不少,但真正能夠記住的不多??梢宰寣W生動筆記一記,抄一抄。如中年級學生可摘錄一些常用的詞語、成語或者段落,便于理解記憶,最好采用書畫結合的方法,直觀形象。
4.給學生展示“成果”的機會
學生讀的課外書多了,就給他們展示的平臺。我的做法是:(1)每個星期專門利用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開展活動?;顒诱n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經典詩文誦讀”“美文欣賞會”“講故事”等。(2)在班級美化布置時,專門設立“讀書吧”,將他們的各種摘抄等進行交流。
二、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俗語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胴S富學生的記憶倉庫,就必須有大量的知識儲備。而儲備知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背誦,不背誦很多東西是不會進入記憶倉庫的。根據這一說法,我要求學生每活動一次,朗讀背誦40分鐘,背誦內容為好詞、佳句、優(yōu)美段落,要求在平時作文中使用。這是課內積累。為了強化這一手段我采用了以下兩條措施:
1.增加課本中的背誦量
漢語是世界上最具有表現力的語言之一,它具有思想美、意境美、節(jié)奏美、韻律美的特點?,F在的教材要求背誦的篇目并不多。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成績好的學生要求每篇都背誦,成績差的課本上要求的必須背,另外篇目是讓他們有選擇性地背一些經典段落、優(yōu)美的詞句等。另外,我讓學生堅持不懈地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并把他們一一放入記憶倉庫中。
2.充分地利用學校的校本教材《魅力平湖名詩集》,讓孩子們每天背誦一首詩歌,每周背誦一篇課外的經典段落
很多酷愛讀書的名人,許多優(yōu)秀的名篇都能熟讀成誦。通過采取這樣的方法,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積累就豐富了。
三、作文練筆,積累語言
俗話說: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作文也就寫得好了。作文訓練就是對語言不斷鞏固和運用的過程。怎樣指導學生寫好小練筆呢?我認為,除了每個單元的作文訓練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恰當地把握課堂練筆的時機。我在教低年級時,經常采用的方式是仿寫,如,在學習《荷葉圓圓》后,我就讓學生仿照著寫一段話,同時每個星期給他們安排一個看圖寫話。學生對寫作文一直興趣都很高,我沒有要求他們寫那些永遠也記不完的日記,而是給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有東西可寫。如教學《凡卡》時,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想想凡卡是否收到爺爺的來信?后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讓學生寫一篇小短文。
四、因材施量,積累語言
對于班里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我采用比學趕超的方法增加他們的語言積累量。每周一篇優(yōu)秀習作或名家名篇,周五檢查他們的背誦情況。因為本來都是程度差不多的學生,都不甘落后,所以都積極地背誦,一個學期下來他們基本上都能背誦將近20篇優(yōu)秀的文章。這個方法我已經堅持了將近三年,學生的記憶倉庫里已經很“豐收”了。每次作文都成了他們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因此,就別說怕上作文課了,他們還經常往我們學校的??贤陡迥?。
博覽群書、誦讀經典、作文練筆,都必須以語言積累為基礎,長期堅持,相信學生的語文素質定會得到提高。語文教學自然也就達到了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這一要求了。更重要的是在積累語言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使學生愛上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
參考文獻:
羅登恒.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言積累[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