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層蘭
摘 要: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智慧。班主任是塑造學生品格的直接參與者,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yè)道德、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班主任的道德修養(yǎng)、道德品質以及人格魅力、學識高低諸因素最具影響力。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在現(xiàn)代教育科學理念的指導下,大膽創(chuàng)新,滿懷信心地開始班主任提升的實踐追尋。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專業(yè)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246-01
自加入陳親貴名班主任工作室,聆聽了彭局長和徐校長作當今班主任的意義的講話,聽取了陳老師二十幾年當班主任積累的優(yōu)秀經驗介紹,我真正意識到班主任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對班主任這個角色有了重新的審勢與解讀。在這一年和工作室成員的學習、交流、實踐、發(fā)展中更增加了做好班主任的信心和決心。面對一個日益多元化的社會,不能依然如故,得趕緊改變,改變從讀書開始修煉自己。于是默默的踏上尋找之路,學習著、成長著、提升著、思索著,明確的認識了這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智慧,既然是一門精深的專業(yè),那么班主任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yè)道德、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它是塑造學生品格的直接參與者,所以班主任的道德修養(yǎng)、道德品質以及人格魅力、學識高低諸因素最具有影響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在現(xiàn)代教育科學理念的指導下,大膽創(chuàng)新,滿懷信心地開始班主任提升的實踐追尋。
一、平等對話,走進學生心靈
當前,我們面對的是在網絡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學生,他們眼界開闊,他們不喜歡聲色俱厲的威嚴和喋喋不休的說教。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努力搭建對話的平臺,讓師生在民主平等的對話中產生思想的碰撞,分享彼此的情感與觀念,達到情交融、心貼心的境界。
這學期我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有趣的“QQ名稱”在班級流行起來,有的同學上課都忍不住偷偷的給別人傳遞紙條寫上“QQ名稱”,看到這一現(xiàn)象,我沒有下令禁止,而是讓學生起符合我的性格與職業(yè)的QQ名稱,大家紛紛行動起來,一時激起千層浪,不到一兩天60多條QQ名稱以五色繽紛的顏色、五花八門的形狀交到我手中,有成語、諺語、俗語、唐詩宋詞、警句、名言、還有自創(chuàng)的網絡流行語。在這種“風暴”中,學生不但增長了知識,還拉近了和我的距離,我及時引導他們懂得做事成功的秘訣貴在用心和堅持??粗⒆觽兏挥姓芾淼腝Q名稱,我更深刻體會到師生之間展開平等的對話,就會讓教育走進學生的心靈,收到“天街小雨潤如酥”的特殊效果,體會到走進學生心靈的幸福感。
二、培養(yǎng)自律,解放自我身心
我們大多數(shù)班主任從早到晚都跟著學生盯,自己一天下來疲憊不堪,學生卻還是伺機而動,師生關系還像十幾年前的警察與小偷,細想想太奧特了,我便尋思改進的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你是明天的教師,請記住每一個兒童都是帶著想好好學習的愿望來上學的”。做教師的我們決不能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漠的、不信任的態(tài)度毀滅這種“圣潔”。應以莊嚴敬畏的態(tài)度接納,才不辜負他們給予的信任。于是我決定從“監(jiān)工”的崗位上“下崗”。我鄭重的宣布了這一重大決策。從現(xiàn)在起,我下崗了,讓你們自己管自己,尤其要檢驗和發(fā)揮班干部的能力了。教室里頓時沸騰了,每個學生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光芒。這樣的放手一舉兩得,既讓班干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學生逐漸培養(yǎng)了自覺學習的習慣,我也從繁重的事務性勞動中解放出來,有充足的的時間觀察、了解學生,還可以有充沛的精力思考探索教育改革,從而努力實現(xiàn)由體力型雜工向科研型教育者轉變,這難道不是教育智慧,不是種幸福嗎?
三、引導讀書,促進心智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天天看書,終身以書籍為友,這是經久不斷的潺潺小溪,是滿溢思想的河流”。因此我在讀書提升自己的同時,也不斷把每一個學生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他們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多樣的閱讀方式激發(fā)他們讀書的欲望,交給他們讀書的方法。掀起學生讀書的狂潮,閱讀的火種就這樣在不經意間熊熊燃燒開去;還通過平時故意讀錯一個字,罰我再讀的機會,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心靈的閱讀?;貞浗鼛啄晡液蛯W生的讀書生活,我真切的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種可現(xiàn)出來的善良光輝、正義鋒芒、哲理火花對學生起到了心智的感染和引領作用,遠遠超過了各種硬布置讓讀的說教,在學生們朗朗讀書中,我也享受書籍帶給我教育的力量。
四、關注體驗,彰顯管理個性
專家指出:“兒童品質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因此,我們班主任必須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以自我感知為基礎,以自我感悟為主線,以自我導行為目標,創(chuàng)設多種教育情景,讓學生經歷真切體驗,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觸動學生的思想熱點,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上學期,我班學生喜歡上課講小話,常常影響到老師的教學,一天放學時吵鬧,我強壓住心中的不快,靜靜地一言不發(fā)的注視著他們,等全班安靜下來后,我告訴他們,剛才我等了200多秒鐘,不少學生嘴巴張大了,顯然他們被“200”這個數(shù)字驚住了,但我知道,他們對200秒并沒有深刻的體會,于是我便讓他們帶表上臺計數(shù),其他學生寫字、讀字,統(tǒng)計200秒能寫多少字,讀多少字。隨后讓他們說真實的體會,大家由衷地說出了要珍惜時間,遵守紀律。
五、反思總結,提升教育智慧
“成長=經驗+反思”這是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出的一個教師成長公式,作為班主任我們既要把自己當作研究對象,也要關注審視別人的教育思想,從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過去,我設計了兩種“喜報”,一種是“班級明星”,獎給各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一種是“快跑能手”,獎給在某一方面有進步的學生。每周班會上,都組織學生互評、自評,然后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請獲獎者發(fā)表獲獎感言,并拍照留念。這一做法,不僅掀起了“比學趕超”的浪潮,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也讓家長如沐春風,對自己的孩子滿懷期待,我堅信真誠的贊賞必換來學生的快樂。
但隨之我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滋長了虛榮心,產生了嫉妒心,甚至有些盲目自信,于是我清醒地認識到,不能一味地賞識,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我開始在日常班務中嘗試“綠色懲罰”,讀書不專注的同學站在教室前面,看其他同學專心致志讀書的樣子,從中找一個最投入的用一段話描述其讀書的神態(tài),然后把這段話交給那位同學,并當面贊揚;我讓隨便扔廢紙的學生到校園內找廢紙,并張貼尋人啟示等許多案例,讓我明白,只有擺平賞識與懲罰這桿天平,才能讓教育走的更“穩(wěn)”。
總之,這一年的工作開展中,我們每一位成員在各自崗位上,踐行著我們工作室的指導目標,聚集體的智慧為我縣班主任提升做一點微薄之力,更讓自己在充實中品嘗當班主任的幸福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