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鑫馨 魏敏 劉婧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網絡的普及,近年來媒體曝光的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案件越來越多,國際國內形勢均不容樂觀。未成年被害人遭遇性侵有來自自身心理的、家庭的、社會的各個方面的原因。在實務工作當中,我們應當做好性侵案發(fā)生前的預防工作,刑事訴訟過程中的權益保障工作以及事后的救濟工作,依法全面保障性侵案中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未成年被害人;性侵案;權益保障
中圖分類號: D925.2;D922.1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3-0048-02
作者簡介:瞿鑫馨(1988-),女,江西九江人,碩士研究生,井岡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員,研究方向:檢察實務。
一、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現(xiàn)狀和特征
(一)國際、國內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現(xiàn)狀
1.各國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呈多發(fā)態(tài)勢
據(jù)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的一項學術研究顯示,在全球范圍內,約19%的未成年人面臨被性侵害的危險。
2.我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現(xiàn)狀
2008-2013年,全國法院審結猥褻兒童犯罪案件共計12247件,年均2000多件,呈逐年上升趨勢。
(二)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1.犯罪人特點
在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當中,熟人、親友作案的比例甚至高于陌生人作案的比例。
2.被害人特點:被害人為留守兒童的比例較大
在農村未成年人遭遇性侵案件當中,有很多都是留守兒童。
二、性侵案未成年被害人被害原因
(一)自身心理原因
未成年被害人遭遇性侵后,心里緊張、羞愧,不敢告訴父母。這一弱點無形中會強化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增加自己被害的可能性。
(二)家庭原因
1.監(jiān)護原因,包括不監(jiān)護和不當監(jiān)護
例一:未成年人A父母離異,父親獲罪入獄,母親另嫁他人,她隨母親和繼父一起生活,母親與繼父婚后生育一子便對其置之不理,怠于行使監(jiān)護職責。年僅13歲的她多次見網友,與網友自愿發(fā)生性關系。在此案例中其母親與繼父是未成年人A的監(jiān)護人,他們怠于行使監(jiān)護職責是未成年人A多次遭遇不法侵害的重要原因。
例二:未成年人B暑假期間跟隨母親和小姨、表哥到外婆家過暑假,其母親和小姨讓12歲的她與15歲表哥晚上睡一床,暑假期間多次與表哥發(fā)生性關系,案件的發(fā)生與其母和小姨的不當監(jiān)護直接相關。
2.家庭環(huán)境原因
例三:未成年人C在其11歲時父母離異,家庭遭遇變故。C隨母親一起生活,其母在其12歲時談了一個男朋友,C非常排斥母親和新男友交往,性格越來越暴躁和偏激。由于無法排遣心中的苦悶C長期沉溺于網吧與網絡游戲當中,后在網友的挑唆下離家出走去約見網友,后被網友強奸。在該案例中父母離異后母親交往新男友這一家庭變故對未成年人C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內心的苦悶無法宣泄使其沉迷于網絡游戲并將情感付諸于網絡虛擬環(huán)境當中,這是其被害的重要原因。
(三)社會原因
例4:未成年D(女,12歲)與未成年E(男,13歲)為某中學同班同學,放學回家后經常一起玩耍,后E邀D一同前往家中玩電腦。二人在E家中觀看網絡色情電影并發(fā)生性關系。D意外懷孕,給D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后D父母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帶D轉學。在此案例當中,網絡色情信息的負面影響是直接誘因,使得年僅12歲的未成年少女意外懷孕,給其身心帶來了很大影響。
三、性侵案未成年被害人權益保障措施
(一)做好犯罪前的預防工作
1.家庭預防
父母應當妥善行使好教育監(jiān)護責任,不應當僅僅重視智力教育,還應當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遠離性侵害的危險,告訴自己的孩子面對性侵要敢于說不,不要選擇沉默。
2.學校預防
學校應當采取措施堅決清除出將黑手伸向未成年孩子的害群之馬,同時還應當教育未成年人如何避免受到性侵,學校還應當開設適當?shù)恼n程向未成年人傳播兩性知識。
3.社會預防
國家應當增大對互聯(lián)網色情信息的打擊力度,以免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市場上很多商家有開發(fā)學生電腦,針對學生群體開發(fā),屏蔽了網絡媒體的負面信息,應當加大對此類產品的推廣、扶持力度。
(二)在刑事訴訟過程當中切實保障性侵案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權益
1.偵查階段
性侵案未成年被害人比較特殊和敏感,在案件的偵查詢問階段我們可以借鑒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做法,采取一次會談原則,以避免未成年被害人因為反復的回憶、描述被侵害的過程而加深精神痛苦。
根據(jù)這一原則警察應當在一個詢問地點一次詢問完所有與案件有關的問題,當然在詢問時應當依法通知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合適成年人到場。
詢問地點應當盡量選擇未成年被害人熟悉、安靜、溫馨的地點進行,盡量不要選擇嘈雜或有干擾的地點進行,最好也不要選擇在專門的辦案所用的詢問室進行詢問,詢問時應當安排女干警在場進行詢問。
出于調查取證的需要,在對未成年被害人進行身體檢查時,應當配備專業(yè)的最好是女性法醫(yī)人員,設立專門的未成年被害人檢查室,盡可能迅速地對未成年被害人進行傷害檢驗,以調取證據(jù),并且未成年人的法定監(jiān)護人或其他合適成年人應當在場。在調查取證時,要突出重點,避免二次取證。
2.起訴階段
(1)法律援助。訴訟過程中對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律援助措施已經趨于成熟,然而未成年被害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情況卻比較少,重視度也不夠。
法律援助律師如能介入到案件當中,將能夠給予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屬提供法律咨詢,更好的保障未成年被害人的權益。
(2)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屬、訴訟代理人的意見。成年被害人是受到犯罪行為直接侵害的人,案件自始至終都是圍繞著追究犯罪和保護被害人合法權益而進行。案件的處理與被害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在辦案過程中公訴機關和主辦檢察官應當積極聽取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屬、訴訟代理人的意見,了解他們對案件辦理的要求。
(3)知情權。察機關在審查案件后,如果決定不起訴,應及時告知未成年被害人及其監(jiān)護人,并聽取他們的意見,再作出最終決定。在未成年被害人及其監(jiān)護人、訴訟代理人等提出不同意不起訴決定的意見時,檢察機關應當就他們所提出的意見進行審查,依然認為應當做出不起訴決定的,應當依法將不起訴理由告知未成年被害人及其監(jiān)護人,并告知他們如有異議可以依法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3.審理階段
在需要未成年被害人就其遭遇性侵的事實向法庭陳述的情形下,可以采取視頻作證或者在法庭中用屏風等遮擋的方式讓未成年被害人作證,當然這要在其精神和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采取視頻作證或者屏風遮擋方式作證是為了避免未成年被害人見到被告人而造成心理上的二次傷害。
(三)事后救濟機制的建立
1.心理安撫
相比于身體所受的傷害,心理的創(chuàng)傷往往影響了不幸遭遇性侵的未成年被害人的一生。在未成年被害人遭遇性侵后,應當安排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干預,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2.救濟
當未成年被害人因為犯罪分子的性侵行為而遭受身體傷害的時候,國家應當承擔起救治未成年被害人的責任,以免給其家庭造成經濟上的壓力。
[參考文獻]
[1]曉琴.刑事未成年人被害人保護探析[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08.4.
[2]湯嘉琛.正視那些隱蔽的罪惡和傷害[N].北京青年報,2014-1-3.
[3]劉元.論未成年被害人的被害原因及預防[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9,5(3).
[4]羅紅兵,梁曉琴.刑事未成年人被害人保護探析[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