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教育觀念也不斷發(fā)生變化。當前中職教育已經成為了學校教育中極其重要的教學部分。由于近些年擴招政策的影響,中職學校的生源參差不齊,學生自身的個人能力差距較不平衡。就舞蹈教學來說,學生的基本功力相差不大,但是對舞蹈的鑒賞能力迥異。提高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對于促進舞蹈教學,對促進人文教育、拓展學生基礎都有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本文將就在中職舞蹈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方面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中職 舞蹈教學 舞蹈鑒賞能力
一、提高學生舞蹈鑒賞能力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家長對孩子身心教育的關注與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當前學生的個人成長經歷中,舞蹈教學占用較重的比例,尤其對于中職學校來說,舞蹈教學在提升學生個性意識,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方面擔負著極為重要的責任。舞蹈鑒賞能力是舞蹈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又及其有難度的教學部分。
1.學習舞蹈知識的重要途徑
學生學習舞蹈,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授舞蹈技巧、編排舞蹈等活動,還包括對舞蹈知識的理論性拓展。提高學生舞蹈鑒賞能力,目的就是拓展學生的舞蹈知識儲量。歷史上每一個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都有著背后的故事,包括創(chuàng)作背景、情感表達、靈感來源、所處社會環(huán)境、肢體語言表達等等相當重要的內容。觀看甚至學習每一個舞蹈作品,不僅僅是感受作品的表面形式與描摹舞蹈動作,還應該了解舞蹈背后相關的歷史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認識它,并且將個人情感帶入到舞蹈中。充滿情感色彩的舞蹈才是能夠震撼人心、直達靈魂的優(yōu)秀作品。而這一切,除卻學生個人天生感悟之外,還需要學校與教師的舞蹈鑒賞教學鍛煉。
2.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手段
提高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手段。在新課改背景下,人們愈加重視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提高。舞蹈,作為傳承幾千年的優(yōu)秀歷史文化,對學生個人成長塑造有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同時,舞蹈鑒賞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1)舞蹈鑒賞的心育功能。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使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發(fā)展其個性的教育。心育的最終目標就是通過一系列心理輔導與心理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而眾所周知,舞蹈本身就是一種釋放天性、追隨本心的肢體語言活動,任何的舞蹈動作都是舞者自身心理情感的集中表達與展示。而提高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一方面使學生充分了解到舞蹈作品背后所蘊含的健康態(tài)度,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正確的、積極地、健康的行為導向,進而受其影響觸發(fā)自身的個性表達,實質上也是對學生心育的一種積極鍛煉。
(2)舞蹈鑒賞的美育功能。美育,顧名思義,就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舞蹈鑒賞,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認知,還有其自身的美化。這種人身美化,包含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情操等綜合因素。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傳達給人的不僅僅是視覺效果的盛宴享受,還有觸及心靈的震撼。面對積極、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諸如《千手觀音》,我們在感嘆一個優(yōu)秀、端莊、大氣磅礴的肢體動作的同時,也在為全體聾啞舞者的敬業(yè)所折服。在感受舞蹈美妙的同時,也震撼地感受到全體聾啞舞者對自身的堅守。所謂生活不止茍且,還有未來與希望,這些都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塑造。
3.拓展現(xiàn)代人文教育內涵
人文課程的設置是以張揚人的主體的個性進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的個性意識薄弱,就會直接影響到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特別是在當前中職集體大班授課的情況下,學生在課程標準的教化下,越來越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而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在國內外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熏陶下,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
4.豐富舞蹈教學課程
當前,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以理論教學與舞蹈技巧訓練為主。學生日益徘徊在枯燥理論知識的講解與繁雜舞蹈動作的教學中,長此以往,不僅對舞蹈的學習興趣逐步缺失,也不利于舞蹈學習的深入拓展。而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不僅需要學生個人的長期鍛煉,也需要教師為主導,在教學活動中引入舞蹈鑒賞教學的內容。這樣既有利于豐富與完善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課程,也有助于加強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綜合發(fā)展。
二、如何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
1.合理設置專業(yè)課程
對于當前中職學校的舞蹈鑒賞專業(yè)設置,應該遵循以下原則。其一,課程內容與專業(yè)相統(tǒng)一原則,即專業(yè)設置的教學內容無論在專業(yè)性質還是知識難易度上都要與舞蹈教育相統(tǒng)一,課程設置的范圍要廣,所教授的內容要博學,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個性選擇方案。其二,應該傳授學生鑒賞舞蹈的技巧與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藝術欣賞是建立在人們對世界的整體認識之上的。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同時又遠遠高于生活。只有對世界有一個總體的、全面的正確認知,才能以此為指導,領會到每一個舞蹈作品的藝術內涵與道德觀。
因此,要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在日常舞蹈教學活動中,要始終保持積極健康的態(tài)度對待音樂、對待舞蹈,弘揚積極向上的優(yōu)秀作品。
3.教授學生鑒賞舞蹈的技巧與方法
鑒賞舞蹈,就是在鑒賞藝術。藝術是千姿百態(tài)的,是豐富多彩的。在教學活動中,只有具體的以語言解讀與技巧分析相結合,才能使學生直觀地認識舞蹈作品、理解舞蹈作品。教師要教授給學生鑒賞舞蹈作品的技巧與方法。
4.音樂與舞蹈教學相結合
在舞蹈鑒賞教學中,應該明確一點,就是不能單項地進行舞蹈部分的教學。古往今來,優(yōu)秀藝術作品都是共存的,舞蹈與音樂的結合是一切優(yōu)秀作品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教學中,要保持音樂與舞蹈教學相結合,需要有會聽音樂的耳朵,感受舞蹈動作與音樂的高度契合,沉浸其中,并能夠加以揣摩與解讀。音樂在舞蹈作品中的作用,實質上是一種意境融入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需要培養(yǎng)其對音樂的敏感度與對音樂意境的品鑒能力。
三、小結
筆者就中職舞蹈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做出了分析與探討。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是學生學習舞蹈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拓展現(xiàn)代人文教育內涵,也有利于豐富舞蹈教學課程。鑒于此,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合理設置專業(yè)課程,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教授學生鑒賞舞蹈的技巧與方法,促進音樂與舞蹈教學相結合。提升舞蹈鑒賞能力與水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僅需要學校與教師方面的精心培養(yǎng),還需要學生自身的堅持學習。
參考文獻:
[1]歐陽喜媛.中職學校學生舞蹈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
[2]陳依雯.中國大學生舞蹈美育教材建設現(xiàn)狀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
[3]陳頻.高中音樂課程標準“音樂與舞蹈”模塊的綜合教學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3.
[4]官效臣.舞蹈“意境”的藝術體現(xiàn)與審美特征[J].民族藝術,2013(5).
[5]黃艷.提升幼教學生水平,實施教學創(chuàng)新——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8).
(作者單位:遼寧省葫蘆島市第一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