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航
【摘 要】精彩紛呈的體育比賽讓我們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運動員們在比賽中體現(xiàn)出“超越自我、挑戰(zhàn)極限”的大無畏英雄主義氣概也給我們帶來人生觀的強烈震撼。2020年奧運會將在東京舉辦,大家是否想到,許多體育項目也涉及到化學知識。
下面分享化學既為體育雪中送炭、又為體育錦上添花的幾例故事。
【關鍵詞】體育比賽;化學
一、綠茵場上的拼搏
在激烈拼搏的足球賽中,有時會看到綠茵場上,正在拼搶中的足球運動員,由于受傷突然摔倒,有時還抱著大腿痛得翻滾。這時總會有醫(yī)生跑過去,拿著一個小噴壺,向受傷部位噴射一種藥液,然后反復揉搓、按摩,不一會兒,受傷的運動員又生龍活虎地沖向了球場,藥壺里裝的是什么靈丹妙藥呢?醫(yī)生怎么使運動員很快消除疼痛呢?原來噴壺里裝的是一種叫氯乙烷的藥液,氯乙烷的是一種無色無味、沸點只有13.1℃的易揮發(fā)有機物。我們知道,液體揮發(fā)時,將從周圍吸收熱量,該藥液在接觸皮膚表面時,會迅速氣化,使受傷部位表面組織驟然變冷而暫時失去痛感,從而起到鎮(zhèn)痛和麻醉的作用。
二、發(fā)令槍中的化學
在競賽會場上用的發(fā)令槍,發(fā)令時會產(chǎn)生大量白煙,它是用氯酸鉀和紅磷混合制成的,發(fā)令時,這些藥品受到撞擊,氯酸鉀迅速分解,產(chǎn)生的氧氣立即與紅磷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為白色粉末,分散到空氣中形成大量白煙。
三、跳遠場地的沙子
跳遠場上,跳遠運動員奮力跳下“沙地”而身上卻不會沾上沙土,這是什么沙子?其實沙池填滿的并非沙子,而是細顆粒的橡膠泥,它具有疏松、柔軟的效果,可避免運動員肌膚受到損傷。
四、火炬原料
奧運會主會場上,熊熊燃燒的火炬象征著奧林匹克精神,幾千年來,火炬一直是光明、勇敢、拼搏的象征。自第十一屆奧運會以來,歷屆開幕式都要舉行頗為隆重的火炬接力,那么,使火炬閃爍出耀眼光芒的是什么呢?是易燃物——丁烷氣。
五、吸熱、隔熱的玻璃
宏偉壯觀的體育館用茶色玻璃裝飾后,美觀大方、氣韻高雅,茶色玻璃是一種能吸收紅外線的吸熱、隔熱玻璃,其中含有微量的鐵、鈷、硒等氧化物,透過它的紅外線只有普通玻璃的四分之一,用它裝飾體育場館建筑,不僅內(nèi)部光線柔和,而且有隔熱的效果。
六、延伸閱讀
特殊的玻璃叫做“光致變色”玻璃。它在制造過程中,預先摻進了對光敏感的物質(zhì),如氯化銀、溴化銀(統(tǒng)稱鹵化銀)等,還有少量氧化銅催化劑。眼鏡片從沒有顏色變成淺灰、茶褐色,再從黑眼鏡變回到普通眼鏡,都是鹵化銀變的魔術”。
七、游泳池里的碧藍
夏天到了,酷熱難當,小涵媽媽帶她去游泳,游泳館池內(nèi)碧藍的池水就像大海中的海水一樣,清澈透明,這是什么原因呢?這是因為在池內(nèi)加入了少量硫酸銅,硫酸銅溶于水后形成的水合銅離子呈現(xiàn)藍色,硫酸銅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消滅游泳池內(nèi)的細菌,使運動員免遭細菌的感染。
八、色同性不同的白粉
體操運動員在做單杠運動前,總要在雙手涂上白色粉末,這種白色粉末是滑石粉,它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鎂,它具有滑膩感,能減少手心與單杠間的摩擦力,使運動員做運動時靈活自如。
舉重、吊環(huán)、鞍馬運動員在比賽時也要用一種白色的“粉末”搓手,這是什么粉?具有什么作用呢?通常,運動員在比賽時,手掌心常會冒汗,這對運動員來說非常不利。因為濕滑的掌心會使摩擦力減小,使得運動員握不住器械,不僅影響動作的質(zhì)量,嚴重時還會使運動員從器械上跌落下來,造成失誤,甚至受傷。
這種“鎂粉”其實是堿式碳酸鎂,堿式碳酸鎂被研磨的很細,質(zhì)量很輕,具有很強的吸濕作用。它能吸去掌心汗水,同時還會增加掌心與器械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摩擦系數(shù)越大,靜摩擦力也變大了,這樣,安全系數(shù)就提高了。運動員就能握緊器械,使持握器材時手感更有力,有利于提高動作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王杰,段宗賓.學校運動傷害事故隱患及預防策略——從“張秦摔倒之后”說起[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2]葉衛(wèi)兵,呂俊.體育比賽中人身傷害事故的歸責原則[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3]劉石,趙玉華,王旋.大型體育比賽期間體育旅游危機管理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4]孫繼龍,石巖.體育賽場看臺標語之研究[A].第五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第二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楊建設.我國端午龍舟競渡與體育比賽結合現(xiàn)狀及策略[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6]楊建設.我國端午龍舟競渡與體育比賽結合現(xiàn)狀及策略[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