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青春
語文教材中精選的很多文章,語言優(yōu)美,寫法獨到,情節(jié)精彩,或蘊含深刻的哲理,或折射人性的光輝,或奏響新時代的社會正氣歌。盡管體裁、題材、風格等各有不同,但都是思想內(nèi)容和語言形式的有機統(tǒng)一,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對這些文章進行深入挖掘和二次加工,將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是對學生進行扎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良好契機,也是語文學科和語文教師的使命所在,筆者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一、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語文教材選取了文質(zhì)兼美的文學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無私、心靈崇高、剛正不阿的;有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表現(xiàn)自然美的;有表現(xiàn)語言音律美的古今詩歌……這些課文都凝結(jié)著作者的苦心,傳達著作者的喜怒哀樂,表現(xiàn)著作者的人生追求,凝聚著人類情感的各個方面,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好教材。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和利用這些篇目中的德育價值,強化課堂教學中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升華其道德情感。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組教材時,可以從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這四位享譽中外的名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了解他們崇高、美好的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對他們的熱愛、崇敬之情,學習待人要“誠信、友善”。學習第五組教材時,組織學生閱讀有關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章,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從多個側(cè)面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加深學生熱愛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情感和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習第六組教材時,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讀懂詩句,理解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習過程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搜集有關資料,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chǎn)。通過第五、六兩組教材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學習第八組教材時,要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教學本組課文,要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愛”的情感,接受到關愛他人、待人友善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精心設計課堂訓練,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 在揭示課題中滲透。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篇課文的課題,就是全篇文章的眼睛,也是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聚焦。因此,抓住課題這一文眼,并揭示課題的內(nèi)涵,既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達到學文悟道、文道結(jié)合的目的。如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生命的壯歌》一文時,可先引導學生理解“壯”字的意思,然后讓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說說見過有哪些感人的壯舉,最后帶著自己的理解去解讀課題,理解即使是弱小的生命,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也能表現(xiàn)出可貴的合作與獻身精神,從而引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感悟。
2. 在介紹時代背景時滲透。
由于許多課文內(nèi)容離今天的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比較遠,學生理解課文就有一些障礙,這就需要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先深入淺出地向?qū)W生簡略介紹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讓時代背景介紹起到搭橋鋪路的作用,以便幫助學生在閱讀中進一步理解課文。以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課為例,在學生根據(jù)意思歸納出課題意思后,請學生介紹香港歷史,教師補充,讓學生了解到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發(fā)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奮發(fā)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 在品味詞句中滲透。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反復推敲的結(jié)果,字字句句隱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意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品味,領會課文的思想底蘊,從而揣摩其中的德育內(nèi)涵。例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梅花魂》一課時,可以先通過抓詞品句,體會外祖父是個怎樣的人,重點朗讀外祖父贊揚梅花的語言,引導學生體會梅花具有頑強不屈的精神。然后讓學生找到有關贊美有骨氣的中國人的語句,領悟有骨氣的中國人的精神,從而使學生感悟到有骨氣的中國人與梅花精神之間的聯(lián)系,感悟到老華僑熱愛祖國的情感。最后播放震撼人心的歌曲《我的中國心》,讓學生伴著歌曲書寫自己最想對外祖父說的話,通過朗讀所寫的話,學生們獲得美好情感的洗禮和升華。這樣的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精神。
4. 在指導朗讀中滲透。
古語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闭Z文教學應強調(diào)“以讀為本”,學生通過朗讀,才能更好地被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染與熏陶,從而受到德育教育。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再見了,親人》一文的語言是充滿感情的,作者有意識地在陳述的語氣中,較多地運用了祈使、感嘆、設問、反問等句式,表達了贊美、感激、關切、崇敬等感情,字里行間洋溢著中朝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為了讓學生體會這種感情,筆者讓學生弄明白朝鮮人民給志愿軍做了哪些事,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價后,指導學生朗讀重點句、重點段。從反復的朗讀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chǎn)生共鳴,從而體會到中朝人民的友誼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是用鮮血凝成的。
5. 在課堂練習中滲透。
對學生的價值觀滲透,僅靠課堂上的40分鐘是不夠的,一些作業(yè)、練習,也是向?qū)W生滲透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選擇課后作業(yè)、閱讀材料、設計練習時,要注意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選取有教育意義的材料,這樣才能使學生練有所用。比如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錢學森》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談一談“假如你是錢學森,站在回國航船的甲板上,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為祖國做些什么?”引導學生體會錢學森報國心切的心情,進而感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另外,可以通過填補文章的空白,引導學生思考錢學森是怎樣突破重重困難,為祖國科研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當盛夏酷暑時,錢學森;當寒冬臘月時,錢學森;當缺乏設備時,錢學森;當遇到技術難題時,錢學森;當,錢學森終于,。
三、積極引導課外實踐,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語文學習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更可以在各類實踐活動中,這既是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切實有效的方法,也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良好機會。
如,在學習完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組課文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或是小組合作,或是自己獨立完成搜集民間工藝、民間藝術、民間獨特風俗習慣的資料,讓學生在搜集中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讓學生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就在我們身邊,進一步增強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總之,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緊扣時代脈搏,緊貼語文教材,充分尊重語文教學規(guī)律,突出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教育、矯正功能,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qū)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