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娥
一、知識大本營(23分)
1.計算2.88?.6時,應(yīng)先把3.6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 )位,變成( );把2.88的小數(shù)點也向右移動( )位,變成( ),再除。這樣算的依據(jù)是( )。
2.9.6?.53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1.23?.5的積是( )位小數(shù)。
3.兩個因數(shù)的積是10.15,其中一個因數(shù)是2.9,另一個因數(shù)是( )。
4.從54.3里連續(xù)減去2.1,減( )次后還剩1.8。
5.一輛汽車每分鐘行駛1.2千米,行駛3千米需要( )分鐘,0.8分鐘可以行駛( )千米。
6.1.96262…可以寫成( ),循環(huán)節(jié)是( ),保留一位小數(shù)是( )。
7.在里填上“>”“<”或“=”。
2.17?.32.17 0.35?.920.35
0.4?0.04 0.12?.50.12?.4
8.在0.777、0.888…、0.59、3.0808中,有限小數(shù)是( ),循環(huán)小數(shù)有( )個。
9.做一種奶油蛋糕,每個要用6.5克奶油,50克奶油最多可以做成( )個這樣的蛋糕。
10.找規(guī)律填數(shù):12.8,3.2,0.8,( ),( )。
二、對錯辨別庭(5分)
1.7.6?.02=76?.2。 ( )
2.5.3?.6,商是2時,余數(shù)是1。 ( )
3.9.6保留兩位小數(shù)是9.64。 ( )
4.循環(huán)小數(shù)都是無限小數(shù)。 ( )
5.小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 )
三、答案選擇廳(5分)
1.與算式0.648?.18得數(shù)相同的算式是( )。
A.6.48?8 B.64.8?8 C.64.8?.8
2.下列算式中,得數(shù)最小的是( )。
A.7.9?.3 B.7.9? C.7.9?.6
3.下列算式中,商是循環(huán)小數(shù)的是( )。
A.1.998? B.1.35?.9 C.1.3?.5
4.9.5?1的精確商是( )。
A.0.863… B.0.863 C.0.864
5.一個數(shù)擴大到它的10倍,就比原數(shù)多2.43,原數(shù)是( )。
A.0.243 B.0.27 C.2.7
四、計算小能手(25分)
1.直接寫出得數(shù)。(9分)
0.28?= 3.2?.4= 0?.5?.2=
1.2?.4= 2.7?.1= 0.72??=
2.49?= 2 0.05= 2.5?.1?.4=
2.用豎式計算。(4分)
16.45?.5(用乘法驗算) 0.37?.18(商保留兩位小數(shù))
3.計算下面各題。(12分)
90?5.2 3.4) 7.2?.8 0.15? 2.9?.6?.8
1.17?.3?.15 3.9?.65 5.2 0.42鱗(6.7+2.05)?.4]
五、數(shù)學萬花筒(12分)
1.小小診所。(把錯的改正過來。2分)
2.在里填上適當?shù)倪\算符號。(4分)
7.2 0.4=18 7.2 0.24=7.44
7.2 0.4=6.8 7.2 0.24=1.728
3.先用計算器計算前四題,再試著寫出后兩題的積。(6分)
(1)1.2?+0.2= (2)1.23?+0.03=
(3)1.234?+0.004= (4)1.2345?+0.0005=
(5)1.23456?+0.00006= (6)1.234567?+0.000007=
六、生活應(yīng)用場(4+8+6+4+8=30分)
1.
兔子的奔跑速度是猴子的多少倍?
2.
(1)媽媽去香港,將2500元人民幣兌換成港幣,可以換港幣多少元?
(2)媽媽給淘淘買了一件上衣,付港幣138元;買了一條褲子,付港幣68元。這套衣服折合人民幣多少元?(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3.一箱12盒裝的牛奶,售價62元;一瓶酸奶售價5.5元。媽媽帶了100元,先買了一箱牛奶,剩下的錢買酸奶。
(1)平均每盒牛奶多少錢?
(2)媽媽可以買幾瓶酸奶?
4.一間客廳的面積是25.5平方米,用邊長0.3米的方磚鋪地,至少需要多少塊?
5.做水果生意的王阿姨批了一種蘋果,凈重55千克,付了264元。她發(fā)現(xiàn)該批發(fā)處有一則消息:購滿200元送5元車費,購滿300元送10元車費。請你幫她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1)蘋果的批發(fā)價是每千克多少元?
(2)要想得到10元車費,至少還要買多少千克蘋果?
4.36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正方體,它的棱長是_________,表面積是________________,體積是_______________。
5.一個正方體,其中一個面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它的棱長和是__________。
6.鐵絲圍成一個長7厘米,寬5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至少要用鐵絲_______________。
7.一個正方體油桶的棱長是0.3米,做這個油桶至少用鐵皮_________平方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自測題
安徽 萬 斌
一、請你認真讀拼音,將字詞端正工整地寫在括號里。(8分,其中書寫規(guī)范2分)
p? qi f鄋 w閕 j q? l? sh
( ) ( ) ( ) ( )
t鄆 ch m x
( )山 ( )辱 ( )頭 無( )
二、請你用“√”在括號里選擇正確的讀音或漢字。(3分)
哭泣(qi q?) 抒發(fā)(s sh ) 吮吸(y n sh n)
浪(費 廢) 悲(奮 憤)交加 (囑 矚)托
三、請你查字典填空。(2分)
“降臨”的“臨”字,用部首查字法應(yīng)先查部首 ,再查 畫。字典中,“臨”的解釋有:①靠近、對著。②來到,到達。③將要、快要。④摹仿。上詞中的“臨”應(yīng)選第 種解釋。用①種解釋分別組詞為 。
四、請你用“\”劃去下列句中括號里使用不恰當?shù)脑~語。 (4分)
1.司馬遷整理父親留下來的(史料 資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國搜集來的(史料 資料)。
2.他還四處(游覽 游歷),廣交朋友,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
3.老大爺把(積累 積聚)起來的錢存入銀行。
五、請你根據(jù)要求寫詞語。(4分)
1.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2分)
扶老( )幼 名( )海外 不屈不( ) 如饑似( )
2.根據(jù)提示寫詞語。(2分)
①贊美海倫·凱勒的成語有 、 。
②我能用 、 等四字詞語來介紹鄭和遠航。
六、請你說說下列句中引號的用法。(填序號)(2分)
引號的用法: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別強調(diào)。③表示特殊的意思。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边@句名言,一直貼在我書房的墻上。
( )
2.她用這樣動人的筆調(diào)描繪著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 )
3.海倫學會了用手指“說話”。 ( )
4.沙利文在海倫的另一只手上拼寫了“水”這個單詞。 ( )
七、請你按要求寫句子。(6分)
1.阿炳雙目失明。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并沒有泯滅。(用恰當?shù)年P(guān)聯(lián)詞把兩句話連成一個句子)(1分)
2.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是司馬遷用生命寫成的。(換一種說法,不改變句意)(1分)
3.月光照在水面上。(改為打比方的句子)(2分)
4.請注意下面句中的加點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他們面對那些從來沒有看見過的寶船,個個驚嘆不已, 。(2分)
八、請你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16分)
1. 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 ,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贊嘆 ,在懷念 ,在思索 。(選自《二泉映月》)
2.《史記》是 代的文學家、史學家 用了 年完成的一部 萬字的輝煌的巨著。我知道《史記》中有《 》《 》等故事。
3.鄭和遠航, 之大, 之大, 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yè)的頂峰。(選自《鄭和遠航》)
4.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認識了海倫·凱勒、阿炳和 的鄭和、 的司馬遷,從他們身上,我得到這樣的啟示: 。
九、閱讀感悟。(20分)
(一)請你閱讀課文片斷,細心回答問題。(7分)
然而,這次航行也充滿了兇險。在大海上,船隊好幾次遇上險惡的風浪。狂風呼嘯著,海水像脫韁的野馬,奔騰咆哮。巨浪瘋狂地撲向船隊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對如此險境,鄭和總是鎮(zhèn)定自若,指揮船隊在波峰浪谷中奮勇向前,一次次化險為夷。船隊在歸途中還遇到過海盜的襲擊。鄭和根據(jù)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軍士們嚴陣以待。當海盜船乘著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隊時,鄭和的船隊迅速將海盜包圍起來。士兵們從大船上往下丟火把,將海盜船燒著了。海盜們無處可逃,只好乖乖地當了俘虜。
(——節(jié)選《鄭和遠航》)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化險為夷”的意思,并試著用這個詞寫一句話。(2分)
化險為夷:
2.請用橫線畫出這一段的中心句。(1分)
3.短文是從 、 兩方面寫出航行兇險的。通過“鎮(zhèn)定自若”“化險為夷”等詞,表現(xiàn)了鄭和的 。(3分)
4.讀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作用。(1分)
(二)請你認真閱讀短文,輕松回答問題。(13分)
“成”與“功”
失敗者對于成功,一方面是羨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個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與“功”兩字組成的,成是功的積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20年臨池習書,洗筆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書法上爐火純青的造詣。功是成的基礎(chǔ),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經(jīng)過艱苦的奮斗,這個過程也就是功的積累過程。
一滴水從檐楣上掉下來,重重地落在石頭上,“啪”的一聲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頭上看不到絲毫的痕跡。然而,經(jīng)過一年,兩年……堅硬的石頭終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無需奮斗就能達到的話,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積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話,那成功就會變得廉價,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澤,那我們還要成功干嘛?
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資料,筆耕不息,才有藥學巨著《本草綱目》的問世;司馬遷游歷名山大川,博覽經(jīng)典秘籍,遭受宮刑,忍辱負重,筆耕不輟,才有《史記》的誕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無捷徑,也沒有寶葫蘆,所以與其坐著羨慕別人“成”,倒不如站起來積累自己的“功”。須知,任何一朵鮮花的盛開,都需要花苞長期孕育;任何一枚勛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成功是自私的,它絕不會將輝煌施舍給懶漢,成功又是公平的,它會毫無保留地將滿天的燦爛星光照在堅持不懈的奮斗者身上。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3分)
孕育——( ) 施舍——( ) 捷徑——( )
2.短文列舉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說明“功到自然成”?分別用一句話作簡要的概括。(4分)
3.“水滴石穿”對你有什么啟示?請你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用一兩句話寫下來。(2分)
4.“任何一朵鮮花的盛開,都需要花苞長期孕育;任何一枚勛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闭?wù)勀銓@句話的理解,(3分)
5.寫一句關(guān)于勤奮刻苦的名言或警句。(1分)
十、語言實踐。(5分)
有人說:“現(xiàn)在可以從網(wǎng)上搜索到大量的資料,還要做什么讀書筆記?”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說說你的觀點。
十一、習作。(30分)
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做自己的主人。那么,在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自立、學會堅強的過程中,你一定有著自己的思考、探索和實踐。請選取你在生活中親身經(jīng)歷或聽到、看到的一件事,以“學會做自己的主人”為主題,寫一篇習作,做到語句通順,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注意習作時要有一定的速度!請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自測題》參考答案 一、脾氣、范圍、機器、隸書、泰、恥、碼、錫。二、q歟瑂h ,y n,費,憤,囑。三、丨,八 。②臨街。四、1. 資料,史料,2.游覽,3. 積累。五、1.攜,揚, 撓,渴。2.①如:不屈不撓,堅持不懈。②如:講和通好,互通有無。六、①,③,③,②。七、1.雖然阿炳雙目失明,但是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并沒有泯滅。2.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難道不是司馬遷用生命寫成的嗎? 3.月光變成了一個個動人的音符照在水面上。4.略。八、1.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 惠山二泉的優(yōu)美景色,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2.漢,司馬遷,13,52,《破釜沉舟》,《孔子世家》。3.規(guī)模,時間,范圍。4.頑強探索,忍辱負重,略。九、(一)1.比喻轉(zhuǎn)危為安,略。2. 然而,這次航行也充滿了兇險。3.風浪、海盜、勇敢機智。4.寫出海面風大浪急,十分可怕。(二)1.養(yǎng)育、救濟、竅門。2.王羲之經(jīng)過艱苦的奮斗取得了成功。李時珍跋山涉水,筆根不息 終于完成了《本草綱目》。司馬遷忍辱負重,筆根不輟,才有《史記》的誕生。3.要點:凡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可以成功。(可列舉事例,如:寫字、畫畫等)4.要點:每一個人獲得成功,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5.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十、略。十一、略。
(1)有幾種串法?分別能串多少串?
(2)如果有14個果子呢?
4.選兩個不同的數(shù)字,按要求分別組2個兩位數(shù)。
(1)奇數(shù): 偶數(shù):
(2)3的倍數(shù):5的倍數(shù):
(3)同時是2和5的倍數(shù):
(4)同時是2和3的倍數(shù):
(5)同時是3和5的倍數(shù):
六、智慧加油站。(做對一題加5分)
1.有一列數(shù):1、1、2、3、5、8、13、21、34、……從第三個數(shù)開始,每個數(shù)都是它前面兩個數(shù)的和。請問:在前2015個數(shù)中,奇數(shù)有多少個?
2.有四個互不相同的自然數(shù),最大數(shù)與最小數(shù)之積是奇數(shù),而這四個數(shù)的和是最小的兩位奇數(shù)。問:這四個數(shù)的乘積是多少?
(1)有幾種串法?分別能串多少串?
1.這7天中,游客最多的是( )日,最少的是( )日,相差( )萬人。
2.如果最多一天有游客3萬人,那么9月30日游客有( )萬人。
(1)中間第2站的上、下車人數(shù)各是多少?中間第5站呢?
(2)從表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5.某糧店出售三種品牌的大米若干,袋上分別標有質(zhì)量為(25?.1)kg、(25?.2)kg、(25?.3)kg的字樣。
(1)質(zhì)量為(25?.2)kg表示質(zhì)量在( )到( )之間。
(2)任意拿出其中的兩袋,它們最多相差多少千克?
六、巧妙試一試(做對加10分)
“十一”黃金周中,某景區(qū)在7天假期中每天游客人數(shù)變化如下表(正數(shù)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數(shù),負數(shù)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數(shù))。
1.這7天中,游客最多的是( )日,最少的是( )日,相差( )萬人。
2.如果最多一天有游客3萬人,那么9月30日游客有( )萬人。
(1)如果出租車從0處向東行駛5km,表示為+5km,那么從0處向西行駛3km可以表示為( )km。
(2)如果出租車現(xiàn)在位于-4km處,說明該車向( )行駛( )km。
(3)如果出租車從0處先向東行駛7km,再向西行駛5km,這時該車
(2)將表中七個表示溫度的正、負數(shù)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3.下圖每格表示1km,一輛出租車剛開始的位置在0處。
(1)如果出租車從0處向東行駛5km,表示為+5km,那么從0處向西行駛3km可以表示為( )km。
(2)如果出租車現(xiàn)在位于-4km處,說明該車向( )行駛( )km。
(3)如果出租車從0處先向東行駛7km,再向西行駛5km,這時該車
2.某地12月份一周(7~13日)每天最高氣溫分別是:14℃、15℃、11℃、6℃、9℃、10℃、12℃。這一周最高氣溫的平均數(shù)是( )。
(1)把平均溫度記為0℃,用正、負數(shù)表示每天的最高溫度。
(2)將表中七個表示溫度的正、負數(shù)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3.下圖每格表示1km,一輛出租車剛開始的位置在0處。
(1)如果出租車從0處向東行駛5km,表示為+5km,那么從0處向西行駛3km可以表示為( )km。
(2)如果出租車現(xiàn)在位于-4km處,說明該車向( )行駛( )km。
(3)如果出租車從0處先向東行駛7km,再向西行駛5km,這時該車
五、仔細解一解。(38分)
1.下面是樂樂家12月份的收支情況。請你將表格填完整。
12月8日:爸爸工資收入5300元;12月10日:水、電等費支出230元;
12月12日:媽媽工資收入4800元;12月15日:購物用去780元;
12月26日:賣廢舊物收入140元;12月30日:本月伙食費共用去2150元。
2.某地12月份一周(7~13日)每天最高氣溫分別是:14℃、15℃、11℃、6℃、9℃、10℃、12℃。這一周最高氣溫的平均數(shù)是( )。
(1)把平均溫度記為0℃,用正、負數(shù)表示每天的最高溫度。
(2)將表中七個表示溫度的正、負數(shù)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3.下圖每格表示1km,一輛出租車剛開始的位置在0處。
(1)如果出租車從0處向東行駛5km,表示為+5km,那么從0處向西行駛3km可以表示為( )km。
(2)如果出租車現(xiàn)在位于-4km處,說明該車向( )行駛( )km。
(3)如果出租車從0處先向東行駛7km,再向西行駛5km,這時該車
(2)已知數(shù)軸上的兩點A、B相距6格,表示A、B兩點的數(shù)字相同,
這三個溫度中,最低的是( ),最高的是( )。
3.寫一寫,標一標。
(1)寫出下面數(shù)軸上四個點表示的數(shù),再標出-3.5、12 這兩個數(shù)。
(2)已知數(shù)軸上的兩點A、B相距6格,表示A、B兩點的數(shù)字相同,
2.連一連,填一填。
這三個溫度中,最低的是( ),最高的是( )。
3.寫一寫,標一標。
(1)寫出下面數(shù)軸上四個點表示的數(shù),再標出-3.5、12 這兩個數(shù)。
(2)已知數(shù)軸上的兩點A、B相距6格,表示A、B兩點的數(shù)字相同,
(1)中間第2站的上、下車人數(shù)各是多少?中間第5站呢?
(2)從表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1)中間第2站的上、下車人數(shù)各是多少?中間第5站呢?
(2)從表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答案:一、1. 負十五 正二點八 2. +5,17,+ -3,-60 3.零上4℃ 零下7℃ -7℃ +4℃ 4. +10m 5. -10分 0分 6. -100m 7. 正數(shù) 大 負數(shù) 小 8. -6 -2 2 5 9. < > < > < =
二、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