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夜雨
摘要: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理解就是在閱讀中對有效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它不是讀者認識文章中的每一個單詞,看懂每一個句子的低層次理解,而是跨出句子平面,走向語篇的深層次理解,以及評價性理解。本文旨在分析讀者劇場對學生和教師的影響,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 讀者劇場;英語閱讀;影響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04-02
1.什么是讀者劇場
Aaron Shepard(2004)認為讀者劇場是小型戲劇在文學或閱讀上面的應用,它具有一些和傳統(tǒng)戲劇不盡相同的特性:(1)沒有華麗的舞臺;(2)沒有華麗的服裝;(3)不用背誦臺詞,在表演中可以完全使用劇本。
梅明玉認為讀者劇場是在教學活動中,在有書面材料的基礎上進行,采用劇場表演的方式實施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口語和閱讀能力。姚家銳將讀者劇場定義為是一種口述朗讀的劇場形式,由兩位或兩位以上朗讀者手持劇本,在"觀眾"面前以聲音及表情呈現劇本內容。朗讀者可以事先將詩、故事、小說等各種文學素材改編成劇本。在表演時,不需要戲服或道具,音響等設備,直接以手持劇本朗讀的方式進行。觀眾通過朗讀者的誦讀,觀看朗讀者的表情來欣賞劇本。
我所理解的讀者劇場是一種特有戲劇形式,不需要背臺詞,不要使用道具,戲服和背景。"演員"可以坐著,也可以站在"舞臺"上,手持劇本,朗讀故事。在讀者劇場中,"演員"通過聲音的表達幫助"觀眾"理解故事的意義。
2.對學生的影響
2.1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讀者劇場僅靠個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讀者劇場的任務。在讀者劇場中,學生學會了合作學習,欣賞他人,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分析問題,最終達成一致的觀點。通過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樂于出演故事中的角色并且能夠自信地與他人合作,按時完成任務。
2.2 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流暢性。讀者劇場是讓學生通過朗讀的方式將故事內容呈現出來,在此之前,學生應該多次練習劇本。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發(fā)音和韻律節(jié)奏等都得到改善,逐漸能流利地朗讀劇本。讀者劇場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并學會運用。
2.3 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化"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就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小學英語教學重視語法的教學,忽略了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老師忽略了對閱讀過程的指導,只關注閱讀的結果。并且,學生局限于書本上的內容,能獲取的閱讀材料少,導致閱讀量少,閱讀興趣也隨之逐漸降低。將讀者劇場運用于小學英語課堂,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劇本中,讓學生在戲劇表演的種領略學習英語的快樂,學生有更多機會展示自我。讀者劇場給課堂帶來了民主,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學習壓力較小,在表演或創(chuàng)作劇本時,還能展示自己的特長,體驗更多成功的喜悅。
3.對教師的影響
3.1 讀者劇場中教師角色的建構
3.1.1 準備階段,教師是"編劇"、"導演"。在讀者劇場開始之前,教師應慎重選擇劇本,劇本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是否適合學生的水平,是讀者劇場的關鍵。因此,所選的劇本應該滿足以下標準:(1)劇本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2)劇本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小學英語教師在選擇劇本時,要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善于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刪減和整合教材內容。
在讀者劇場準備階段,教師還應承擔導演的角色,控制現場,讓讀者劇場順利進行,并及時調節(jié)整個過程的氣氛。
3.1.2 練習階段,教師是"榜樣"、"參與者"。練習朗讀的時候,學生會下意識地模仿教師朗讀的語音語調,因此教師應該做好榜樣示范,指導學生的朗讀練習,幫助他們逐漸加強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的流利性。在學生的練習階段,教師應參與其中,解決所需道具或者服裝的問題,幫助小組完成工作。并且積極引導小組成員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參與,教師也能及時了解每位同學的閱讀能力和進步情況,對自己進一步的教學工作也有所指導。
3.1.3 表演階段,教師是"觀眾"。讀者劇場開始之后,教師應該作為一名觀眾,將舞臺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發(fā)揮。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能鍛煉學生應變能力,讓學生自信勇敢地表達自己。
3.1.4 表演之后,教師是"評價者"。讀者劇場結束之后,教師應該適當的做出評價。當學生表現出色時,不要吝嗇,多用贊美的話多多鼓勵和表揚他們。當學生表現不盡人意時,教師應該做出客觀地評價,給以更多的機會,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3.2 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3.2.1 促進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讀者劇場突破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教師作為輔導人員和幕后人員參與其中。對于教師而言,這是一次挑戰(zhàn)。從篩選劇本,改寫劇本到完美呈現,教師要融入其中,不斷幫助學生適應,指導他們練習,糾正發(fā)音,以及他們的情感表達等等。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得不到位,教師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學存在欠缺的地方,還是跟學生的溝通不夠明確等等。為了呈現出良好的劇場效果,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不僅能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也能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情感的傳遞。
3.2.2 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和諧相處。在讀者劇場中,學生才是主角,打破了"教師第一"的傳統(tǒng)。在讀者劇場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通過自己對劇本的理解來朗讀。這樣,師生之間可以良好地溝通,交流思想,教師也學會了更加尊重學生,從交流中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教師和學生的情感隨著角色的變化而變得更加和諧,讀者劇場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參考文獻:
[1] Worthy.,J & Prater,K. (2002). Readers' Theatre for Reading Fluency and Motiva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6 (3), 297
[2] 梅明玉.2007,"戲劇技巧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基于讀者劇場",《唐山師范學院學報》,11月第29卷第6期.
[3] 姚家銳.2008,"讀者劇場——閱讀教學的一種嶄新模式" 《語文建設.創(chuàng)新瞬間》,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