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爾軍
【摘 要】小學漢語教學方法中,課堂提問的藝術顯得尤為重要。課堂提問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課堂上適時適度,且富有藝術技巧的提問,能加快把知識轉(zhuǎn)化為小學漢語素質(zhì)能力訓練的進程,是發(fā)展學生思維、保證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漢語;課堂提問;有效
課堂提問是啟發(fā)式教學法的一種,在啟發(fā)式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師應從問題設計目標、提問表述、學生以有認知、心理水平和思維過程等方面進行分析,對比多種提問方式,從而進行有效提問。
一、小學漢語課堂教學中提問的一些誤區(qū)
在現(xiàn)實的小學漢語課堂教學中,在實施課堂提問時并未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其作用并未充分發(fā)揮,進入了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①陷入空洞浮泛的誤區(qū),使學生茫然失措。問題貌似宏大,但抽象空洞,使學生茫然失措,導致提問后的”冷場”和”卡殼”,達不到提問的目的。②陷入形式主義的誤區(qū),使學生厭倦抗拒。賣弄花槍,玩花拳繡腿是教學之大忌。有人為嘩眾取寵,表現(xiàn)其改革精神,把課堂搞得分外熱鬧,但不講求實效,這樣的課堂提問,只能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甚至抗拒,因為它無助于認識的深化。③陷入浮光掠影的誤區(qū),使學生淺嘗輒止。這樣的問題浮光掠影,學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一問一答,似乎體現(xiàn)了提問教學法,其實這樣的發(fā)問不僅沒有必要,反而有害,導致學生不探究問題實質(zhì),淺嘗輒止,長此以往,就會出現(xiàn)思維萎縮。④陷入單調(diào)直露的誤碼區(qū),使學生思維僵化。這些提問的共同點就是過于單調(diào)直露,不給學生以思考的余地,按部就班地拋出一個個知識點,激不起學生思考的興趣,容易使學生思維僵化。⑤陷入惟我獨尊的誤區(qū),剝奪學生的逆向思維,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千方百計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回答。如果學生的回答偏離了自己的思路,要么一聲斷喝,要么置之不理,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⑥提問思考時間過短,學生還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教師就讓學生回答。
二、小學漢語教學中的提問技巧
1.要激發(fā)學生的質(zhì)疑意識,讓學生敢問、多問
教師既要給出學生“自己說話”的自由和“說自己話”的權(quán)利,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用自己的嘴巴去表達,獲得自我滿足,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善于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并適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時時處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
2.要旁敲側(cè)擊,善于啟發(fā)
在整體把握全篇的基礎上,注重前后知識點的聯(lián)系,巧設問題,吸引學生。有意識地把設問的過程當作開啟學生思路的過程,激活他們思維的靈性。在學生思路梗塞時巧言啟發(fā),在對立或矛盾中誘其比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層面鍛煉學生的思考力,使他們思維向縱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樂趣。
3.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一個難的大問題,可以科學地分解為幾個容易的小問題,步步誘導,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解決難題。設問要結(jié)合學生年齡、研習課題、能力實際,使他們回答問題時可望又可及,既不因為問題過難而使學生望而卻步,甚至挫傷學生思考和回答題的積極性,也不因為問題過簡單而使學生驕傲自滿,思維惰性滋生,這樣對于他們素質(zhì)的提高毫無價值,有序地結(jié)合問題,有助于理解和正確利用知識,培養(yǎng)思維的邏輯性,又避免了小學漢語教學雜亂零散的弊病。
4.要適時設問,隨機應變
設問的目的在于解決疑難,而不是把學生問倒,更不是作為花絮點綴課堂,創(chuàng)設“學生活動”的形式。是否適時發(fā)問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過早發(fā)問,造成氣氛緊張,學生內(nèi)心茫然,容易造成課堂冷場;過晚發(fā)問,學生勿需思考就能對答如流,使問題成為“瞎子戴眼鏡,多余的圈圈”,毫無所值。
5.要在課堂提問時重評價,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問手段本身,能鼓勵和督促學生對課程進行及時的消化,認真復習。提問的效果則又優(yōu)化了學生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回答對的,其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就得到了肯定和強化,回答不對的,就能及時調(diào)整改變有欠缺的認識結(jié)構(gòu)。在整個提問的過程中,對回答好的每一句問話,教師、學生都伴隨著進行判斷,學生是否掌握了相應的知識,掌握的程度如何,都應公開進行評價。為了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學中,讓每一位學生在不斷變化、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充實自我,完善自己。他們雖然天真,但是對事物已經(jīng)開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見解,也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教師評價時,首先要肯定學生回答得“對不對”通常教師都應復述一篇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學生回答代替教師應做的工作,其次要評“好不好”,通常教師都要做出標準的示范。最后無論是贊賞還是批評,都應“對事不對人”。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要保護學生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應該做到:①以表揚為主。②鼓勵求異。③幫助有困難的學生。④鼓勵學生積極評價。
總之,在小學漢語教學過程中,正確運用課堂提問技巧有助于積極開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楊德明.漢語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策略初探[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李維.小學語文提問藝術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