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文化建設不斷發(fā)展。在人們的精神文明不斷豐富的同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大力推動為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了基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向小康社會的不斷邁進過程中,群眾在社會中占據(jù)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群眾文化活動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迎來了快速發(fā)展的機遇。對社會文化建設而言,群眾文化活動為社會文化建設帶來了豐富的樣本,打開了文化產業(yè)市場,提升了群眾文化在社會主義文化中的價值。
關鍵詞:群眾文化 文化活動 文化建設
群眾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具有內涵的社會文化之一。除此之外,群眾文化還是社會發(fā)展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在不同的社會的文明中,無處沒有群眾文化的存在。而群眾文化又以各類群眾文化活動為核心,在活動的過程中,人們不斷的實踐,不斷的認識自我和發(fā)展新的藝術形態(tài)。探索群眾文化,首先要從群眾文化活動的功能開始。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功能
1. 娛樂功能
娛樂功能作為群眾文化活動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展開提供了前提。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前提下,勞動力的解放使得生產率的大幅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有著空閑的時間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當中去。在龐大的群眾基礎上,絕大部分群眾文化活動通常開展在基礎的各類社會設施中,如各類廣場與少年宮等。包括廣場舞與各類書畫活動在內,群眾文化活動不需要太高的藝術要求,需要的更多是一種興趣與愛好。多數(shù)人參與群眾文化活動更多是為放松和娛樂以及對該活動發(fā)內自心的熱愛。與此同時,在群眾文化活動展開的過程中,一方面人們豐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人們的文化生活質量也獲得提高,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
2. 社會功能與導向功能
群眾文化功能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社交與導向。在當今世界,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在群眾文化活動的推動下,人與人走到了一起,開展各類活動,這不僅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還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作為搭建交流的平臺,群眾文化活動也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群體團結的一種重要儀式。除此之外,群眾文化活動還具有重要的社會導向功能,在人們參與各群眾文化活動的同時引導廣大群眾的思想能夠向積極的、正向的主流文化方向發(fā)展。這也說明群眾文化活動具有社會功能的同時對社會文明建設也有著積極的正向的作用。
3. 藝術功能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能夠創(chuàng)造藝術,當人們聚集在一起參與群眾文化活動時,便體現(xiàn)了其獨有的藝術功能。盡管群眾活文化動大多不需要過高的藝術素養(yǎng),但由于藝術來源于生活的特性,集中的群眾文化活動能夠通過參與者迸發(fā)新的普遍的藝術形式,同時也為藝術的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僅如此,群眾文化活動的藝術功能還體現(xiàn)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上。在豐富的活動展開中,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了認識,并且開始重視,這是對藝術形式的一種極大保護。作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群眾文化活動“百花齊放”,這也是其藝術功能的最高體現(xiàn)。
二、群眾文化的發(fā)展
1.群眾文化的內涵
群眾文化是一種自發(fā)形成的,指人們在所參與的工作外的以娛樂或享受等為目的的文化。人們參與群眾文化的目的是為了借助自我娛樂等手段滿足自身生活需要和心靈上的需求。從大部分角度來說,群眾文化是以娛樂活動為主,這是一種人們自我享受的社會過程。從廣義的角度上來說,文化是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合,而群眾文化則是人類在社會歷史進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除了自娛性和傳承性以外,群眾文化還具有傾向性和傳承性等特征。作為當今世界新形勢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的載體,群眾文化具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和滲透力,相對于其它文化傳承方式,群眾文化對于將精神文明建設落實到基層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
2.群眾文化的發(fā)展趨勢
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的群眾文化形式相對單一,群眾文化活動也相對簡單。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群眾文化也取得了相對較快的發(fā)展,其中多樣性是群眾文化在當今社會精神文化發(fā)展中最為主要的特性。我國是由多民族組成的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其獨有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內涵。各民族文化爭相發(fā)展,百家爭鳴。在各民族的文化發(fā)展以及活動的展開過程中,不同民族的人們擁有越來越多的選擇。不僅僅是多樣性,我國的群眾文化發(fā)展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色彩,在遵循社會主義精神指導的前提下,各民族間多元文化在相互發(fā)展的同時也相互促進。如果將我國的群眾文化比作一個參天大樹,那各民族文化即是樹上的枝葉,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則是樹的主干,這些元素使得我國群眾文化大樹得以茁壯成長。由此可見,群眾文化的進步需要多元文化的相互促進,也需要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
3.文化與活動的結合
群眾文化是一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合,其中活動是將這些財富展現(xiàn)出來的外在表現(xiàn)。從藝術高度來看,大到樂器演奏,書畫交流,攝影展示,小到廣場舞,棋牌賽都是人們的精神文明財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為群眾文化注入了活力,使得群眾文化真正借助各實體活動展現(xiàn)出來,也是人們真正參與到文化建設過程中去的體現(xiàn)?,F(xiàn)如今,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已成為當今世界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生活部分之一,在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的同時,也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方面,群眾文化活動是群眾文化的外在體現(xiàn),所以發(fā)揚群眾文化必須以群眾文化活動為核心,大力發(fā)展群眾文化活動,使文化、藝術走進基層才是對群眾文化的最好闡釋。另一方面,只有將群眾文化活動開展起來,才能對群眾文化有正確的指導作用,才能將群眾文問更好的傳承下去。
四、結束語
在當今世界,群眾文化占據(jù)整個人類文明中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發(fā)展也迎來了重大的發(fā)展機遇與契機,這對將群眾文化帶全面普及也產生了重大的促進作用?,F(xiàn)如今我們面對的主要問題則是如何對群眾文化活動形式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如何使群眾文化更適應時代。筆者認為,只有積極展開群眾文化活動,將群眾文化活動作為核心發(fā)展群眾文化,才能真正將群眾文化帶入基層,為當今世界群眾文化事業(yè)的展開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勇. 從群眾文化活動看群眾文化的發(fā)展[J]. 戲劇之家, 2013(10):74-74.
[2]楊丹. 談群眾文化活動在提高群眾文化素養(yǎng)中的作用[J]. 讀書文摘, 2015(24).
[3]涂靜. 淺談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發(fā)展趨勢[J]. 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研究, 2015(1):39-39.
[4]董海軍. 論群眾文化的重要性[J]. 文藝生活·文藝理論, 2015(12).
[5]汪俊. 淺談群眾文化的作用[J]. 消費導刊, 2015(10):272-272.
作者簡介:蔣璐璐,女,1986年10月,單位:臨沂市文化館,研究方向:群眾文化,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