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燕
開學第一課很重要。作為數(shù)學教師的班主任,我利用專業(yè)特長,通過自己精心制作的課件,引導學生給自己的人生算了一筆“賬”。
一、算時間
根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詳細匯總資料計算,2010年我國人口平均預(yù)期壽命達到74.83歲。我們就按75歲計算,利用網(wǎng)上熱傳的“A4紙人生表格”來計算一下,人生不過短短的900個月,畫一個30×30的表格,一張A4紙就足夠了。如果每過一個月,涂掉一個格子,短短的人生只是涂滿一張紙而已。
初中畢業(yè)生按15歲計算,也就在這張表格里劃過了五分之一,即6行,而在這15年中,自己究竟用了多少時間在學校學習呢?細細算下來,小學、初中所學的知識其實并不是太多。再看看這張紙上的后五分之四,你今后的這么一大片時間難道就由這兩年連一行都不足的格子決定了嗎?你心甘嗎?其實,人生才開始,也許你還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力,暫時在文化課學習上落后了,不用擔心,現(xiàn)在努力還不遲,因為你擁有學習的能力。專業(yè)課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此時可以盡情展示你的才華。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改變你今后19/25的人生。
二、算成本
在這三年的中專生活中,算算自己的花銷。學費平均一年1900元(國家全免,但我們要珍惜),書費300元,住宿費300元,每天餐費按中等水平15元,一周算5天,共計75元,每周生活零用錢約為25元,每周交通費約20元,一年按40個教學周算共計(75+25+20)×40=4800(元),再加上一年服裝費用6×100+3×100=900(元),購物或是特殊開支1000元,假期每月所有開支1000元,小計3000元,一年合計1900+300+300+4800+900+1000+3000=12100,如果再有個手機,加上900元,基本上13000元。除了國家的資助,你的父母得種多少莊稼、打多長時間的工才能為你籌集到這些資金?;氐綄W校,一學年按40周算,每周5天,每天8節(jié)課堂,共有1600節(jié)課堂,每節(jié)費用不多,約為8元,父母需要多長時間為你掙出這8元錢?每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呢?你應(yīng)當怎樣安排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
三、算差距
有一條題為“數(shù)學勵志公式: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微信,講到了數(shù)學式子1.01365=37.8與0.99365=0.03蘊含著“勤學如初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的勵志名言。
這個公式被網(wǎng)友解讀為:“每天進步一點點,屌絲一年變富帥;每天退步一點點,富美一年變挫矮:365次方代表一年的365天, 1代表每一天的努力, 1.01表示每天多做0.1, 0.99代表每天少做0.1,你看差別太大了,365天后,一個增長到了37.8,一個減少到0.03!”
大家紛紛感嘆:這就相當于人生的路程,每天多做一點點,積少成多,就會帶來巨大的飛躍。
四、算計劃
可能有些學生去過焦作的神農(nóng)山,我對那里最深的感受并不是神農(nóng)氏那高大雄偉的雕塑,而是那4321級臺階。我們同去的伴友全都靠著自己的雙腳攀上了最高峰——紫金頂,親身體會了神農(nóng)氏遍嘗百草的艱辛,感悟了神農(nóng)氏的偉大。請學生自己動手算算,假如分成4個階段(每次行20分鐘,即1200秒,半節(jié)課的時間),中間休息3次,每次休息10分鐘,每個階段約為1080級臺階,平均一級臺階1秒多,自己試試10秒自己能上多少級臺階,應(yīng)該不難完成。預(yù)計20×4+10×3=110(分鐘),再加上10分鐘機動時間,合計120分鐘,也就2個小時便能登頂。這樣計劃下來,在寬松的節(jié)奏中就能完成看似艱巨的任務(wù),因此有了計劃,你的旅途將會變得輕松起來。
同樣的道理,在三年的中專學習中,如果我們將所學的文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分解到每一年、每一學期、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每一節(jié)課,只要我們扎實上好每節(jié)課,就如同走好每一級臺階,相信我們一定會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之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請珍惜你的時間,請尊重父母的辛勞,請正視行動的差距,請合理安排學習計劃,開啟充滿希望的中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