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提·蘇里坦
《福樂智慧》的作者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案分腔邸币鉃椤百n予(人)幸福的知識”,此書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用古維吾爾文寫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學作品。這部長達一萬三千余行的偉大詩作,不僅是維吾爾族人民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明珠,也是世界詩歌藝術的高峰之一,是哲學思想史、社會思想史領域難得的成就之一。全詩思想深邃、句式優(yōu)美、韻律嚴謹、藝術手法嫻熟,不愧是聳立在維吾爾古文化史上的第一座文學豐碑。換句話說,研究維吾爾文學,必然要談及這部長詩。
《福樂智慧》是喀喇汗王朝(11世紀—13世紀)時期偉大思想家,學識淵博的學者、大詩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1019—1085)創(chuàng)作的名著,是維吾爾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長詩的內(nèi)容涉及面十分廣泛,非常豐富,概括起來就是贊美真主和先知,歌頌英明君主,勸喻統(tǒng)治者公正、睿智、知足,同時還分析和評價了當時各行各業(yè)的現(xiàn)實。作品以四個虛構的象征性人物之間的對話,深刻而細致地討論上述內(nèi)容。作為公正化身的“日出”國王求賢心切,象征幸福的“滿月”前來謁見后即被封為宰相。宰相臨終之際向國王推薦代表睿智的兒子“賢明”接替相位。但宰相之子卻需要自己的叔父、最懂知足的“覺醒”來當助手。因三請而不就,國王深為焦慮。長詩就圍繞這個并不復雜的情節(jié)敘事說理,以詩劇的形式進行了精彩的描述和深入的討論。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還反映出維吾爾族在中古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法律、倫理、哲學、歷史、文化、宗教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成為至今具有很高學術研究價值與歷史意義的名著?!陡分腔邸方Y構完整、篇幅宏偉,其中的阿魯孜韻律,對后世維吾爾詩歌的發(fā)展有較深刻的影響。它語言豐富、流暢,音調(diào)鏗鏘,既具有形象美,又具有音樂美,是當時已臻于成熟的維吾爾文學語言的典范作品。有敘事,有說理,有深刻精辟、意味雋永的哲言警語,亦有形象生動、刻畫細致的景物描寫,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是喀喇汗朝時期著名的維吾爾族詩人,回歷四一二年,出生于巴拉沙袞城的名門世家,五十歲時開始寫作《福樂智慧》,后移居喀什噶爾,年輕時受到良好的教育,終生堅持學習、積累,成為知識淵博的學者;不斷追求、探索創(chuàng)作出了舉世聞名的巨著《福樂智慧》。他于公元1069年開始寫這本書,次年年底完稿,歷時十八個月完成,把它獻給喀喇汗王朝的汗王“桃花石”——布格拉汗哈?!け尽ぬK來曼。布格拉汗為詩人非凡的才能所折服,賜予他“哈斯·哈吉甫(御前侍臣)”稱號,并留在宮中任職。在宮中任職長達二十年之久,去世時享年六十七歲。這位不朽的詩人為后人留下《福樂智慧》這部不朽的著作后,逝世于歷史名城喀什噶爾。
墓地舊址在喀什市多來特巴格鄉(xiāng)東南部吐曼河畔,后因洪水威脅,葉爾羌汗國第二代君主阿不都熱西提汗執(zhí)政時期(1533—1570),遷往“阿勒屯魯克(皇族陵園)”,即今喀什市體育路南側,陵墓建筑規(guī)模宏大,占地九百六十五平方米,充分體現(xiàn)了維吾爾工匠的高超技藝和創(chuàng)作才能。
《福樂智慧》的原稿至今未發(fā)現(xiàn),目前學術界發(fā)現(xiàn)的是距原著寫作年代十分久遠的維也納本(赫拉特本)、開羅本(埃及本)和費爾干納本(納曼干本)等三個抄本。
1. 維也納抄本,由哈桑哈喇沙依勒在赫拉特城(今阿富汗境內(nèi)西部省會城市)用回鶻文抄成,1474年發(fā)現(xiàn)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后被奧地利東方學家送到維也納,現(xiàn)存奧地利維也納圖書館;因該抄本從赫拉特城抄成,所以稱為赫拉特本,又因后來存于維也納圖書館,因此也稱維也納本。2. 開羅抄本,又稱埃及本,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維吾爾文抄成,由埃及開羅的凱迪溫圖書館(今王家圖書館)館長、阿拉伯學家、法國學者于1896年整理圖書館時發(fā)現(xiàn),并首次公布。1897年給俄國著名學者、東方學家拉迪羅夫寄去了轉抄本后,他將維也納本和開羅本進行比較研究后,于1910年出版了撰寫和翻譯的《福樂智慧》。1943年開羅本影印本傳到土耳其得以再版。因發(fā)現(xiàn)于開羅,故被稱為“開羅本”。3. 費爾干納抄本,又稱“納曼干本”,于12至13世紀用阿拉伯字母抄寫,于1913年由塔塔爾學者發(fā)現(xiàn)于今中亞烏茲別克斯坦納曼干城的私人圖書館,現(xiàn)存于該共和國科學院東方研究所;除此之外,在伊朗、阿富汗等地也發(fā)現(xiàn)有《福樂智慧》抄本殘卷。三個抄本所存詩行數(shù)目不盡相同,開羅本5400個雙行,費爾干納本有6095個雙行詩,維也納本數(shù)目最少。三個抄本均有抄寫錯誤。土耳其學者熱西提·拉赫買提·阿拉提對三個抄本進行了對比研究,于1947年出版了85章6645個雙行(13290詩行)組成《福樂智慧》全文音標撰寫本,它包括正文、三個附篇和兩篇序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福樂智慧》的研究步入了正軌,在自治區(qū)黨委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各族學者共同努力對其進行的研究、翻譯、出版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79年開始,耿世民先生等國內(nèi)學者參加了《維吾爾古典名著〈福樂智慧〉》的整理、翻譯和研究。我國學者翦伯贊、馮家■、耿世民、艾合買提·孜亞依、阿不都熱依木·吾提庫爾、阿不都秀庫爾·吐爾地、買買提明·玉蘇福、郝關中、張宏超、劉賓、郎櫻等學人為研究、翻譯《福樂智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83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維吾爾學者、翻譯家艾合買提·孜亞依等人翻譯的《福樂智慧》的現(xiàn)代維吾爾語詩體版。1986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郝關中、張宏超、劉賓翻譯的《福樂智慧》(現(xiàn)代漢語全譯本)?!陡分腔邸返默F(xiàn)代哈薩克語本于1986年由斯拉夫文版轉寫而成。之后現(xiàn)代維吾爾散文體譯本、柯爾克孜文譯本也都在1990年后相繼出版,2012年烏魯木齊一帆電子有限公司出版了《福樂智慧》的維吾爾語誦讀本,2015年民族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一帆電子有限公司一起出版了《福樂智慧》的漢文誦讀本和翻譯家狄力木拉提·泰來提翻譯的《福樂智慧》的漢語散文體版。
《福樂智慧》是維吾爾文化史上的光輝里程碑,是維吾爾古典文學的典范,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正如著名學者阿迪拉恰爾所說:“《福樂智慧》猶如一座燈火輝煌的城市,凡進入其中的人都會眼花繚亂,無人能游遍每個街道,每人所記述的不過是各自有限的所見所聞而已?!敝骷摇⑷嗣袼囆g家老舍先生在1956年召開的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二次理事擴大會議上說:“《福樂智慧》不僅是維吾爾族的寶貴遺產(chǎn),同樣是構成祖國文化歷史的寶貴財富?!敝麑W者艾合買提·孜亞依這樣寫道:
我們開創(chuàng)了《福樂智慧》學的新時代,因為我們驅散了愚昧的迷霧。{1}
詩人的英名將流傳百世,長詩的光芒將照亮文化歷史。
中國社科院常務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汝信說:“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維吾爾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tǒng)的古老民族,長期以來維吾爾族人民為祖國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早在11世紀,維吾爾族人民中就出現(xiàn)了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這樣偉大的詩人和思想家,而且在喀什噶爾寫了馳名世界的巨著——《福樂智慧》。”{2}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鐵木爾·達瓦買提也說過:“《福樂智慧》是維吾爾族歷史上一顆文化碩果,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塊瑰寶。它融東西方文化于一體,集各種古老文明于其中,顯示了多方面的卓越成就,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眥3}
原自治區(qū)主席,現(xiàn)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說:“《福樂智慧》是問世于11世紀的偉大文學巨著,它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包括政治、哲學、經(jīng)濟、宗教、語言、軍事、外交、教育、天文、地理等等,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寶貴財富,是維吾爾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想站在科學的高峰,一分鐘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眥4}生活在愚昧、黑暗的中世紀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感悟到了這一真理,他在充滿理論思維的這部長詩中融入了自己只有用科學知識才能挽救百姓和社會,才能建立一個繁榮的封建王朝的思想,他把人道主義、啟蒙主義、充滿人性及理想化的心靈與按科學知識辦事、重自然規(guī)律、重法治的思想結合起來。這種思想深度早在千年前提出并通過詩歌的形式闡釋出來是罕見的,是人類文明史上耀眼的成果之一。他的這種以促進科學文化的發(fā)展來醫(yī)治社會弊端的思想,在一千多年前提出提倡科學、崇尚知識,鼓勵人們?nèi)ヌ剿?、去尋求知識的思想,反映了正義、進步、民主的傾向,對中世紀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生活在昏暗的中世紀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就已經(jīng)認識到了人類征服自然、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fā)展是離不開科學知識的道理。他像人類歷史上許多先驅者一樣,把提倡科學作為自己的使命,并為之奮斗終生。在《福樂智慧》中對知識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僅以哲學的角度,用形象的比喻加以解釋,還從反面總結教訓,指出無智慧者像不結果的樹。他把無知識、不學習的人看作是可恥的人,說這些人如同得了不治之癥,雖然活著,但早已死去,因為他們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同時他高度歌頌那些有志之士,稱贊為人類提供知識的人雖死猶生,他們名垂青史。
把知識看作幸福的標志、繁榮的基礎、生命的明燈。玉素甫·哈斯·哈吉甫認為知識可以促進社會發(fā)展和進步。誰有知識誰就是世界的主人。他在詩篇中勸導人們學習、掌握知識。他說:“人不會生而知之,知識是通過學習,甚至以黃金般的青春作代價才能得到?!彼匾曋R的實用性,主張學用結合。他強調(diào)沒有價值的知識毫無用處,正如沒有被從海底撈出來的珍珠,就如同河底的沙子毫無用途。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崇尚知識,尊重人才,他認為知識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因為有了知識,才能造福于人類,所以知識應當受到尊重,有知識的人所以受到尊重,是因為他們道德品質(zhì)高尚,知道羞恥,有良知。這些人不會向邪惡、殘暴、貪婪等丑惡行徑屈從。他們玉一般的清廉品質(zhì)像山泉一樣,清澈的心靈不會受到腐蝕,不會被玷污。他認為要醫(yī)治人類的精神病態(tài),非靠知識和有知者不可。
把知識作為區(qū)別好與壞、美與丑、是與非、真理與謬誤的標準。玉素甫·哈斯·哈吉甫說:“正如能識黃金價值的金匠,也能識別出黃銅與黃金,有知識的人能辨別真理和謬誤。是因為有知識的人有思維的精華,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像絢麗的鮮花和不竭的泉水,閃爍著啟蒙和智慧的光芒?!?/p>
作者在他的知識觀中首先區(qū)分了智慧和知識兩個概念,認為智慧和知識的形成路徑是不同的,智慧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是真主賦予的,而知識則是后天的,是通過學習獲得的。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十分重視知識的運用,把知識、道德、法律視為治國的重要武器。玉素甫勸誡國君以及大臣、侍臣、將領、宮監(jiān)、使節(jié)、司庫、膳監(jiān)等都要博覽群書,無論是圣書還是幾何、算術等自然科學知識都要學習,成為能讀、會寫、會算的有本領的人。他還強調(diào)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我們可以把他的這種思想概括為知識治國論。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知識治國論是有理有據(jù)的?!陡分腔邸樊a(chǎn)生于11世紀,當時的喀喇汗王朝就其生產(chǎn)方式來講,已經(jīng)完成了從游牧經(jīng)濟到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轉變,經(jīng)濟制度封建化基本結束,新生的封建制度急需完善和鞏固。另一個方面,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導致的宗教戰(zhàn)爭連綿不斷,封建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內(nèi)訌、政變層出不窮,致使社會上世風日下,法制不嚴,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受阻,社會動蕩不安,引起人民強烈不滿。作為憂國憂民的思想家玉素甫的“知識治國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提出知識治國在當時來說也是前無古人的,是合乎歷史發(fā)展潮流的,是進步的、有價值的。他之所以能提出這樣的理論是因為他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他發(fā)現(xiàn)了知識的巨大威力,也是他總結歷史經(jīng)驗的結果。
當時自然科學知識尚處于萌芽狀態(tài),所謂的哲人、學者所傳播的知識更多的是滲透著剝削階級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的人文科學知識,這樣的知識是封建統(tǒng)治者所需要的。這些知識對于治國的意義和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另外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從經(jīng)驗獲得的知識,如:領兵打仗需要軍事知識,星占術需要天文知識,使節(jié)需要多種語言知識,工匠需要技能知識,這些知識幫人們認識到并真正體會到了知識的價值。在一定意義上說知識可以治國,同時可以救國、可以興國。生活在11世紀的玉素甫能看到知識的力量,不能不說是具有超群的智慧。
“知識就是力量”的論斷是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現(xiàn)代實驗科學的始祖”培根在16世紀提出的,當時轟動了整個世界,豈不知這個思想在早他五百年的《福樂智慧》中就已經(jīng)表達出來了。
《福樂智慧》在提出知識治國論的同時還提出了知識幸福論,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把知識和幸福聯(lián)系起來,認為人們只要掌握了知識就能“高大完美”“受人尊重”“橫空出世”“獲得福運”。
《福樂智慧》的“知識幸福論”觀點有幾點很有價值。其一,他把知識同道德聯(lián)系起來,認為知識是良好的倫理道德基礎,世人學會了知識,“自能行為善良,品行端正”“惠人以衣食,惠人以騎乘(2439)”,這種以學習知識促進道德建設的思想,是值得后人稱道和借鑒的。其二,他把知識同做事聯(lián)系起來,認為一個人掌握了知識就能把事情干好,“萬事順遂”“百事昌盛”,這同我們今天倡導的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要求是多么相似啊。這與現(xiàn)在提倡的按照事物的規(guī)律辦事,達到預期的目的同出一轍。其三,他把知識同飛黃騰達、位居高官的仕途之路聯(lián)系起來。認為“誰若有智慧就會被尊貴,誰若有知識就能成王(301)”。這是打破封建社會世襲制度的吶喊,他還倡導任人唯賢的用人制度,“國君應根據(jù)知識的多少,決定官職的大小”“應在實踐中考驗臣仆,根據(jù)才智分別授以官銜”。這些思想就是對于當今社會也具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知識幸福論”雖然有許多可借鑒的地方,但反映的范圍比較狹小,只是表達了當時知識界一部分人的愿望,并沒有反映廣大人民群眾求知、求學的要求和心聲。
追求幸福是所有人的權利。幸福和一個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價值表現(xiàn)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上。在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人要通過勞動利用自然提供的物質(zhì)資源,創(chuàng)造自己所必需的物質(zhì)生活資料,最終達到與自然界的和諧并存與發(fā)展;在人與社會關系方面,人應當正確理解和把握自己與社會的關系,努力為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做出貢獻,力爭自己在發(fā)展的同時,有利于他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玉素甫只是把幸福同有知識的人聯(lián)系起來,不可避免地把無知識的勞動人民排斥在外。《福樂智慧》貶斥無知者的地方很多,這同他的階級地位也有一定關系。他出身王族豪門,自然不能揭示勞動人民無知識的原因,這也正是他的歷史局限性和當時階級局限性的具體體現(xiàn)。
長詩的主要內(nèi)容是圍繞著指明人生之路這個中心思想展開的。尤其是第二十一章關于月圓勸誡其子賢明及第二十二章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和如何教育子女的內(nèi)容作了更加具體生動的闡述。
哲學價值是《福樂智慧》的最高價值,也是該書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重要原因。玉素甫的哲學思想在《福樂智慧》中主要從自然哲學和政治哲學兩個方面體現(xiàn)出來。
自然哲學思想在《福樂智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貫穿全書的指導思想。它主要回答宇宙的本原、天體的結構及黃道十二宮、四素及四性、自然和神、人及自然性、人運用知識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等等。玉素甫的自然哲學思想及觀念,雖然是在主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生的情況下,以中世紀維吾爾人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和觀念表達出來的,但不乏有許多可稱為哲學價值的思想。
在長詩中,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探討了諸如人的認識能力和知識的關系,指出知識是認識的成果。以上所談的知識治國論和知識幸福論全面闡述了知識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作用。他的知識造福于社會的思想,無疑是對宗教神學的挑戰(zhàn),是知識治國論的宣言。
辯證思想在玉素甫的自然哲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長詩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矛盾的概念和范疇,如:矛盾、運動、循環(huán)、統(tǒng)一、無限、無定以及干與濕、冷與熱、貧與福、貴與奸、善與惡、禍與福、榮與辱、悲與樂、苦與甜、生與死、美與丑、明與暗、強與弱、勝與敗、曲與直、文與武、攻與守、戰(zhàn)與和、遠與近、獎與懲、粗暴與溫順、今世與來世、贊譽與咒罵、有知與無知、正確與錯誤、節(jié)儉與奢侈、貪婪與滿足、允許的矛盾與不允許的矛盾、新事物與舊事物及其對立的斗爭和轉換等等。
人性理論是古今中外共同關心的話題。時代不同,文化各異,人們提出各自不同的人性理論。有的過分強調(diào)理性因素,把人規(guī)定為理性的存在物,有的極力渲染人的非理性方面,把人看成是感情支配的非理性的存在物,有的把人看成飲食男女等生物意義上的自然存在,有的從政治角度把握人性,把人理解為政治動物,有的從社會倫理角度把握人性,從而陷入無休止的人性善與人性惡之抽象的爭論中去,有的強調(diào)人的合群性,提示人是社會性動物,等等。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些觀點,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有共性。他們不理解社會的本質(zhì),導致研究的片面。而玉素甫在討論人性時強調(diào)人的知識和道德修養(yǎng),強調(diào)人的文化素質(zhì),所以被稱為文化人性論。在中世紀能提出這個觀點,我們認為較之生物人性論、宗教人性論等理論,無疑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總之,《福樂智慧》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對今天的教育、文化和做人、政治、經(jīng)濟、哲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值得我們好好研究。《福樂智慧》是我國維吾爾族人民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更是一部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長詩,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填補國內(nèi)外該領域研究空白的意義,同時也是我國詩歌史上的無價之寶。
注釋:
{1}姑麗娜爾·吾甫力:《維吾爾古典文學研究中的文本細讀——以艾合買提·孜亞依的古典文學研究為例》,《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1月,第31卷,第1期。
{2}引自紀念中國維吾爾族學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誕辰980周年暨《福樂智慧》問世928周年全國學術研討會。
{3}鐵木爾·達瓦買提:《人生的足跡》,民族出版社,第11頁。
{4}見《自然辯證法》。
欄目責編: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