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維 李茂芹
221000 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
·論著·
感染性休克患者甲狀腺素、ACTH、皮質(zhì)醇水平與組織能量代謝失衡和預后的相關性分析
徐維李茂芹
221000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摘要】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甲狀腺素、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ACTH)、皮質(zhì)醇水平與組織能量代謝失衡和預后的相關性。方法選取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0例,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甲狀腺素、ACTH、皮質(zhì)醇水平和組織能量代謝水平進行統(tǒng)計,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療前后甲狀腺素、ACTH、皮質(zhì)醇水平和組織能量代謝失衡的相關性。結果治療前,患者的甲狀腺素顯著偏低,而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顯著增高?;颊哐褐蠥DP水平明顯增高,組織能量代謝嚴重失衡(P<0.05)。治療后,患者的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恢復正常,組織能量代謝水平也恢復正常(P>0.05)。結論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甲狀腺素水平與組織能量代謝水平呈負相關,患者的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與組織能量代謝水平呈正相關。
【關鍵詞】感染性休克;甲狀腺素;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皮質(zhì)醇;組織能量代謝失衡
感染性休克是外科中比較常見,但不容易治療的一種臨床疾病[1-3]。感染性休克一般由微生物產(chǎn)生的毒性物質(zhì)所引起,其中革蘭陰性菌的感染最容易導致感染性休克[4,5]。微生物產(chǎn)生的毒性物質(zhì)容易侵入血液,隨著血液循環(huán),這些毒性物質(zhì)作用于體內(nèi)細胞,破壞其正常生理功能,從而導致機體器官、代謝等各方面的功能性紊亂,甚至導致器官的衰竭[6-8]。感染性休克臨床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煩躁、焦慮,并伴有惡心、嘔吐。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開始出現(xiàn)意識不清、低血壓等病情,最終導致機體器官功能衰竭[9,10]。感染性休克患者甲狀腺素、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與患者的病情十分相關,此外,患者組織能量代謝失衡也隨患者的激素水平變化而變化,但兩者的相關性至今尚無定論。因此,對于兩者相關性的研究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對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療和進一步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至2014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0例,其中男60例,女60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1.2±2.7)歲?;颊呔贿M行手術、藥物治療和相關臨床護理。且患者臨床上均沒有其他與甲狀腺激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以及組織能量代謝失衡相關的疾病。
1.2方法針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不同病原菌,在尚未確定病原菌之前,首先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表現(xiàn),推測致病菌類型,并選用廣譜的殺菌劑進行治療。待確定致病菌類型后,選取合適的治療藥物進行治療。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隨時監(jiān)測,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法。
1.3觀察指標檢測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療前后血液中的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以及患者治療前后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和二磷酸腺苷(ADP)水平。
2結果
2.1治療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其中120例患者,甲狀腺素水平偏高0例,正常8例,偏低112例,甲狀腺素水平的不正常比例為93.33%,偏低比例為93.33%,表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甲狀腺素水平普遍降低。120例患者,ACTH水平偏高107例,正常11例,偏低2例,不正常比例90.83%,偏高比例為89.17%,表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ACTH的水平明顯增高。120例患者,皮質(zhì)醇水平偏高99例,正常20例,偏低1例,不正常比例83.33%,偏高比例為82.50%,表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皮質(zhì)醇水平明顯增高。說明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三種激素水平是判斷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主要特征。見表1。
2.2治療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組織能量代謝水平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療前的ATP水平偏高4例,正常109例,偏低7例,不正常比例9.17%,說明患者
表1 治療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 n=120,例
的ATP水平基本保持正常。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療前的ADP水平偏高95例,正常19例,偏低6例,不正常比例84.17%,說明患者的ADP水平顯著升高。通過患者的ATP和ADP水平,本研究發(fā)現(xiàn)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組織能量代謝水平出現(xiàn)失衡,ADP水平明顯提高(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組織能量代謝水平 n=120,例
注:與ATP比較,*P<0.05
2.3治療前患者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和組織能量代謝水平相關性分析患者的甲狀腺素與ADP水平呈負相關(P<0.05),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與ADP水平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患者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和
2.4預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120例患者,甲狀腺素水平偏高0例,正常118例,偏低2例,甲狀腺素水平的不正常比例為1.69%,表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甲狀腺素水平治愈后恢復正常。120例患者,ACTH水平偏高7例,正常113例,偏低0例,不正常比例5.83%,表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水平治愈后恢復正常。120例患者,皮質(zhì)醇水平偏高8例,正常112例,偏低0例,不正常比例6.67%,表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皮質(zhì)醇水平治愈后恢復正常。見表4。
表4 預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甲狀腺素、ACH和皮質(zhì)醇水平 n=120,例
2.5ATP水平治愈后,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ATP水平偏高1例,正常116例,偏低3例,不正常比例3.33%,說明患者的ATP水平基本保持正常。治愈后,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ADP水平偏高10例,正常109例,偏低1例,不正常比例9.17%,說明治愈后患者的ADP水平恢復正常。通過患者的ATP和ADP水平,本研究發(fā)現(xiàn)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組織能量代謝水平治愈后基本恢復正常。見表5。
表5 預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組織能量代謝水平 n=120,例
2.6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與患者組織能量代謝水平的相關性患者的甲狀腺素與ADP水平呈負相關(P<0.05),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與ADP水平呈正相關(P<0.05)。見表6。
表6 預后患者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和
3討論
感染性休克是一種由多種微生物感染所導致的常見外科疾病。由于致病的微生物多種多樣,且微生物產(chǎn)生的毒素多種多樣,感染性休克的針對性治療難以開展,因此臨床上難以治愈。此外,多種微生物同時感染,會進一步加重病情,給治療帶來更大的困難。其中革蘭氏陰性菌的感染最容易導致感染性休克,微生物產(chǎn)生的毒性物質(zhì)容易侵入血液,隨著血液循環(huán),到達全身各個部位。這些毒性物質(zhì)作用于體內(nèi)各部位細胞,破壞其正常生理功能,從而導致機體器官、代謝等各方面的功能性紊亂,甚至導致器官的衰竭。主要的機制是毒性物質(zhì)導致細胞的氧輸送不足,從而造成能量的不足,出現(xiàn)組織能量代謝失衡的嚴重問題。組織能量代謝失衡對于細胞功能、器官功能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此外,對于體內(nèi)多種不同激素也有很大影響。
由于體內(nèi)激素水平受多種情況調(diào)節(jié),所以對其的研究一直難以深入,導致感染性休克疾病的治療難以有進展。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有研究發(fā)現(xiàn)感染性休克患者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與患者的病情十分相關,且這三種激素的自身研究相對完善[11,12],因此我們對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與組織能量代謝失衡以及預后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液中的甲狀腺素顯著降低。這主要因為甲狀腺素不僅是維持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激素,對于維持心肌收縮也十分重要。甲狀腺素下降會進一步導致心肌功能的缺乏,從而導致供氧不足,造成休克。此外,我們發(fā)現(xiàn)患者血液中的組織能量代謝出現(xiàn)嚴重失衡,這也與甲狀腺素水平的下降有直接關系,進一步導致患者機體功能的不足,導致患者病毒難以緩解。通過相關性分析,可以證明兩者的這種關系,患者的甲狀腺素與組織能量代謝失衡呈負相關關系,甲狀腺素水平越低,患者的能量代謝失衡程度越為嚴重(P<0.05)。預后患者的甲狀腺素水平和組織能量代謝失衡程度均趨于正常,仍保持負相關關系(P<0.05)。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液中的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顯著增加(P<0.05)。由于患者的機體的功能出現(xiàn)不足,為了滿足機體的能量需求,機體通過下丘腦-垂體和腎上腺皮質(zhì)這一路徑來調(diào)節(jié),因此患者的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水平顯著提高,來滿足機體的能量需求。而皮質(zhì)醇受到ACTH的刺激也顯著提高。此外感染帶來的炎性介質(zhì)和內(nèi)毒素等因素也導致皮質(zhì)醇水平的提高。因此,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液中的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與組織能量代謝失衡呈正相關關系(P<0.05)。
綜上所述,甲狀腺素、ACTH和皮質(zhì)醇水平對于患者的組織能量代謝失衡以及預后有重要的影響。對于兩者相關性的研究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對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療和進一步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吳家玉. 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險因素分析及臨床對策.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30-32.
2於江泉, 鄭瑞強, 林華,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復蘇臨床效果的觀察.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13-214.
3吳海洋, 張志根, 李新德,等. 上尿路腔內(nèi)碎石術后急性感染性休克10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34:157-158.
4Mourad M, Chow-Chine L, Faucher M, et al. Early diastolic dys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tensive care unit mortality in cancer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eptic shock.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4,112:102-109.
5Yealy DM, Kellum JA, Huang DT,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Protocol-Based Care for Early Septic Shock.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4,370:1683-1693.
6Dellinger RP,Levy MM,Rhodes A,et al.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12.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3,39:165-228.
7藺建國. 不同麻醉方式對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圍麻醉期的影響.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328-1329.
8王玉輝, 郝穎艷, 武海英. 連續(xù)性靜脈血液濾過治療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臨床效果觀察.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55-56.
9Sun J K, Choi J, Ryoo S, et al. Interleukin-32 gamma Transgenic Mice Resist LPS-Mediated Septic Shock.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2014,24:620-622.
10Yao B, Liu D, Wang X, et al.Negative fluid balance predict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Zhonghua Yi Xue ZaZhi,2014,94:1749-1754.
11Bram R, Anna W, Wojciech S, et al. Fluid resuscitation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systematic description of fluids used in randomized trials.PolskieArchiwumMedycynyWewnetrznej-polish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3,123:603-608.
12周慶明, 李棟梁, 張征,等. 感染性休克后期患者血管加壓素水平對滲透壓反應異常的規(guī)律探討.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4,26:33-35.
(收稿日期:2015-11-17)
【中圖分類號】R 44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86(2016)09-1351-03
通訊作者:李茂芹,221000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09.022
E-mail:bghnytuj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