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潔 沈興
【摘 要】了解大學生利益訴求,構(gòu)建和完善大學生利益訴求機制,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培養(yǎng)大學生法治意識的重要意義出發(fā),分析了當下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和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的現(xiàn)狀,提出了如何通過構(gòu)建大學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來培養(yǎng)大學生法治意識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 法治意識 培養(yǎng) 利益訴求表達機制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以全會的形式專題研究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國”提到了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度,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進“依法治國”、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堅定決心。大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棟梁,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xiàn)社會治理法治化的潛在中堅力量,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將成為國家法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的法治意識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
加強法治意識培育,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法治意識體現(xiàn)公民意識,加強法治意識培養(yǎng),有助于大學生提高責任感,為將來主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自己的各項權力打下基礎,有助于大學生形成責任意識;加強法治意識培育,有助于當代大學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維權意識。那么高校應如何加強大學生法治意識培養(yǎng)呢?筆者認為應當從構(gòu)建大學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入手。
一、大學生利益訴求及表達機制的基本內(nèi)涵
“利益訴求”,簡言之,就是人們對待利益問題的一系列態(tài)度和行為的總和。大學生利益訴求大體包括以下內(nèi)容:一是對社會利益關系(尤其是與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密切相關的利益關系)和自己利益狀況的感受,以及對這種感受公開的情緒流露和語言表達;二是基于自己的利益狀況而向社會及所在組織和團體公開提出的利益要求;三是對于與自己利益攸關的政策、法律、制度的公開表態(tài)以及力圖對所在的組織、團體及政府產(chǎn)生影響的各種言論和行為;四是出于維護自身利益的目的而進行的法律訴求;五是借助于各種媒體與合法途徑,面對處于利益對立面的人們所進行的公開交涉、談判或抗爭。而大學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就是大學生作為利益主體,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將自己的意見和自身利益向?qū)W校管理系統(tǒng)進行信息表達和反饋,參與學校管理的機制。
綜上所述,大學生利益訴求表達在很多層面都與法制建設、制度建設,管理規(guī)范化、科學化、法治化有著密切聯(lián)系。合理表達利益訴求,讓大學生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是大學生培育法治意識的良好平臺和載體。
二、目前大學生法治意識培養(yǎng)與利益訴求表達機制構(gòu)建存在的問題
(一)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導致大學生作為主體的利益訴求意識淡薄,學生缺乏主體意識、維權意識,法律意識淡薄。大部分學生在自身合法權益遭遇侵害時,缺乏維權的主觀意愿。
(二)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利益訴求缺乏正確的引導,導致學生不知自己應該享有哪些利益訴求權利以及如何去進行利益訴求,從而導致大學生權益觀的“缺位”,沒有正確的權益觀,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與提高因此受到嚴重阻礙。
(三)學校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的建設不完善。一些學校領導認為學生必須服從學校的管理,遵守執(zhí)行學校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是被管理者,沒有發(fā)言權,不需要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陳舊的思維方式和管理模式必然會導致大學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的不健全,有些高校甚至沒有設立相關機制,大學生的利益訴求平臺嚴重缺乏。
(四)表達渠道不暢通,表達機制弱化。大部分學生組織沒有發(fā)揮表達利益訴求的作用,導致學生表達訴求的渠道不暢通、效果不顯著。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如果不能充分發(fā)揮好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則會直接導致學生的利益訴求表達受阻。
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利益訴求的合理表達;反之,大學生利益訴求得不到充分表達與滿足,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從而導致大學生因為利益沖突而做出違反法律的行為。
三、構(gòu)建大學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
(一)培養(yǎng)大學生利益訴求主體意識與權利意識
構(gòu)建大學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首先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主動維護自身利益。只有對自身權利做出正確認識,才能更加科學合理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首先,要確保大學生個體的知情權。學校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學校的關系,使之以主人翁的精神參與到學校的日常管理之中,要尊重大學生的知情權,讓學生全面了解校務信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監(jiān)督學校各項工作。其次,要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權利和義務相統(tǒng)一的意識,通過教學和專題教育等途徑,使大學生認識到享有權益的同時應當履行對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盡的義務,掌握表達利益訴求的正確途徑。最后,要注重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和諧統(tǒng)一,引導學生合法有序地表達利益訴求,不能有不切實際的權益訴求。在培養(yǎng)大學生利益訴求主體意識與權利意識的過程中,學生能夠?qū)W會維護自身利益與對自身權利做出正確認識,自身的法治意識逐步得到提高。
(二)暢通表達渠道,建立多位一體的表達機制
表達途徑是大學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的重要內(nèi)容,只有通過多渠道暢通高校與學生的溝通回應機制,構(gòu)建理性化的利益表達渠道系統(tǒng),才能確保表達利益訴求的有效性。
1.完善與暢通現(xiàn)有表達渠道。學校要對管理部門職能進行梳理,通過培訓和宣傳讓學生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能,這樣學生在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損害時,能夠及時通過合法途徑去維護利益,避免采取不恰當?shù)男袨榉绞?。學校還可以設立微信公眾平臺、校長信箱、學生訴求留言板等專門的平臺,暢通學生利益訴求表達渠道。
2.重視學生會和社團的橋梁作用。如果有條件,學生會或?qū)W生社團組織可設維權部,幫助學生表達利益訴求,加強與學校不同部門的溝通,反映學生意見,充分發(fā)揮學生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功能,以及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的作用。
3.充分運用新媒體,搭建多層次、多渠道的學生利益訴求表達平臺。學校要充分發(fā)揮校園廣播、校園報紙刊物、QQ、飛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在收集信息、引導輿論和輿論監(jiān)督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學生事務管理公示制度、意見征詢制度和決策聽政制度,推動學生工作決策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
(三)建立健全學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的保障體系
只有建立、完善利益訴求表達的保障體系,才能真正讓大學生打消顧慮,更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樹立“依法治校”的工作理念,堅持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和法治化,嚴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原則與規(guī)定,開展教學管理活動,切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鼓勵和保障學生利益訴求的表達;完善信息處理和反饋機制,對學生表達的利益訴求信息,在核實情況后及時傳遞給相關部門進行有效處理,并將結(jié)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同時聽取學生對處理結(jié)果的意見;堅持學生申訴制度,明確申訴機構(gòu)和申訴、調(diào)查程序,并引導大學生在對學校相關利益問題處理方面有不同意見時,可以通過申訴程序爭取合法權益。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生力軍,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xiàn)社會法治化的潛在中堅力量,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高校要擔負起培養(yǎng)與提高大學生法治意識的責任,通過構(gòu)建、完善大學生利益訴求表達機制,能夠很好地表達學生的利益訴求,督促學生以法治觀念看待與解決與自己相關的利益問題,逐步增強自身法治意識,培養(yǎng)出具備良好法治意識的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完成“法治中國”的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王璐萍,葉海勇,朱崇梅.依法治國背景下論大學生的法治意識[J].科技視界,2015(13):280,304.
[2]蒙秋明.略論當代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培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03):55-56.
[3]吳潔.大學生利益訴求整合、表達機制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1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