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坤, 李永建, 曾維斌
(1. 西南交通大學(xué) 經(jīng)濟管理學(xué)院,四川 成都,610031; 2. 電子科技大學(xué) 經(jīng)濟與管理學(xué)院,四川 成都,610054)
?
基于神經(jīng)營銷學(xué)的音樂與顏色相關(guān)性
朱坤1, 李永建1, 曾維斌2
(1. 西南交通大學(xué) 經(jīng)濟管理學(xué)院,四川 成都,610031; 2. 電子科技大學(xué) 經(jīng)濟與管理學(xué)院,四川 成都,610054)
摘要:采納認知科學(xué)的研究方法,通過對12位被試的腦電進行事件相關(guān)電位分析(ERP),對音樂與顏色的相關(guān)性進行了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音樂與顏色存在相關(guān)性,由于音樂的加入,被試對于顏色的識別效率降低。而在校園歌曲的背景下,被試對于綠色的識別效率與其他顏色相比存在顯著差異。有鑒于此,在廣告設(shè)計、網(wǎng)頁展示中,應(yīng)采納相關(guān)度較高的音樂與顏色組合,發(fā)揮兩者的組合效應(yīng),提升營銷效果。
關(guān)鍵詞:神經(jīng)營銷學(xué); 事件相關(guān)電位; 顏色; 音樂
目前越來越多的網(wǎng)絡(luò)媒體、電視廣告以及娛樂網(wǎng)站特別是音樂類網(wǎng)站,需要將音樂與顏色兩種元素有機地結(jié)合,通過視覺、聽覺通道的并行應(yīng)用,吸引用戶,提升營銷效果。音樂與顏色作為兩種獨立的自然屬性,兩者在多個地方具備相似性:1)兩者均具有3種基本屬性。音樂的音高、音色、響度,顏色的明度、色調(diào)、飽和度。悅耳的音樂以及絢爛的顏色,無不是3種基本屬性的有序組合。2)兩者均包含7個基本元素。在人們可識別的范圍內(nèi),顏色由7種基本顏色(紅、黃、青、綠、白、藍、紫);而音樂則由7種基本音符組成。3)兩者均要依靠人類的感覺器官來捕捉,且均具備一個可捕獲區(qū)間。對于兩者的組合效果,目前也有一些經(jīng)驗式的總結(jié):例如,粉紅色是溫柔的最佳詮釋,輔以輕緩的音樂,能使人得到放松。當人們聽到校園歌曲時,時常會聯(lián)想到綠色的草坪,朝氣蓬勃的莘莘學(xué)子。而看到紅色時,則熱情似火,聯(lián)想起代表了革命、傳統(tǒng)、愛國的歌曲,因而紅色也成為各國國旗中最常見的顏色。
牛頓[1]最早在他的著作“Opticks”就提出了音樂與顏色的關(guān)聯(lián)。Barbiere等[2]通過20個學(xué)生對四段音樂片段進行試聽、打分,然后考察音樂類型與顏色關(guān)聯(lián)。研究結(jié)論表明,黃、紅、綠、藍等明亮的顏色與歡快的關(guān)系關(guān)聯(lián)度更高。灰色則與悲傷歌曲關(guān)聯(lián)更高。Marks[3-4]的研究表明了音樂與亮度等視覺元素存在著高度相關(guān)性,并將這種關(guān)系稱之為強關(guān)聯(lián)(strong synesthesia)。Baron-Cohen[5]、Domino[6]、Day[7]等一系列研究表明,擁有音樂與顏色強關(guān)聯(lián)能力的藝術(shù)生,具有更高的創(chuàng)造力。國內(nèi)關(guān)于音樂與顏色關(guān)系的研究較少,顏偉強等[8]探討了音樂與顏色在文學(xué)作品中的意義。孫蘭娟等[9]則從藝術(shù)的角度探討了顏色與音樂的關(guān)系。
以上關(guān)于顏色與音樂的關(guān)聯(lián)研究,多數(shù)結(jié)論基于人們的日常經(jīng)驗積累,缺乏深入的實證研究。加之音樂種類繁多,音樂數(shù)量不可枚舉。基于七原色的顏色也具有多種顏色種類的擴展。因此,基于經(jīng)驗的組合方法,以認知客體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思路,難以滿足無窮音樂與有限顏色的組合。本研究通過設(shè)計認知實驗,結(jié)合目前在認知心理學(xué)中廣泛應(yīng)用的事件相關(guān)電位分析技術(shù)(ERP),以認知主體的人作為研究對象,考察顏色與音樂的相關(guān)性。
通過顏色與音樂匹配關(guān)系的研究,一方面將有利于發(fā)揮音樂與色彩的組合效果,提升營銷效果;另一方面,將顏色這一自然屬性引入音樂的搜索、展示等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引導(dǎo)用戶更加快捷、準確地發(fā)現(xiàn)目標歌曲,也有利于歌曲分類及榜單等業(yè)務(wù)的開展;此外,將顏色加入音樂的屬性中,也將有利于個性化營銷及精確營銷的開展。
1研究方法
1.1研究目的
本研究把顏色作為自變量,并引入控制變量音樂,嚴格控制其他無效變量,考察有無音樂背景下,被試對于顏色的事件相關(guān)電位(ERP)。研究采納目前認知科學(xué)領(lǐng)域較為常用的腦電記錄儀,考察音樂與顏色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通過研究,一方面探索電生理設(shè)備應(yīng)用于營銷科學(xué)的可行性,拓展神經(jīng)營銷學(xué)的方法論[10-11];另一方面通過顏色與音樂匹配關(guān)系的研究,探索音樂類型與顏色之間的相關(guān)性,驗證校園歌曲與綠色之間的強相關(guān)。
1.2樣本(被試)
隨機選取在校學(xué)生12人,男女各半,被試無聽覺障礙,無色盲等視覺障礙,其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且無行為障礙,均為右利手,平均年齡24歲。由于腦電設(shè)備的精密性,其中3人數(shù)據(jù)采集效果不佳,予以剔除。最終有效樣本為9人,男6人,女3人。
實驗在封閉的實驗室中進行,實驗過程中嚴格控制噪音、照明、被試狀態(tài)等實驗干擾變量的影響。實驗室分為被試間和主試間,兩者通過話筒進行溝通。腦電設(shè)備調(diào)試完畢后,主試人員離開被試間,以免干擾被試。
1.3實驗變量與設(shè)計
本實驗采用被試內(nèi)重復(fù)實驗設(shè)計。自變量為5種顏色(紅、綠、藍、灰、白 ),在屏幕中央呈現(xiàn),同時將音樂作為控制變量(有、無)。所選音樂為大家熟知的校園歌曲:同桌的你(結(jié)果來源于前期的調(diào)研)。被試的腦電反應(yīng)是本實驗的因變量(主要包含潛伏期、波幅等腦電指標)。實驗通過E-Prime編寫刺激呈現(xiàn)程序。通過Brain Product公司生產(chǎn)的64通道腦電記錄儀,記錄被試的腦電數(shù)據(jù)。腦電數(shù)據(jù)分析系統(tǒng)采納腦電設(shè)備自帶數(shù)據(jù)分析系統(tǒng)。
1.4實驗程序和步驟
本實驗的具體步驟如下。
1)詢問被試的聽覺、視覺等身體情況,并測試是否存在色盲。
2)被試填寫用戶基本信息。
3)準備腦電測試,被試洗頭,進入被試間,開始熟悉實驗環(huán)境。
4)主試進行腦電膏的涂抹工作,測試腦電極的連通性。
5)主試講解整個實驗的目的及注意事項。解答被試的各種疑問。
6)準備工作完畢后,被試短暫閉目休息,等待測試。
7)運行E-Prime,開啟腦電記錄,實驗開始。被試需要完成2個實驗,一個是有音樂背景的顏色識別,一個是無音樂背景的顏色識別。每個實驗將隨機為被試呈現(xiàn)210次顏色刺激,每次顏色呈現(xiàn)時間為1 s,間隔1 s。每個實驗持續(xù)4 200 ms。2次實驗之間被試將進行短暫休息。被試無需任何按鍵反應(yīng)。正式實驗約需15 min。
8)由于腦電實驗,涉及到腦電設(shè)備的調(diào)試、腦電膏的涂抹工作。實驗準備工作需耗費較長時間。整個實驗約需1.5 h方能完成。實驗結(jié)束后,被試可獲得100元獎勵。
2結(jié)果分析與討論
對于事件相關(guān)電位ERP的分析,根據(jù)研究目的不同,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研究成分。本研究選擇P300成分作為分析對象。目前關(guān)于P300成分的研究較多[12-15],P300 成分可用于觀測人類大腦的高級心理活動(包括記憶、判斷、情感、感知等)。P300 成分特指一種潛伏期在300 ms左右的正相誘發(fā)電位,屬于事件相關(guān)電位(ERP) 中的內(nèi)源性成分,是試驗被試對特定刺激內(nèi)部信息加工的外部表現(xiàn),因此其與注意、判斷等高級大腦活動是相關(guān)的,與認知過程密切相關(guān)是“窺視”心理活動內(nèi)容的一個“窗口”。P300的常用分析指標有波幅、潛伏期2個指標。
2.1實驗P300潛伏期、波幅的分析
實驗采納P300指標,對PZ電極(位于大腦后半部分,靠近視覺、聽覺腦區(qū))進行了分析。分別考察了綠色、藍色、白色、灰色、紅色的潛伏期及振幅。對于P300成分的潛伏期,本實驗分析時間段為250 ms~450 ms的時間窗。波幅考察了280 ms~320 ms時間段內(nèi)的P300成分的波幅。實驗結(jié)果如表1所示。
表1有無音樂下的顏色潛伏期及波幅
Tab.1Latencies and amplitudes of the color under music/no-music
檢測量狀態(tài)綠色藍色白色灰色紅色均值潛伏期無音樂296304289300292296.2/ms有音樂304324383351344341.2波幅無音樂10.11613.2249.6539.47210.77910.65/μV有音樂11.8919.8579.8518.6909.93410.04
由表1可見,音樂對于顏色識別有著顯著性影響。加入音樂以后,顏色潛伏期更長,平均潛伏期由296 ms增加到341 ms。同時,加入音樂以后,波幅變窄,平均波幅由原來的10.65 μV減少到10.04 μV。音樂作為一種聽覺刺激在實際應(yīng)用中可以吸引用戶的注意。但在實驗中,音樂作為一個干擾刺激,影響了被試的顏色識別過程。究其原因,Kahneman等[16-18]對于資源的相關(guān)理論進行了研究,認為人的注意力總是有限的,同一時間只能關(guān)注眾多事件中的某幾項重要事件,無法注意所有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音樂的加入增加了被試的認知負荷,影響了識別的效率。即音樂作為一種背景,能夠分散被試注意力,導(dǎo)致顏色的識別過程效率降低。
Kok[19]、Polich[20]等的研究認為P300的波幅與認知難度成反比,任務(wù)難度增大,P300波幅將變小,反之任務(wù)難度降低,P300波幅變大。對于此現(xiàn)象,由于被試的認知資源有限,任務(wù)難度增大的直接結(jié)果是被試需投入較多的認知資源,導(dǎo)致分配到目標事件識別上的認知資源減少,從而使得P300波幅較小。此外研究者Chao[21]提出了另外一種觀點,他提出認知加工過程的模板匹配程度(template matching)是P300波幅、潛伏期不同的根本原因,當前任務(wù)與已有認知模板匹配得越完美,由此誘發(fā)的P300也就會有更大的波幅。
因此,根據(jù)以上研究,對于潛伏期,首先根據(jù)注意資源理論的觀點,音樂的加入導(dǎo)致被試注意力分散,影響到被試對于顏色反應(yīng)的效率,表現(xiàn)為顏色加入以后,所有顏色的潛伏期增加。其次,音樂加入以后,綠色的潛伏期最短,且與其他4種顏色存在顯著性差異,表明了綠色與背景歌曲《同桌的你》認知模板匹配較好,表現(xiàn)為綠色的潛伏期相比其他4種顏色變短。2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即所有顏色的識別效率降低,識別潛伏期變長,但綠色受到的影響最小。
通過表2的4個檢驗可知,在無音樂刺激下,被試對于5種顏色反應(yīng)的潛伏期并無顯著差異,差異最明顯的紅色、白色也未達到顯著水平;加入音樂以后,被試對于5種顏色的識別效率發(fā)生了改變,導(dǎo)致P300成分的潛伏期也隨之變化,綠色的潛伏期與其它4種顏色的潛伏期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綠色與紅色之間的差異最為明顯,達到0.01的顯著性水平;對于波幅,在無音樂背景下,紅色的波幅與其他四顏色存在顯著差異(P<0.05)。但隨著音樂元素的加入,檢驗結(jié)論完全不同,紅色波幅的顯著性差異消失,綠色與白色之間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存在差異。綠色與其他3種顏色,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差異不顯著。
表2 無音樂下的被試潛伏期T檢驗
表3 有音樂下的被試潛伏期T檢驗
表4 無音樂下的被試波幅T檢驗
表5 有音樂下的被試波幅T檢驗
因此,音樂作為一種干擾變量加入以后,影響了被試對于顏色的識別過程。但此種影響在不同顏色上存在差異。
研究結(jié)論可證明音樂會導(dǎo)致物理屬性的識別效率降低;同時與本文音樂認知模板匹配較好的綠色,其受到的影響較小。其共同作用表現(xiàn)為綠色在加入音樂以后,可以從其他顏色中分離出來,其潛伏期與其他4種顏色存在顯著差異。
2.2實驗P300腦電圖、腦地形圖分析
通過Brain Product腦電記錄儀自帶分析系統(tǒng),對實驗中被試的腦電進行了處理。處理結(jié)果如下。
圖1為無音樂下的被試腦電圖。5種顏色的P300成分基本在300 ms以前達到。藍色的波形一直維持一個較低的運行位置,在300 ms也并未有劇烈的波幅變化。
圖2為有音樂背景下的被試腦電圖。由圖可見,由于音樂的加入,5種顏色P300成分的潛伏期依次往后平移。波幅也產(chǎn)生了較大變化,其中綠色的波幅變化劇烈,而其他顏色的波幅變化較為平緩。圖3為音樂背景下被試對于綠色刺激的腦地形圖。圖中紅色部分代表參與本次刺激加工的腦區(qū)。顏色越深代表參與程度越大。目前關(guān)于腦功能定位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都可以分成四區(qū),最后面是枕葉,在下面?zhèn)冗吺秋D葉,上面是頂葉,前面是額葉。枕葉幾乎全屬視覺處理區(qū),頂葉掌管動作、方向、計算和物體辨認等功能的處理,顳葉跟聲音、語言理解有關(guān),也與記憶的某些層面有關(guān)[22-24]。因此,在本實驗中,負責視覺處理的枕葉,負責聽覺的顳葉都被有效激活。圖3分別選取了綠色、白色在有無音樂兩種情景下的腦地形圖分布。由A、C兩圖可見,在無音樂背景下,綠色、白色在P300出現(xiàn)前后腦區(qū)都得到了有效激活,激活差異并不明顯。由A、B與C、D比較可知,有音樂背景下,用戶在P300前后的腦電激活程度相比無音樂情境下有所降低,原因如前面所述,由于音樂的加入分散了用戶對于顏色識別的注意。而比較B、D兩圖可知,在有音樂背景下,被試的腦區(qū)激活程度存在一定差異。綠色的激活程度更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綠色與校園歌曲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性。
圖1 無音樂下的被試腦電圖
圖2 有音樂下的被試腦電圖
圖3 音樂背景下的綠色腦地形圖
3結(jié)論與研究展望
本研究借助ERP分析技術(shù)考察了音樂與顏色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結(jié)果如下。
1)音樂與顏色之間存在著相關(guān)性。 研究分別對5種顏色(紅、綠、藍、白、灰)與音樂(校園歌曲-同桌的你)的相關(guān)性進行了匹配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有無音樂兩種情景下,被試對于顏色的反應(yīng)存在差異。加入校園歌曲以后,干擾了被試對紅色等顏色的識別,而提升了對綠色的識別。鑒于此,在實際的頁面展示、廣告設(shè)計中,應(yīng)充分考慮到音樂與顏色的組合效應(yīng)。根據(jù)不同的顏色,選擇不同的背景音樂,發(fā)揮音樂與顏色的組合效應(yīng),提升展示效果。
2)綠色與校園歌曲存在強相關(guān)性。本文的實驗表明,加入音樂以后,被試對于綠色刺激的反應(yīng)相比其他顏色,更加快速,反應(yīng)幅度更大。同時,對比有無音樂下,其他顏色刺激的反應(yīng)亦可表明綠色與校園歌曲的強相關(guān)性的存在。此研究結(jié)論,一方面對于音樂來說,有助于將顏色這一自然屬性引入音樂的搜索、展示等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引導(dǎo)用戶更加快捷、準確地發(fā)現(xiàn)目標歌曲。另一方面,對于廣告、頁面展示等,通過加入音樂元素,也有利于用戶伴隨著不同的音樂的引導(dǎo),快速鎖定展示主體,獲取主要信息。通過兩種元素的融合,也將有利于個性化營銷及精確營銷的開展。
本文針對廣告設(shè)計、頁面展示等營銷方案制定過程中,廣泛應(yīng)用的顏色、音樂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兩者的相關(guān)性。研究采納目前認知科學(xué)領(lǐng)域較為常用的腦電記錄儀,通過ERP分析,考察被試的典型生理指標,對音樂與顏色的關(guān)系開展研究。研究結(jié)論將對目前的頁面展示、廣告設(shè)計等有所啟迪。同時,腦電分析技術(shù)的引入,也是神經(jīng)營銷學(xué)方法論的一種探索。
本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1)擴大顏色與音樂種類。本次研究重點研究了綠色與校園歌曲的關(guān)系,結(jié)論應(yīng)用范圍較為狹窄。在以后的研究中,將逐步拓展到流行、動漫等歌曲與其他幾種顏色匹配研究。2)實驗材料略顯單薄。本次實驗的歌曲只選擇了一首典型的校園歌曲(歌曲的確定是基于前期的調(diào)研結(jié)果),以后的實驗中將增加歌曲數(shù)量,盡量降低歌曲本身對被試的影響。3)研究細化。在以后的研究中,將按照被試的特征(性別、年齡、低于、音樂愛好程度、美術(shù)水平等)開展一些對比研究。4)拓展研究的應(yīng)用領(lǐng)域。本次研究并未對結(jié)果的適用范圍做一些針對性的探索。在以后的研究中,將基于此結(jié)果,結(jié)合購買意愿、顧客信任等結(jié)果變量開展研究,從而為頁面展示、廣告設(shè)計等營銷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導(dǎo)。
參考文獻:
[1]NEWTON I. Opticks or a treatise of the reflections, refractions, inflections &colours of light[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730).
[2]BARBIERE J M, VIDAL A, ZELLNER D A. The color of music: correspondence through Emotion[J].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2007,25(2):193-208.
[3]MARKS L E. On associations of light and sound: The mediation of brightness, pitch, and loudnes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74,87(1/2): 173-188.
[4]MARKS L E. On colored-hearing synesthesia: Cross-modal translations of sensory dimension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5,82(3): 303-331.
[5]BARON-COHEN S, BURT L, SMITH-LAITTAN F, et al. Synaesthesia: Prevalence and familiarity[J]. Perception, 1996,25(9): 1073-1079.
[6]DOMINO G. Synesthesia and creativity in fine arts students: An empirical look[J].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989,2(1): 17-29.
[7]DAY S. Some demographic and socio-cultural aspects of synesthesia[M]//ROBERTSON L C, SAGIV N. Synesthe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11-13.
[8]顏偉強.淺析艾麗絲·沃克《紫色》中顏色和音樂的象征意義[J].作家,2010(18):30-31.
YAN Weiqiang.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 on Alice Walker′s purple[J]. Writer Magazine, 2010(18):30-31.
[9]孫蘭鵑. 試論聲樂的色彩美感[J].云南藝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10(1):92-95.
SUN Lanjuan. A discussion on the color aesthetic feeling of the vocal[J]. Journal of Yunnan Arts Institute, 2010(1):92-95.
[10]余榮軍,周曉林.神經(jīng)經(jīng)濟學(xué): 打開經(jīng)濟行為背后的“黑箱”[J].科學(xué)通報,2007,52(9):992-998.
YU Rongjun, ZHOU Xiaolin. Neuroeconomics: Open the black box of the Economic Behavior[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52(9):992-998.
[11]馬慶國,王小毅.認知神經(jīng)科學(xué)、神經(jīng)經(jīng)濟學(xué)與神經(jīng)管理學(xué)[J]. 管理世界,2006(10):139-149.
MA Qingguo, WANG Xiaoyi. Neuroscience, Neuroeconomics and Neuromanagement[J]. Management World, 2006(10):139-149.
[12]王旭梅,金魁和,曾定尹. 事件相關(guān)電位P300和人格的相關(guān)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xué)雜志,2002,10(3):189-191.
WANG Xumei, JIN Quihe, ZENG Dingyi. Event-related potentials-based studies of personality[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10(3):189-191.
[13]姚靜,王洪明. 事件相關(guān)電位P300與認知功能測定的相關(guān)性[J].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05,31(1):66-67.
YAO Jing, WANG Hongm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and cognitive func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2005, 31(1):66-67.
[14]張昱. 事件相關(guān)電位P300在測謊中的研究現(xiàn)狀[J]. 社會心理學(xué),2006,21(83):38-41.
ZHANG Yi. The study about the lie detection using event-related potentials[J]. Science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6, 21(83):38-41.
[15]陳澤欽,陳慎仁. 誘發(fā)電位P300的意義及其主要影響因素[J]. 汕頭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01,13(3):217-219.
CHEN Zeqin, CHEN Shenren. The meaning and factor of the ERP P300[J]. Journ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2001, 13(3):217-219.
[16]KAHNEMAN D. Attention and effort[M]. Englewood Cliffs, 1973.
[17]BEST J B. 認知心理學(xué)[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1:45-46.
[18]陳栩茜,張積家. 注意資源理論及其進展[J]. 心理學(xué)探新,2003,23(88):24-28.
CHEN Xiqian, ZHANG Jijia. Attention resource theory and progress[J].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2003,23(88):24-28.
[19]KOK A. On the utility of P3 amplitude as a measure of processing capacity[J]. Psychophysiology,2001,38(3): 557-577.
[20]POLICH J. Updating P300: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P3a and P3b.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2007,118(10): 2128-2148.
[21]CHAO L L, NIELSEN-BOHLMAN L, KNIGHT R T. 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dissociate early and late memory processes[J].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Evoked Potentials Section ,1995,96(2): 157-168.
[22]BRODMANN K. Vergleichende Lokalisationslehre der Grosshirnrinde in ihren Prinzipien dargestellt auf Grund des Zellebaues[M]. Leipzig: J.A. Barth; 1909.
[23]羅躍嘉. 認知神經(jīng)科學(xué)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
[24]羊惠君. 實地解剖學(xué)(第2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1.
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usic and Color Based on Neuromarketing
ZHU Kun1, LI Yongjian1, ZENG Weibi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T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Abstract:Aiming at processing analysis of color and music, the two symbols which belong to different sensorium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m is studied.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 are introduced and the records of recognition process analyzed. Discrepancy is showed on the relativity of different color and music. The green color holds the highest relativity to campus songs which represents its bigger amplitude P300 and more delitescence. So it is proposed that in advertising design and webpage show, a combination with high correlation of music and color should be adopted, which would play a combined effect, enhancing market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neuromarketing;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color; music
中圖分類號:C93-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7375(2016)01- 0102- 06
doi:10.3969/j.issn.1007- 7375.2016.01.016
作者簡介:朱坤(1984-),男,山東省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管理、人因工程.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70871099)
收稿日期:2014- 0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