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秋去冬來,寒冷日盛。于是,我便準(zhǔn)備為家人腌制些蜜檸檬,待酷寒之日,手捧一杯熱熱的檸檬茶,既增添溫暖,又可預(yù)防感冒。餐后我開始舞刀弄叉,或許是分了神,一刀下去,隨著一聲驚叫,指端的疼痛直鉆心尖兒。定睛一看,指尖的指甲連著少許皮肉已不見了蹤影,鮮紅的血珠盈盈欲滴。
老公聞聲而來,一邊低聲地埋怨,一邊給我包扎。這下什么也做不成了,甚至臨睡前的洗漱都是老公操持的??粗渴直磕_的他小心翼翼的樣子,感動和溫暖瞬時讓這個冬夜溫馨起來。
夜晚,指尖的脹痛讓我難以入眠,不由得思索起來:疼痛是人們所懼怕卻又無法躲避的,哪個人的一生中不曾遇到幾次刻骨銘心的痛呢?
是啊,長大是要付出代價的,疼痛和成長是共生的。
一只河蚌不小心被一粒沙嵌入身體,疼痛刺激得它不斷地分泌黏液,層層包裹沙子。寒來暑往,歷經(jīng)數(shù)不清的歲月,沙粒成為了光彩照人的珍珠,蚌也成了漁人們夢寐以求的珠蚌。假如沒有那粒沙子對河蚌肉體的折磨,也就沒有那一顆珍貴的珍珠了。
29歲那年,預(yù)產(chǎn)期前一周,我頂著高危產(chǎn)婦的名頭住進(jìn)了婦幼醫(yī)院。預(yù)產(chǎn)期過了一周,在產(chǎn)房折騰了一天半之后,才剖腹生下了兒子。生子時的疼痛難以言喻,但當(dāng)我聽到兒子那一聲嘹亮的哭聲時,所有的疼痛全化為云煙,消失在九霄了。之后每每回味當(dāng)初,那些疼痛竟然有了些甜蜜的味道。
即便疼痛伴隨著成長,伴隨著甜蜜,但人們還是懼怕疼痛的??墒?,如果沒有了痛覺,又會怎樣呢?曾在網(wǎng)上看到過這樣一則報道:
美國愛荷華州一個5歲的小男孩患有一種罕見的遺傳病——無法感知痛覺。小男孩對跌倒、傷口和其他折磨人的傷害沒有任何反應(yīng),甚至在他從操場的運動器械上掉下來摔壞盆骨的時候,他也只是平靜地發(fā)現(xiàn)有些不對勁,卻沒有感覺到任何疼痛。
因為喪失了痛覺,他曾經(jīng)把手放到灼熱的火爐上,甚至還用摔破的玻璃杯碎片劃傷過自己。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傷害自己,喪失疼痛讓他意識不到危險的存在。而受傷后的感染,也時時威脅著小男孩的生命,以及像他一樣的先天性無痛癥患者。他的父母為他四處尋求醫(yī)療幫助,卻失望地發(fā)現(xiàn)這種病是無法醫(yī)治的。他們是多么渴望能為自己的兒子找回疼痛感?。≡瓉?,我們所厭棄的疼痛,卻也是一些人所夢寐以求的。
我并不是存在主義者,但是我相信世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和價值。所以面對任何事物,我們都該篤定而淡然,張開雙臂,擁抱一切:用銳利的目光,透過層層的傷害,用睿智的心靈尋找潛藏其下的珍寶。就像疼痛,它雖然讓肉體處于一種高度敏感的狀態(tài),卻也讓靈魂始終清醒著,將靈魂打磨得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