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
前不久參加了兄弟學校舉辦的改進教與學方式研討活動,觀摩和聆聽了幾位老師的課例和與會同行的研討觀點,深有感觸,也引起一番思考,以下就本次活動以及史老師執(zhí)教的“認識平行”這一課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求教于專家和同行。
從教幾十年來,大大小小也聽了數(shù)不清的課,現(xiàn)如今相當一部分的觀摩課,多重在教學結果的展示:學生“才華”的展示,素質教育“成果”的展示……;而把一堂應當在于對教、學過程的研究,讓聽課者從教學運作的過程中獲益,從教學成敗中汲取經驗和教訓的研究課上成了“展示表演課”。史老師執(zhí)教的“認識平行”這節(jié)課主題鮮明、方法得當;是一堂引起思考、激起爭鳴、促進教研深化的課,同時也充分顯示了當今我區(qū)教育改革發(fā)展方向。
改進教與學的方式,概而言之,就是要改變原有單一、被動、他主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史老師執(zhí)教的“認識平行”這節(jié)課中我們可以看到史老師摒棄了傳統(tǒng)的注入式的教學方式,整節(jié)課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自主學習的過程、自主學習的成果。在這種方式下學生的學習內容是自己提供的,學習的方法是自己摸索的,從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空前激發(fā)。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等良好的學習形式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獨立性,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用發(fā)展的眼光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并在教學活動中加以實施。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做到把課堂交給學生,注重學生自主學習。但是也存在忽視教師主導作用,刻板地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出現(xiàn)了隨意性和盲目性,熱熱鬧鬧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對教學內容沒有清晰的認識,該解決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課堂上由于教師主導不得力,導致課堂教學失控的現(xiàn)象也比比皆是。由此看來,在倡導“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史老師執(zhí)教的《認識平行》這節(jié)課中史老師深知這一點,在處理本節(jié)課的難點和重點時史老師精心設計了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顯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1)理解平行線的概念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尤其是理解“同一平面內”這個概念,教師在學生討論、展示的前提下出示了兩個紙巾盒,教師通過演示很好地詮釋了“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這一概念。(2)讓學生畫出兩條平行線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教師在學生摸索畫平行線的過程中展示了規(guī)范地畫平行線的錄像(學生自己的作品),這一創(chuàng)意非常好,學生很新奇,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基本掌握了畫平行線的方法,達到了突破難點的效果。由此可見,在學生的學習探討過程中產生疑難時,教師及時指導點撥,在要緊處扶學生一把,在學生能動創(chuàng)造性學習過程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能減少學生學習的盲目性,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俗話說:“教無定法,教有定律?!卑匆?guī)律備課、上課,選定良好科學的教學策略,上一堂引起思考、激起爭鳴、促進教研深化的課,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課。而任何一個有價值的課,都不可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本次活動結束后一部分老師就對這節(jié)課的模式抱著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我的學生能這樣學習嗎?這樣的模式學習有效果嗎?現(xiàn)行各校的班級人數(shù)能用這樣模式學習嗎?等等。筆者認為世界上永遠不存在最好的、萬能的教學模式;模式是否有效,取決于在特定情境下的學習者基于自己的思想和經驗對模式的認同和接納,更取決于學習者由此所引發(fā)的教學觀念和深層次思維方式的變革,這是一個自我反思、自主解構經驗模式、嘗試建構新模式的過程,是一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批判、改造、融合與超越的創(chuàng)造過程。不能抱有“拿來主義”思想,“生搬硬套”也只能是形式上的模仿,必須領會其思想精髓,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深刻反思,將其內化于自己的行為觀念中。教學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無模式的。
參考文獻:
[1]崇鳳麗.改進課堂教學模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06).
[2]金光華.如何做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2(1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