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紹平
【案例】
每年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學校里都要上報“三好學生”名額。要求是:上報的學生表現要好,必須是求上進的好學生,但是名額卻十分少,只有兩個,我心里想:這應該如何進行分配呢?所以我的腦海中就一直在回想著班級學生的表現,最終決定將兩個僅有的名額給浩×和榮×。
“三好學生”的名額還沒有公開,我班的一名學生在一天早上突然過來,這樣問道:“老師,我想知道咱班級中的‘三好學生名額給誰了?”
“這次的名額不多,我仔細想了之后覺得這兩個名額應該給浩×和榮×,我覺得他們兩位的各方面表現都很不錯。你怎么認為?”
他點了點頭,顯得很茫然的樣子。
“當然了,你也很優(yōu)秀,下次老師把名額給你,行嗎?”
“那下次什么時候呢?老師?!?/p>
“下次應該就到了下一學期吧?!?/p>
“哦哦……老師,再見!”
我感覺到一絲的不對,心里正在想著,突然又一個同學過來了,“老師,那個名額我想知道您給了誰?原因是什么?”有非常明顯的責問意味。
“打算給了榮×和浩×,兩位同學的表現都不錯?!?/p>
“老師,您這樣做您征求過我們的意見嗎?您這樣獨裁的話您知道我們心里會怎樣想嗎?”
接連的一串質問,我無話可說。
“行吧,老師再想想吧,先回去!”
……
【反思】
在我們的傳統教學當中,教師始終是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學生從上學伊始,接觸的思想就是尊師重道,所以教師的權威性是從學生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樹立的。教師可以向學生發(fā)號施令,學生不可以反抗。教師在課堂中用自己的絕對權威來控制整個課堂,所以,也就將學生的所有權利剝奪。包括學生評優(yōu)、競賽、參賽名額、還有一些平常的學生福利等,都由教師來做分配,絲毫沒有關照學生的心里想法。所以,很多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和積極性就這樣被打消得煙消云散。
教師思想觀念正確與否必將決定行為的效果與價值,如果是陳舊的觀念,必定會導致教學的權威性大增。但是現在是21世紀,是追求公平、公正、公開的平等策略,這樣教師的獨我權威就不再日益增強,而是漸漸減弱。所以,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應該將教學新觀念、新理念帶到課堂中,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真正使學生感受到師生平等。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將課堂教學發(fā)展得更融洽。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