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妹
摘 要:義務教育新課程改革標準明確指出,物理課程教學要回歸生活,走向社會。初中物理教學應與初中學生的社會實踐相結合,以實現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物理應用意識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課程改革以來,初中物理教學如何實現生活化成為了我們教師不斷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策略;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248-01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有利于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動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充分認識其重要的教學意義,積極的從新課的引入入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和實踐,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學效率,促使學生有效的學習和發(fā)展。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膚淺見解: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概述及作用分析
所謂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指的就是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征,以學生的生活實際場景與生活經驗為考 量對象,進行教學組織和教學設計,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組合貼近學生生活和聯(lián)系社會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方法和技術,使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場景與生活經驗密切聯(lián)系,改變以往的教師單向講授的課程教學模式,實現物理教學的生活化回歸。就教學重要作用而言,首先,生活化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它將教學和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脫離了單純的課本,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目標,能夠有效地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其次,在物理教學中滲入生活化的元素,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加學習物理的動力,讓學生感受到很多與生活場景有關的物理內容,為物理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最后,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是以人為中心的,用生活經驗去學習物理,讓學生感受物理存在我們的生活,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教學效率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開展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
2.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的好:“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篇好文章,離不開好的開頭,一節(jié)成功的課堂,更離不開美妙的新課導入、獨到的情景創(chuàng)設。優(yōu)質、恰當的課堂引入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推動教學過程的開展。新課程標準強調物理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使學生獲得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新課導入的方式很多,如果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生活話題,自然地生成情景,用生活事例導入新課,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因此,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有效的落實生活化教學策略,那么,我們就應積極的從課堂的導入入手,如實的根據學生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充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生活中與教學有關的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認知,引導學生樂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授“光直線傳播”時,教師就可出示給學生日食、月食的視頻,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月亮只有半邊臉”“為什么光沒有布滿整個月球”。學生結合自身經驗進行想象會回答“照不到”“擋住了”。這時教師即可引入“直線傳播”這一概念。這樣,用學生身邊的現象引入新課,增加了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和現實性,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2、提出生活化物理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學起于思,源于疑”,問題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學習的關鍵因素。正如愛因斯坦所在回答別人問他為什么能做出創(chuàng)造時說的那樣:“我沒有什么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問問題罷了?!边@就說明的探索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在有效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我們還應善于設置問題情景,找準學生的興奮點、盲點、迷惑點,借助他們頭腦中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學會思考物理問題,從而強化學生的物理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能力。例如,在講授《光的折射》時,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一部分浸入水中的筷子為什么看起來變折了?清澈的水底為什么看起來變淺了?有經驗的漁民叉魚時為什么總叉向看到的魚的下方?”這樣,通過問題的引導,學生馬上陷入了問題的探究過程中,在有效的幫助了學生鞏固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落在實處。
3、布置生活化的作業(yè),引導學生生活實踐
課堂的教學是基礎,課外的實踐是提高、是補充。作業(yè)作為課堂內容的鞏固和延伸,它對于知識的實際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物理知識與生活密不可分,它從實踐中來,又應用于實踐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在學生建立概念和認識規(guī)律之后,又應及時地引導學生用掌握的知識來分析解決生活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強化理論的應用意識?!币虼耍虒W中,我們教師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我們教師還應積極聯(lián)系生活,科學合理的布置形式的課外作業(yè),通過作業(yè)去引導學生實踐,讓學生自覺地把物理知識運用到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之明白學有所用的道理,從而促使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總結: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物理學科的特點決定了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就強調物理教學與社會生活接軌,在物理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善于架起生活與物理的橋梁,不斷的總結研究教學策略和方法,不斷的去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 亮. 探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J]. 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3
[2] 蔣少卿. 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J]. 中學物理(初中版).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