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蘭
中學生處于身體知識快速增長的時期,亦是思想品質(zhì)建立與發(fā)展的時期。十幾歲的青少年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思維想法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為此,按照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學生教育應始終將思想政治工作置于首位,以素質(zhì)教育為最終目標,提高教育效率,將德育教育與知識傳授緊密結(jié)合。英語課程作為學習第二外語的重要學科,在聽、說、讀、寫等基本學習要求完成之余,也應注重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在我做英語教師的過程中,一直盡力在課堂上將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與德育教育相互結(jié)合,相互補充。
1. 感恩教育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學會感恩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課。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這一單元時,我布置了如下作業(yè):問父母的生日。希望能為學生同自己的父母創(chuàng)造一個相互交流,增進感情的機會。父母給予子女生命,帶子女來到人間,撫養(yǎng)成人,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得缺少的親人與恩人。俗話說“孝為人之本”,只有做一個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得上是一個人格健全的人。所以,教導學生學會感恩,孝順父母,感恩父母,懂得回報父母,將會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更有動力。引導學生應該做到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勇于開拓,敢于創(chuàng)新,用自己的學習成果回報父母。
2. 理想教育
中學生正值青春,他們急于擺脫幼稚,快速步向成熟。他們對理想充滿美妙的憧憬,但對實現(xiàn)中存在的困難和挫折抱有不充足的認識。因此教師對孩子進行理性冷靜的人生理想教育,將對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通過學習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這一單元對理性引導青少年對理想的追求態(tài)度有一定意義。課后應教導孩子明白,理想高于現(xiàn)實,其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需要經(jīng)過辛勤的努力與奮斗,汗水血淚是通往理想天國的扶梯。青少年為實現(xiàn)理想,實現(xiàn)自我,需要腳踏實地,從點點滴滴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進行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小事做不好的人,也并不能成就大事業(yè)。另外還要告訴孩子,實現(xiàn)理想定然不會一帆風順,需要以堅韌頑強的精神來面對意想不到的困難挫折,沖破重重艱難險阻,才能達到夢想彼岸。
3. 選擇向?qū)Ы逃?/p>
人的一生歷經(jīng)選擇無數(shù),正確的選擇可通向生命中的光明前途,錯誤的選擇卻可毀掉人生的夢想而感受遺憾的苦果。十幾歲的他們處于人生的分岔路,面臨著許多種選擇與探索, 并與今后的人生道路的方向息息相關(guān)。因此,有關(guān)中學生選擇向?qū)У慕逃惶嵘献h程。通過學習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Unit 1 Whats the matter?》中的一篇閱讀文章 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 After losing his arm, Aron Ralston wrote a book called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它的內(nèi)容為指導學生理性對待人生選擇起到了一定的引導性作用。生與死的徘徊,躊躇于明與暗的之間,世間不存在十全十美的選擇。選擇需要冷靜理智的思想基礎(chǔ)貼合實際的決斷能力,嚴肅謹慎的處事態(tài)度,充分充足的思考時間。有時,選擇是主動而自主的,可以自己所愿;有時,選擇又是被動而被迫的,不得不,不能不做出選擇甚至別無選擇。選擇是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每個中學生需要學習的人生課程。
4. 奉獻精神教育
英語學習中,有一句話耳熟能詳?!癘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 樂于奉獻的精神是現(xiàn)代青少年人身上較為缺乏的一種精神。通過學習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這一單元,突出介紹了志愿工作與志愿者精神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志愿者精神包括八個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簡單來說,就是學習雷鋒,樂于助人。課程中教導學生知道志愿者是一個公益性組織,他們從事的是公益性的活動,即一種不求報償?shù)膭趧?。所以,思想境界高尚、富有愛心、同情心與奉獻精神的個人才會有能力有資格加入這個組織,默默無聞,甘于奉獻,傳遞愛心。教育學生培養(yǎng)樂于助人,甘于付出的奉獻精神,明確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做到利他利己。讓孩子們明白,付出辛勤勞動可以收獲精神快樂,提升自己的思維境界,這便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平,法制;愛國,敬業(yè),誠實,友善”。為貫徹政府對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要求,作為中學教師,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也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教育與培養(yǎng)。英語教學雖然是外語類型的課程,但在課程教學的點滴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弘揚思想道德的影子,這是跨越國籍的文化積淀。我將在教導學生進行基本課程學習的基礎(chǔ)上,認真思考,細心挖掘課程中有關(guān)品德教育的部分。教書育人,以德為先,以端正的思想態(tài)度為根基,以書本為切入點,以身作則,將德育教育融入英語教學的課堂中去,定會讓外語課程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湯原縣湯原農(nóng)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