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作文教學; 三個維度;逆向開
展;訓練過程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0—0121—01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及的三個維度是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而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生對作文的態(tài)度問題,即要從不喜歡到不討厭,再到逐漸認可、接受到樂于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一個過程。這一過程之后才是作文綜合能力的訓練與提高,最后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作文訓練目標。為此,我是按照以下思路與方法進行摸索的。
1. 解決好話題的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讓學生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欲望和想法,能不拘束地、明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前提,對于格式、文體都可以淡化,只要愿意寫就可以。同時要想辦法認可他們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獎勵(精神及適當物質的),利用教室、校園、網絡等平臺來發(fā)表、共享他們的作品。我不贊成教孩子背誦同齡孩子所謂“范文”,向套數(shù)學公式一樣去應付考試。雖能解決眼前問題,可反倒束縛了孩子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表達的空間,有點飲鴆止渴的意味。甚至于一開始就教學生怎樣開頭,怎樣過渡和結尾,怎樣背誦積累好詞佳句以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等,其實從一開始就走偏了方向,所以以后要寫出色的作文就比較困難了。我覺得這就是第一個層面的問題,即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問題,想辦法引導他們從不排斥到樂于表達,再到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這才是最重要的。筆者通過一些活動的引導與開展,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收效,例如每學期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優(yōu)秀讀物,除了新課標指定的以外,還適當拓寬了一些名著閱讀,經過兩年多的持續(xù)努力,學生的作文從言語到所表達的思想深度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令人欣慰。其次,外圍的語文活動課的開展無疑也助推了作文整體質量的提升。如我們舉辦的“書香致遠,詩韻流長”主題的詩文朗誦會;“時光匆匆,書香永隨”的閱讀推介會;“經典臺詞伴我行”的朗誦及表演活動;“我是小導游”(風景名勝介紹,要求圖文并茂)演講會等。甚至于為了提高作文書寫水平,我們在平時書寫訓練的基礎上,還搞了“龍飛鳳舞,墨韻悠長”的書法展覽會,同學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之高,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想,自然,文外的“功夫”功不可沒。
2. 閱讀、觀察、思考、表達、積累綜合推進,這樣的過程是不斷螺旋上升的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可缺少。清晰的訓練思路,豐富的語文活動,讓學生的語文學習尤其作文不感到單調、枯燥,同一話題的論辯,對身邊現(xiàn)象、事件的看法,訴諸文字的表達,讓學生認識到文字表現(xiàn)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這是不需要老師來反復強調的,而是在活動中他們自己感受到的,這是他們寫作的動力和源泉。“論壇”、“擂臺”是很好的活動平臺,老師若有熱情、激情,孩子就會被點燃。這是第二個層面,即過程與方法的階段。雖然過程漫長,但其中苦樂相伴,也是動力所在??紤]到學生課業(yè)時間問題,我在課余又給學生安排一些精彩的短文的閱讀練習,雖然精短,但日積月累,收獲依然不小。不光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一些素材,后來在一些同學的作文中就看到了這樣的效果,確實很好。此外,在寫作上我一直主張讓學生有話可說,必須抱著緣事而發(fā)的寫作態(tài)度,即緊扣我們的生活實際來展開。例如當時曾經被社會關注的乞丐借乞討發(fā)財致富的事例,我引入到課堂,讓學生先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再進行討論,然后按照自己得出的觀點作文,這時學生的作文自然成熟老練多了,寫出了思想和文采。
其它同學的作文表現(xiàn)也很出色。現(xiàn)在兩年多來的進步與收獲也證實了我們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
3. 經過師生不斷地磨合、交流、積累,學生的作文也像成長的莊稼一樣,經歷播種、發(fā)芽、開花和炎炎夏日的酷暑之后,就會迎來豐碩的果實。你看到犀利的洞察力,感受到獨到而深刻的思想,欣賞到流暢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這個時候,你自然無需去擔憂和懷疑學生的寫作能力了——這就是碩果呀!也就是第三層面的目標了。而這個階段,寫作技法可以讓他們的文章更富美感,他們也會有意識地注意文章表現(xiàn)力方面的重要性,這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結果了。你不注意都是不行的,不是嗎?
因此,我覺得我們只要找到適合學生作文成長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能與同學一同樂此不疲地堅持下去,終有一天,我們自然會分享到我們努力的果實!而非一些人提倡的所謂的快速作文提高的方法。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