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肖盾,曾就讀于人大附中、英國米爾菲爾德中學、劍橋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2007年碩士畢業(yè)進入瑞士銀行倫敦投資銀行工作。2011年與前新東方名師劉暢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網絡在線學習平臺一起作業(yè)網。
2015年9月15日晚,北京保利劇院人頭攢動,成群結隊的家長帶著小朋友來聆聽一場名為“蒲公英的約定”的交響音樂會,樂團的小號手之一肖盾在演出間隙和親朋好友合影時不時謙虛地說“很久沒練了,生疏了”,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已經完成四輪融資的一起作業(yè)網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學霸的傳奇學生時代
肖盾的成長可謂一路頭頂名校的光環(huán):小學時期在華羅庚學校學習奧數時,多才多藝又活潑好動的肖盾便引起了著名教育家、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的注意;在人大附中度過了整個初中和一年高中時代,肖盾被推薦到英國著名私立高中米爾菲爾德中學學習A-level,并得到香港雷瑞德教育基金會的全額資助;兩年后被劍橋大學圣三一學院工程系錄取,并榮獲2003年全英最佳海外留學生獎。2005年,肖盾赴美國留學,在麻省理工學院主修電子工程與計算機,輔修金融和企業(yè)管理,期間在哈佛大學輔修政治哲學和心理學的課程。2006年,肖盾重返劍橋大學攻讀電子信息工程碩士。
談到成長過程中對自己影響重大的人,肖盾一直對劉彭芝校長充滿感恩,“劉校長是真正懂教育的人,在華校的時候,我的各方面都不算突出,但是相對比較全面,喜歡吹小號和踢足球,在學校里當大隊長,比較能折騰;雖然在華羅庚杯數學比賽中只得了三等獎,但劉校長認為我如果把吹小號的勁頭全部用在學習上,一定是個可塑之才;后來雷瑞德基金會來北京選優(yōu)秀學生去英國,一些學校的校長認為這是人才的流失,為了自身學校的升學率并沒有推薦最頂尖的學生,只有劉校長視野開闊,連續(xù)幾年推薦了人大附中最優(yōu)秀的學生?!睅啄昵埃舜蟾街羞x取包括肖盾在內的八位畢業(yè)生的事跡編寫了一套《超常兒童培養(yǎng)紀實叢書》,肖盾卻認為,寫自己的那本書的出版的意義恰恰在于給平凡人植入希望,“每個普通的孩子通過努力和合理的培養(yǎng)都能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價值,這才是教育之光?!?/p>
英國九年、美國一年的留學生涯讓肖盾的生命維度更多層,生活經歷也更加豐富。他認為高等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供舞臺去尋找自我的潛能和價值, “國外大學在這方面有很多借鑒意義,學校給學生很多選擇,比如我在麻省理工學信息工程,但一學期九門課我只選了三門本專業(yè)的,三門斯隆商學院的課,分別是管理、金融和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業(yè)課上,我們學習如何寫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參加比賽,組隊實踐創(chuàng)業(yè)項目,開發(fā)產品解決實際問題,并嘗試做推廣驗證模式;課程結束后寫報告,由學院老師和商界大佬、投資人現場評估,投票打分;雖然和真實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有差距,但在教育體系中已經最大限度地模擬了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
留學過程中,肖盾學過航海、射擊、滑雪、壁球、賽艇等多門體育課,組建過學生家教社團,參加英國密碼破譯大賽并獲得一等獎——這些不同方向的嘗試和經歷和他后來創(chuàng)業(yè)的本質很像,自主探索、尋找真理和迅速成長的過程,是肖盾在國外大學最深刻的體驗。
回國創(chuàng)業(yè)——讓學習成為美好的體驗
從劍橋碩士畢業(yè)的肖盾接受了倫敦瑞士銀行拋來的橄欖枝,然而他并不喜歡自己在金融行業(yè)的狀態(tài),甚至形容那段時間是“把靈魂租給瑞銀的一年”。 在尋找創(chuàng)業(yè)方向時,他反復琢磨中國孩子的學習成長軌跡,認為中小學的學習經歷是最痛苦的,“在應試和競爭的巨大壓力下,100道題里99道題都是白做的。去問15歲參加中考的孩子人生三大痛苦,肯定有一項和做題有關?!痹趥惗匾呀浻羞^教育公司創(chuàng)業(yè)經歷的肖盾在徐小平的介紹下,認識了當時正在尋找創(chuàng)業(yè)合伙人的劉暢,兩人一拍即合,創(chuàng)辦網絡在線學習平臺一起作業(yè)網。基于大數據的分析方式,一起作業(yè)網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將老師、學生、家長三者聯(lián)合,共同參與教學過程:為老師提供分析報告和教學工具,為孩子推送有趣的學習應用和有個性的學習內容,為家長反饋孩子的學習情況。三者還分別擁有實名制論壇和微信在線社區(qū),可以與其他用戶自由交流。
創(chuàng)業(yè)中有很多或舉步維艱、或喜極而泣的時刻。2012年底,由于用戶數量激增,服務器崩潰,公司全體員工徹夜加班了一周才終于恢復。當時肖盾對用戶量還能保持多少很不樂觀,然而令他驚喜的是,恢復當天的訪問量就達到90%。他給其中一位教師用戶打電話,對方說:“你們終于恢復了!我這七天天天刷,就等著再用你們的平臺給學生留作業(yè)呢!”那一刻肖盾再次強烈體會到這份事業(yè)的價值——技術能為任何行業(yè)帶來變革,互聯(lián)網視角下的教育產品對傳統(tǒng)基礎教育的滲透一定能讓中國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輕松愉悅。
肖盾認為,每個人都向往成為藝術家,而生命的過程就是尋找自己的“藝術”?!熬拖耔蟾哂卯嫻P,莫扎特用音樂,托爾斯泰用文字一樣,我用互聯(lián)網產品表達我的藝術思維——讓學習成為美好的體驗?!?/p>
越出國 越愛國
在采訪肖盾的過程中,繞不開的一個話題是家國情懷。成長于軍人家庭的肖盾從小就在部隊大院中耳濡目染了最初的“紅色教育”,小時候最期待的生日禮物是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但出國前對中國人這一身份還是沒有明確的概念,出國后被陌生人問到的第一個問題是What’s your name,第二個問題便是Where are you from,當你說出from China的時候就會發(fā)現和別人關于這方面的交流和原來想象的不一樣,這時開始真正考慮身份認同感這件事,有強烈的愿望想為祖國做貢獻;可以說‘越出國越愛國’,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就是把孩子送出國?!?/p>
做公益這件事對于肖盾來講并不陌生。2008年之于中國和北京都是充滿震蕩的一年,它也切實改變了肖盾的人生軌跡。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在倫敦瑞士銀行工作的肖盾打開電腦上出現的汶川地震的視頻,“記者播報死傷人數,邊報邊哭,我也開始哭。一方面這是個非常悲痛的事情,另一方面覺得自己很沒用;曾經認為自己工作體面、薪資優(yōu)厚,可當我給紅十字會打電話問能幫什么忙,被工作人員問到有卡車嗎?會開卡車嗎?懂醫(yī)療嗎?我才發(fā)現當我的祖國受難時我卻什么都做不了;唯一的安慰是后來我組織瑞銀捐款,銀行也很支持,我們捐多少,銀行配合捐多少,但總覺得還缺點什么。”
到了北京奧運會,肖盾決定要盡己之力參與到這場開辦在家鄉(xiāng)的盛會中,于是停薪留職回到北京,全身心投入到奧組委的工作中。從志愿者的招募與管理,到陪同外國專家到比賽場館和奧運村調研,工作任務細致而繁雜,精細到對于特殊運動員的飲食習慣、床高甚至浴室噴頭的高度的需求整理。幾個月的志愿者工作幾乎沒有報酬,肖盾認為那段經歷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雪災和地震的救贖,也是尋找自己的過程,“時刻被運動員、觀眾和工作人員感染著,第一次感受到參與到項目中的同時我認可這個項目的價值觀,意識到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我認可并愿意為之奮斗?!?/p>
幾年前,肖盾參與組建了北京陽光愛樂樂團——這是北京唯一一家民間自發(fā)組織的古典音樂團體,樂團的所有公開活動都為慈善性質,每年在保利劇院獻上一場年度交響盛會也已堅持了四年,門票的收入全部用于打工子弟、盲人等弱勢群體的音樂普及和教育。在2015年的曲目單上赫然列著《黑貓警長》《葫蘆娃》等耳熟能詳的經典少兒曲目,他們希望用這些曲目真正激發(fā)起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讓古典音樂融入日常生活中。
從這位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身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擔當與情懷,正如肖盾在博客中寫到的:“當你看最近的那顆星星時,你會意識到,作為人類,你和你的后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份好奇心、那種力量和你與生俱來的動力會讓你的生命充滿愛、激情與感恩;當你什么都不相信的時候,那就相信空中的星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