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小學生由于受家庭條件、地域條件、教育條件的限制,再加上自身不注意平時語言的積累,導致了小學生寫作語言的匱乏,表達的欠缺,以致出現(xiàn)了“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和“有話說不出”的現(xiàn)象。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刻不容緩,怎樣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談幾點膚淺認識。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以寫作為樂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根本上是讓他們對寫作感興趣,以寫作為快樂。一旦他們對寫作有興趣,他們就會“想寫,愛寫,愿意寫”而不是將寫作作為一種負擔。
首先:讓他們知道寫作來源于生活。兒童時期就是一個玩的階段,我們必須引導他們從游戲中激發(fā)靈感,從生活中開啟思維。比如讓他們寫《最開心的一件事》或《最難忘的一件事》就可以告訴他們可以寫自己曾經做游戲的經歷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另外,老師也可以與他們一起做一些游戲,讓他們游戲的同時記錄游戲的過程和感受。
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鼓勵他們寫作。要想讓學生樂于作文,首先必須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小學生的特點是敢于幻想,我們應該鼓勵支持他們大膽的去想象,去比喻,而不是對他們的“異想天開”一概否定,我們要肯定他們的想法與進步,及時的表揚他們讓他們對寫作充滿信心,這樣他們才會對寫作感興趣。另外,為了豐富他們的寫作材料,應該多的舉行一些課外活動,比如帶他們去寫生,讓他們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為寫作提供素材,讓他們在玩中學習知識,從而充分提高他們的興趣。
二、多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寫作源于生活。指導學生多留心周圍的事物細心去觀察。觀察時要目的明確,要有一定順序,更要捕捉事物的特點,了解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觀察得越仔細,對事物就了解就越透徹,感受就越深刻,產生的疑問就越多,思維也就越活躍,運用就越靈活。俗話說:“不會觀察,就不會作文?!焙玫挠^察能力可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發(fā)現(xiàn)美與丑。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愛觀察,但卻缺乏觀察能力,不會觀察。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指導學生觀察。要多組織學生去觀察,通過觀察,使學生在心里產生一種巨大的潛在欲望,這種欲望就是學生的思維和表述。比如說,為了讓學生有物可以觀察,就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了一塊生物角,讓學生親手在花盆中種上小草,由專人負責,澆水施肥,并觀察它每天的變化;買個小魚缸,養(yǎng)幾只小蝌蚪,讓他們觀察它們如何變成青蛙的。觀察是一種智力活動,是發(fā)展智力的途徑,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途徑之一。
三、多讀多想,積累優(yōu)美詞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書是人類“智慧”的載體。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及其重要。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灰獙W生飽覽群書,以“移花接木之術”把書中的好詞句,好段落靈活地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使文章生動有趣。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要騰出課堂教學的時間用以自讀,學生閱讀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難,有什么體會,可以隨時表達。氣氛寬松,探討熱烈,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鼓勵發(fā)揮想象力。這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途徑之一。
四、多練筆—提高寫作能力
長期以來,一直困擾學生寫作的很大問題是無材可選,無言可說,無話可寫。有句俗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在平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多練筆的好習慣,要求學生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用各種形式記錄下來,養(yǎng)成良好的練筆習慣。這就是取之不盡的寫作材料。有了材料讓學生圍繞一個重點或中心,進行小范圍小篇幅的練習,減緩作文坡度,形式多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盡情表達,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只有不斷的積累,才不會出現(xiàn)“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現(xiàn)象。能到達金字塔的動物只有鷹和蝸牛,蝸牛不僅僅靠的是意志,還有就是它的日積月累。所以要求學生多練多寫,使他們的作文水平可以穩(wěn)步提高。
總之,學習語文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而一個好的寫作能力更是關系到學生的以后發(fā)展,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