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改革中,倡導(dǎo)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通過建立課程標準,強化信息技術(shù)教育,從而建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在這多年英語課改教學中,在運用新的課改理念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教學活動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
每一個教學活動應(yīng)該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nèi)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例如在二年級下學期中有一課“I get up at half past 6.”,講述了Daming和Sam的作息時間。在本課的練習活動中,我讓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內(nèi)用英語向其他同學講述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并傾聽別人的作息時間。在說的時候,同學們興致盎然,積極主動,為自己能用英語講述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而樂不可支。傾聽別人的作息時間時,大家都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有不同的時間時,進行評比。整個活動中學生都積極主動,表現(xiàn)欲非常強,每一個人都愿意講述自己的實際生活。整堂課氣氛活躍。
在“It’s Lingling’s T-shirt.”一課中,教會課本上重點語言點后,我并沒有讓學生又談?wù)撜n本上的著裝類型,而是讓學生概括生活實際,根據(jù)自己的著裝類型讓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內(nèi)互相談?wù)搶Ψ降闹b類型。而后全班分散開談?wù)搶Ψ街b類型。讓學生充分用已學過的語言,來談?wù)搶W生生活中的事物,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的表現(xiàn)自己,樂于進行口語交際,樂于用學過的語言來描述學生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發(fā)生的事情。
學習語言是為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試想如果語言脫離了生活,那將會怎樣?所以我們教師設(shè)計的教學活動應(yīng)該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言,練習語言。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習得英語。
二、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促進學生相互學習
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合作學習的氛圍,促進學生相互學習,體現(xiàn)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充分滿足學生自我表現(xiàn)欲望,為學生提供自我發(fā)展的空間。
例如在學習二年級“Weekend Activities”一課時,我將學生每六人一小組分好,讓學生統(tǒng)計一下自己組內(nèi)每一個人的周末活動情況,由于學生年齡偏小,于是在討論前,我每次都講清合作學習的要求,指導(dǎo)學生根據(jù)程度的不同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如:組織者,記時員,匯報人等。讓小組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合作學習的任務(wù)。讓每一個成員都積極參與合作,都能得到鍛煉。此時的教師應(yīng)主動走到學生中去,耐心傾聽,并給予適當?shù)奶嵝押蛶椭W詈箅A段是向全班匯報學習結(jié)果。同學們非??粗丶w榮譽感,所以我讓他們充分地表述自己,激發(fā)思考,使大家取長補短,最后,教師給予每一個組一定的評價和適當?shù)墓膭?,使每一個孩子體現(xiàn)成功后的愉悅。
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使他們獲得良好的學習能力。學生們增加了交談的機會,當學生在活動結(jié)束后獲得好評時,他們覺得在學習上取得成功,從而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學習興趣。
三、采用多種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注意力
在組織教學時,應(yīng)該采用多種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低年級的學生在某一個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活動過于單一或時間過長,都將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要變換多種教學活動,提高學習興趣和注意力。
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絕大的多數(shù)學生會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擺脫英語的生澀感,從而能大膽的講英語,漸漸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在新標準英語第四冊書中有一課:“I get up at half past 6”主要讓學生學會表達不同的作息時間。在新授及練習過后,有些學生還是不太敢開口,于是我就設(shè)計了一個游戲,讓每一個組英語學的好的學生去當“小記者”,事先在采訪紙上畫上一個作息表,然后讓這些“小記者”分菜開來,去采訪其他同學的作息時間,被采訪者一一回答過問題后再簽下自己的名字。在游戲過程中,同學們興致盎然,積極主動,表現(xiàn)欲非常強,為自己能用英語進述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樂不可支。這個“小記者”的游戲中,不僅鞏固了本單元的語言知識,而且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和鍛煉口語。
如:詞匯教學一直是比較枯燥且無趣。但如稍加變化則樂趣無窮。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我便通過TPR手段教詞匯,在動詞教學中,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說,也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讓某個學生做動作,大家猜。既不枯燥,又在游戲中鞏固了單詞。通過語調(diào)的變化和聲音的變化,也可達到有效,有趣的教學目的。如:Pagoda一詞,不太容易學會,比較拗口,反復(fù)讀會很枯燥,但如果有升降調(diào)變化,或者大小聲音變化,那么效果就不一樣了,在這不斷的變化中,學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了,學生十分感興趣,尤其是小聲讀時,如果有某個同學放開了聲音時,其他人都會提醒他,讓人遵從規(guī)則,自己也十分注意,千萬別大聲讀,在不知不覺中單詞已經(jīng)鞏固的很好了。在認讀單詞時,也可采用競賽法,在黑板兩邊寫上相同的一組單詞進行男女兩組比賽,根據(jù)老師讀出的單詞,看誰找得對,找得快,大家爭先恐后,臺上臺下同學互動,為組爭先的榮譽感促使每一個同學都成為了參與者,同學們又能自覺遵守比賽規(guī)則,當老師讀出一個音詞時,大家又會主動安靜下來,此次活動在有序,熱烈的氣氛中進行效果較好。
又如在字母教學中,我變換了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我讓學生模仿字母形狀,用身體或做手勢來讓其他同學猜,持續(xù)一會后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注意力及學習興趣有下降趨勢,于是我很快變換了另一個游戲,再次調(diào)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邊讀字母邊拍手,二分鐘之后再換一種活動,讓每一個學生自己寫下喜愛的字母,當我讀哪個字母時,喜愛哪個字母的同學站起來。最后再進行書寫練習,在整堂課中,多種活動始終圍繞著字母而進行,而學生既不感到枯燥,又學習了知識。整堂課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樂于學習,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四、善于誘導(dǎo),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口語交際
小學生入學時間不長,剛剛接觸英語,懷有極大的好奇心和興趣,但是又十分膽怯,不敢張口,生怕出錯,久而久之,就會習慣了沉默。作為教師應(yīng)該循循善誘,鼓勵學生大膽張口說英語,對學生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并用英語大膽的表達出來。
在口語練習時,當有學生出錯,我并沒有立即糾正,而是用正確的表述方式又說了一遍,然后又鼓勵學生再說一遍,并及時提出表揚,在教學中,對有些口語表達能力弱的孩子,遇到較簡單的問題時,我總是先提問他們,當他們答對時,并及時的鼓勵和表揚,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還有一些孩子,膽小不敢發(fā)言,我注意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在開展課堂活動時,我讓他們來配合我做一些動作,當孩子們完成動作喜悅走下講臺時,他們的自信心也增強了,下一回,他們也可以回答一兩個簡單問題了。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渴望交流,渴望老師的肯定,渴望同學們的贊許,渴望學習上成功的喜悅。對于那些能力弱的孩子,教師的一句表揚的說話,一個贊許的眼神,都是他們在成功學習道路上的一個助動器。所以,每一個教師都應(yīng)該愛護每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師不再是課堂中的主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要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
在一堂三年級的英語課中,我講授了feed一詞,為了讓學生加深對這個詞的記憶,我用一、二年級學過的單詞,來套著讀這個單詞如:feed pig, feed monkey,此時學生跳躍舉手,組了很多詞,有些單詞甚至是我們在新標準英語中未學過的 ,而是同學們從劍橋英語,階梯英語中學到的單詞,在教會了“feed”一詞后,居然有一個孩子舉手說了一個句子:Feed tiger, tiger is eating bread. Eating一詞是在二年級中學過的音詞,雖然句子不夠規(guī)范,但說明孩子在主動的思考,主動的學習,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得到了發(fā)揮。之后,全班的孩子爭先恐后的舉手造句,每一個孩子都很高興,都很自豪。課堂氣氛非常好,讓在講臺上的我看到了每一個孩子成功后的喜悅。
在課程教學中,需要建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讓學生從被動的學變?yōu)橹鲃拥膶W習和探究。那么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行不通的,在我們的教學中就需要增添一些有趣多變的教學活動來完成教學任務(wù),讓學生在積極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從而樂學、好學。教學的趣味性往往能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動機,教學活動中的合作形式又往往能增強學生之間的情感,而教學中的競賽性質(zhì)又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并自覺的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際,同時推動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