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元旦,我們學校的節(jié)目入圍洛陽市小記者羊年春晚。而這一年因這一天的起始,也為一年的工作定調:用一顆種子的力量,傳唱生命的舞曲。
我們學校入圍的這個節(jié)目是蔣瑞老師和社團孩子們精心準備的《緬桂花開朵朵香》,經過四次海選“殺”入羊年春晚。去現(xiàn)場看演出,
只見15個孩子立于偌大的舞臺上,絲毫不覺單薄。孩子們亮麗的妝容,翩翩的舞姿,飛舞的裙裾,博得現(xiàn)場觀眾陣陣掌聲。這些平日質樸青澀的孩子們在舞臺上光鮮亮麗。飛舞、戲玩,臺上的小姑娘猶如一朵朵桂花,在音樂聲中華麗綻放。
舞之絢,歌之美,是教育生活中浪漫的點綴。而真實的生活永遠是瑣碎和努力的。
“一粒種子,在經歷孕育之后,都將破殼發(fā)芽,成長為獨有的自己,遵循著獨有的足跡完成一輪獨有的卓越,讓這粒種子沐浴陽光卻是一種深深的責任,陽光教育、名師工作室……這些孵化器在給予個體成長的時刻,更給予了這塊土地上播下的種子更多的滋潤,我們深深地相信:只要勤于澆灌,所有的種子都會開花結果!”這是工作室伙伴寫給我的一段話。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匯聚了全區(qū)13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最初我是以抵觸的情緒“被迫”組建的,因為在區(qū)領導的行政歷上,沒有“不行”和“不允許”。我不是怕付出,而是擔心個人無力再去認領這份承擔。
令人振奮的是,工作室組建之初順利圓滿地完成區(qū)內的會務接待;這一年,又承擔了洛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全年的“螢火蟲故事會”和“螢火蟲手工坊”。這一年1月10日,我第一次出現(xiàn)在公益講壇上,第一次上繪本閱讀課,也是高新區(qū)和少年兒童圖書館第一次合作的第一個講課人。現(xiàn)場的孩子們最小的不到兩歲,最大的上四年級,一個小時的時間,沒想到孩子們都能堅持靜心聆聽,期間有個小女孩子喜歡否定我的話,在我看來孩子很有思想,值得好好愛護。會后,家長意猶未盡紛紛向我咨詢有關讀書的問題。直到現(xiàn)在,很多家長加了我的QQ,通過QQ我們經常共聊有關孩子讀書的話題。一年的時間,工作室的老師們在少兒館公益講座30次,到區(qū)內學校送課27次,到鄉(xiāng)村學校送課80節(jié)。少兒館有四百多個家庭參與了閱讀和手工坊活動,有100多個孩子在伙伴們的引領下開始踏上了閱讀之旅,近2000人次的鄉(xiāng)村孩子和陽光人有了親密的接觸。
這一年7月的金堂,1500多名新教育人因夢而匯聚,大家深知:最高的幸福是給予,是經受成長中所有的痛,是帶著真摯的愛,莊嚴地向生命展開,投入全新的世界。
在這次年會上,朱永新教授做了《拓展生命的長寬高》的報告,“集自然生命之長、社會生命之寬、精神生命之高,才能夠形成一個立體的人。這樣的生命體,也才是新教育認為的完整的人……生命因獨特而彌足珍貴;生命因自主而積極發(fā)展;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敝煊佬陆淌谡f,每一位教師都是新生命教育教師,應該富有生命意識,充滿生命活力,以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溫潤生命;教師、學生、學生父母是共同成長的伙伴、互相依賴的生命,是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生命,但又是人類整個命運共同體的一員,我們關切每個鮮活的生命,并由此關注著民族的未來與人類的前景。我們相信,新教育人將擁有健美的身體,積極的生活,幸福的人生;我們相信,新教育人的生命將拓展得更長、更寬、更高;我們相信,在追尋新教育夢想的路上,我們將成為最好的自己!
通過報告,我們再次重新看待自己、認識生命、發(fā)現(xiàn)學生、定義老師;通過和志在書里、東方神鹿、小柯、風乎舞沂的深夜長談,我明白種子的意義和擔當。會議結束后,我寫道:“生命教育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嶄新而又古老的話題。如何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面對存在的問題,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提升孩子的生命質量,讓孩子們在小學階段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至真至純。家庭、學校、社會、家長、教師、同伴……每一個和生命相關聯(lián)的元素、人,為了生命的成長,相互依托,相互成就,呵護珍惜每一個生命,建立一個愛與溫暖共存的生命成長秩序,構建生命共同體,彼此成就,恒久彌長,當是今后應該繼續(xù)進行的探索、思考和追求。”
金堂之行,讓我在讀書和學習時多了更深入地思考和行動。讀書不僅僅是慰藉,而是尋找,是成長,是播撒。
一年來,我們學校的新教育實驗得到了來自周邊區(qū)域的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同行的關注,共接待前來參觀考察的來賓300人,也收獲了很多喜悅和成就感。記得2015
年12月3日、4日,洛寧東城小學一行28人到校進行了2天跟培交流。蔣曉媛老師寫道:“孫旗屯小學廣泛的師生閱讀使學生的閱讀成為了一種習慣,閱讀不僅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而且能為學生的人生增添色彩;從操場到教室,從走廊到廁所,從班級到小組,整個校園均充滿了以學生為主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成為校園的主人,讓學生的名言、作品和榮譽成為激勵學生學習、轉變學生行為的準則;精細化的學校管理體現(xiàn)著教育者為學生才能的展現(xiàn)和拓展所做的努力與良苦用心;特色辦學、各取所長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邙山鎮(zhèn)中心小學的董臘霞老師寫道:“師生攜手共建和諧家園,學校有家的感覺,感受到學校的用心。在這里,教師是幸福的,學生更是幸福的。我們來這里學習,心是暖暖的:小主持人的彬彬有禮,長廊的文化氣息,學生的燦爛的笑容,忘不了。新教育,風景這邊獨好!”
(作者單位:河南省洛陽高新區(qū)孫旗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