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職教育不能夠忽視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及精神的長期發(fā)展。教師的重任不僅僅是傳授教學知識,更多的是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人才。但是我國的中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缺失,學生的心理健康被忽視。中職生本身就是教育中的弱勢群體,他們的心理問題更多發(fā)、易發(fā),而且日益嚴重,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急需加強。
[關(guān) 鍵 詞] 中職;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0-0177-01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真正的健康是指一個人心理以及身體對社會的良好適應(yīng)狀態(tài)。我國青少年犯罪總數(shù)已經(jīng)占到全國刑事犯罪總數(shù)的60%以上,其中十五六歲的少年犯罪又占到犯罪總件數(shù)的70%以上。教育專家分析到,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最根本的原因是心理不健康的原因,社會這個大染缸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此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家庭對孩子的忽視都是影響青少年心理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是我國未來發(fā)展的希望,青少年教育也是我國一直不能夠忽視的問題。
一、中職學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
中職學生存在如下問題,比如沉默寡言、自我約束力薄弱、情緒化、早戀等行為。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中職政治教育當中缺少健康教育引起的。
1.缺少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中職學校一般收錄的學生都是中考成績不理想、不能進入高中學習的學生。這些學生長期受到朋友、家長或者教師的訓斥,一定程度上存在逆反心理,厭惡學習,不愿接受教師的管理。中考的失利對這些學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
2.失落心理。當前我國已經(jīng)有很多的獨生子女家庭,很多學生受到父母的寵愛,生活以及心理上都需要父母的愛護。對于離開家庭進入一個需要自己動手的環(huán)境這些學生還是難以接受的,因此產(chǎn)生失落心理。尤其是在新生開學的初期,學生的情緒波動較大。
3.浮躁心理。很多的農(nóng)村學生認為讀書缺少實用,不能為家庭帶來實際的收入。企業(yè)對工人先培訓后就業(yè)的理念貫徹不到位,使得很多學生初中剛畢業(yè)就到外面去打工。面對同齡學生打工掙錢的誘惑,進入中職教育的學生心情浮躁,徘徊在學習與打工的心理當中,甚至急迫地想要進入社會當中參與工作。學生心理年齡并不成熟,自身的技能也不熟練,因此難以對自身有一個很好的規(guī)劃,使得進入學校不久就頻繁地更換專業(yè)。
4.放縱心理。中職培養(yǎng)的目標是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畢業(yè)生往往只是面臨對工作的選擇外,并沒有升學的壓力,因此忽視學習的重要性。另外,這群學生難以對自身有全面以及詳細的規(guī)劃,很多時候選擇放縱自己,缺少上進的動力。
二、在中職政治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以情感疏導為主。政治教育一般以理論教學為主,雖然這種教育模式在過去的時間中取得優(yōu)秀成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jīng)越來越不能適應(yīng)社會的發(fā)展以及教育的需求。從教育的根本目標來說,傳授知識并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想象力以及能力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新時期,政治教育將情感因素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和高度來解釋,在理解實現(xiàn)政治教育目的的角度上,將其轉(zhuǎn)化為學生自身的信念、價值觀,指導學生的行動。教師在教育中重視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在緊扣重點與難點的同時,從政治的學術(shù)角度以及學生的情況,對知識、能力、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層次進行適度拓展。在這個過程中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適度的引導,例如政治課程中的企業(yè)經(jīng)營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yīng)”,中職教育的學生也存在該效應(yīng),當學生情緒低落、精神受到較大創(chuàng)傷時,身體各部分的破壞能力達到極點,對于學生而言,身體極為脆弱,甚至較大的聲音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如果教師教育學生培養(yǎng)自身積極的心態(tài),將“多米諾骨牌效應(yīng)”寄予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學生往往能取得較大的成果,獲得自信和勇氣。
2.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學生的心理較為隱晦,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當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實踐活動、課堂探究、案例分析等等。多渠道的教學手段能夠改變單一渠道教學方式的弊端,提升學生的信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的人格,關(guān)注學生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各異的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關(guān)心學生的生活,合理運用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3.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坝H其師而信其道”,教師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很大的意義,教師對學生的意義不僅僅是教師的教育水平,更多的是教師對學生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的引導。中職教學中往往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學生對教師的抵抗、低度的學習動機、厭惡的學習心理等等。學生進入新的教育環(huán)境當中,自身對環(huán)境的反應(yīng)以及年齡的增長,使得學生不愿與教師進行交流。所以教師應(yīng)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有效的溝通能夠加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職教育中推進。
總之,在中職政治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非常重要,這需要教師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在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雪梅.在中職政治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芻議[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8(12).
[2]林黎.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探討[J].福建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