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學生,特別是職業(yè)中學的學生,其對話能力、寫作能力、理解能力都相對不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很模糊。課外閱讀能提高他們基本的語言能力,開闊他們的眼界,提升其辨別是非美丑的能力。
[關 鍵 詞] 課外閱讀;中學生;整體素質(zhì)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0-0106-01
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它是攝取材料的重要途徑,不僅對寫作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提高整體素質(zhì)的突破口,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作用非凡。人們,特別是對于中學生來說,直觀地感知世界,從時空上來講是很有限的,讀書階段盡可能地擴大閱范圍、增加閱讀量,眼界才能更加開闊,知識才能豐富,語感能力才能飛躍,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才能有效提高,審美才能更加客觀全面?!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山西省2016年語文中考試題的嘗試充分證明提高課外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它可以活躍生活,陶冶情操,增強趣味性,然而目前許多學校還沒有真正從普通教育的模式中解脫出來。就職業(yè)類學校來說,學生也會有升學的困擾,雖課業(yè)不像普高生那樣繁重,但無奈基礎差、底子薄,學習起來還是吃力,成日埋頭于書山題海之中,努力奮斗,終想“圓夢大學”。題海戰(zhàn)術和疲勞戰(zhàn)術,使學生昏昏欲睡,無暇接觸課外書籍。甚至有些家長限制學生看課外書,給課外閱讀造成困境,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他們知識面狹窄,閱讀能力差,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低,寫作文時真是“老虎吃天,無法下手”,腦子里空空如也。
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情懷。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教學家楊叔子曾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民族傳統(tǒng),沒有人文文化,就會異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痹谑澜缃?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也涌入中國,沖擊著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諸多老祖宗留下來的人文精華被棄之一隅,嚴重影響著中學生乃至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重義輕利、重理輕文、重才輕德等思想橫行,致使中學生道德觀念淡薄,底線意識模糊,愛國情懷淪喪。
因此,我們應該把課外閱讀作為開闊職業(yè)類學生視野,提高學生智力和發(fā)揮綜合能力、加強人文陶冶、提高人文修養(yǎng)、培養(yǎng)愛國情懷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把它作為從普教向職教轉(zhuǎn)軌的一個突破口。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因為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一方面,讀的書多了,思路廣闊了,借鑒的經(jīng)驗多了,學習方法就隨之靈活了,聽說寫的能力自然就會提高;另一方面,沐浴書香氣自華,讀的書多了,人文修養(yǎng)自然就有了,分析問題、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提高了,本學期,我們廣泛發(fā)動學生,掀起讀課外書的熱潮,效果明顯,學生在思想、生活、知識結(jié)構(gòu)和語言表達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習成績也普遍有所上升,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今中外,凡有卓越成就的作家或素質(zhì)全面的人,一般都有廣泛閱讀的經(jīng)歷,古代軍事家孫臏,他忍辱苦讀兵法奇書,創(chuàng)造了“馬陵道之戰(zhàn)”“圍魏救趙”等軍事奇跡;史學家司馬遷,他縱覽皇家史書,寫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塑造了豪氣沖天的霸王項羽,機智優(yōu)雅的張良,精中有細的樊噲,老謀深算的范增,禮賢下士的信陵君,公而忘私的藺相如,忠貞不渝的屈原,英勇無知的李廣等歷史人物群像;大文學家蘇軾,他廣泛閱讀古代文學作品,寫出了氣吞山河,揮灑自如,語言奔放的《赤壁賦》;一代偉人毛澤東,他博覽群書,通曉古今,有軍事、哲學上的偉大壯舉,寫出了氣沖霄漢、浪漫如畫的光輝詩篇;朱自清也是自幼接受古典文學熏陶,寫出了流傳久遠的《荷塘月色》《春》等美文;現(xiàn)代著名文學家冰心,自幼遨游文學海洋,寫出了文筆清新、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櫻花贊》《小桔燈》等杰作,魯迅先生也是“讀書破萬卷”才在文學上有了很高的造詣。世界著名文學家高爾基十五歲就閱讀俄、英、法等文學大師作品,他才有淵博的學識和驚人的想象力,在世界文壇上享有盛名。即使是以科技見長的如楊振寧、李四光、錢學森等科學家,他們具有的知識一般也和他們廣泛的閱讀是分不開的。
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使其知識面廣闊,思路敏捷,想象與聯(lián)想力豐富,使其在知識的海洋中發(fā)現(xiàn)新奧秘,吸取新的營養(yǎng),傾聽優(yōu)美的旋律,領略其中的美。學校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課外閱讀的氛圍。如,把課外閱讀納入整個課程體系,每周設1~2節(jié)課外閱讀課,使學生有時間讀;也可增加圖書閱覽的種類,延長閱讀閱覽時間,使其有書可讀;也可設專人輔導閱讀,使其有目的地讀;另外,還可以用座談、演講、讀書比賽等形式充實課外閱讀,使其有動力地讀,通過廣泛閱讀,達到提高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