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信息時代,計算機已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yè)。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既是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實踐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課程,是中職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之一。是對中職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進行探討分析,從中找出問題所在,結合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課程特點、就業(yè)前景進行分析,提出課程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適應新形勢下企業(yè)對中職生的需求。
[關 鍵 詞] 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0-0156-01
在現代社會中,計算機已經滲透到我們所能接觸的方方面面,其應用與普及對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作為我國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yè)一門重要的課程——計算機組裝與維維護被越來越重視。但是近年來中職學校的學生生源質量總體不高,在學習思想的認識和學習能力上都有待提高。另外,學生的先天基礎的薄弱,導致部分中職老師在教學上束手無策。學生在現實的生活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教師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學生進行強行灌輸,而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一、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教學資源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一門主干專業(yè)課程,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采取的是理論與實踐性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組織教學。由于本課程所需要的實驗設備比較多,平時所需的耗材也不少,因此對辦學條件有比較高的要求,資金需求較多,所以設置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的中等職業(yè)學校不多,這樣阻礙了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從而導致在實踐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較低,對計算機的認識較低。
(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課程的教學內容無法實現與時俱進
近些年,計算機硬件的更新速度極快,屬于更新力最強的一門學科。而現有的中職課程教學內容還是多年前的版本,其相關知識沒有即時更新,沒有涉及近年來出現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技巧,最終使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教學內容與社會脫軌。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的集成化越來越強,單純靠以前的課本知識已經無法實現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教學。
(三)課程教學的考核方法不靈活多樣,實踐教學效果低下
中職校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屬于必修課程,當前的考核形式多為“理論+實踐”形式,但是理論部分依然占很大的部分,而實踐要求所占的比例較少。所以學生如果想在學習成績上達標,必然對一些理論知識死記硬背,從而忽略了操作技能的重要性,無法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導致教學效果低下。另外,中職校由于受資金問題、教學目標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實踐課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沒有很好地滿足學生的技能操作要求。還有很多學校的計算機設備比較陳舊,沒有及時更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也降低了本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改善教學手段,采取先進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采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更能集中精力聽課,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其次,充分利用網絡、學術資源,提高教學、科研的水平和效率。將計算機相關的新技術、新應用引入課堂教學,更新教學內容。最后,開展專題教學和討論式教學,圍繞計算機應用相關問題在課后查閱科技文獻,適量地在課堂上安排學生做講演和討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
三、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一)采取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實際工作項目,分解為若干子任務。每個子模塊的教學中,首先闡明該任務要解決的問題、目標,然后介紹具體設施的步驟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理論學習和操作實踐。
(二)采用模塊化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中職學校采用模塊化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教學趨勢,也是一種容易推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常將本課程分為兩個方面的模塊:(1)如何組裝計算機;(2)對出現故障的計算機進行維護。同時我們在多媒體設備的輔助下,在教學中形成了“目標—描述—演示—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提高,從而學習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工作作為計算機專業(yè)的一門骨干課程,需要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把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合格的人才而刻苦鉆研。
參考文獻:
[1]唐仕英.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山東教育,2001(14).
[2]方秋萍.利用學習檔案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的嘗試[J].江蘇教育,2003(2B):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