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問題是一個人能夠進行思維的起點,問題可以激起人們求知的欲望。如果不存在問題,或者是無法感知問題的存在,也就不會深入地思考問題。如果思維當中不存在對問題的思考就被稱之為膚淺、被動的思維。當前有許多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學習當中總是處于被動的地位,他們對知識的接受是被動的,甚至不愿意動腦思考問題。學生缺少問題意識,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在中職教學當中要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并且能夠幫助學生,使他們對文化知識進行主動探究,幫助他們培養(yǎng)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是中職政治課教學中應該努力的方向??偨Y了中職學生的特點,并對他們造成問題意識缺失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指出了缺失問題意識給中職學生帶來的影響,最后探討了中職政治課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幾種方法。
[關 鍵 詞] 中職政治課;問題意識;厭學情緒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0-0050-02
問題意識,主要是指在人們日常的認識活動中,所意識到的并且難以解決或存在疑惑的一些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并因此而產生了探索、困惑、懷疑,甚至是焦慮的一些心理狀態(tài),這些心理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會驅使人們進行積極的思維,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問題意識在人們思維過程以及創(chuàng)造活動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提出一個問題有時候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在中職政治課教學當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
一、中職學生缺少問題意識的原因
中職學生之所以會缺乏問題意識,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長期的中職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首先與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職學生往往會存在一些厭學情緒,這就容易導致中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少會主動提出一些問題,更不會去討論這些問題。中職學生大部分是一些普通中學中學習中等或以下的學生,這些學生平時很少會引起老師的關注,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其缺乏學習興趣。其次,很多中職學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的原因有很多,對中職學生來說,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本身的懷疑,由于本身并不十分優(yōu)秀,對于學習中所存在的困惑也不敢大膽提出,擔心遭到老師或者同學的笑話;最后,這也是由固有的教學模式導致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當中,老師往往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很少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進行探討。許多老師在教學中以書為綱,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這一做法容易導致學生對課本中的知識產生權威的敬畏,從而淡化了中職學生的問題意識,缺少一些批判性的思維或精神。長此以往就會養(yǎng)成一種思維上的惰性,遇到問題首先尋求書本上的知識而不是主動進行思考。
二、問題意識的缺失對中職學生造成的影響
(一)問題意識影響中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我們正處于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我們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進行培養(yǎng)。問題是人們進行思維的起點,也是引導我們進行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指路明燈。一個人如果想要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首先就需要具有問題意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問題意識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和前提。美國有位教育家曾經指出,對學生能夠正確提出問題并且回答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整個教學的最終目標。在完成了中職學生的教育后,中職學生進入社會往往就已經具備較為專業(yè)的技能,他們能夠通過對自身專業(yè)技能的運用從而對社會進行服務。但是中職學生如果想要在未來的人生當中不斷地實現(xiàn)自我的超越,最終取得成功,那么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則是必不可少的,就要勇敢地嘗試別人不曾走過的路。而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則需要教師在中職學校的政治課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為學生在未來能夠更好地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問題意識影響中職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生活在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使自身不會遭到這個時代的淘汰。中職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后更需要通過不斷學習來充實提高自己。這就要求中職教師在教學當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挖掘和培養(yǎng),并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有效地對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激發(fā),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系統(tǒng)的認知結構。通過思維習慣的科學培養(yǎng),可以有效地對學習方法進行掌握,這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以及他們的終身學習起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問題意識影響中職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
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對氛圍往往有一定的要求,中職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自由、民主、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無論是普通中學生,還是中職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往往會具有一定的焦慮感、緊張感甚至是壓抑感,要消除這些消極的感覺就有賴于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學生能夠處于一種愉快輕松的良好學習氛圍當中,將對其個性的展現(xiàn)、靈性的發(fā)揮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中職學生由此也能夠得到十分豐富的情感上的一種體驗,他們的個人品質也會因此得到更好的鍛煉。在對中職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當中,應該引導中職學生對自己感到懷疑的對象勇敢地提出質疑,從而逐漸形成個體差異,提高中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并能夠將知識轉化為一種實際能力,培養(yǎng)中職學生敢于突破權威,不斷開拓進取的良好品質。這些品質的培養(yǎng)以及良好個性的形成對中職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均十分重要。
三、培養(yǎng)與激發(fā)中職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
在中職教學當中,需要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心理障礙得到克服,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在中職教學當中,學生往往不會主動提出問題,但是不提出問題并不意味著學生沒有疑問,心理上所存在的某種障礙會使學生不敢大膽提出問題。而造成這種障礙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傳統(tǒng)教育模式當中遺留下來的“去教育問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而要具有良好的課堂氛圍就需要消除學生的這一心理障礙。在這一過程中,中職教師應該如何去做?這就值得我們對此進行思考。首先,老師自身要轉變所固有的思維,增強民主意識,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中職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看到師生之間交流的重要性以及雙向互動的重要性,使課堂上的氛圍更加融洽。中職教師要鼓勵學生對問題的懷疑以及對權威的挑戰(zhàn),當自身發(fā)生錯誤時要能夠虛心接受學生的指正和批評。中職教師要盡量以開明、開放的態(tài)度來面對學生,并且鼓勵他們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在這一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學生產生不甚合理或者是不夠成熟的意見和建議,中職教師對此應該寬容對待。中職學生水平、能力都有限,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中,有膚淺的、偏離中心的、甚至是錯誤的,面對這種情況,中職教師需要重視這些問題,從學生的角度多為他們考慮,從而為學生問題意識得到顯現(xiàn)營造肯定和得到支持的環(huán)境。只有這樣,中職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得到充分調動,問題意識才能得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才能夠活躍起來。
其次,中職教師對于學生所存在的錯誤認識要能夠及時糾正,幫助學生突破權威觀念的束縛。同時,中職老師也應該讓學生了解:書本知識并非完全正確,也會存在錯誤或者是缺漏,當自身想法與教材相悖時,不能盲目相信教材,而要通過查找資料,反復論證來對結果進行驗證。中職政治課堂,應該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天地,它應該擺脫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模式,不斷對課堂進行創(chuàng)新,中職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有利的條件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培養(yǎng)問題意識。
(二)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
由于長期的“去問題”教育的實施,造成了學生問題意識的淡化以及缺少批判性思維,直接結果就是導致中職學生產生一種思維惰性。中職政治課的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問題欲望,制定合理的策略對其進行激發(f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樂于問問題。中職教師如果能夠通過設置一些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那么就能使學生問題意識的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實際的教學實踐當中,有許多情境的設置,如活動式問題情境、情景式問題情境等,而具體設置什么樣的情境則需要中職教師根據具體情況來制定。我們以中職教師一次具體的課程為例,比如組織模擬面試的活動中,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招聘者和應聘者。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查找資料來準備問題。學生在模擬當中除了有準備好的問題還可以有臨時有感而發(fā)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有很高的質量。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了很好的激發(fā),心理素質以及應變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引導學生生成問題
許多經驗豐富的中職教師往往會感受到這樣一種情況,一些學生會對提出問題的方式感到困惑。與普通中學生相比,中職學生往往具有更為淡薄的問題意識,部分學生對于問題從哪里來感到困惑,甚至不知道該問什么問題。因此,在中職政治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來進行問題的思考,另一方面,還應該適當地降低對中職學生的要求,對中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需要一個過程,是一種漸進性的工程。這就要求中職教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充分利用,教材當中需要思考、討論的問題,要讓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學生在討論當中往往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甚至在這一過程提出不同的問題,集思廣益。另一方面,中職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收集問題、整理問題、總結問題,并不斷地對問題進行挖掘、思考。最后,通過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相結合,觸發(fā)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就正常情況而言,學生遇到了這些矛盾和沖突,思想上就產生了許多困惑和疑慮,那么就會提出一些問題。
如何對中職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培養(yǎng),這是新時代造就創(chuàng)新人才十分關鍵的所在,在面向現(xiàn)代化的教育中,也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重大課題。在當前所進行的教學改革中,我們要加強對中職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探索以及研究,從而使中職政治教育能夠走出低效的困境。
參考文獻:
[1]車玲仙,費國平.問題教學法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6(7):11-12.
[2]王霧.哲學與人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濮存德,時敦友.運用問題教學,培養(yǎng)“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6(3):13-15.